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有贵族学校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1 23:0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有贵族学校吗?

黄晓星


 在改革开放进入第三个十年后,中华大地富人明显增多,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对外在的荣誉评价开始关注,于是“贵族”一词成为富人相争给自己的屁股帖不上的金箔。无论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城市个体老板,投机倒把的暴发户、贪官或流氓、甚至一般的白领们都想把自己打造为“贵族”。好像贵族是可以打造似的,为了把打造自己为贵族,以开宝马车,喝人头马,穿戴名牌,打高尔等等成了贵族化的追求目标。真是不可思议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贵的私立学校受教育,也在学校前面加上“贵族”两个字。

  事实是中国不存在贵族,那来“贵族学校”呢?貴族,本义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中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阶层,这个阶层是皇室为了安慰那些争夺土地的战争中,有功的将领、功臣和皇室的宗族子弟的一个头衔和土地形成的。这些头衔和领地是可以世袭,这些人的后代就是个白痴,也在白痴的前面加上贵族两个字,因此这些子弟上的学校自然也加上了贵族两个字而成为贵族学校。

  贵族发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皇室他个功臣和裙带封上头衔和一片土地让他们管制,并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和收税当土皇帝,这个土皇帝也许叫公爵或其他爵。公爵再给他的裙带封头衔如伯爵,让他们管理一块更小一些的地方,而成为各级的封建主,封建社会就是指封土地出去让被封的人来建设社会。现在才明白以前读书的时候,学到的封建社会是什么意思。可是到法国大革命(公元1789),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血腥与暴力,经过二百多年的云诡波谲,欧洲各国相继建立起君子立宪制的或共和制的民主政治国家,欧洲国家的王室只是起到给电视杂志卖八卦新闻的作用,就别谈再封贵族了,贵族从此也就灭亡了。但是,贵族灭亡之后,他们除了留下一些可以辨认的贵族姓以外,还有些让人称道的东西,毕竟几百年的封建贵族统治下,贵族们演化出来的贵族精神影响深远,其中贵族教育和贵族学校就是一例。

  谈到贵族学校,大家都知道英国的贵族学校最出名,英国的贵族学校中,伊顿公学(Eton College)为英国最著名的贵族学校。这所学校位于伦敦以西20英里的温莎镇,地处白金汉郡的泰晤士河河畔。伊顿公学于1440年由英王亨利六世创办,名为"公学public school",实际上是一所私立中学。

  因为以前王公贵族都有自己的师爷,子弟上私人的(private个人的)学校,而亨利六世将之命名为"公学"的原意是公开给其他的贵族或商人甚至平民子弟,并提供免费教育,让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没料是到了17世纪,伊顿公学逐渐成为英国最著名的贵族学校,因为贵族子弟都以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争相入学,形成一种高贵气氛,平民子弟反而可望不可及,致使该校逐渐变成一所等级森严、面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

  这所私立寄宿制的中学目前有约1,400名13至18岁的学生。有些英国的名门望族为了让子弟能进入伊顿读书,每当有男婴出生,便凭"出生证"向伊顿公学报名排队,希望到孩子长到12岁时能够入学。

  长久以来,英国王室成员都会把男孩子送到伊顿公学。许多英国皇室子弟,都曾经在伊顿公学就读过。王储查尔斯王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都是该校毕业生,也包括了华德福学校的Ben老师。

  英国或欧洲有贵族学校是他们的历史造化,可中国就没有这种造化,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学校应该没有的。目前在中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中小学)一般集中在政府办的公立学校,无论是国际学校,所谓的“贵族学校”或民工子弟学校,都是属于形式不同的非公立学校。贵族学校其实是历史预留下来的产物,如果历史可以再造的话,那么,贵族学校就可以再造,。中国人可以造简历、轻易改写历史,因此,在中国生产贵族学校应该不在话下。但是,那些通过高收费而自称为贵族学校的私立学校,不但跟欧洲的传统贵族学校毫无可比性,而且,而且把贵族学校的弊端全部继承了。目前升学的高峰已渐渐过去了,公办学校已经开始出现生源缺乏的问题,私立学校所面临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而优秀生源的缺乏成为令“贵族学校”头疼的问题。一批依托省重点中学兴办的民办公助学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对“贵族学校”也形成了强烈冲击。同时,随着公立教师经济收入的改善,公办学校教师队伍日益稳定,“以往靠挖公立学校的墙角而起家的“贵族学校”,不但面对的不光只是生源的问题,师资力量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中国的“贵族学校”问题更大还不只这些。

  一:所谓的贵族学校,在打出奢华教育的噱头时,就已然朝着相反的方向迈去。这类学校在宣扬一种炫富文化,以高额学费吸引那些“先富起来的人”的子女读书,进而获得不菲盈利。并让不怎么富裕的人或为示富裕而跟风,或心内存有不公,并形成一种畸形教育消费。

  二:这类学校在教育形式上非常奢华,内容并不见得适合,学校办学以盈利为本,并非以教育为本。为了迎合消费奢华教育的家长及学生,很难保障教育质量,弄虚作假来骗取家长的钱财。比如说,贵族学校不参加统考,不参与与公办学校的竞争,搞什么自主命题,自主考试,然后再在考前对学生进行“辅导”,把要考的内容变个形式讲给学生,考试过后,学生手里的成绩单十分漂亮,为了招生,在升学率等方面造假。

