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的语言张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1 15: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的语言张力
-----兼评四首诗
蓝调咏梅前沿播报


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常常会发出惊叹:“真是好诗!”好诗到底“好”在哪里?这是个老问题。当然,诗无达诂,见仁见智。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诗歌的“语言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诗歌的品质。诗歌语言艺术,说到底,就是驾驭“语言张力”的艺术。正因如此,“张力”一词,已作为专业术语,频频出现在诗歌评论之中。
什么是诗歌的语言张力?诗人又是如何“制造”这种张力的?本文试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对这些问题作一简述,以期破解诗歌迷人之处,期待诗写大家们来此交流。

诗歌的“语言张力”,就是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力度。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方面的内涵:
一是“弹性”。通俗地说,就是“言已尽而意未尽”,这是诗歌在意义层面上最典型的“张力”表现,它是基于诗歌隐喻特性之上的。一首好的诗歌,绝不仅仅是表层上的描摹,更重要是的它所指示的深刻寓意。而语言的张力就是寓意的“催长素”,读者的想象能够抵达多远,全靠语言的张力去发送。
二是“敛劲”。通俗地说,就是“见别人之未见,写别人所未想”,使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散发出出奇的魅力,这是诗歌在情感层面上比较典型的“张力”表现。就像“一指禅”,将所有力道集中于命门,一指致命。
三是“牵扯”。通俗地说,就是在两个方向上着力,将一组对立的东西统一于同一首诗甚至同一个意象之中,让它们彼此牵拉,最后达到审美学上的和谐。这是诗歌在逻辑范畴的“张力”表现,也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张力”内涵。
四是“冲力”。通俗地说,就是用词造句“不走正道”,出奇制胜。一般来说,就是用看起来比较陌生的术语来保持诗歌的“贵族气质”(亦叫“距离感”),或者“旧词新用”甚至“自造生词”,通过“创新”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冲击力,这是诗歌于语言本身较典型的“张力”表现。
凡此种种,无外乎是在诗歌本身的特质上下功夫,曲意书写,借力发力,达到最美的艺术架构。

相应地,制造或增加诗歌语言的“张力”,大抵有以下一些手法:
一是“转换”类。即:通过移情、拟人、象征、暗喻等手法,将人与物、物与物进行合理嫁接与置换,或者在具象与抽象中相互转换,使诗歌由表层意向内涵意转化、增值和超越,完成“张力”效应。
二是“突出”类。即:通过夸张等手法,极尽描摹与刻画,将事物的特征聚焦到某一个独特的方面,突出最细微处的内心感觉,增加诗歌的指向性魅力。
三是“矛盾”类。即:通过对比、比照等手法,制造出矛盾的调和趋向,扩充诗句的意象空间。
四是“扭曲”类。即:通过词性活用、正义反用、旧词新用、因意造词等手法,对标准语言进行“有组织侵害”,在审美上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常常,这些手法在一首诗里被同时运用,效果更佳。

这么说也许还有点学究气。不妨选择几首作品来加以说明,或许更有感性效果。下面选择的四首作品,是我某晚去《网络诗选》读诗时,在几个挨的比较近的博文里看到的,并不是巧合,而是说明编辑们的眼光是独到的,新诗的创作者们功力非凡,显见诗歌的语言张力。

作品一:

苹果绿 (作者:风儿)

小山坡的青苹果,再次坠落
砸疼了一本书
光亮的叶子,瞬间暗淡下来
慌乱中,鸟鸣从枝头滑下

破绽是一只蚂蚁传递出来的
后来,很多蚂蚁,昆虫都来了
一个伤口,变成很多个

那么多岁月的斑点,挤在一起
你再也看不到粉绿和洁白
除了胭脂红,暗红
遍地石头,沙子,和碎花瓣

风,摇响你体内无数声音
绿裙子,长发,蜜蜂的翅膀
正在飘远,而且越来越远

当一只苹果滚落在,诗的末尾
你被一种巨大的声响
吓了一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f42fef0102ebvb.html



