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峰:《教学:唤醒儿童自己去得出结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 23: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唤醒儿童自己去得出结论

——读《什么是教育第二章·教育的基本类型》




教学,不求固定方式,只求唤醒潜力

雅斯贝尔斯将教育分为这三种基本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在经院式教育中,教师是“传声筒”,学生是“接受器”。在师徒式教育中,教师是权威者,学生极具“依附性”。就像《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被逐出华山派后,便感觉心灵从此已无“家园”。在苏格拉底式教育中,师生是“你-我”关系,双方是平等的。教师不可成为学生的“供应商”,而要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自己身上,而自己则退居暗示的地位,要善于把自己隐藏起来,到该出手时再出手。“师生之间只存在善意的论战关系,而没有屈从依赖关系。”这很有趣!
这三种教育类型都需要学生具有对教师的敬畏之心。这点看似与反对教师权威相矛盾,实际上不仅不矛盾,而且是非常一致的。敬畏心情在三种教育类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境界:经院式教育中,敬畏心情登峰造极,表现在对理性传统顶礼膜拜上;师徒式教育中,敬畏心情十分突出,表现在对师傅的个人崇拜上;苏格拉底式教育中,敬畏心情境界最高,表现在对“精神的无限性”的积极探索上。
我推崇苏格拉底式教育。我认为,其境界很高。而如何达到这种境界,他也说得很明白,我以为就是不求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时刻记得并尽力唤醒学生的潜力。
上个星期,我和学生一起学习《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我学着将自己隐藏起来,而努力唤醒学生的潜力。
昨天教《郑和远航》时,我的教学环节非常简单:朗读课题,交流“郑和”;浏览课文,判断课文主要写郑和第几次远航; 15位同学分三次,每次五人朗读1-5小节(第一次远航);最后朗读第6-7小节。
我想重点来讲这个环节:15位同学分三次,每次五人朗读1-5小节(第一次远航)。
第一次五人合作朗读:重在读通读顺。
学生朗读,学生评价,所有学生都在朗读与倾听,教室里除了朗读的声音之外,没有其它。我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引导学生对“拳”的偏旁,“遣”的写法,“乘着黑夜”中“乘”的读音(拓展“趁”,并比较),“机器”的“器”的写法进行了讨论。
第二次五人合作朗读:重在理解词语。
在倾听前五位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都知道一些易错字词的正确读音,一些句子的停顿之处,再次朗读时,我说:“现在,再请五位同学朗读,希望这五位同学能够吸取别人的教训,吸收别人的长处。并且注意,将自己对词语、句子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接下来,就要引导大家好好理解有关词语了。
记得有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学生将“扶老携幼”读成“携老扶幼”,有学生就提出来了,并给大家准确的讲解,在愉快的交流中懂了意思,明白读书绝不能随意,否则闹出笑话在所难免。
接着,我们把1-5小节中的四字词语用横线划了出来,并请大家在待会朗读中关注这些四字词语。“严阵以待”这个词中的“严”大家觉得理解有难度,于是有同学查词典,明白“严”是“严整”的意思。我引导大家回忆电视剧中的相关场景来理解。
第三次五人合作朗读:重在梳理文脉,并读出感觉。
根据“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小标题来梳理第一次远航的过程,说说三个部分给人的不同感觉,并请他们通过朗读将“感觉”表现出来。例如,“扬帆启航”部分所描写的场面宏大,“战胜凶险”部分所描写的情景可怕。第三次朗读中,我们听到了同学们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变化。
让15位学生分三次开展合作朗读活动,让他们不断去朗读、聆听、交流,不断达成更高的学习目标,这个过程,我一直是“隐身状态”,只是不断唤醒他们的理解、朗读能力,因为,字音、词意以及朗读停顿等等知识不能由老师来“供应”,而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去做结论。这种探索,可以运用聆听、朗读练习、理解词语、与人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正如雅思贝尔斯说: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而不像转让货物。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就会重新记忆起彷佛很久以前曾经知道的东西。

苏格拉底,一位自由教育的大师

要消除当今世界的不合理现象,唯有依靠教育。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受教育者能进行自我教育。因此,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教是为了不教”,也是这个意思。
怎样让学生能够自我认识,探求道德,要坚持一个原则“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做结论”。苏格拉底的主要运用“反讽”(刺激学生感到离真理甚远)、“催产术”(通过问答逐渐使真理显明)两种方法来让学生探索发掘真理。
雅思贝尔斯说:“如果一个人真正体会到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就会影响它的基本思维方式。”对此,我也很有同感。
作为一个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有几个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他不喜欢门徒制度,常常自我讽刺。
第二,他认为人人天生就有发展权,人人平等。
第三,他毫不留情批评错误,并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持真、善、理性的信念。
如果你能够做到这几点,那么你即使不成为教育家、思想家,至少会离正确的知识、良好的道德越来越近。
这几点让我对真正的民主与自由充满敬畏。
苏格拉底的“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去做结论”,无疑促使了他的学生自由学习的强烈意识,自由学习能力得以积极发展。
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这也许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去做结论”的案例。


对话: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必经之路

首先,什么是对话?

