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学海:被窄化的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8 00:2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学海:被窄化的学习



令孩子们讨厌的不是阅读,而是说教。一个缺少书籍的童年,损失的是唾手可得的快乐。

     多年前,父亲在防疫站的宣教科工作,常要冲洗一些照片,家里有一小间屋子被布置成了暗房。我跟着爸爸学会了配显影液、定影液(很可能是我最早参与的化学实验),学会了倒腾仪器设备,那成了我儿时的一大乐趣。那个时代好像没有所谓DIY的概念,因为很多事情本来就是从头到尾自己动手。

    如今情况大不相同。防疫站的宣教科也许还在,并且也经常展出照片,但那些工作人员的孩子已经无缘接触到细节了,只能从书本里得知照相的原理。以数码相机为代表,社会分工及新技术正把周围的一切配置成傻瓜型,谁都可以直达目的而不用掌握过程。

    这种情况也延伸到了学习。本来,学习是有门槛的,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认识很多字,学会口算,掌握文献资料的查阅,敢于当面问问题,能一次性写完一句话而不用删改,等等。这个过程让你不仅得到了知识(结果),还拥有了技能。而现在,学习的门槛被一再降低,人性化和简单化的倾向把我们架空了,我们知道的事情越来很多,但会做的事情却越来越少。

    这就是被窄化的学习,即通过一种活动得到多重收获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了。对成年人来说这没什么,问题是我们的孩子也面临同样的境况。我们一厢情愿地为孩子们提供着精挑细选的精神食粮,有没有想过,这也是一种窄化。它不仅剥夺了过程,还剥夺了视野。无处不在的竞争让效率成了第一指挥棒,我们只在乎结果。

    沿着这样的判断来分析儿童的阅读,我感觉我们欠孩子们的东西太多了。有人说孩子读书少不会变傻,这个观点就像说孩子不上学也不会变傻一样的正确,但这显然不是问题所在。

书的价值在于它内容上的丰富性和精确性

    为什么要多读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多是说教。在我看来,阅读最根本的理由有两个:它丰富,而且精确。

    所谓丰富,是指目前还没有哪一类文化产品能像书一样有那么多的品种,能容纳那么多的故事,有那么宽广的可选范围。想想看,如果是电影、电视剧或者游戏,一年能出几部?

    这种丰富当然不是单纯的数量,而是多样性。和其他文化作品的创作相比,文字写作的门槛要低得多(也许是最低的)。这正是多样性的起源。虽说垃圾占了多数,但基数大,好东西还是不少。书可以带给你很多在别类作品里看不到的故事、材料、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是唯一可以全视野展示生活的文化内容产品。

    记得当初被《读库》吸引,不仅因为它填补了长文章形式的空白,更因为里面很多内容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难以想象、无法经历、独一无二的神奇人生。这几年辅导儿子看书,发现当今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作品同样层出不穷(遗憾的是国外的居多)。从绘本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只要你用心去选,都不会失望。

    书不是必需品,孩子读书少照样能茁壮成长。但这就像把他们放进一间关闭了大部分窗户的房间,很难说他们的视野和心胸能有多开阔。当然,开阔也不是必须的,但这样下来会少了很多发现快乐的可能。不让他们知道书里有多少有趣的故事,实在是对不起孩子。过去读书会出书呆子,那不是因为读得多,而恰恰是可读的书太少了,面太窄了。

    书的另一个魅力是文字的精确性。很多人以为影像更精确,但那种精确止于表面,缺乏引导,容易丢失重点。文字的精确可以触及到内心,它以一种线性的方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为你的想象铺路,直至一个神奇的终点。

    我和儿子在读《希腊三部曲1:追逐阳光之岛》时,被其中大量的比喻迷住。看这一段:“斯皮罗指的,是一片从闪闪发亮的海边温柔升起的山坡,小丘和周围的山谷因为种满橄榄树,像覆上一层鸭绒,当微风抚过树叶,便闪着鱼鳞般的微光。半山腰躲着一幢草莓色的小别墅,被周围山上一片高瘦的柏树保卫着,仿佛绿叶里裹着一粒珍奇的水果。”如果是看电影,你也许会被这迷人的景色震撼,但你未必想得到鸭绒、鱼鳞、草莓、水果这些东西,可能只会用“无法形容”来描述。影像的精确常常是无法转达的,而文字赠予你的是可以直接使用的语言,让你有了转述和模仿的资本。

