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秦晖新书十年难产终出版 探当代中国“共同底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5 20: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秦晖新书十年难产终出版 探当代中国“共同底线”

2013年03月15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3月9日,学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召开。江平、钱理群、贺卫方、华生、冯兴元、高超群、刘苏里、张小劲、周濂等近二十位来自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就当代中国的“问题”与“主义”、何谓“共同的底线”等话题展开讨论。
  现场 刘苏里以一连串比喻开场
  会议开始前,作为主持人的万圣书店创始人刘苏里,先用了几个比喻性评价,勾勒出秦晖做 学问的特点。他称秦晖的文字是一把杀人见血的刀子,“血雨腥风的战场上一路杀过来的的思想战士”;他还形容秦晖的文字是制导导弹,并不避讳思想上的交锋, 且极为精确。“秦晖极为擅长逻辑分析,把交锋对象引到他自己挖的‘陷阱’当中”;对于秦晖多学科、综合广泛的知识架构以及关注现实重大问题的特点,刘苏里 将其比作“无人机”,“全天候监控思想界”,从教育改革到婚姻法制订问题。
  “旧书”“难产”十年几度出版未果
  《共同的底线》可视为秦晖1999年出版的《问题与主义》一书续编,其中收录的对话和文章主旨是从“主义”、“文化”与“部门”的分析中,结合特定的“问题”来论证持守底线的意义。他说,该书早在2003年前就已编好,曾几度要出版,甚至已经三校,却因种种原因“搁浅”。
  活动进行时,窗外黄沙漫天,北京六级严重污染。学者贺卫方就表示,“这是我们共同的底线”。尽管新书“难产”十年,但现场多位专家都发出“今日读来仍不过时”的感慨。贺卫方说,这恰恰说明,整个社会在制度层面、所谓左右政策的相互沟通上、谋求基本底线上没有多大变化。
  众议“共同的底线”是什么?
  座谈会上,各位专家不约而同地就他们眼中的“共同的底线”发表了看法。中国政法大学老校长江平认为,“共同的底线”应是宪政。他强调社会的构成不应是哑铃式,极左和极右的力量都过于强大,而应是橄榄形,“中间比较大,社会的共识就更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认为,共同底线还应扩展至建造合理、健康的言说环境上。钱理群解释,当下中国的问题太复杂,谁也不敢说自己的想法绝对正确,除了立场鲜明,也要善于从不同意见中发现其合理性,借此警惕自己。
  作为70后学者,人大哲学系副教授周濂特别谈到,当下“左右的撕裂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一个程度。对话越来越困难”。他还提醒,如果共同底线只是 “权宜之计”,某些可以达成共识的“中左中右”,也可能在时机合适的时候放弃所谓底线。他将共同底线比作是合力“将老虎关进笼子”,“我们以为跟我们站在 同一个立场上的盟友们,他们也许在赶老虎的同时暗暗想,如果时机成熟,我能和老虎团结,把你吃了,何乐而不为?”
  秦晖 以自由权利与社会保障为底线
  对于与会嘉宾的看法,秦晖回应称,“共同的底线”是“应然”而非“实然”。它绝不是中间道路,也不是第三条道路。“虽然我并不反对调和折中,正 如我既不反对自由主义也不反对社会民主主义一样。也许将来在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之争成为真问题时,我会持某种有原则合逻辑的折中态度,但是现在,这两 者赖以成立的基础不存在。”
  在秦晖看来,应以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和社会保障作为共同的底线。他以福利问题举例称目前国内福利仍是负值,而不是高低的问题,“所谓低福利是罗 尔斯主张的,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每个人都害怕灾难,希望有一个保底。但中国的福利从始到终都是首先保有特权的人。”他反对福利的自由主义者应首先反对“特 权者的福利”,如取消高干医院;相反,主张福利的左派应旗帜鲜明地表示“福利就是为了最底层群众”。比如为农民工争取保障性住房。两者合力,“至少不会增 加社会的不公”,才能使福利值从负数朝着零福利方向发展。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20:23:54 | 只看该作者
秦晖著作《共同的底线》出版座谈会嘉宾
  1 刘苏里:学者。万圣书园总经理。会议主持。
  2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
  3 周志兴:资深媒体人,《领导者》杂志社长,《共识网》创办人。
  4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5 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
  6 江平:著名的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7 贺卫方: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8 张小劲: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学方法论等。
  9 华生:著名经济学家。
  10 王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11 冯兴元: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思想研究。
  12 朱学东:资深平面媒体研究专家,《中国周刊》总编辑。
  13 李伟东:原《中国改革》杂志主编。
  14 杨支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15 梁治平:著名学者,法律文化论的开创者。
  16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17 彭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18 唐少杰: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19 丛日云: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7层
  时间:2013年3月9日  14:00-18:00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20:24:40 | 只看该作者
秦晖:持守底线