对话不仅是自由不羁的雅典人的生活方式,更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推理方式。
“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师生在是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去寻找难题,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教师指出寻找答案的方法,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且不回避答疑。”
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
其次,怎样展开对话?

苏格拉底的反讽是哲学式的反讽,而这正是促进对话不断深入的重要手法。
现在来读一个故事:
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这个故事里,苏格拉底用了三次“哲学式的反讽”,每一次都是运用了特殊的“案例”来激发别人深入地思考。
从哲学式的反讽中,我们不难读出对话参与者对真理的向往。也不难看出,反讽让知识去伪存真,让真理浮出水面。比如,上述故事中关于道德的知识,但它不用直说的方式,而是通过具体的“实例”去感领、唤醒别人来让道德知识逐渐清晰。
在语文教学中,这种“反讽”能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在《飞夺泸定桥》教学中,支玉恒老师成功运用了“反讽”手法: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形容人数多,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很大吗?(对刚才发言的同学)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纠正吧!

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还得是行动着的。这点补充得对不对?

生:对。

师:对是对了,不太准确。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

(笑声)

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一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有点道理了。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

生: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

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规模大不大?

生:大。

师:没人行不行?

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对了,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

哲学式的反讽是对隐藏不露的真理的暗示,支玉恒老师的几次反讽中,其实已经对“浩浩荡荡”的意思有所暗示。支老师在众多复杂的现象中引出不可言说的实情真相。实在是巧妙!
雅斯贝尔斯把反讽分为三个阶段来界定。第一阶段,苏格拉底在对话中使用反讽,是使一切蒙昧均清晰陈列于目睫之前,反讽使苏格拉底获得透明性。于是,他可以使人循入绝途而终于醒悟,或攻击别人明显的错误言论以求其自省。第二阶段是苏格拉底所采取的反讽的基本立场(态度),即让人对自己的无知(而自以为知之甚多)有所认识。在第三阶段,柏拉图制造出一种动摇别人根本信念的整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反讽所表示出的一切现成物都成为模棱两可的,也只有在这两个极点之间,在纯然反讽的氛围中,存在的质(核心)才会出场。
凡不能通过反讽以使思达到破伪呈真的境界,就不是真正的思。

教育,是顿悟,即生成。

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
且看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曼谷的小象》时候,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点缀”一词的:

师:同学们,现在把黑板比做草地,给你们一支粉笔,在草地上“点缀”一些野花。

(学生跃跃欲试,生1把野花从这边密密麻麻地“种”到那边。)

师:(笑着)这是不是“点缀”啊?

生:不是。

(生2在草地上整整齐齐地画了一行,下面的学生予以否定;生3在草地上无规则地画了一些小圈儿,得到大家赞同。)

师: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些;有的地方稀一些,有的地方密一些,没有一定的规矩,这就是“点缀”。

上述教例,支老师匠心独运,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野花,“点缀”一词的意思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个大致的印象,此时,他一番总结提炼,使得“点缀”的意思由抽象的文字转化成鲜明可感的形象画面,词语意思由模糊到清晰,逐渐明朗起来。

当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使得儿童有所“顿悟”,一定别忘了“儿童”两个字。

读到“教育即生成“,想起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我发现有一种联系:
雅思贝尔斯认为生成来源于两点:一是历史的积聚,二是自身不断重复的努力。说白了,“生成就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不断更新,这是一个人秉承自持的重要过程,而放任自流就是堕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就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不断更新。生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习惯的形成,另一种就是超越。
而杜威关于“教育即生长”这一观点则这样具体阐释:生长,依靠别人的爆竹,也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可塑性或从经验学习的能力,就是形成习惯的意思。习惯有两种形式,一是习以为常的形式,就是有机体的活动和环境取得全面的、持久的平衡;另一种形式是主动第调整自己的活动,借以应付新的情况的能力。前一种习惯提供生长的背景,后一种习惯构成继续不断的生长。主动的习惯包含思维、发明和使自己的能力应用于心的目的的首创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5:51 , Processed in 0.0805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