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渊明的孤独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5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渊明的孤独感

2010-03-31 来源: 中华读书报  作者:■顾农  
  陶渊明《饮酒》诗其四云: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可以说是陶渊明对他本人下决心归隐的一种解释:在“失群”亦即脱离了官僚阶层以后必须找一个“托身”之所来安身立命,他很荣幸地找到了,于是下决心在这里坚持下去,千载而不相违。   诗中所谓“孤生松”大约是用比兴的手法代指他在老家乡下的别墅,也就是《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里提到的那一处住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从“暧暧”两句看去,这里离开普通老百姓的村庄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是所谓“孤松”了。陶渊明在这里离群索居。《归去来兮辞》中曾经提到“景翳翳其将入,抚孤松以盘桓”,这里提到的“孤松”估计未必就是他家庭院中实有的东西,而只是一种象征。这里有着诗人因孤立而感到的光荣与高傲。   陶诗中写到鸟特别是归鸟这一类意象的句子甚多,《饮酒》其四的特别之处在于一上来就径写“栖栖失群鸟”。陶渊明为什么会有孤独寂寞之感?从他的作品看去,无非是因为他从此脱离了官场,脱离了他曾经非常熟悉的上流社会,因此不免有一种难以摆脱的“失群”之痛、强烈的失落之感。陶渊明乃性情中人,面对落差很大的生活方式的转轨,他有一点不大适应,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尽管这一转轨完全出于他自己的选择。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历来在既有的政治体制里、在本阶层的群体里呆惯了;他们所信奉的儒家思想所关注的也完全是如何在体制之内的人际关系网里安身立命―――而这软硬两个方面的东西现在在陶渊明的生活中忽然统统失落了,他在心理上难以承受,因此必须在诗文中提出强有力的解说从而使自己得到解脱。   比“托身”更重要的是“托心”,有一座别墅,就硬件而言,可以说“托身已得所”,更上一层则还要加上软环境,让自己心安理得,做到“托心”亦复“得所”。《归去来兮辞》写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这里他特别说明:造成自己“失群”状态的责任并不在自己这一边,责任在“世”,是“世与我而相违”。于是他只好转而在亲情中找慰藉,在琴书中找寄托。《饮酒》其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前人或将此诗与晋宋易代联系起来考虑,似乎犯了舍近求远的毛病。政治上失意或绝望后转而从亲情中寻找安慰和寄托,乃是古代文人的惯例,例如率先模仿陶渊明的刘宋诗人鲍照有句云:“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拟行路难》其六),就非常明显地同改朝换代完全无关。   因为离群索居到底是痛苦的,所以陶渊明便入乡随俗地同农民交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但他始终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融入农民的群体之中,他把自家的住处安排在远离村庄的地方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他后来主要与一批农村知识分子、地方官员交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二),在一起喝酒谈天以消除寂寞。陶渊明同那些遁入深山老林的老派隐士不同,他具有世俗化的品格,因而也就具有某种可推广性,终于成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中》)。   这样看来,陶渊明归隐之初的一批诗文乃是为他本人的心理调适而写的,所以其中有许多很有意思的行为解释和自我安慰。这与他在另外若干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得以归隐的欣喜之情正可以互相生发,互为补充。日本资深汉学家冈村繁先生认为这里表现出陶渊明难以理解的矛盾,而其心理基础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陶渊明新论》第三章第四节《归隐的潜在原因》,《冈村繁全集》第四卷《陶渊明李白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这种分析是很奇怪而且不容易理解的。陶渊明一生中当然有许多矛盾,但全都是可以理解的。他是一位坦率的诗人,并不讳言思想上的矛盾与不适,所以他伟大。

陶渊明之后文人不再惧怕孤独中华五千年 2011年03月24日(来源:中华五千年)



《陶渊明采菊》 [明] 陈洪绶

文人多情,喜愁善感,非常惧怕人生里的孤独,所以,当汉魏之际文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而活跃于历史舞台时,那种渴求知己、惧怕孤独的特征也就强烈地凸现出来。于是,便有了《古诗十九首》里的千古吟唱:“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这是文人发自心灵深处的慨叹,他们真心地希望:人生能有一群理解自己的听者,有一个可以用来排遣、化解孤独的场所。

于是,交游聚会便成了文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用来稀释、排遣孤独的重要途径。正始年间何晏的客堂之上,曹魏末年的竹林之中,西晋时期的金谷园内,乃至于东晋的兰亭聚会、乌衣之游,都可以见到这一生活方式的承袭和发展。正因为如此,每当文人必须远离朋友、知己,独自跋涉于人生之途时,孤独也就成了他们生命中的难以承受之痛,这从曹植的身上,可以见到它的清晰凸现。
作为曹操之子,且具天纵之才,曹植的青少年可谓风光无限。建安诸子、杨修、吴质等一批手握“灵蛇之珠”、怀抱“荆山之玉”的文人名士,犹如众星捧月一般聚集在他和曹丕的身边。然而,随着他父亲曹操的去世,巨大的孤独便如影随形地将曹植紧紧缠裹,伤感孤独、渴求“听者”的慨叹,成了他笔下挥之不去的内容。“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景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杂诗》)这种无处言说的痛苦,一直纠缠、蹂躏着曹植,直到他生命的终结。
曹植之后的百数十年,又一文人出,终于为文人化解对孤独的惧怕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这个人就是生活于晋宋之际的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放渊。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早年的陶渊明也曾步入仕途谋发展,终因性格与官场相左而退回村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饮酒》),退回村野的陶渊明自然是孤寂的,但他并没有像曹植等人那样执著地在人群中寻求知己,也没有到同俦的游宴聚会中去释放孤寂的缠绕,而是以一种诗人的眼光在最世俗、最平凡、同时也是最为真实的人生层面寻觅诗意、捕捉美丽,由此来化解人生里的孤独。“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与子俨等书》)“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息,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同曹植等文人前辈不同,在陶渊明眼里,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亲切、洋溢着诗情画意。浮云、飞鸟、琴书、浊酒,欣欣向荣的草木,涓涓细流的山泉,亲戚之情话,农人之叮咛,乃至于深巷里的一声狗吠、一声鸡鸣、日暮黄昏中徘徊于村墟之上的一缕缕袅袅炊烟……这一切看似平凡、世俗的生活内容,都足以使人心旷神怡,生命悠然,由此而进入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超越之境。
这是陶渊明的一个重大发现,在司空见惯的山水田园、农家生活之中,陶渊明捕捉到了让人心醉的诗情和美丽。同时,这也是陶渊明的一个重大发明,他在极其平凡的生活内容之中寄托着自己丰富的情感而与之攀谈对话,携手相伴,把世俗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纳入到审美的层面去打量、欣赏、拥抱、亲吻。从此以后,文人的生存也就不再孤单,他们可以在贩夫走卒之间寻觅到人生的快慰,在俗世红尘之中构建着自己精神的家园,进而获取一种诗意盎然的人生。尽管陶渊明之后,文人的生活方式还是以游宴聚会为主,但是,一旦没有了相互来往的条件,他们也就不再惧怕孤独。这里面有一个典型的人物,他就是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
苏东坡的骨子里头是一个文人,他坦荡、耿直、率真,充满激情而又率性而为,具有一肚皮的“不合时宜”。当他以一个文人的性格投入复杂残酷、尔虞我诈的官场,自然也就会挫折不断,命运多舛了。先是熙宁之时与推行改革的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迫离京外放十余年。接下来是元丰年间遭人陷害,以所谓的“乌台诗案”而差一点掉了脑袋,最后还是由神宗格外开恩而被发配黄州,这才捡得一条命来。到元祐年间,更是因为见不惯新党的作为而屡受迫害,先贬惠州、再贬儋州,被安置到大海之中的一个孤岛之上。举目四顾,满眼陌生,除了幼子,苏东坡再也见不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尽管在人生的旅途之上,苏东坡同曹植一样,饱受着打击和孤独的折磨,但两个人的心境却截然不同。在黄州,“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在惠州,“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至儋州,“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与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宋史·苏轼传》)
那么,面对着如此残酷的人生,苏东坡为什么就能够超越曹植而心境坦然呢?苏辙在《追和陶渊明诗序》中揭示说:“东坡先生谪居儋耳,……日啗藷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见《苏东坡全集·和陶诗》)据此可见,苏东坡之所以能够超越曹植而没有被打击和孤独所压垮,是因为心中有陶渊明这个榜样。更确切地说,是陶渊明开辟的文人生活的另一方式,为苏东坡化解了人生里的困厄境遇和深刻的孤独。
透过苏东坡这个文人典型,我们有理由这样认为,在中国文人的生活史上,陶渊明具有转折意义上的伟大,是他的发现和发明,让多情的文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能够拥抱着诗意,从此也就不再惧怕孤独。



“失群鸟”、“孤云”:陶渊明的孤独心境   2009-11-15 20:45 星期日
  “失群鸟”、“孤云”:陶渊明的孤独心境
  
   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十分复杂,平静只是片刻的,豁达仅限于有时。翻览他的全部诗文,就会发现,在他的内心深处,分明盘亘着并不超然的孤独感。
  
