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孩子做50件危险的事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9 10:4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孩子做50件危险的事情
(发表于《当代教育家》杂志第三期卷首)
李振村
2010 年夏天,我的一位定居美国的朋友回国探亲,带回了自己刚刚一岁多的宝宝。
小家伙是个混血儿,大眼,金发,肤白,模样可爱,性情活泼。到了宾馆,他立马从妈妈的怀抱里挣脱下来,在大堂地面上爬行。我惊叫:“地面太脏!”朋友笑眯眯地说:“没关系,他在回来的飞机上就是这样爬来爬去的。”爬着爬着,小家伙居然爬上了楼梯,我再次惊叫:“楼梯太陡,危险!”朋友再次微笑,说:“没关系,他在家里天天这样爬楼梯。”于是,小家伙在众人惊讶的目光里,独自爬上了二楼。
我小心跟在后面,对朋友说:“下楼时我们把他抱下来吧。”谁知,朋友再次微笑摇头:“他自己会下楼。”果然,在妈妈的召唤下,小家伙伏在楼梯上,倒退着,娴熟地从二楼退了下来。下到一楼地面,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把脏兮兮的手指含到嘴里,环顾众人,一脸灿烂的笑容。
过后,朋友告诉我,美国家长的育儿方式更接近于“粗养”,而不是像中国家长那样万般呵护。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对儿童安全的关注已经成为中国从家庭到学校最头等的大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再好的愿望一旦超越了某种度,就必然导致教育行为的异化。看看现在的学校,为了安全,春游基本绝迹,集体外出旅行成为传说。上海一些小学,课间不许孩子到室外活动,理由是孩子室外疯跑容易跌倒摔伤。岂止是上海,到网上搜一搜,很多地方、很多学校都有规定:小学生课间不能下楼,只能在教室或者楼道里玩。理由无一例外的都是安全。有记者问上海的孩子:你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居然是上厕所——因为只有这时他们才能逃离无所不在的禁锢,获得片刻自由。这样“圈养”出来的孩子,怎么指望他们会有冒险精神!
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吉佛·图利提出了一个观点——让孩子做些危险的事情。
他认为,现今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准则制定得越来越严格,比如塑料袋上印有令人窒息的安全警告,咖啡杯上印有“防液体烫伤”的安全警示。对那些10 岁以下的孩子而言,大人似乎认为所有东西都是锋利的,危险的。但是,当把所有的角都磨圆,让一切锋利物体都消失殆尽,我们发现,孩子们反而更容易受伤。为此,他创办了一个“东敲西打探索训练营”,专门让孩子尝试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设计的危险的事情,共有50 件,对于中国的家长,每一件都让我们心惊胆战。
比如,他认为应该让孩子玩火。因为火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元素,学会如何控制它是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的过程。通过玩火,孩子们可以学到关于火的最基本的知识。
比如,他认为应该让孩子学会使用刀。刀是宇宙间的第一万能工具。在很多民族,牙牙学语的小孩就有小刀玩:因纽特人很小就会用刀切鲸鱼油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也是从小刀不离身。大人要做的是定下几个简单规定,如不要把刀口对向自己的身体,不要对它施加强力等等。这些规定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比如,他认为应该让孩子们玩古老的扔长矛游戏。投掷是分析技巧和物理技巧的结合,对于全身锻炼益处多多。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懂得如何进行投掷,练习投掷可以刺激额叶和顶叶,可以提升视觉灵敏度、三维感知能力和注意力。
比如,他认为要让孩子拆解家电和旧玩具。对孩子而言,家电内部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大人陪孩子一起拆解旧家电,让孩子们想想每个零件是干什么用的,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提升动脑和动手能力。
他甚至建议跟孩子一起冒险打破一些法规。比如,找一块空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享受自由驾驶的乐趣。
让孩子做些危险的事情,这个颇有些偏激的观点背后,其实隐含着当下教育的一个问题:过度养育。大人精心构建了万无一失的“牢笼”,孩子被安全地“囚禁”在里面,结果就是隔
断了孩子和世界的联系,让一代代孩子愈来愈胆小、保守、缺乏冒险精神。
事实上,试图禁绝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无益的。冒险是成长的必须。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勇敢地尝试错误,大胆地探索未知,对于生命活力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养成,无比重要。人类迄今为止的绝大部分伟大发明——从电灯泡到飞行器,从炸药到各种药品,几乎都是冒险的结果。假如我们这个民族一代代的人从此没有了冒险精神,这个民族前景堪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0:07 , Processed in 0.0791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