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学习从课本到课外 用文学的美把学生胃口养刁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新闻网 2013-5-15
知名作家、教授经常来开办讲座,不是在大学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广西希望高中博雅初中的学生们现在就经常可以听到精彩的言论。《诗经》、《庄子》、《阅微草堂笔记》……博雅初中学生的书单让大学教授也很赞叹。这所中学把读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通过海量阅读、经典阅读把学生的胃口“养刁”。
语文学习从课本到课外
4月27日,广西希望高中的风雨球馆里,时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当天,在学校举办的第三届读书节上,来自重庆的莫怀戚、张育仁两位作家与师生们面对面,畅谈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心灵成长。莫怀戚说自己是“人来疯”,张育仁则是冷幽默。两个人的讲座掀起了阵阵热潮。
广西希望高中读书节活动举办到今年已是第三届,今年读书节的主题是“每天阅读半小时”。博雅初中(是广西希望高中初中部)的教学中把阅读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每节课前,学生要上台播报新闻,每个班级订了一份《南方周末》。在博雅初中,语文的学习材料,从课本延伸到课外。学校每年都办读书节,还分别在大化瑶族自治县、马山县和梧州市旺甫镇的3所学校捐助了希望书馆,让读书活动从校内开展到校外。
读书活动,不光培养了孩子,还触动了家长。在亲子共读这个活动中,不少家长发现自己竟然10多年没翻过书了。
广西希望高中执行校长席春梅说:“孩子的成长,家庭是最关键环境。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喜欢并支持阅读。”
学生邓焜森的父亲说,“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本是件很平常的事,就好像与孩子共进晚餐、打球一样。可不知何时这似乎变得很难,我们常常为琐事所累,难以静下来。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不只是孩子的需求,也是我们自身的需要。”
用经典养刁学生“胃口”
初一读《论语》、《千家诗》等,初二读《史记》、《世说新语》等,初三因为有中考压力,让学生在《诗经》、《楚辞》等里面自由选择……博雅初中学生们的书单看上去都很“高端”——都是经典和有阅读难度的作品。
“对学生们的最低要求每周读300页书。”博雅初中的语文老师田应壮表示,他对学生的阅读是有要求的,就是必须有一定的品位。为了让学生突破文言诗文阅读关,他推荐学生们读聊斋、《阅微草堂笔记》这类容易激发兴趣的作品。
田应壮说:“其实我还建议孩子们读金庸。金庸小说是很好的国学入门读物,易道、诗词、中医、老庄,无所不包。”他甚至还引到古波斯诗人莪默的诗,“《天龙八部》甚至用了古希腊关于赫拉克勒斯的神话。而且读金庸小说,对写作大有利”。
“初中让学生们读经典,先为他们打开一扇门,以后他们还有时间再深入摸索。”席春梅说,光靠课本上的阅读量是不够的,要让学生读经典。学生看惯了好东西,品位上来了,就不会沉迷一些肤浅的畅销书和网络小说。
读经典常读常新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庆林多次参加博雅初中的教学活动,他对学校海量阅读、经典阅读的做法很赞成。
“别以为初中就读经典文学作品有些超难度。像数学等理工科目,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可能会难。但文学不一样,文字是非常优美的东西。经典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可以先储存,然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再进一步消化、吸收、理解。”李庆林说,其实中学时代才是最好的阅读经典的时光,也很关键。
李庆林表示,他感觉,读过经典的学生后劲不一样。而且只要时间关系处理得好,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高,并不会偏废应试教育。
北大教授张辉曾参加广西希望高中第二届读书节,当时他为同学们举行了《我们为什么读经典》讲座。面对许多初中老师认为学生读不懂经典的疑惑,张辉认为不论读得懂读不懂,让孩子读经典越早越好,因为经典是常读常新的,随着阅历的增长,学生将更好地体会经典的魅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老师的作用就是一个播种者,将文学的种子播种到学生的心灵,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没有多少变化,但是时间久了,种子自然会发芽,对心灵的滋润也是潜滋暗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