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蓝蓓诗歌印象——人生四季,总有一篮子花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2 12:5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析蓝蓓诗歌印象——人生四季,总有一篮子花香
文/岩雪


其实篮子的诗歌,我还真没系统的读过。一是因为我也是初学写诗,心急,经常在别处窜门子,肤浅的学些三脚猫,以期一口吃一个胖子。再者,因工作性质跟别人有些不同,繁杂而长,因此时间就十分紧张。她的《诗集》至今束之高阁,待回去后才能细细品读。在此,我选了两首,进行简评。以达到与大家相互交流的目的。

其一:
1·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染尘埃。赤裸裸地来/我是干净的/。开篇点题,质本洁之意象。
2·也许/一路风尘/曾经沾染过几缕花香/。一路走来,红尘中,谁没有如花的年少,如花的梦?这些花香,“我”也曾有过。
3·还有五六声鸟叫声/撞开过我娇滴滴的青春/。如果说第'2'句是梦的涟漪在荡漾着往日美好,那么3句就是一颗实体的小石子,曾投进那一片青春迤逦的心湖。
4·我不停地走着/在桃花林里寻找破阵的招数/或者大步跑起来/跟飓风争夺一场爱情/。为了觅得心中所爱,“我”曾慢跑急追,苦寻一支笑魇的春风。
5·而今/我丢弃了所有行囊/无欲无求/不说痛/不说别离/。但是,事与愿违,如今“我”放下“红尘',痛与别离都不再提起。
6·涉江采过一篮子芙蓉/悠然而去/。越过心头的千山万水,“我”只采掬我的一篮子白莲,悠哉而去。行文至此,嘎然而断,却余音不绝。《无一物》,则应了质本洁来还洁去之意旨,且与开篇首尾呼应。行文波澜起伏、曲折,有一咏三叹之妙境。这是文本带给我们的美感。其次,诗者的品格如临风翠竹,柔美而坚韧。在此,祝愿蓝妹妹:抱定一篮子花香,在下一个渡口,揽得春风上兰舟,定能悠游于人间烟火!


附原诗:

一·《无一物》
  文/蓝蓓

赤裸裸地来,我是干净的。
也许,一路风尘
曾经沾染过几缕花香。
还有五六声鸟叫声,
撞开过我娇滴滴的青春。

我不停地走着,
在桃花林里寻找破阵的招数,
或者大步跑起来,
跟飓风争夺一场爱情。

而今,我丢弃了所有行囊,
无欲无求,
不说痛,不说别离,
涉江采过一篮子芙蓉,
悠然而去。


其二:
1·据说/屋前那棵芒果树死了/是被风尘掏空的。老屋前,一棵普普通通的芒果树死了,是老死的。一开篇,就让我们急着知道下文说什么?
2·最后一只果实也夭折了/她等不到/梦中那只蜜蜂到来/她躺在泥土里呻吟/。以拟人化的手法,为这棵死去的芒果树惋叹!为什么‘我’对这棵芒果树如此情深?我曾经在树下乘凉/曾经和累累果实窃窃私语/而今/那棵芒果树死了/童年被迫流浪/还有我的晚年/该如何安放?/最后这节,几乎是用白描的手法,描绘‘我的’童年随这棵树长大。可是现在树已死,我的童年已无所依。更深一层的意旨已然欲点欲破,‘我’,长大了,或许颠沛流离在异乡,而叶落归根是天下游子的普遍情感归宿,我也不能落俗。在悲惋基调的笼罩下,将思念故乡的情结推向高潮。

附原诗:

二·《那棵芒果树死了》
    文/蓝蓓
据说,屋前那棵芒果树死了,
是被风尘掏空的。

最后一只果实也夭折了,
她等不到,梦中那只蜜蜂到来,
她躺在泥土里呻吟

我曾经在树下乘凉
曾经和累累果实窃窃私语

而今,那棵芒果树死了
童年被迫流浪
还有我的晚年,
该如何安放?

这二首,并不能代表篮子诗歌最好水平。但是在这些朴实的诗句里,却能感受到一份真挚!是的,真挚的本身,正是一朵花儿淡淡的呼吸,抿住诗歌的灵魂,在唱歌。故曰:在她的人生四季里,总有一篮子花香,是恰如其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9 05:53 , Processed in 0.11753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