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考察
马知遥答《诗潮》李秀珊、刘川问
1、如何看待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
答: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诗歌在语言表达上更趋口语化,这样的表达方式延续了上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白话诗歌运动。当文言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当人们的交流更趋开放自由的时代,口语入诗,并通过提炼成为诗歌是时代的要求。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符合那个时代的语言表达,新世纪诗歌的口语化诗歌和新时期朦胧诗歌、新生代诗歌都有了更为清晰的区别。如果说朦胧诗歌的朦胧美、新生代诗歌拒绝隐喻后的是朦胧诗歌语言和口语诗歌过渡形式,那么在新世纪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作为强势出现的时代,借助网络文学不断推进的现代诗歌语言的口语化表达方式就显得更为娴熟和普及,甚至可以说广大网民的参与丰富了口语表达的弹性,扩大了口语表达的范围,网络也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大而自由的平台。
2、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美学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口语化。二是诗歌创作对象的日常化。三是诗歌创作风格的多元化。四是诗歌流派和主张的丰富化。这些美学变化是相对于过去的诗歌创作而言。它透视出一个结论:社会的富足,国力的强盛,开放的深入,让中国诗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真的到了可以和盛唐相媲美的时代。大诗和好诗在不断涌现。
3、诗歌创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答:目前的诗歌创作和网络时代没有太大的矛盾冲突,也不构成双方的威胁。过去的观念是网络无文学,网络无好诗,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大众参与网络的积极性的提高,诗歌创作遇到了最好的传播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诗人,只要需要表达他就可以表达,诗歌门槛放低了。如果说和过去有什么区别,最大的莫过于写作和传播工具的变化。过于诗人写作靠纸张靠传统杂志报刊传播,那是相当有限的,而现在的写作是电脑,传播是网络,有了无限空间的传播可能。但随之让创作者和评论者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网络的传播也可能取消了诗歌的难度;取消了现代诗歌的本质的美感和诗性原则,被粗糙的炒作中的所谓分行文字误导了诗歌的本质;即时性的再线创作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激情,但也造成大量诗歌创作的随意和思想深度、情感浓度的降低。这都会导致大量诗歌创作低水平重复生产,不利于诗歌的繁荣和深入发展。
4、一个诗人如何实现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答:一个诗人的价值主要该从他的诗歌创作中体现。他诗歌中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缺少:对社会的担当,对人类苦难的悲悯、崇高的向往、对土地和民族的热爱、对人性无休止的追问等等终极关怀。当他具有这样的高度时,他的诗歌只需要让时间去检验,并等待他的读者出现。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创作一直为评论界和读者的批评,认为太私人化,太内心,但他一直坚持着自己丰富内心的刻画和表达,他懂得一个诗人内心的浩瀚和丰富可以感染读者,可以跨越国界。
5、新世纪以来国际诗歌交流频繁,中国诗歌如何借鉴国外诗艺、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
答:翻译诗歌越来越多,中西交流也很频繁。但在肯定国外优秀诗歌时,我以为更多的是坚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学习国外文化包括诗歌,也主要是领会和感受其中传达出的精神文化价值,它的诗歌技艺似乎不是主要该关注的。因为翻译后的诗歌已经丧失了原来的诗歌表达,不同民族的表达方式不同,不能强求一致。多元化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要想达到诗歌的世界性,恐怕只有一点,对生命无休止的关切,关于爱恨情仇的形象化诗意书写。因为只要是人类他们都有这样的共同情感。诗歌是可以跨越无限边界的情感体。
6、中国作为一个物质文明日趋发达的诗歌大国应该怎样促进自己的诗歌建设?
答:物质发达了,精神文化也应该发达。诗歌大国的建设不是靠国家行政命令,不是靠政绩工程,也不是标语口号可以发展起来的。它是文化的积淀自然生发的过程。生在盛世,作为诗人他们一定是时代的质疑者和拷问者,他们一定是社会的良心文化的守望者,所以,即使是在盛世,有觉悟有抱负的诗人仍旧是痛苦的思想者。所有的伟大诗人无一不是文化的野心家,我们应该有信心去成为时代的记忆和感受者。成为伟大文化的建设者。但这需要耐心等候,在千军万马中,留下来的作品会替众人说话。
其实现在我们就走在为这个伟大国家文化建设的途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ef5a40102dyi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