   一、从“失群鸟”到“出林翮” :负载相同的意象
  
   陶渊明素谙鱼筌之喻、言意之辨,以境界或意象来抒情写意是他诗文创作的手法之一。比如他的“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饮酒》其十七),论者以为“寓意甚深”,见出了虽经丧乱而不易的“君子之守” ;他的“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拟古》其六),论者从中读出了诗人的“人品”,亦即“霜雪不移之心” 。的确,陶渊明善于运用诗骚以来的比兴手法,借以抒写胸襟怀抱,传情达意。《饮酒》其四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自值孤生松,敛翮遥
   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如何理解才算诗人的“真意”呢?赵泉山以为 “此诗讥切殷景仁、颜延之之辈附丽于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三引),温汝能则谓“靖节矢志不肯附宋”(《陶诗汇评》卷三)。细绎全诗,句句展露个人情怀,字字吟咏一己之悲,何尝有片言只语关涉殷、颜与晋、宋?“讥切”、“矢志”云云,纯属凿空之论。解读是诗大体近旨的是清人邱嘉穗,他说:“此诗纯是比体。盖陶公自彭泽解绶,真如失群之鸟,飞鸣无依,故独退守园田,如望孤松而敛翮,托身不相违也。公尝有《归鸟》四言诗,正与此诗意同。”(《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三)
   “失群鸟”正是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自况自喻的一种意象。它日暮独飞,徘徊无定,夜夜悲鸣,去来依依,无异于陶渊明当时心境的逼真素描。结合诗序所言“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的语境,从这首诗中不难感受到诗人形诸言表的“终夜不能静”的心态。构成这种心态的核心便是“失群”的孤独感。上引邱嘉穗所言虽为近是,但其“《归鸟》四言诗正与此诗意同”的判断,却失之不审。因为《归鸟》诗字里行间充溢的是诗人归田之初“欣及旧栖”、“悠然其怀”的欢快与满足,“失群鸟”则是他“闲居寡欢”生涯中孤独情怀的具象化。
   这首诗的后六句似谓他孤独的灵魂终于找到了托身之所——“孤生松”。“孤生松”自然是陶诗屡屡言及的安贫乐道、固穷守节的托喻,赖此“固穷节”,他的心灵才能得到慰藉。其实,这只是陶渊明的强作宽解之词,他心底的孤独不仅未止于“孤生松”的荫庇,反而象天宇中的“孤云”一样弥漫开来,如其诗《咏贫士》其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
   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诗中以“孤云”、“出林翮”两个意象再度强化和渲染了自己心中的孤独无奈之感。世间万物皆有靠山,唯独他自己“孑然无依,犹似孤云在太虚之中,任其自生自灭,总无有人理论” 。以“孤云”作喻,诗人意犹未尽,又拟出个“出林翮”。“出林翮”与“众鸟”对举,显然是“失群鸟”的别称。似乎唯恐他人不解,陶渊明还以诗末“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二句特地点出了“孤云”和“出林翮”蕴含的孤独寓意。
   由上观之,从“失群鸟”到“孤云”直至“出林翮”,陶渊明笔下的这些意象都负载着共同的象外之意,那就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无可奈何的孤独感。
  

伟大的孤独者
http://edu.youth.cn   2010-06-28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四川民族学院  孙琳
   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独自躬耕,并悠然自得的老者。这位老者叫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他生于公元365年,死于公元427年。陶渊明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兼济之志是深深的扎根于他的心中。这在他的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八首》)和"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中可以体现。然而我们再来来当时的社会现实,东晋门阀深严,政治黑暗腐朽,特别是晋宋之交,更是战乱频繁,各种矛盾异常尖锐。并且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很多知识分子因卷入政治漩涡而成了无谓的牺牲品。这就是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了解了这样的现实,我们就可以明白陶渊明为什么会孤独了。叶嘉莹先生在其《迦陵论词丛稿》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所思,所感必有常人所不能尽得者,而诗人的理想又极高远,一方面即对彼高远之理想怀有热切追求之渴望,一方面又对此丑陋罪恶而且无常之现实怀有空虚不满之悲哀,而此悲哀更不复为一般常人所理解。所以真正的诗人,都有一种极深的寂寞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他孤独的根源。

  据有关学者统计陶诗中有"独"字且表达了孤独意义的诗歌有27首之多,而无"独"字但表达了孤独意识的诗篇更是比比皆是。陶渊明是孤独的,然而他的孤独却是伟大的。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孤独者。面对精神上的孤独,不为世人理解,他选择保全人格的独立。"田父"清晨求见,全陶渊明改弦更张:"壶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一世皆尚同,但陶渊明并不愿随波逐流,他宁愿被世人误解,享一世孤独,"吾驾不可回"是他对世俗观念的坚定回答。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孤独者。面对生活的孤独,现实的非难,他选择坚守自己的本性。公元408年,一场大火烧去了诗人赖以生存的所有东西。"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此时的诗人家徒四壁,孤苦无依,然而他并没放弃"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的信念。在生命最痛苦的时候,诗人坚守着自己的本性,做最真实的自己。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孤独者。面对漫无边际的孤独,他并没有消沉,他选择回归自然本性。《咏贫士七首》之六"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辉。朝露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诗人以孤云自比,又以飞鸟自审,纵然出林,亦会复来归。诗人以自然之物自比,意味着诗人的心已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

  说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孤独者,不仅是因为他面对孤独的选择,更是因为他的孤独广而深厚。他的孤独来自于宇宙,来自于人道主义精神,来自于灵魂对自由的渴望。

  陶渊明由宇宙意识引发的孤独。"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天地的广博与个人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他将自己融入天地之中,任灵魂驰骋于宇宙。如此广博的美丽,却无人同游,这样的孤独寂寞的如此美丽!

  陶渊明由人道主义引发的孤独。《杂诗》中的一句"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陶渊明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他发现人就如无根蒂、陌上尘一般身不由己。人生短短百年,却不能为自己而活,活着却要受他人的支配,成为一个劣质的复制品。诗人便是看到了人的可悲,却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这样的孤独何其沉重!

  陶渊明由自我意识引发的孤独。诗人何其孤独"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诗人意识到自己便是那失群鸟、孤生松。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生存于一个怎样残酷的时代!"。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他明白了自我的处境和时代的处境,却无力改变,这样的孤独无法言说!

  陶渊明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孤独者,他不仅孤独,也超越了孤独。他的灵魂贯穿古今,寻找精神的知音;他的生活沉溺于酒与菊,寻找精神的解脱;他的快乐来自于躬耕,寻找精神的家园。

  渊明抱朴含真,任情放达,他被称为"中国最真诚的诗人"。这样的诗人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来自于他对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终极追求;这样的诗人也是伟大的,他的伟大来自于人间深沉的爱和对灵魂自由的不懈追求!



