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不必对时尚概念过度追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8 05:4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校不必对时尚概念过度追逐
  ■程红兵
  中小学校长是官吗?其实校长原本不是官,他们是读书人、教书人,更是教育人。但是今天看来,校长好像也是官,管了从几十号人到几百号人不等的教职工队伍,享受着相当于从副科级到正处级不等的官员待遇。既然是“吃皇粮”的官,也就必须行走在官员的轨道上,重视政绩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校长们拿什么东西作为自己的政绩呢?校长不是市长,不能招商引资广开财路,不能拆房建楼大兴土木。但是,现如今不少校长和市长一样却有着共同的数字追求爱好,市长们追求GDP,校长们追求升学率。除此之外,不少校长还热衷于追逐概念政绩,通过引进一些时尚概念打扮自己,从而形成炫目的政绩。
  比如时下“幸福”是一个热词,于是就有学校经验呈现:某某中学打造出了和谐、民主、勤奋、平安的校园文化,让全体教师提高了幸福指数。至于究竟是以什么来证明教师幸福指数的提高,则不得而知。是华丽语句?是一堆数据组合?是笼而统之的问卷调查?还是电视台式的校园采访?……在此,笔者并不是说校园不可以谈幸福,不可以用时尚概念,但却反对这种看起来煞有介事,其实就是借用概念粉饰包装的做法。有一些学校的确拥有这样的本事:只要流行什么,就能编造出什么;只要是领导喜好的,就能立刻制造出来。有的学校自己不善说,还会专门找来一些操刀手为自己总结和润色。
  再比如,上级领导强调文明习惯的重要性,于是立刻就有经验产生。一所学校为此开展了一项活动,结果很快出来:“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言文明习惯、行为文明习惯、学习文明习惯、卫生文明习惯、礼仪文明习惯,培养了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摘自某报道)开展一项活动,就产生如此大的效果,稍有常识的人立刻就会产生疑问:这可能吗?没有具体做法,没有过程解剖,没有原因分析,纯属自欺欺人。
  如此做法,不一而足,一些学校的虚假繁荣由此产生。剥去这些包装在外的概念装饰,其实学校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校长的价值取向没有变,依然是以升学率、分数为唯一选择;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变,仍然是题海泛滥;学生的学习体验没有变,还是机械操练,苦不堪言。于是,这些经验总结,充其量就成了概念游戏。大凡游戏都是短暂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像吹泡泡,短时间里固然可以吹出一个个美丽的泡泡,但必然也会在短时间内破灭。这些年我们已经见多了这样的泡泡政绩,不断涌现,又很快破灭。
  哈佛大学教授塔克森·伦迪曾警告美国教育界:策略只是文化的早餐,再好的策略都抵不过文化的力量。仿照这种说法,概念也只是文化的躯壳。没有明确而有力的核心价值,概念不过是一堆没有灵魂与精神感染力的空架子。
  美国著名教育家弗兰克斯纳说过一句话,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不必对社会每一流行的风尚都作出反应。我想说,中小学校更应该如此,不必对时下的一些时尚作出过度反应。我以为校长更应该关心:学校给人温暖的是什么?学校让人心寒的是什么?学校应留给学生什么记忆?学校应留给教师什么回想?……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23:36 , Processed in 0.06282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