  (本文为秦晖教授新书《共同的底线》序言)

  早在“五四”以前,中国就出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20世纪末进入改革时代以后,“文化热”中的“中西”之争再度热闹起来,80年代许多人积极推进西化,90年代弘扬传统又成了主旋律,加上国际上亨廷顿式的“文明冲突”论助兴,可谓高潮迭起。

  也是自清末民初起,中国开始了“主义”之争,50年代以前国内的“左右”热战血流漂杵,50年代以后国际上的“资社”冷战剑拔弩张。到了世纪之交,国际上的意识形态斗争随着冷战的结束逐渐淡出。而在国内,随着改革进程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深化,“主义”之争却脱去“文化”的包装再度“浮出水面”。

  最后,在现代性背景下,许多国家里民主公共权力组织——政府部门,与竞争性市场组织——企业或营利部门,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同时也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于是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呼声中,自治的公民社会和志愿者公益组织(所谓“第三部门”)也发展起来。它与民族国家-政府组织(“第一部门”)和市场-营利企业(“第二部门”)本是各司其职的。但许多发达社会本具有扩大“福利国家”以压缩市场领域的社会民主倾向,和扩展市场秩序以限制政府权力的古典自由倾向,以及这两者长期对峙的传统。而在苏联式社会主义已没落、“福利国家”体制也陷入困境的“左派危机”时代,面对“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扩张,反对者转向第三部门国际行动并使其具有“另类左派”色彩或“第三条道路”色彩,就成了不难理解的事。1999年西雅图事件后,这种跨国第三部门组织挑战市场全球化、同时也与事件所在国政府权力发生冲突的“三个部门之战”,在世界各地连续出现,国内一些学者随之盛称其“后现代”意义,并力图使国内进程在这个意义上“与国际接轨”。

  于是在世纪之交,我们身处一个剧烈变化中的中国,面对一个全球化与多元化同时发展的世界,在“文化”之争、“主义”之争与“部门”之争中,我们应当如何定位、如何把握自己和社会的命运?

  “中西文化碰撞”百多年了,然而新世纪伊始,人们面对坑亲杀熟的“诚信危机”的一片惊呼却表明,如今的“文化”中不论中西,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已成为“稀缺资源”。百年来的“文化冲突”,得到的是现代公民权利未张而传统责任伦理尽失的后果。“西方的自由民主”与儒家的“传统”道义同归于尽,而在西、儒皆灭的土地上,“秦政”与痞风前后相因相继,强权逻辑与犬儒逻辑的互补反而变本加厉了。

  “左右主义之争”也已80多年,过去的斯大林体制已经灰飞烟灭,现在的资本主义体系也有许多问题。但我们这里,还是既无“自由放任”,亦非“福利国家”。一些人喜欢说:美国式的个人自由有什么什么弊病,瑞典式的社会福利又如何如何不好,前者损害平等,不利穷人;后者限制自由,压抑精英,我们都不能学云云。这话若是出自布莱尔、吉登斯等人之口,倒也成一家之言,虽然“既不要自由放任,也不要福利国家”的制度创新到底是什么样子,人们还远未明白。但是在我们这里如果这样说,那就要问:美国式的个人自由太过分,那么美国的社会保障如何?瑞典式的社会福利我们搞不起,那么瑞典的个人自由呢?人家左派责怪美国的社会保障太少、右派批评瑞典的个人自由不足,而我们如果拥有这种美国式社会保障、瑞典式个人自由,那已经进步到何等程度!

  至于“三个部门”之争就更不用提了。没有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哪里会有2000年的“布拉格之秋”?

  出于对两极的不满,在各种争论中都产生了中庸之道:在“中西文化”对立中,历来就有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结合之说。在“左右主义”对立中,各色“第三条道路”也有几十年历史了。而在刚刚兴起的跨国第三部门运动和“NGO反对WTO”潮流中,也不乏既要NGO、也要WTO的呼声。

  但是中庸之道不管理论上多么面面俱到,实行起来却往往要碰壁。考其原因,人们常常抱怨两极的力量太强而中间派太弱:一些人非要2,另一些人非要10(至于谁是10谁是2姑且不论:自由主义者要10分自由,在他们眼里社会民主主义者就只要2,而后者要10分平等,在他们眼里前者也是只要2的),而主张(2+10)÷2=6的呼声便被埋没了。无疑,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如果健康的两极本身都太弱,那中间派能强得起来吗?假如还没有1,那么谈论2与10的中位数有什么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主张2的人与主张10的人难道不该首先为争取1而奋斗吗?而“为争取1而奋斗”当然不能说是2与10之间的什么第三条道路,只能说是两者“共同的底线”。亦即:它并不是两者互相妥协、各让一步的结果,而是两者本身都需要以之为前提的、即使没有对方要求自己也必须争取的基本目标——尽管可能远不是全部目标。