 
陶渊明之后 中国文人不再惧怕孤独(图)http://www.sznews.com   2010-09-28   深圳新闻网   

《陶渊明采菊》 [明] 陈洪绶
  文人多情,喜愁善感,非常惧怕人生里的孤独,所以,当汉魏之际文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而活跃于历史舞台时,那种渴求知己、惧怕孤独的特征也就强烈地凸现出来。于是,便有了《古诗十九首》里的千古吟唱:“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这是文人发自心灵深处的慨叹,他们真心地希望:人生能有一群理解自己的听者,有一个可以用来排遣、化解孤独的场所。
  于是,交游聚会便成了文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用来稀释、排遣孤独的重要途径。正始年间何晏的客堂之上,曹魏末年的竹林之中,西晋时期的金谷园内,乃至于东晋的兰亭聚会、乌衣之游,都可以见到这一生活方式的承袭和发展。正因为如此,每当文人必须远离朋友、知己,独自跋涉于人生之途时,孤独也就成了他们生命中的难以承受之痛,这从曹植的身上,可以见到它的清晰凸现。
  作为曹操之子,且具天纵之才,曹植的青少年可谓风光无限。建安诸子、杨修、吴质等一批手握“灵蛇之珠”、怀抱“荆山之玉”的文人名士,犹如众星捧月一般聚集在他和曹丕的身边。然而,随着他父亲曹操的去世,巨大的孤独便如影随形地将曹植紧紧缠裹,伤感孤独、渴求“听者”的慨叹,成了他笔下挥之不去的内容。“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景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杂诗》)这种无处言说的痛苦,一直纠缠、蹂躏着曹植,直到他生命的终结。
  曹植之后的百数十年,又一文人出,终于为文人化解对孤独的惧怕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这个人就是生活于晋宋之际的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放渊。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早年的陶渊明也曾步入仕途谋发展,终因性格与官场相左而退回村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饮酒》),退回村野的陶渊明自然是孤寂的,但他并没有像曹植等人那样执著地在人群中寻求知己,也没有到同俦的游宴聚会中去释放孤寂的缠绕,而是以一种诗人的眼光在最世俗、最平凡、同时也是最为真实的人生层面寻觅诗意、捕捉美丽,由此来化解人生里的孤独。“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与子俨等书》)“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息,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同曹植等文人前辈不同,在陶渊明眼里,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亲切、洋溢着诗情画意。浮云、飞鸟、琴书、浊酒,欣欣向荣的草木,涓涓细流的山泉,亲戚之情话,农人之叮咛,乃至于深巷里的一声狗吠、一声鸡鸣、日暮黄昏中徘徊于村墟之上的一缕缕袅袅炊烟……这一切看似平凡、世俗的生活内容,都足以使人心旷神怡,生命悠然,由此而进入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超越之境。
 这是陶渊明的一个重大发现,在司空见惯的山水田园、农家生活之中,陶渊明捕捉到了让人心醉的诗情和美丽。同时,这也是陶渊明的一个重大发明,他在极其平凡的生活内容之中寄托着自己丰富的情感而与之攀谈对话,携手相伴,把世俗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纳入到审美的层面去打量、欣赏、拥抱、亲吻。从此以后,文人的生存也就不再孤单,他们可以在贩夫走卒之间寻觅到人生的快慰,在俗世红尘之中构建着自己精神的家园,进而获取一种诗意盎然的人生。尽管陶渊明之后,文人的生活方式还是以游宴聚会为主,但是,一旦没有了相互来往的条件,他们也就不再惧怕孤独。这里面有一个典型的人物,他就是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
  苏东坡的骨子里头是一个文人,他坦荡、耿直、率真,充满激情而又率性而为,具有一肚皮的“不合时宜”。当他以一个文人的性格投入复杂残酷、尔虞我诈的官场,自然也就会挫折不断,命运多舛了。先是熙宁之时与推行改革的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迫离京外放十余年。接下来是元丰年间遭人陷害,以所谓的“乌台诗案”而差一点掉了脑袋,最后还是由神宗格外开恩而被发配黄州,这才捡得一条命来。到元祐年间,更是因为见不惯新党的作为而屡受迫害,先贬惠州、再贬儋州,被安置到大海之中的一个孤岛之上。举目四顾,满眼陌生,除了幼子,苏东坡再也见不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尽管在人生的旅途之上,苏东坡同曹植一样,饱受着打击和孤独的折磨,但两个人的心境却截然不同。在黄州,“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在惠州,“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至儋州,“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与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宋史·苏轼传》)
  那么,面对着如此残酷的人生,苏东坡为什么就能够超越曹植而心境坦然呢?苏辙在《追和陶渊明诗序》中揭示说:“东坡先生谪居儋耳,……日啗藷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见《苏东坡全集·和陶诗》)据此可见,苏东坡之所以能够超越曹植而没有被打击和孤独所压垮,是因为心中有陶渊明这个榜样。更确切地说,是陶渊明开辟的文人生活的另一方式,为苏东坡化解了人生里的困厄境遇和深刻的孤独。
  透过苏东坡这个文人典型,我们有理由这样认为,在中国文人的生活史上,陶渊明具有转折意义上的伟大,是他的发现和发明,让多情的文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能够拥抱着诗意,从此也就不再惧怕孤独。(作者:马良怀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陶渊明的孤独及诗与酒及女人之关系作者:郭景华  陶渊明晚年曾写有一篇诫子的文章《与子俨等疏》,关于此疏文间大意,前人多有阐释,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它当作普通诫子文章来读。此疏文粗粗一看,确实与一般历史上的教子书没有多大区别。无外乎教育儿子们要团结友爱,互相扶持罢了。但是穿越在文本间有许多言外之意,需仔细反复品读,并结合渊明其他诗文一起理解,方能体认明白。清代林云铭说得好:“与子一疏,乃陶公平生实录,全副学问也。穷达寿夭,既一眼觑破,则触处任真,无非天机流行。末以善处兄弟劝勉,亦其至情不容已处。读之惟见真气盘旋纸上,不可作文字观。……但玩篇中所云‘邻靡二仲,室无莱妇’四语,俗眼千古相同,古今多少高人,止为此关打住。陶公‘内愧’二字,不肯作欺人语也如此。”①林云铭在这里把此疏当作渊明毕生写照来观,并认为“邻靡二仲,室无莱妇”四句堪可玩味,可惜语焉不详,后来集说陶诗者也没有进一步阐发。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仔细品读陶文言外之意,重新确认渊明形象,不也大有裨益于社会乎?

  陶渊明的这篇疏文,要害就在“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这几句话上。在这几句话中,出现了几个跟女人有关的典故。“孺仲贤妻之言”典出《后汉书·列女传》:东汉王霸,字孺仲。立志归隐躬耕垄亩。有一天,王霸看到做了大官的老朋友令狐子伯之子来访,仪容非凡,而自己儿子蓬发疏齿相形见绌,觉得很惭愧。他的妻子安慰他说,既然立志隐居躬耕,就不必为儿子蓬发疏齿感到惭愧。“莱妇”指老莱子之妻,典出刘向《列女传》:楚老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楚王欲使守楚国之政。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钅夫钺。今先生食人之酒肉,受人之官禄,此皆人之所制也。居乱世而为人之所制,能免于患乎?”老莱子遂随其妻,至于江南而止。另外“二仲”典出嵇康《高士传》:求仲、羊仲,皆治车为业,蒋元卿之去兖州,还杜陵,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惟二人从之游,时人谓之二仲。渊明在疏文中用了这么几个典故,表明他对儿子们的不成器没有什么遗憾,只要他们快乐平安,互相友爱就已经知足了。倒是后面四句令我们看出言外之意,好像渊明对他妻子不是很满意,因为从疏文来看,在外没有像二仲那样的知心朋友交游,在家也没有莱妇那样的贤妻鼓励。由此可见,渊明的内心是相当孤独的。从话语意味可以体会得出,他对自己一生生活也是不满意的。考虑到关于渊明结交友朋的讨论,文学史上的研究已是多多,这里不再复议。单检渊明的婚姻生活考察,史传多有抵牾之处。颜延之《陶征士诔》载:“居无仆妾”;沈约《宋书·隐逸传》载:“(渊明)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按:稻类有黏与不黏的分别,“稻”最初专指黏者,不黏的叫?[同梗、粳],又叫?、秫等等。黏稻适于做酒),以后李延寿、房玄龄等撰史书均引沈约说法,此处不表(按:惟《晋书·陶潜传》记“二顷五十亩”作“一顷五十亩”,想是笔误)。萧统《陶渊明传》载:“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李延寿《南史隐逸传》“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以上所引史料,延之为渊明同时代之人,且有交往,“无妾”应该可以确定,这就避免其妻因争风吃醋而造成夫妻感情不合的可能;沈约去晋未远,加之考虑渊明实际生活状况,所记颇为合理;萧统所撰,由于其人据王瑶先生考证,距渊明去世差不多一百年,颇为可疑;李延寿所写不过重复萧统,不足为凭。从沈约所记渊明夫妻为种秫或?而发生争执来看,沈不过是为了强调渊明嗜酒的个性,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陶妻也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夫唱妇随,陶妻作为家庭主妇,更多从整个家庭生计出发,所争无可厚非。但是渊明夫妻生活有时不谐也是事实。

