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7 16:5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
            
邢海珍


从外在形式上看,诗歌是一种分行排列的文体,由于分行排列,诗歌语言的表意也有与小说散文不同的特点,这就是跳跃性。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就是指在表达过程中语言序列所出现的断裂或空白,语言的内在含义出现了并列或转折。
在文学语言中,我们可以分为这样两类:一类是诗歌语言,一类是散文语言。
二者比较,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应当引起注意,这就是散文语言具有一种“线性”特点,就是语言所包含的意思如一线连接,有头有尾,因果性较强。而诗歌语言则是非“线性”的特点,中间总是留有空白或出现断裂,常常内容不是一线贯穿,而是出现并列或转折,这就是语言的跳跃性。打个比方,你写一句四季,假如只是这样写: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这种方式是诗的方式而不是散文的方式,它们可以标出季节的推演变化,中间有许多空白,虽然断裂,但空间感极强,这是比较典型的跳跃性,是诗的语言。散文一般不能这样写,至少这不是典型的散文语言。散文写春、夏、秋、冬一般要写春天的一些景致,比如说春天草绿了,雁来了,这是线性的,而不是一下了由春天跳到了夏天。
很多时候,诗歌语言的跳跃性表现在一种并列式的形式中,这与分行排列有一定关系。像我们上边说的春夏秋冬四季,四个季节分行写来,自然就产生了一种并列关系,而这种并列关系中又包含了明显的转折,不是直线的表意,可称之为跳跃。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情况是极多的,司空曙在《喜外弟卢伦见宿》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若从散文思维的角度来看,二者没有因果关系,雨中的“树”是一个意思,而灯下的“人”又是一个意思,这二者中间是一个断裂带。诗把它分行并列,情形就不一样了,二者产生了一种喻指和象征的可能性,于是有了更深层的联系,而这种关系正是断裂和空白的作用,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表意空间。杜甫的《绝句》一诗也是这样: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的每两行构成的对偶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并列。这四行诗写的是四个方向,不是线性的发展,而呈一种不同方向的立体状态。第一行写“黄鹂”,第二行则转写“白鹭”;第三行写“西岭”,第四行又写“东吴”,都是呈大跳跃状态,是典型的诗歌语言方式。
诗歌进入现代,新诗的语言从基本形式上看很接近散文,新诗语言自身的弱点也就出在这里。解决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语言的跳跃性上多动一些脑筋,真正建立起有别于散文的新诗语言系统。请看李琦的《海与我(之一)》中的两节:

看见海只一次也足够了/懂得它却需一生/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心事如海/我第一次相信/
我其实也很深沉了//用望海的眼睛望人世/再用望人世的眼睛望海/你就这样试几次吧/你就会笑了/你就会哭了

第一节中由“海”及“我”,头两句以“一次”和“一生”的对比,然后从自身的体验来揭示人生的复杂性。第二节中是在“眼睛”上作文章,把“望海”和“望人世”相对相生。从诗的情感内容看,“海”与“我”虽是一线相通地连贯着,但语言之间却留有很大的空白,比如说“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心事如海”与“我第一次相信/我其实也很深沉了”都是意在表现内在世界,但“心事如海”重点落在“海”上,是由内向外的一种展开,而“也很深沉”则是由外向内的一种收敛,二者有很强的独立性。“用望海的眼睛望人世”与“再用望人世的眼睛望海”虽然两个句子的关联较紧,一个是“用”一个是“再用”,但只是两种行为一颠倒,使含义不同而各自独立,是一种并列式的,二者之间是断裂的,不是那种顺藤取瓜式的,“望海”望到了什么,“望人世”望到了什么。后面的“你就会哭了”“你就会笑了”也是如此,不是线性的语言。
其实,诗歌语言的跳跃性也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方式,是一种艺术的概括和简化。这种精简的语言特性对于诗歌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对叙述过程简化,对句子成分简化,以少代多,以部分代整体,不求其完整。甚至以词的独立性来取代句子,略去复句性质的关联词语,有时还故意残缺,不让句子以完成的形式存在。这反而成为诗歌的一种文体特性,是诗歌语言美所不能缺少的。
在强调语言跳跃性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语言断裂空白出现后的内在联系。诗歌的语言也必然具有表意的整体性,诗要通过意象的内涵建立起整体的意境。不要误以为跳跃性就是允许诗句只是各自独立,只是零散的句子或词。许多优秀的诗作不仅具有语言的跳跃性,而且还表现出很强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张新泉的《西窗烛》一诗:

蜡烛还认不认识西窗/是个问题/何况窗框是金属的/何况淅淅沥沥,尽是/黑乎乎的酸雨//但你需要一朵烛光/安妥今夜的思绪//秋池早承包给专业户了/偶尔还见旧时的涟漪/抹口红的女儿在酒楼/打工的儿子无消息/股市里泡着/老伴和他的救心丸/你和一朵摇曳的烛火/在窗之西//烛是不用剪了/那朵火已将熄未熄/好想给李商隐挂个长途/请他帮忙打听/儿子的归期/

诗从“西窗”写起,写古今的变化,“窗框是金属的”,雨已是“黑乎乎的酸雨”,“蜡烛”是认识的主体,有了很大的跳跃空间。第二节是一个转折,是由“古”而入“今”,从当年李商隐面对的,而这里是古今共有的“烛光”一下子转到“今夜的思绪”上来,这也是大跳跃。第三节写当今现实,现实中的“秋池”也不似当年的模样,写现实中四个人物的不同生存方式:女儿在酒楼、儿子打工、老伴玩股票、主人公的“你”则面对烛火,空怀一些古典情绪。这节更是大跳跃,覆盖了更大的生活面。最后一节又由现实联系起古人李商隐,而下文则是打听儿子的“归期”,由今到古,又由古到今,形成极大的跳跃空间。但诗的整体构思是对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夜雨寄北》的翻新,这一首古诗的意境成了全诗意境的背景,每一节每一句都紧紧地被凝固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力的内在联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光有跳跃而缺少内在联系,诗就会因语言的个体性而散乱起来,很难成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

                         http://blog.sina.com.cn/u/12851231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2:05 , Processed in 0.0745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