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一名教师办公益民国课堂鼓励孩子敢想敢做 2013年02月26日 作者:缪志聪
为了找回“常识、童趣、经典与快乐”,南京一名教师办起公益课堂—— 民国语文课 重现新课堂 □事件回放
日前,有媒体报道,在南京举办的“致敬民国十位教育家”的艺术展上,语文教师马翼翔带领他的10多名学生“重现老课堂”的讲学表演,格外引人注目。马翼翔开办了目前所知的南京唯一一家公益民国课堂,使用的正是曾热卖以至脱销的《开明国语课本》。3年来,课堂日益受家长追捧,学生从最初的8人增加到现在的180人。
少说教少功利多常识 让人的心柔软
老马干教育已经10年了,一直想尝试给中国的孩子提供点不同的“料”,但这并不容易。直到3年前,他第一次在凤凰周刊上看到几篇民国语文课文,才突然找到感觉。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马翼翔说,自己常常像傻子一样在地铁里捧着《开明国语课本》看,看着看着就被里面的内容感动了,“这太好了,眼泪都要流下来了”,这只羊它看花,有灵性,也有享受生命的一刻,不像后来的课本,提到猪牛羊,重点是“全身都是宝”:肉可以吃,奶可以喝,皮可以穿,“太功利了”。
老马学艺术出身,给电视剧写过剧本,半道儿开始给孩子们讲语文、讲怎么写作文,现在在南京的培训圈也小有名气。他认为,语文是美的,民国课本的课文多出自蔡元培、张元济、叶圣陶这样的大家手笔,浅显易懂,崇尚天道,少说教多常识,“让人的心柔软,这些都是现代课本不具备的”。
马翼翔也因此痛恨现在那些类似“老师带病上课”的道德说教,他在《民国课本 公益自助课堂》的宣传册上以大大的字体印着“洞彻人心者 人心生光明”。他觉得,他和支持自己的家长、同事,并不是纯粹在怀旧,而是在怀念一些现代课堂上难以找到的“常识、童趣、经典与快乐”。
鼓励孩子敢想敢做善于观察勇于质疑
陈迅喆是马翼翔的同事加好友,两人并肩奋斗多年。对老马热心从事的这项“公益事业”,陈迅喆说自己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原因很简单:为了同一个教育理想。
陈迅喆坦承,别人可能不理解老马这个培训机构为什么会去做“公益”,但他自己是明白的。开明课本的字里行间,大师的教育思想也让自己激动不已,比如叶圣陶提出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丰子恺先生则更是将孩子视为“大美”。“这些都打动了我”。
陈迅喆告诉记者,这些教育理念不仅鼓励孩子敢想敢做、善于观察、勇于质疑,那种进入自然、社会,体悟生命胸怀天下的情怀,也影响了同事们,让大家觉得做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因而非常支持老马。
“大师将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理想和憧憬化作最简单平实的语言融入在字画之间,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读来都觉得沁人心脾,回味悠长。”陈迅喆说,这也许就是大家支持老马贴钱做这件事的原因。
学生不亦乐乎 家长反响不一
公益课堂日益受家长追捧,但背后也有不同的声音。
赵女士算是比较支持马老师的一位家长。她不仅坚持带着孩子来上课,还帮助宣传、推荐马老师。她说,当时孩子准备上小学,觉得民国课本的内容比较简单,就买来偶尔给孩子读一读,“为上小学做准备。”
后来看到公益课堂的宣传,赵女士就组织了一批家长一起来试听,一下子就被课堂上的“互动性、趣味性、开放思维”打动了,因而坚持至今。“马老师上课挺有意思的,一些生活的细节也打动了女儿,小孩变得活跃,敢想敢说。”赵女士说,上这个课不求学业成绩上立竿见影,但多少可以改变女儿害羞的性格。
但也有不少家长觉得这样的课堂“闹哄哄”,又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上完一节课就不再来了。一位许姓家长就直言:“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课堂,孩子不可能学到真正的东西。”
但课堂上孩子们欢快、轻松的表情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老师提问,孩子们都积极举手,且总是得到老马欢呼雀跃的回应。课本上短短几行字,生活气息浓厚,孩子们毫无压力,课上得不亦乐乎,不想离去。
□记者手记
老马的尴尬:不得不讲写作技巧 老马的“民国语文”梦,其实有点儿尴尬,一直是自己贴钱在做,几万块钱的民国课本都是自己买来送给来上课的小朋友。
采访结束临分别的时候,老马告诉记者,自己干校外培训,多年来不温不火,到现在连个车都买不起。因为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办了好几个公益性质的班,除了“民国课堂”,还有“小百家讲坛”,都在贴钱。做校外培训做到这份上,老马的表情也有点儿苦涩。
而最让老马痛心的是,《开明国语课本》分上、下两册,他讲了3年,从来没有讲过下册。因为,家长们觉得这个不实用,对写作文没帮助、对学习也没用,坚持一个学期,往往都撤走了。3年来,来上课的多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二年级的学生就极为罕见了。
开始的时候,每逢刮风下雨、过年过节,偌大的课堂,就剩老马一个人捧着课本站在讲台上。几次下来,老马想哭的心都有了,要不是几个家长的鼓励,根本坚持不下来。现在老马也慢慢妥协了,有意识地在讲民国老课本的时候,带着写作技巧讲,一部分学生因此才留下来。站在楼梯口,老马叹了口气,略显悲哀。(本报记者 缪志聪)
《中国教育报》2013年2月26日第2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