  如果仅从《与子俨等疏》一文来判定陶渊明夫妻生活不协调,其妻翟氏不是他的红颜知己还稍嫌粗疏的话,那么陶渊明在其他诗文中对类似孺仲贤妻、莱妇的倾慕就绝非偶然了。如《五柳先生传》结尾对黔娄之妻的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深深共鸣;又《扇上画赞》提到陈仲子妻对荣华富贵的拒绝;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渊明用了北郭先生之妻“容膝易安”来表示自己归隐的决心,这些古代具有高洁品质的列女,难道不是渊明的异代知音吗?这些列女有一个共同的行为,那就是坚决支持自己丈夫安贫守道,并在丈夫思想发生动摇时及时给予精神鼓励。这让陶渊明羡慕不已。按照文艺心理学的“补偿心理”,文艺家们由于生活受挫,愿望受阻,总是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咏叹,陶渊明在诗文中对这些历史上存在的异代知音的诉求,不仅由于此种对时间距离的展现烘托巨大的心理空间,或说描写时间距离是虚,创造、渲染心理空间是实,也可以说是化虚为实。质言之,这种时间距离在诗文中之体现,似乎常以时间的阻隔诉说抒情主人公此在当下的心理和精神空间的压抑,由此而造成的抒情主人公孤独幽怨情怀。陶渊明曾写有风格迥异其他诸篇的《闲情赋》,在这篇赋中,陶渊明以十分热烈的情感,抒写出了对一位品貌出众的美人的爱慕与追求。因为思恋这位美人,追求者的魂魄在顷刻之间多次飞散,就好像乘船失掉了船桨,好像爬登山崖之时无物可攀,心神不宁,通宵失眠。尤其是赋中所写的十愿,表现了诗人对美人如痴如狂的思恋。但是,当意识到两人之间已被山河阻隔,苦苦思恋也是徒然之时,仍然能克制自己的情怀,把放荡的感情收敛起来。毕竟这种青年男女非正式的结合是不合乎礼义的。关于此赋的系年和性质,在陶诗史上有很多争议。但是我宁可把它作为诗人中年以后事业受挫,人间知音难觅冲动下的产物。昭明太子认为此诗“白璧微瑕”,“卒无讽谏”②。此论未免迂腐肤廓。鲁迅先生说得好:“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对于率真自然的渊明来说,其诗文仅从诗教角度解读,岂不冤煞古人?陶渊明还有《咏贫士》七首,渊明用此来表达自己效法古贤,固穷守志的节操:“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其中第七首堪可仔细玩味:“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似是渊明辞归后的绝佳写照,封建时代妇女,虽然不能反抗丈夫,但是其通过流泪以“儿女忧”的劝诫,往往也能使七尺男儿为之心折。讨论至此,似乎渊明对其妻不满是因为妻子不能与自己安贫守道,经常因为经济纠纷吵点小架。但据渊明自己本身描述,其家境也不是很差,揭不开锅的情形还是很少发生。另外,物质上的贫困比起精神的苦闷而言倒在其次:“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咏贫士》其五)外无二仲之交游,内无莱妇之宽慰,能无苦闷乎?朱光潜先生说:“渊明诗篇篇有酒,这是尽人皆知的,像许多有酒癖者一样,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底事。”妻子的不理解,儿子们的不学,凡此种种,才是造成渊明内心极度孤独感的直接动因。也是他每次饮酒“期在必醉”的原因之一:“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当然,外部社会的动荡,朝代的更替,对渊明可能有些触动,但是对于一个在晋宋异代之前就已经打定主意归居田园的诗人来说,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倒是诗人这番归居田园的心意,无法让亲人、朋友理解,在茫茫天地间,唯有花、鸟、云、山告慰诗人那颗真心,唯有在追忆古代贤人中寄托自己的理想情操,唯有在对古代红颜知己的追慕中摆脱现实心理的压抑,唯有在诗酒中才营造了自己的一方天地,由此也就摆脱了种种的精神危机,据此看来,渊明实在孤独苦闷得很,称他为魏晋风流的第一人,不也很是误解了他吗?萧统曾言:“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③这说明这位梁太子倒有几分欣赏的眼光;而那位诗圣杜甫对渊明却有些隔膜:“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有子贤与愚,何必挂怀抱。”④渊明作为人夫人父,固然不能免俗,但其至性至情,却始终存在。渊明怀抱遗世独立之心情,但毕竟没有放弃作为人夫人父之责任,他对妻子的那份不满,是源于高蹈古贤的精神;他那份对红颜知己的追慕,都化成了诗篇,都遗留在醉眼矇眬的无限遐想中。陶渊明在诗中对古代列女形象反复吟咏,说明渊明是懂得欣赏女人的价值的。他并没有染上他那个时代文人流连风月的毛病。在心灵深处,渊明保留了那份对品性高洁的女人的尊敬,并引以为知己;在现实生活中,尽管心灵上不能沟通,渊明也是充满了对自己妻子的宽容和爱护。他诗中“仁妻”的形象,又何尝没有那份做丈夫的内疚?所以,渊明就是这么一个又超俗又世俗的男人。这就是渊明的真实面目。宋代的苏轼说:“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⑤只是,如今千载之下,在这个缺乏诗意的时代,渊明还能找到知音吗?
 

 (责任编辑:古卫红)
  
  ① 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四,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编:《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上册,第373页。
  ②③ 萧统:《陶渊明集序》,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编:《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上册,第9页。
  ④ 杜甫:《遣兴五首之三》,《李太白杜工部集》,岳麓书社,第48页。
  ⑤ 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编:《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上册,第33页。
  
  附:
  与子俨等疏
  □陶渊明
  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独能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释:
  〔俨、俟、份、佚、佟〕陶渊明五个儿子的名字。
  〔赋命〕给人以生命。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出自《论语·颜渊》。
  〔四友之人〕“四友”那样的人。四友,据《孔丛子》记载,颜回、子贡、子张、子路为孔子四友。
  〔音旨〕言谈意旨,指孔子的言传身教。
  〔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意思是连四友这样的人都这么说,足见穷达与否、寿命长短都是不由人的。斯谈,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将非,岂非。寿夭,长寿和短命。外请,分外的请求。
  〔以〕因为。
  〔忤〕违逆、不和。
  〔自量为己〕自己为自己考虑。量,估量、思量。
  〔僶俛(mǐnmiǎn)辞世〕 ,同“黾勉”,勉力。辞世,指弃官隐居。
  〔孺仲贤妻之言〕东汉王霸,字孺仲。刘向《列女传》记载说:王霸看到别人儿子仪容非凡,自己儿子蓬发疏齿相形见绌,觉得很惭愧。他的妻子安慰他说,既然立志隐居躬耕,就不必为儿子蓬发疏齿感到惭愧。
  〔此既一事矣〕这是一样的事情。
  〔邻靡二仲〕没有二仲那样的邻居。靡,没有。二仲,指汉朝时的求仲、羊仲。他们是东汉隐士蒋诩的邻居,蒋诩退隐以后,除了和二仲过从外,断绝了和其他任何人的交往。
  〔莱妇〕老莱子的妻子。老莱子,春秋时楚国人,隐居不仕。楚王请他出来做官,他的妻子劝阻他说:“吃别人的饭,为别人服务,就要受制于别人,这样是不能免于祸患的。”老莱子于是就没有接受。(事见刘向《列女传》)
  〔良独内愧〕自己心里很惭愧。良,很。
  〔时鸟变声〕指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鸟鸣声。
  〔羲皇上人〕伏羲氏以前的人,泛指上古时代的人。羲皇,指伏羲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意思是随着时间的迁移,体智衰退,盛年之欢不可再来。好疏,很少。缅,远。在昔,往日,从前。眇然,渺茫的样子。
  〔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石针),这里指药物。
  〔见救〕救我。
  〔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役〕被驱使,被迫从事。
  〔不同生〕不是一母所生。陶渊明三十岁左右丧妻,后续娶翟氏,五个儿子不是同一个母亲生的。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指的是鲍叔和管仲共同做买卖,分钱的时候管仲总要多占一些,但是鲍叔不觉得他贪财,因为知道他家里穷。
  〔归生、伍举,班荆道旧〕归生、伍举都是春秋时楚国人,二人交情很好,后来伍举因罪逃到了晋国做官;归生与他相遇,二人铺荆而坐,共叙旧情。归生回国后对令尹子木说,楚国人才为晋国所用,这对楚国很不好。于是楚国又召回了伍举。班荆,铺荆于地。班,摊开。荆,一种落叶灌木。
  〔以败为成〕管仲最初辅佐公子纠,鲍叔辅佐公子小白。后来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是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后经鲍叔举荐,管仲做了齐相,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这句话是说在鲍叔帮助下,管仲变失败为成功。
  〔因丧立功〕伍举回到楚国,后来协助公子围继承了王位,是为楚灵王。这句是说在归生帮助下,伍举于失败(因罪出逃)后回国立了功。
  〔韩元长〕名融,字元长,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
  〔没齿〕没世,终身。
  〔汜(fàn)稚春〕名毓,字稚春,西晋济北(今山东长青县)人。当时人称赞他家“儿无常父,衣无常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语自《诗经·小雅·车》,意思是说,对于古人的崇高道德则敬仰,对于他们的高尚行为则遵行、学习。行,前一个“行”指行为、品行,后一个“行”是学习、实行的意思。止,句末语气词,无义。
  〔尔〕那样。
  〔至心尚之〕诚心诚意地崇尚他们。至心,至诚之心。尚,尊崇、崇尚。
  〔汝其慎哉〕你们可要慎重啊。其,句中语气词,表示期望。
    