简评:
风儿在这首诗的起句里用了一个典型的移情手法(“砸疼了一本书”)来增加语言张力,其实这是比较冒险的做法,因为“砸疼”一词似乎已被好多诗人使用过,她用在这里,虽然“出彩”,却并未多么地“出奇”,如果后文没有比它更“出彩”的东西,那么这首诗就流于一般了。
风儿没有让我们失望,她在后面连续地、渐进地使用了更多的修辞手法,抛出了一连串的“彩头”,语言的张力不断增强,足以让我们过一把“猜谜”般的瘾。
“鸟鸣从枝头滑下”——移情、置换、通感的运用,使声音的动作成为可能,轨迹可感,意境鲜活起来。
“破绽是一只蚂蚁传递出来的”——抽象与具象相互转换,“破绽”实为“破洞”,却拥有了更深刻的语义内核。后面的“伤口”、“斑点”等与它异曲同工,形成一种“弹性”张力,引起读者深度思考。
“你再也看不到粉绿和洁白/除了胭脂红,暗红”——对比与比照,通过矛盾对立形成张力,突显主旨:青涩与纯朴不再,风情与锈涩取而代之,令人唏嘘与感叹。
“风,摇响你体内无数声音”——夸张、通感,颇具声效感,形成气势上的张力,诗歌也因此而进入高潮。
“绿裙子,长发,蜜蜂的翅膀/正在飘远”——隐喻、借代,与上句一起,既是具象描摩,也是抽象追忆,表层意与喻指意,在语言张力的作用下平行生长。
“你被一种巨大的声响/吓了一跳”——夸张的手法,增加了语言张力的表意效果。“巨大”一词显然是“大词小用”,却恰到好处地营造了一种语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此时的感觉与心境。


作品二:

[size=+0]钩月 (作者:窥视的狐)

我毫不怀疑,月在暗示我
一把镰刀的作用。但秘诀不光是锋利

它把诸多人的潜意识勾起来
形成散文。逐步培养我的信仰
纵容我对情愫的演绎

当我即时,点着烟卷迷途而念的时候
它又暗示我,摆不掉的轮回里
有着不存在面目的鬼域——
黑的主义

我再看它,发光的还有缄默
和不被累计的勇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4f54601015a94.html


简评:
当月亮被众多诗人写尽其意的时候,写月诗在“抓人眼球”上应该是有一定压力的。这首诗就写出了一些新意,让人眼前一亮,这很难得。
整首诗不惜使用一些抽象名词,甚至连“主义”这种非常“大”的词都用上了,这同样是种冒险——运用得当,便会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先声夺人;用得不当,就会陷入“假大空”的境地,遭人厌烦。
我想他的冒险是成功的:具象与抽象的交替使用,免去了诗写的生硬与晦涩,语言的张力,将诗意的外延有效地扩大了,内涵也因此而更丰富了。
“月在暗示我/一把镰刀的作用”——拟人、主宾角色置换、移情,形成单刀直入般的张力。从“钩月”的外表形状入手,这种写法的好处不言自明:状写本就比意义抒发更有质感,意旨的表达因此而有了根基。
“它把诸多人的潜意识勾起来/形成散文。”——“潜意识”是个抽象词,却真可以像诗里所写的那样,被月亮“勾”起来,人们在月光下的抒情性由此而来。
接下来笔锋一转,作者写到了月光所指的另一面——“黑的主义”,以具象的“黑”来隐喻抽象的“黑”,这是语言张力的功劳。这种“黑”是被放置在“摆不掉的轮回里”的,而且还是个“有着不存在面目的鬼域”,夸张与虚写,更增加了语言的张力,使一切显得乖张和诡异。这个“黑”到底在指代什么?诗人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大的想像空间,语言的张力在此似乎达到了极限。
“发光的还有缄默/和不被累计的勇气”——移情手法之下,作者又抖出了一个“包袱”,并顺势收笔,具象与抽象合二为一,将思考与想象完全抛给了读者。


作品三:

[size=+0]荷花(作者:温建生)