  三:这类学校高额的学费能承担的起,只有企业高管、官员、爆发户,生源单一,学生阶层单一,让学生脱离真实社会,看不到不同的人群的价值观和生活,这类学生不了解社会的真实生活,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

  四:这类学校都实行全封闭式管理,背离学生成长规律。学校强调的“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是机械而死板的、非人性和鲁莽的管理方式,极易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贵族学校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管理方式,主要是节约成本;巧设收费项目提供盈利能力;也迎合了一部分家长怕孩子麻烦的心态。

  五:这类学校攀比成风,易出“败家子”。在这样的一种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不服气落人后,攀比风气浓厚。出手大手大脚惯了,不知道也不屑于知道穷人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富家子弟,显然学不会理财,更学不会应对危机和灾难,成为最不能吃苦的一族。

  六:这类学校的学生的能力低下。学生在学校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家有保姆,在学校有生活老师跟着。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是这类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更不用说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了。

  七:这类学校造成家庭与学校教育割裂。一个人的成长,学校教育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可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取向和品行;学校教育则更系统的教授学生知识,并进一步健全学生的社会能力。两则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但学校如幼儿园般“全托”式的学校教育,无法达成教育原本的效用,容易使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失控”,更容易造成孩子人格偏差。

  英国特色的贵族学校随着英国过去几百年的殖民扩张也移植到了全球各地,中国的香港就有多所英国式的贵族学校,当然也是历史的产物。借鉴英国式的贵族学校主要是特征是寄宿制和开设一些贵族传统的课程,如骑马、击剑、打马球、高尔夫球、社交标准舞或传统礼仪等课程。其他的标准课程,例如人文社会、文学、科学、艺术、体育和音乐等课程跟任何一所公立和私立学校没很大的区别。当然贵族学校的最大特点是学费比较高,学校比较古典和气派。这类贵族学校以前都是那些王公贵族们捐赠建设,他们成立校董会,委托专人管理的,也就是一个非盈利机构。但是,由于那些校友们毕业之后,很多都是非富则贵的那群人,他们以校友身份捐款给母校,使得这类学校有更多钱奖励或资助优秀学生和老师,这样一来让优者更优。

  这里学校通常建立在离市区比较远的地方,这样有很多好处:

  一,让那些富家子弟远离贵族们花天酒地的腐烂生活,希望能安心读书。

  二,免得那些有心眼的人打他们孩子的主意,包括绑架。

  三,完全隔离那些败家子,就算他们翻墙跑出来,也找不到办法回城里。

  四,最重要的是让下一代跟同类的人结盟或联婚,缔结钱权关系,不让肥水流到穷人的田。

  五,家长送孩子去学校或开家长会,或学校活动,顺便去风景优美的郊区去郊游一番,真是两全其美。

  中国人把引进英国的贵族教育形式捞钱,无论如何都成不了贵族学校,不仅仅是历史原因。国外的贵族学校能在贵族消失之后留下来,是因为他们还有一下贵族的精神存在。

  第一,贵族存在的社会其实是一个自治和分制的社会,是君王和贵族妥协的结果,贵族精神的可贵之处是可以妥协。而中国公共权力的肆无忌惮,高度的专制,无法妥协和分治。要有国家与社会的适度分权,形成市民社会,培养市民阶层,社会自我治理能力提高,才能逐渐摆脱革命与暴力战争,才有贵族精神的产生。

  第二,贵族精神表现在好良好教育和教养。教育是一种外在的传授方式,而熏陶则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过程,所以这两者要有机结合。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良好的教育不一定带来良好的教养,太子党、飞车党们的飞扬跋扈就是明证。所以即使中国富人到第三代,如果没有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没有严格的人格教育,贵族精神仍很难产生。

  第三,贵族精神应该和物质无关,贵族精神不是要财大气粗,而要是财大气不粗,养成淡泊名利的习惯,追求理想化、天堂和乌托邦等等。追名逐利已经是富家子弟第一要继承的精神,显耀财富、依仗特权成为他们的流行文化,远离贵族精神。

  第四,不被奴役的自由精神。“不自由、勿宁死”是英国贵族精神的核心。他们虽然没有了特权,仍保持着他们先辈的骄傲,既仇视奴役,不被奴役是要保持一种对政治当局的清醒,对自己的权利时刻保持着关注,对政治的关心和进步是他们追求的长远目标。

  第五,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意识。英国的贵族是需要承担相当大的公共责任才能获得统治,法国的贵族(领主)也需要承担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平民教育、赈济以及救灾等诸多公共事务。从这里引伸出贵族精神的责任意识,比如公民的政治参与,社会管理的进言献策,对老弱病残及受灾受难民众的帮扶和救助,参与社会志愿行动等公共关怀意识。从中国的富豪捐款数量和不顾大众健康和环境破坏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们具备多少社会责任心了。

  中国人那么迷恋贵族这个名词,说白了就是迷恋贵族拥有的特权,和缺乏英国贵族曾经拥有的教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6 06:04 , Processed in 0.0828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