孤独的行者
——读《陶渊明集》有感
赵 丹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晋有渊明,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浔阳隐者,不喜拘束,才华颖异,冰清玉洁。有自娱文章,无声名之累;有胸中奇志,无同流合污;有人之觉醒,无心之虚空。喜酒,爱琴,隐世,躬耕,读书,作文,望远,怀古。至才,至情,至真,至性,如花中之芙蓉,似木中之茂松;出淤泥而不染,处乱世而志洁;为后人之榜样,作蓬莱之山翁。其人,其文,其志,其情,交日月之辉,和江河之声。斯人已去,尔独何伤?其人虽没,千载留情。余近日读其诗文,有感于胸而作。
  陶渊明,这真是一个令人景仰的灵魂!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座丰碑,一个被后世推崇备至的大诗人。同时,他也是中国文人隐逸之风的开宗者,一个给人们以生活之智慧的哲人,一个不得不令人佩服、景仰的伟大的灵魂。
  渊明志形高洁,后世文人,无不景仰,千载余情,造化尤深。
  孟浩然“赏读《高土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李白希望“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戏赠郑溧阳》) ,对他也极为推崇。杜甫写到“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奉寄河南韦尹丈人》)。白居易以“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访陶公旧宅》)来称赞其高尚人格。欧阳修也是“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苏轼说自己“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和陶诗七十八首》)他“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辛弃疾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将渊明比为诸葛亮,“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念奴娇》),给予其千古一人的评价……可以看到,他的诗文,他的人格,对后人产生了多么深远和深刻的影响。
  渊明被后人推崇为隐士的典范,“真人”的楷模,人们羡慕他,效仿他,他成为人人称道的至真至性之人。然而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却是一个无名的失败者,一个孤独的行走者。正如大多数名人一样,在世时并没有什么名声,甚至成为人们取笑、嘲讽的对象,意大利的伽利略如此,荷兰的梵高如此,奥地利的卡夫卡如此,中国的陶渊明也是如此。
  寂寞是一个人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无奈,而孤独,是一个人在一群人的世界里无奈。渊明并不寂寞,但是他很孤独,一种无奈的孤独。这是有思想、有高尚道德生活品质的人,置身于跟随着潮流走的人群中的无奈,这无奈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矛盾重重,而化作内心难以平抚的伤痛,在世俗中找不到医治的良方,使之产生一种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操,一种追求自身价值的信仰。
  在追求奇志的道路上,渊明是一个独行者。
  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风云变幻的政治生活中,当所有的人都向权力屈膝,向利欲称奴,向朋辈举刀的时候,他却不愿意委曲自己的心志,不愿意出卖自己的灵魂,不愿意在这污浊的世事中随波逐流。于是,经过几次艰难的尝试和斗争过后,他毅然决然地转身,走向宁静的乡村,走向淳朴的田园,走向他心灵的安身之所,他的生命在这里得到慰藉、沉寂、直至升华。
  然而,年轻气盛的渊明也有自己的宏图大志,也有自己的青春激情,也有自己的梦想抱负。“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但是,当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走向官场,准备干一番事业的时候,遇到的却是森严的等级、无情的争斗、同僚的冷眼和排挤。渊明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到自己似乎并不属于这个群体,他发现自己没有同行者,他变成了热闹人群里十分孤独的人。
  物不平则鸣,他在黑暗的政治生活中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发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的牢骚和“志意多所耻”(《饮酒》其十九)的悲愤。他感到自己“心为形役”,他常常问自己:“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他在官场和田园之间几次徘徊,往返颠簸,不断尝试,却又不断失望,最终直至绝望。“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那么,就到宁静的田园去寻找自己的安身之所吧。他最终回到了自己“心念山泽居”的田园心乡,哪怕“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哪怕“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哪怕“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哪怕“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哪怕“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杂诗》其八)……他有过“贫病常交战”(《咏贫士》其五)的苦恼,有过生活的穷困潦倒,但是即使这样,他也不愿委屈自己“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的天性去为官从政。“宁固穷以寄意,不委曲而累己”(《感士不遇赋》),尽管生活上有再多的困难,但是精神上得到了宽慰,满足了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些烦恼困顿也是值得的了。为了生活而活着?抑或为了活着而生活?我想,渊明给我们作了最好的回答。
  隐居后的渊明,完全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就像一只迷茫离群的鸟儿,经过苦苦的挣扎和努力,终于涅槃成为一只凤凰,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家园,获得了精神上的归属感。淳朴的田园生活,没有虚伪,没有纷争,没有杀戮,渊明醉情于山水,躬耕于田园,与农人交游,以杜康为伴,逍遥自在,悠然自得。他享受着田园的美景,享受着劳动的乐趣,享受着“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和郭主簿》其二)的天伦之乐,其恬淡、安闲、无争、任真的品格触人颇深。当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句子时,便感到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舒展与自由;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其一)的悠闲生活,乐趣无穷,令人神往。
  渊明超脱了功名,超脱了贫富,还超脱了生死。固然有时光忽易,人生苦短的哀叹,但是,他知道,超脱生死的最好方法就是将自己同一于自然,融合于造化。“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词》其三),死,并不是一种悲哀,而是与自然同在,是人生转化的一种形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神释》),“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饮酒》其十三),死对于他来说,已不足为道,更不足恐惧,他对死亡的这种坦然甚至超然的态度,不得不令人赞叹、歆羡。
  然而,渊明并非我昔日所想,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徒,而是一个至真、至性、至爱之人。表面上看,他的感情似乎淡淡的、平静的,其实他是一个具有浓烈感情的、热烈豪放的人,梁启超就说他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
  他吟过《闲情赋》,作过《自祭文》,写过思念亲友、哀悼逝人的文章,是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俗人”。见到美丽的女子,他为其辗转难眠,为了接近她,他愿意做她的衣领、腰带、发油、眉黛……那种想追求心上人而又担心、紧张、痛苦的情感淋漓而现。在生时,就为自己作好了祭文,也体现出一种幽默和达观的生活态度。在《拟挽歌词》一组诗中,他多次写到自己死无所憾,唯独在生之年没有喝够酒的想法,可爱至极。他对友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久酣之时,在外面喝酒,就经常就在路边睡着了,有点可笑,有点可爱。而他那些悼念逝去的亲朋好友的文章写得更是发从肺腑,感人至深,动情之处,足以催人泪下。
  陶渊明是一个如此高尚的灵魂,只有以仰视的姿态,才能瞥见他神灵般的气质。他有仙人的风气,更有性灵的血肉;他有文人的清高,更有平民的忧乐;他有高洁的思想,更有生活的真心;他有行文的才华,更有生活的睿智。他那种超脱的人生韵味,洒脱的人生态度深深地折服了我,读他的诗文,仿佛进入了桃花源,期望与他心有灵犀,期望与他对饮抚琴,希望他指引着我,让我的心不再浮躁,不再忧愤,走向真正的自己,走向生命的安身之所。
  读渊明,读渊明文集,我想,我学到的不仅是怎样行文运笔,怎样鉴赏诗歌,怎样熟知文学,还有许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追求,比如信念,比如英雄,比如人格的修炼,比如生活的哲学……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世
——孤独的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主要时间生活在东晋,晚年生活在刘宋王朝。他一生生活在战乱的更朝换代的年代。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刘裕篡晋建立刘宋王朝后,他更名陶潜。他自认为自己是晋朝的臣民,随着东晋的灭亡,陶渊明也不存在了。
一、生不逢时〖HT5SS〗
陶渊明(公元365-427) ,出生于东晋与宋刘交替的大动乱年代。当时北方为少数民族贵族军阀所统治,南方则有司马氏统治集团在南京建立的东晋王朝。东晋的统治阶级为了满足享受,恣意兼并土地,征收苛捐杂税,使江南人民受到尤其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东晋末年终于爆发了以孙恩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军阀刘裕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不久代 晋自立,建立了刘宋王朝。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
在东晋初年,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忠心为国,曾 在平定杜韬和苏峻的叛乱中,立下了盖世功勋,被朝廷任为太尉之职,封为长沙郡公。
渊明 的祖父陶茂字梅九,
是陶侃的第七子,由于不满兄弟相争,早年就愤而辞去了武昌太守之职 ,回到寻阳柴桑旧宅隐居,
陶渊明之父陶敏是陶茂的第二个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好学上进 ,为陶茂所钟爱,陶渊明的母亲孟氏是当时的大名士孟嘉之女,
渊明从小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 而且性格沉稳,遇事不慌,双亲视为掌上明珠,亲自对他加以指导,在八、九岁时,就已能诵读诗书,通晓《论语》。晋废帝太和五年(公元370年),渊明6岁时,父亲陶敏被征西大 将军桓温辟为掾属,在太守任上,读书习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然 而好景不长,孝武帝太元六年(公元367年) ,渊明十二岁时,父亲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 父亲过世后,母亲孟氏即带着渊明兄妹二人,扶丧回到了寻阳柴桑,靠仅有的一二百亩田租维持家庭生计。
陶渊明在少年时代就“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他常以曾祖陶侃自强不息,终于建立功勋,成为国家栋梁的事例来勉励自己,暗自发奋,努力学习。每日清晨,鸡鸣即起,习武练剑,晚上则常常秉烛夜读,直到夜半之时。
他的外祖父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2三出三归
陶渊明一生有三次出仕三次归隐,从太元18年(公元393年) 初次出仕到晋安帝义熙三年(公 元406年) 辞去彭泽县令,正好十三年整。所以他在“归园田居”诗中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其间的经历大体是这样的:
陶渊明从小就注重锻炼身体,每天闻鸡起舞,练就一身好工夫,剑术尤佳。
陶渊明家所在的村子叫上京里,他家的房舍庭院,取名“园田居”。陶渊明自幼随母亲住在园田居,青少年时候的陶渊明,一边务农,一边学习。田里有活就干活,没活就刻苦读书。
1 出仕
公元371年,陶渊明19岁,他的叔父陶夔给陶渊明一笔钱,叫他到京城里去游学求官,见见世面。陶夔当时是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他经常关照陶家的孤儿寡母,这样才对得起去世的哥哥。
陶渊明到到了京城,看到的是桓温亲手制造的宫廷政变。目睹了悲烈的场面。
京城里的门第观念很重,只要是名门望族,年纪轻轻就可以做大官。做官的也不管事,天天纵酒豪饮,放荡形骸,醉生梦死。
陶渊明到了京城,也看到当时颓废的饮酒风气。仕大夫阶层和社会名流,对黑暗的统治不满,只好借酒发泄,自我消耗。他们聚众豪饮,把门一关,脱光衣服,赤身裸体,披头散发,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擎着酒杯,狂喝滥饮,高谈阔论。去晚了的人从狗洞往里爬。不讲君臣礼仪,不讲父子纲常,随便与歌妓调笑,荒淫之状,不堪言表。自幼熟读儒家经书的陶渊明,非常看不惯,难找知己。
 京城里的人把陶渊明看成乡巴老,他到处受歧视,看白眼。所以他在京城住段时间,就到浙江和苏北等地去游学。
陶渊明游学三年,回到上京里村园田居。他成熟了,眼睛更亮了。陶渊明把这段游学经历,后来写成《拟古九首》中的一首诗:
少时壮且历,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微,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这首诗写的通俗、生动、深刻,。陶渊明回到园田居,过了三年亦耕亦读的生活,公元376年,他移居浔阳县城,当了教书先生。教了几年书后,陶渊明的文学天才显露出来,他的成名作《闲情赋》,被友人传抄开来,写的是他游学时对一个女子初恋之情。
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凝之,看了陶渊明的《闲情赋》后,非常欣赏,决定聘任陶渊明为别驾祭酒。
王凝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的字写得很好,受家父遗传的影响。王凝之只当官,不管事,主张“无为而治”。一心痴迷炼丹念咒,修炼“五斗米道”。不仅在家里修炼,还在官衙里设道室,不分白黑在道室里炼丹念咒,行道拜鬼。
公元380年,29岁的陶渊明被人引见来到王凝之的道室。王凝之对陶渊明说:“看了你写的那篇《闲情赋》,老朽很是钦佩,你就换上官服,明天你就可以理政了。做官其实并不难,只要懂得‘无为而治’就行了”。
 陶渊明担任的别驾祭酒,要管一个州的武器督造,地方治安粮储调,户口田赋,农田水利,军服供应等等。他什么都要管,又什么都管不了。就说户口田赋吧,当时的赋税是按人头收的,由于连年战争,人口锐减。豪门望族,隐瞒人口不报,陶渊明带人下去查户口,处处碰钉子,什么也查不清。王凝之天天修炼,拜神拜鬼无意过问。陶渊明读的儒家书,知道忠君报国大济苍生的道理,现实使他非常失望。
 有一天,陶渊明看见府衙院里堆满木头,一打听,知道是王凝之挪用加固长江堤坝的款,要在刺史府里修建一座道观。陶渊明一听急眼了,马上跑到王凝之的道室,打断他的修炼说:
“动用加固长江堤防的钱粮,修建道观,是万万使不得的!一旦汛期发洪水,就会生灵涂炭啊!” 王凝之翻起眼皮瞪他一眼说:“老夫夜观天相,今年是旱年,长江不会发水。我还准备把修建道观的事情交给你去做”。
陶渊明一听,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告退了王凝之,回到住处,摘掉官帽,脱下官服,卷起行李就回家了。 陶渊明回家后,又当起了教书先生。 这一年真是天旱,江州老百姓逃过一劫。过了几个月,王凝之又派人来请陶渊明去当主簿,官比祭酒还大,陶渊明死活不去。
这是他的第一次出仕
2 第二次出仕