荷花是透明的,是水的另一种形式
它只在每年的某个时节现出原形
随着雨水落下,又会在一个大雨滂沱的
晚上,消失的无踪无影
有幸见到的人,他们的描摹全都是传说
惟一可供寻找的线索也不过是
那些深藏于淤泥之中的白色骨殖

http://blog.sina.com.cn/cfdg68


简评:
温建生的诗我是第一次接触,但我记住了他。他在驾驭语言的张力方面是不露声色的,常给我意外之喜,足见他创作的力道。
这首《荷花》,并没有像众多的咏荷诗那样去描述荷之静态美,而是抓住了“荷在现实中易被人忽视”的特点,极力地聚焦这一特性,“内敛入微”,一剑封喉,将读者引向一个独特的命题。
诗作以一个肯定判断句式“荷花是透明的”起句,出乎读者意料,显得霸气十足,达到了引人入胜的奇效。
接着运用夸张手法,突显荷花开放的短暂,特别是“有幸见到的人,他们的描摹全都是传说”,夸张得几乎是违背常理了,而表面上的悖理,却未必不在理上:有多少人真正静心观察过荷花的绽放?又有多少人能够说准它开放时的姿态?这种夸张手法明显增加了语言的张力,发人深思。
“惟一可供寻找的线索也不过是/那些深藏于淤泥之中的白色骨殖”,这句最耐人寻味。诗至此,“淤泥”已附带了暗喻和借代意义,“白色骨殖”也因此而具备了指向性意义。虽未明说,但诗的主旨却向更深刻的方向延伸——荷之高洁,在其生命繁盛之时并未被人关注,遭受污染之后,人们方想起寻其殉道之身——或许这是一个无言的结局,或许这更是一个深刻的人性命题。



作品四:

冬眠 (作者:雪地)

是一条草绳代替我冬眠的
它用我心中杂草掺着乱麻拧成
让我盘放在一角
代替我冬眠



另外空间,一些坚硬的东西
形成了一块砖。这是最后的砖
凭我的能力和风格,也只能
搬一半留一半,再搬一半留一半

每次我从中间划线并打开这块砖
就有个貌似的“日”字
用两只方形的大眼睛盯着我
这难道就是末日之“日”吗

砖让我搬地越来越细越小
但它仍然还是一块砖
就像一个远去的背影
肉眼的报告是不该采信的

一条草绳代替我冬眠
我是要为一块砖醒着
如果草绳中途苏醒,我只好
放下手中的砖再去安抚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cf1b40101f0od.html

简评:
这首诗显见上文所说的“矛盾”制造与书写,相互牵扯的一对对矛盾形成了独有的语言张力,也呈现出诗歌特有的艺术之美。
“眠”与“醒”、“草绳”与“硬砖”、“搬”与“留”,是一组组矛盾体,它们同存于这首诗中,并为同一个个体的人所拥有。冲突是难免的,纠结却并不仅限于作者本人,读者也感同身受,最终陷入诗人预设的某种情结与思索当中。
可以说,矛盾的设置相对简单、直接,而调和矛盾却费思量,也因此而更具魅力。
“眠”与“醒”——作者同时具备这两种状态,按常理似乎不能兼顾。怎么办呢?他安排“草绳”来替自己实现前者,因为从约定俗成的比喻来看,它的静态更像“冬眠的蛇”,这样,自己就可以保持“醒着”,并抽出身来去“搬砖”。
如果是一次就能搬完的砖,倒也好办了,事实上,“凭我的能力和风格,也只能/搬一半留一半,再搬一半留一半”,又是一组矛盾。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搬,都只接近搬完,却永远不会真正搬完。
而且,一边是搬也搬不完的“硬砖”,一边是可能中途醒来的草绳,本也是一组矛盾,作者得两头兼顾着。这是怎样一种境地?
让我们回头再看那草绳的质地——“它用我心中杂草掺着乱麻拧成”,暗喻的指向性还是比较明确的。再与砖头的喻指相比对,“烦恼”与“现实”的对立与统一可见一斑,人生无味都在其中了。妙不可言。

综上,诗歌的“语言张力”,是创作中必须自觉顾及的重要方面,也是阅读时必须观照到的重要现象。如此,诗人与读者之间,必会架起一座合理的桥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87facf01015ydh.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1:55 , Processed in 0.0937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