  例如关于“文化冲突”,人们当然可以而且应当倡导文化多元、文化宽容和文化间的取长补短,根据这些原则,基督教、儒家理念与伊斯兰教应当和平共存。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信仰自由的原则必须战胜异端审判,这两者是没有共存之说的。如果异端审判存在,不仅各种文化与信仰的多元共存成为不可能,而且正如我在纪念托马斯·莫尔的文章中所说的,每个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会被窒息。因此每个文化每种宗教都应当反对异端审判、异端镇压,反对原教旨主义神权专制(不是反对“原教旨”)。这就是作为文化多元共存基础的“共同底线”。近年来一些基督教学者倡言以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基础,建设“全球基本伦理”,这当然不表示他们放弃了“基督教文化”而皈依“儒家文化”,实际上这就是希望确立这样一条共同的底线。

  又如在“左右之争”中,发达国家的传统话题是“自由放任,还是福利国家?”他们的左派主张扩大国家承担的责任,而右派强调要限制国家的权力。这两者形成对立显然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先有了一个社会契约意义上的“国家”,在这种契约下,国家的权力与责任严格对应:权力来自公民的授予并对公民负责,公民需要国家承担多大责任,就授予它多大权力——显然,这个意义上的“国家”只能是民主国家。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扩大国家责任(因而必须增加对其授权)的左派主张与削减国家权力(因而不能要求其扩大责任)的右派主张才可能形成对立,乃至达成关于“中间道路”的第三种选择。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如果权力不产生于社会契约,不来自民主授予也不对公民负责,那就会造成:国家权力极大而责任极小,从而限制国家权力的自由主义要求与扩大国家责任的社会民主要求,根本就不可能构成对立。西方那种“左右之争”乃至“左右之间的”折中立场,在这种条件下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的体制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还远不及美国,又有什么资格怪其个人自由太多?如果我们连瑞典水平的个人自由也远未达到,又有什么资格指责其社会保障过分?如果连美国式的“低调社会保障”和瑞典式的“低调个人自由”也得不到,谈论“美国与瑞典之间的”中间水平保障和中间水平自由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为了实现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与社会保障,就需要有权责对应的民主体制——而这,就是现代左右派都必须持守的共同底线。

  至于“三个部门之争”,则正如我在本书中论证的:没有“权力只能用于公益”的现代民主国家和“私益只能出自自愿交易”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的第一、第二部门就都还说不上形成,也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以志愿求公益”的第三部门。而摆脱那种“以强制求私益”的“第四象限”,使权力只能用于公益、而私益只能通过自愿交易取得,这正是三个“部门”所共同需要以之为前提的东西,也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自治公益三者的共同底线。在这一底线的基础上,才可能存在“三个部门之争”,“西雅图问题”才可以成为有意义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这种“共同底线”早已成为现实,而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底线之上的“文化”、“主义”、“部门”之争(以及对这类争论的调和折中)也因而凸显。只是在一些特定情境下人们才会提及与强调这一底线。最近在法国的一次讨论会上,当我谈到“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共同底线”时,一位法国学者说:主张自由放任的人与主张福利国家的人,怎么可能有共同立场?我回答道:“怎么不可能有?最近你们这次大选中,反对勒庞上台不就是这两者的共同立场吗?”的确,在这次大选的第二轮投票中,为了阻止以勒庞为代表的新纳粹倾向得势,法国的现代右派(法国人称之为“传统右派”)——自由保守主义的保卫共和联盟总统候选人希拉克,不仅得到了本党的、也得到了左派社会主义者——社会党乃至法国共产党的赞成票。这是“共同的底线”,而不是“第三条道路”,因为法国左派反对勒庞是他们的固有立场,并不是为了与右派折中而作出的妥协或中间路线。在法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左右派联合执政,那时是要讲第三条道路的,否则两派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怎么联合执政?而这次不同,左右派并未联合执政,他们都反对勒庞只是体现了两派立场的“重合”部分,而不是两派中双方或任何一方让步所导致的“趋同”。社会党如果不反对勒庞就不成其为社会党,保卫共和联盟如果不反对勒庞也不成其为保卫共和联盟。这与什么第三条道路毫无关系。


来源: 《共同的底线》自序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3:34 , Processed in 0.1361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