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 ,庞遵带着荆洲刺史桓玄的亲笔信,来到上京里,礼聘渊明到桓玄军中任职。这次渊明距离初次出仕已有四个年头,这些年来,他可叹自己命运坎坷,遭逢昏朝,奸臣当道,得不到展示才能的机会,而且家里境况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在庞遵的再三劝说下,他带着一线希望,接受了桓玄的礼聘 , 在寻阳江口乘上庞遵来时所乘的官船,逆着滚滚东流而去的江水而上,前往桓玄的驻地,开始了他人生旅途中新的历程。在荆洲府地江陵,陶渊明接受了桓玄任命他为军府参军,并在这里供职一年多时间。后来由于上京面见堂叔,通过分析桓玄的篡权野心,使他认识到屈身桓玄,有悖他复兴晋室,重正朝纲的愿望,而恰在这时,又传来了老母病逝的噩耗,于是他递上辞呈,迅即回到了家乡上京里,结束了这段仕宦生涯。
第三次出仕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 ,建威将军、江洲刺史刘敬宣突然来访,他带来了驻扎建康城北石头城的镇军将军、南徐洲刺史、八洲都督刘裕的亲笔信,礼聘陶渊明到京就职。两天以后,渊 明告别了娇妻弱子,登上刘敬宣专门为他派遣的官船, 离开上京旧居,开始了他的又一次仕 宦生涯。在担任了几个月镇军参军之后,他又被派回到寻阳,担任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成了刘敬宣可以信任和出谋划策的得力助手,时间有2年多。晋安帝义熙元年正月,刘裕在彻底平定桓玄叛乱之后,迎晋安帝回到京都复位,按照惯例,各个地区的军政首脑都必须派遣使者携带表章和礼品前往京都庆贺,刘敬宣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渊明,同时还交给他另一项重要使命,为自己上表请求解职,以避开政敌刘毅的锋芒。渊明接受这个任务后,日夜兼程,来到京都,呈送了表章贺礼和刘敬宣的奏折,并再一次拜见了堂叔,表露了自己厌弃官场生活,坚持回乡隐居的想法,堂叔陶夔在稍稍思索后对他说:“你再去归隐田园,固然很好,可是你想过没有,你年龄已大,又不善理财、孩子尚小,家境贫困,这往后的生活又该如何去维持?我的看法你不如走一条中隐之路”。何为中隐?指的是做地方上的小官。渊明思索再三,在面见刘裕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晋安帝义熙元年六月,朝廷特使来到寻阳,宣读免去刘敬宣江洲刺史,等待交割的圣旨。接着,特使又向刘敬宣递交了一封刘裕给他的私人信件,要刘敬宣在离任前任命渊明为彭泽县令。一个月后,渊明辞别家人,来到了彭泽县的任上,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后来由于督邮发难,愤然挂印彭泽,离开了官场,真正走上了回 乡隐居之路。
四、彭泽挂印〖HT5SS〗
彭泽是个在藉人口只有2万多人的小县, 这里水网稠密,沼泽湖泊星罗棋布,气温冷热适中,土地肥沃,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物产丰富,各种资源繁多,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定。陶渊明来到彭泽任职,开始心里是很满意的,因为这里离家不远,只要从彭泽乘船,仅二天时间就可抵达上京里附近的内河渡口;按照当时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县令可以拥有三百亩公田收支的支配权,收入也归县令所有,足以维持家里生活。同时,凭他的才能,治理一个小小彭泽县,他也是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的。他憧憬自己到了彭泽县,一定要体恤民情,爱护人民,尽自己的所能,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当时彭泽县,自从孝武帝太元年间起,由于实行了每个成年男丁收租米五石的口税制以后,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一般农民的负担大大增加,农民们不愿意更多的拥有土地。一些荒芜的山林沼泽地也无人愿意开垦,甚至有的农户还将一些贫瘠的土地丢弃,抛荒不种。二是隐匿人口情况严重,出现了在藉人口远远少于实际人口的怪现象,导致了政府税收减少,官府负担转嫁到了普通农民身上。面临这种情况,陶渊明上任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户口 。
清查户口在彭泽县已有十几年没有开展过了,原因是前几任的地方官员,有的不深入民间探访民情,对其中内情不甚了解,故而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有的是看出了问题,也抓了,但由于种种干扰而中途夭折。其主要干扰者有两种人,一是财大气粗的大地主,因为有钱,就用钱贿赂清查的衙役,帮他们隐瞒人口;二是当地的土豪劣绅,或与执法人员胡搅蛮缠,使其无法清查,或利用家族中有人在洲衙做官,以势压人,使清查人员不敢进行正常工作,只是象征性的登记完事。例如城北的何泰,有良田数百顷,家中成年奴仆有几百人。因为何泰的弟弟何隆长期担任寻阳郡的郡丞,是太守的副职,所以历任县令都对何家格外优待,只登记在藉男丁20名,与实际数字悬殊很大。所以其它大地主也效而仿之,清查人口工作只能半途而废。而陶渊明在这次清查人口工作中,却是“擒贼先擒王”,敢啃硬骨头,第一下子就从何家开刀,他通过突然拜会何泰,带领衙役进何府,当场责成何泰管家拿出花名册,逐一核对,共查出何泰家隐瞒成年男丁200余名,一举震动了全县,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清查出被财主豪绅隐瞒的成年男丁3000多名。初战告捷之后,他又布告周知各地,宣布从次年开始,每个成年男丁所缴纳的税米由原来的五石减少为三石,县民齐声欢呼,纷纷赞扬新县令的英 明和爱民如子的美德。
而陶渊明就因为这次清查户口,得罪了寻阳郡丞何隆。何隆为出胸中一口恶气,便设计利用督邮刘云的手去惩戒一下陶渊明,督邮是郡中的属官,负责具体监察和考核郡中所属各县官员的政绩,对各县官员的升降任免有着直接的影响。寻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冬夏二季,他都要巡视各县,称作行部,而每次行部,都是满载而归。刘云受何隆之命,依计来到彭泽,他事先没有行文通知,而是突然闯进县衙,以便给陶渊明一个措手不及。恰在这时,陶渊明正和几个幕僚喝酒闲聊,听说何云驾到,立即撤席出迎,不料刘云却怒气冲冲,不仅不还礼,还喝斥道:“本官行部来到贵县,你等衣冠不整,形态懒散,是何道理?目前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你等不思国恩,励精图治,为民造福,反而白日聚众豪饮,不理政事,朝庭要你等滥官污吏何用?”说罢扬长而去,给了陶渊明一个下马威。刘云走后,渊明问众“督邮今日发怒,不知究竟为了何事?”一幕僚答:“督邮一向贪婪,照卑职看来,他不过是借题发挥,索要贿赂罢了”。渊明听后愤然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 里小人!索要贿赂,他是找错人了”。
恰在这天的晚上,武昌来人报丧。陶渊明的妹妹不幸突发疾病去世,渊明心中顿时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悲哀。他回想白天所发生的一切,以及官场尔虞我诈的黑暗现状,又进而联想多年以来自己所追求的归隐田园的愿望始终未能真正实现,不由得使他最终下定了退出官场、归隐田园的决心,遂即吩咐陶兴到城外找来船只,自己收拾了一下行李,又独自一人踏进了县衙大门,望着“明镜高悬”的金匾,冷笑了几声,接着将大印放在案桌上,大步走出了县衙,向着江边码头走去,乘着溶溶月色,与陶兴乘船回到了上京里。
归隐之后〖HT5SS〗
陶渊明回到上京里之后,首先将这一次辞官回归的感觉,痛快淋漓地用文字表述出来,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并序)”,在文中他表明了功名富贵非他追求,神仙世界又虚无缥渺,来日已经不多,惟有遂顺自己的心愿任意而行。这时候的渊明,断绝了与上流社会的一切来往,过了一段极其宁静悠闲的田居生活。这在他所写的《归园田居五首》组诗中,就集中体现了 出来。其中第三首诗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时光流逝,转眼又过去了2年。正当渊明在上京里农闲时读书赋诗,饮酒聊天,农忙时勤力耕作,自由自在生活的时候,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向他悄悄地逼近,事情还是在彭泽任上得罪何隆时引起的。当年渊明彭泽挂印,后被新任江洲刺史何无忌知道,大为恼火,立即派人把寻阳太守传去,命令他罢免了刘云督邮的职务,第二年春天,又派人到上京里,希望渊明继续担任彭泽县令,或是由他自己在江洲境内另外选择一个新的县赴任。但都被渊明婉言谢绝了。然而,何隆、刘云这帮小人,却贼心不死,伺机报复,义熙四年(公元408年) 六月中旬,他们雇请帮凶,潜入上京里,一把火烧毁了陶氏旧宅,逼得渊明将家迁往西庐,以避开何隆和刘云的纠缠,也避开了随之而来的一场残酷的战争,直到战争过后,他又在南里建了 十几间房子,重新定居下来。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刘裕在平定叛乱,统掌朝政之后,派遣专使来到寻阳,以东晋政府名义,征命陶渊明等庐山三隐士入京,担任著作郎之职,陶渊明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谢绝了。义熙11年(公元415年),刘裕又派渊明好友庞遵回乡说服渊明出仕,又一次被渊明谢绝。接着江洲刺史王弘又传出请其出山和有意结识的信息,而渊明却利用遍游庐山的时间差,躲开了王弘的造访。在刘裕篡权称帝时,陶渊明终于发出了冲天之怒,他的曾祖父为之付出毕生精力,自己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为之竭力的晋王朝从此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它的灭亡,带走了渊明的最后一点梦想和希望,他想痛痛快快大哭一场,却欲哭无泪,他想对着苍天大喊,却无法喊出声音,他紧闭双目,静静地坐着,像是一个痴呆者。第二天一早,就向家人和村人宣布,从今开始,改名陶潜,拒绝任何官方来往。
晚年的陶渊明生活十分凄凉。他在南里生活的短短几年中,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几件大事。在朋友帮助下,他先后为长子俨、次子俟以及孪生的三子、四子份和佚娶了妻子。几个孩子的婚娶之后,南里的房子愈来愈拥挤,于是他又带着妻子翟氏和幼子佟、幼女爱菊等回到了他的旧居上京里,上京里经过战争的洗劫,已是残景一片,触景伤情,渊明心中又生出许多感慨。随后他又遇上了一连两年的大旱和饥荒,这时候的渊明不但已经很少有酒可饮,就是一日三餐也很困难,他真正成了一个贫士。而他却穷不改志,也不求“嗟来之食”,有一次新任江洲刺史檀道济送来厚礼,他以无功不受禄而拒收。接着檀道济又亲自登门拜访,馈赠酒和粮食,他也没有收下。这期间他写下了《咏贫士》诗七首,表达了他守贫固志的高尚节操。由于长期贫穷生活的折磨和心情的郁闷,到了元嘉二年(公元425年) 岁末,渊明渐渐染上 了重病,捱到元嘉四年(公元427年) ,他自觉自己不久于世,于是硬撑起身子,举笔写下了 《自祭文》的绝笔,尔后慢慢闭上了双眼,带着满足,也带着遗憾和悲愤,走完了他六十三个春秋的人生旅程,结束了他极其平凡的一生。
七、千古留名
陶渊明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京都建康(今南京市),他的忘年挚友,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著名诗人颜延之悲痛万分,经与渊明在京的朋友商量,根据诗人安贫乐道,坚守节操的品格,给渊明私下加了个“靖节”的谥号,并且满怀深情地写下了《陶征士诔并序》。
到了梁代,昭明太子可以算是诗人的一个真正知音,他不仅汇集了诗人的遗闻轶事,写成了颇为详细的《陶渊明传》,而且又广泛的收集了诗人的遗文,在梁大通元年 (公元527年) 诗人逝世百年之际,编成《陶渊明集》,并亲自撰写了长序,对诗人高尚的人品以及卓越的文学创作成就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并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安贫乐道,不慕荣华富贵,不与污浊社会同流合污的崇高品质,以及文学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愈来愈得到人们广泛的崇敬与赞赏,陶渊明现存诗120多首,还有一些散文和辞赋如《搜神后记》等,其中的《桃花源记》和诗,所描绘的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就比西方设想的《伊甸园》要早一千多年。陶渊明的诗歌中一大部分是所谓“田园诗”,它描绘了作者归隐后的农村生活,反映了作者讨厌官场宁愿归隐的思想感情,有美好的农村风光,有诗人鲜明的个性。这种描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对后世作家有广泛的影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显然与陶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精神有联系;白居易、苏轼等在政治斗争受到挫折时,也都用陶诗来安慰自己。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的田园诗,扩大了诗歌题材的范围,为后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等所推崇。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
“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 惯了。文章便是和平。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蓠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除了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 他伟大”。
陶渊明与后代诗人
初唐王绩是位田园诗人,他像陶渊明一样,多次退隐田园,以琴酒自娱。其《醉后》诗道: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唐朝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
赏读《高土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李白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的思想,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把陶渊明引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写道:
 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中唐诗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渊明的为人。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很近。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诗中先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颂扬陶渊明高尚的人格,最后写到: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见篱下菊,空余墟里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其中写到:
 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到了北宋,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确定。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北宋王安石曾说过,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
 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苏东坡把陶诗放在李白、杜甫之上,有失公允。但他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八个字,概括陶诗的艺术风格,还是很准确的。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居高声自远”,由于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在北宋文坛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极力推崇陶渊明,对进一步确定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有关。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元朝、明朝和清朝,直至现代,沿袭了两宋对陶渊明的崇高评价。
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陶渊明与酒,
陶渊明与菊


陶渊明_醉酒不醉心(2009-09-02 20:43:23) 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 高中语文备课资料


陶渊明
醉酒不醉心
陶渊明喜好饮酒,但他的酒名不像李白那样让人印象深刻。在〈行赠影〉中,他劝人「得酒莫苟辞」,他直接写酒的诗有二十余首,其它作品中大多「篇篇有酒」,在在都说明他嗜酒;但是他并未嗜酒如命,反而是「饮而不乱」。颜延之的〈陶征士诔〉称他「性乐酒德」,后世形容人对某种事物的极端喜爱迷恋程度,用的是「陶(渊明之)醉」一辞,也都证明他对酒的好饮,止于陶醉而已。他所留下与酒有关的故事,也可以见证他在醉与醒之间的分寸。
他当彭泽令时,制度规定县令可种公田二百亩,他却吩咐家人将公田全都种秫,便于煮酒。他的妻子翟氏劝他多种点粳,免得一家人捱饿。陶渊明不得已,才分出五十亩地种粳。
江州刺史王弘早就钦慕陶渊明之名,却不得其门而入,只好去拜托陶渊明的老友庞通想办法。庞通打听到陶渊明要上庐山,便在半路上置酒食,邀他一起吃。二人正喝得痛快时,王弘趁机出现,三人遂一同畅饮。后来王弘便时常派人送酒给陶渊明;檀道鸾的《续晋阳秋》记载:「陶潜尝九月九日野外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这件事就是成语「白衣送酒」的由来。
有一次,酒酿好了,家里却穷得连滤酒渣的布也没有,陶渊明一急,就摘下头上戴的葛巾当做滤布,等酒滤好了,就直接将葛巾戴在头上。嗯!熏点酒香也不错。
颜延之送陶渊明两万钱,他要儿子将钱全部存放到酒家,以便随时沽酒买醉;倒是他的儿子自行将一半留作家用,这些钱对于陶渊明晚年的生活帮助颇大。看来他责子呆笨懒惰,只是「天下父母心」的忧虑而已。
高僧慧远大师在庐山成立白莲社,邀陶渊明加入,陶渊明说:「贵社禁酒,如允饮酒,则入社。」慧远破例答应了;不过陶渊明还是未加入,但与慧远经常来往。为一己之私破佛门之戒,陶渊明虽醉酒,却不醉心!
爱菊以自况
陶渊明不只爱酒,更爱菊花,所以家里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将菊花与酒结成一体,既满足他的口腹之欲,也满足他的精神升华。他的〈饮酒‧七〉诗说:「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可见酒和菊花都是他的生命里不可或缺之物;在精神层面上,他爱菊,是认为秋菊足以自况其高洁的人格。
陶渊明的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名称,就数菊了。「秋菊盈园」、「松菊犹存」、「芳菊开林耀」、「秋菊有佳色」、「采菊东篱下」等等诗句,在在说明他对菊花的钟爱。
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而感欣慰;他在〈和郭主簿‧二〉中,赞美菊花有如松树一样凌霜雪而不折:「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他在千古名作〈饮酒‧五〉中,因采菊而入忘我之境:「结卢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知陶心
有一年,陶渊明在重阳节那天,闲居无事,看见秋菊盈园,想喝酒却没酒,独自空对着菊花丛,心有感触,便写了〈九日闲居并序〉诗,以寄情怀:「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相传他的亲友听说他无聊,就三三两两来看他。后来相因成习,每逢秋菊盛开,亲朋好友就到陶渊明家中作客赏菊,他就做点心、烧菊茶款待众人。等亲友要离去时,又采菊相送,忙得不亦乐乎,往往让他不能到田里耕作。因此他很希望菊花在某一天全开,客人在同一天全来;于是便对着菊园祝祷说:「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说也神奇,那年的九月九日,各色的菊花果真一同盛开,客人们也都在那天一起来了。众人赏花饮酒、尝饼作诗,都夸菊花有真情,不负陶公心,相约年年重阳都来赏菊,就形成了后来国人重阳赏菊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喜开菊花宴,醉饮菊花酒,既与陶渊明神交,又可祛病延年;从此重阳节又多了一个「菊花节」的别称。
在国人心目中,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象征,反之亦然;在花的国度里,十二个月的当令花花神是谁,往往各有所爱,但九月菊花花神的归属,始终非陶渊明莫属,可见古来国人对他的敬爱,既崇高且一致,几乎已可用「偏爱」来形容;反之,或许也是对陶渊明的钦慕,国人爱乌及屋,对于九月的当令花,千百年来菊花总是第一选择。
「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颜延之在〈陶征士诔序〉中,为陶渊明的思想品格,作出这十二个字的赞语;亲友们赞赏他勇于活出自己的精神,以「靖节先生」的谥号尊他;他的诗文《靖节先生集》充分反映了农民的苦与乐,也彰显了他的志节与天真。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06:52:07 | 只看该作者
名人名言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唐代诗人 刘长卿 《新年作》
见刘长卿《新年作》。这两句大意是:从早到晚同我作伴的只有岭上的猿猴,和我共同领略江上风光的只有江边的杨柳。如果一个人说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单调,根寂寞,这话很抽象,虚而不实,不成为诗。刘长卿这两句诗通过岭猿、旦暮、江柳、风烟等具体景物,用“同”、“共”两个动词联系起来,就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自然地从具体景物中透露出单调寂寞的感情来。写作上这种化实为虚的手法,今天仍可借鉴。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杂诗十二首》 孤独寂寞名言 见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无予和:无人与我相应和。这两句大意是:想交谈却无人与我应和,举杯劝酒却只有身影与我相伴。此名句用画描笔法勾勒出诗人孤独、寂寞的神态,形象鲜明突出,造型别致新颖,如特写镜头令人难忘,这种画面清晰单纯又传情无限的素描手法,是今天写作时的良好范例。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宋代女诗人 朱淑真 《减字木兰花》 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独酬:自唱自答。这两句大意是:整日里都是孤孤独独,走路是自己一个人,坐下来也是自己一个人,吟诗填词也是自唱自答,夜里睡觉仍是独自一人。两句词一连用了五个“独”字,着意突出自己的孤独寂寞。可用来形容孤单的处境和寂寞的心情。

觉来正是平阶雨,独背寒灯枕手眠。—— 唐代诗人 李商隐 《七月二十八日》 唐·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这两句大意是:梦醒时石阶已经漫平了雨水,原来是我独自背着孤灯枕手睡着了。这是一首想象丰富,构思新颖,色彩浓丽的感伤身世之作。~是结尾二句,写自己从梦境回到现实:秋雨还在下着,雨水已漫平了台阶。凄凉的现实与美妙的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着诗人幻想的破灭。可以此形容凄苦寒凉的环境和孤独寂寞的心情。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唐代诗人 李白 《把酒问月》 唐·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神话中说月中有玉兔捣药。这两句大意是:月中的白兔年复一年地捣药,为的是什么?月中的仙女嫦娥独处于碧海青天之中,有谁与她为邻?《把酒问月》是一首飘逸、潇洒、充满了浪漫色彩的诗作。~二句围绕着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浮想联翩,对玉兔的辛勤捣药,嫦娥的孤寂独处充满同情,从中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孤寂的情怀。

可怜孤雁不胜情,常伴寒星夜夜鸣。—— 清代学者 尤秉元 《孤雁篇》 关于孤独寂寞的名言 清·尤秉元《孤雁篇》。胜(shnēg生):禁受不住。这两句大意是:可怜孤雁无法禁受得住失去伴侣的孤寂之情,每天夜里总是伴着寒星发出哀鸣。句写孤雁思侣之情,“可怜”二字,传达出作者深切的同情。可用来描写孤雁,或用其比喻义抒写远离亲友的孤独寂寞的心情。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清代诗人 黄景仁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这两句大意是:我悄悄地立在人们不认识我的市桥附近仰望长空,把一颗星星当做月亮凝视多时。这是公元一七七三年作者自安徽归里后所作,写除夕中寂寞、抑郁的心情。全诗为:“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当有钱人家欢度除夕的时候,作者却无以卒岁,只有悄立市桥,长时间地仰望星星,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除夕之夜,只有这一颗星星是他的朋友,是他的亲人,可以陪伴他度过这一夜。诗人的穷愁潦倒,寂寞无依,以及世态的炎凉全凝注于这两句诗中。将句以人物悄立在空寂的环境,专注于清净的孤星,来表现其寂寞无依和世态炎凉,这正是作者所说的“忧患潜从物外知”,在人物所处的外物环境氛围中现出人物的生活处境和心境。可借用此名句或化用此诗的诗境表现孤独寂寞的心情。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唐代诗人 白居易 《长恨歌》 唐·白居易《长恨歌》。夕殿萤飞:晚间萤火虫在宫殿前面往来翻飞。孤灯:古时宫廷夜间燃烛,并不点灯,这里“孤灯”渲染玄宗晚年生活的凄苦。迟迟:迟缓,从容。钟鼓:指宫廷里的更鼓。耿耿:明亮。这几句大意是:晚上流萤飞过宫殿,玄宗俏情地把杨妃忆念,孤灯中的灯芯已经挑尽,独宿的君王还未入眠,从迟迟钟鼓刚刚敲响的初长夜,一直想到耿耿星河即将隐没的欲曙天。安史乱中,玄宗奔蜀,途中发生马嵬兵变,杨贵妃被迫溢死。长安收复后,玄宗回到京都,睹物生情,夜不能眠。这两句绘情绘景,形象鲜明,具有一种感人的艺术魅力。可化用以刻画伤悼的情态,也可借以形容鳏寡老人的孤独寂寞

没有什么能和一个孩子的暗中热爱相比的,这是无所希求无所企图,绝对的耐心绝对的深情。这是成熟的女人的贪婪之爱中所有能有的,只有孤独寂寞的孩子才会培养出这种感情。—— 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1:31 , Processed in 0.1250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