    我又想起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面写抽水马桶“宛若一朵白色的睡莲花”,太有趣了。说心里话,像我等俗人就是在厕所里呆上一天也不会想到睡莲。这就是我所说的精确,作家用他的才华把你的想象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这绝非其他艺术形式能够替代。

    这种引导并非是限制,而恰恰是一种支撑。它对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种高效的训练。这种潜移默化带来的结果,正是学习和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不要再把读书简单理解成学知识讲道理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大量阅读让我们看到了弥补学习窄化问题的一丝希望。

大量、独立的阅读是解决学习窄化问题的途径之一

    既然多样性是图书的一大优势,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大量阅读了。相比之下,所谓优选、精读,实乃害人不浅。

    前年有一段时间辅导儿子学习,发现小学语文课文问题太多。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把叶圣陶的《荷花》改得不成样子。貌似精简了许多,顺畅了不少,但这就像修剪过的树,已经看不出是什么树了。改写不是不可以,比如可以把长篇改成短故事,但对单篇文章来说实在犯不上。还有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不仅把原故事改得味道大减,还把原作者约翰上校(Col. John)错误地署成“考•约翰”(很雷人),让你看不出它是哪国人名,想找原作都没门儿。

    应该说,那么多专家参与工作的语文课本中选的文章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花功夫去改?这是典型的对阅读多样性的善意抹杀。不要小看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读原作应该成为一条原则。你可以不选,但不要乱改。本来我们的教材就有大一统的毛病,再这么一修剪,和学八股文有什么差别!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语文课指望不上了。

    至于课外阅读,不少机构或专家们在给孩子们开书单。书单上的书当然都是好书,问题是量不够,覆盖面也总是受限。真正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读书的乐趣只有一条路:引导他们发现书里大量有趣的故事,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读自己爱读的(哪怕家长不喜欢)。

    我国的基础教育一向重精读轻泛读。记得前年,上海学生在PISA阅读能力测试中得了全球最高分,我看这没什么可骄傲的,有本事比比阅读量吧。我说过,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就像人的力气与身体,力气大不等于身体好。让阅读成为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阅读量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独立阅读。我曾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写了如下的感触:

    “今天可看的书比我们小时候不知多了多少倍,出版机构、社会团体、学校、名人等等,都在向孩子们推荐各种各样的读物,让人眼花缭乱。在这种繁荣的背后,我总觉得少了种独立。

    如今的孩子就像超市货架里的商品,被强行归类,贴上了标签。在出版社的市场调研报告里,在学校的学期成绩档案里,他们被分成等级,不再像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位学者说得好,教育应该是使孩子们得到解放而不是相反。如果连课外阅读这样随意的事情都被人‘规划’了,还谈什么解放呢?

    那么,怎么办?我的体验告诉我,鼓励和引导孩子独立阅读是一条必由之路。这里所说的独立,有两层含义。一是在阅读选择方面,指在不受(但可以参考)任何所谓排行榜、名师推荐、某某必读之类的影响的前提下,让孩子自主选择想看的东西。而且要多看,什么都行,不用考虑这些东西与课堂学习有无直接关系,要相信孩子一定会从中得到乐趣和知识。这种‘野味’般的营养既能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又有利于自我发现、自我发展。

    独立阅读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在阅读方法上。什么时候读,在哪里读,是通读还是略读,是朗读还是默读,是一个人读还是一起读,是听别人读还是边听边读,等等,都要摆脱限制,不拘一格。阅读方法里学问很大,家长可以研究并引导孩子,让阅读效果最大化。”

结语:孩子们读书的时间哪里来

    一个现实问题不容回避:孩子哪来那么多时间大量阅读。

    其实,一件事情有没有时间做,主要决定于你认为它有多重要。时间总是不够用的,无非就是一个排序,把重要的往前。比起孩子们的考试、升学,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很难排在第一。我在上面所列举的那些理由也不会有什么说服力。那么,不读就不读吧。

    如果你真觉得读书重要,那么,显然就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至于哪些能放弃,这就是一个选择问题了。不要指望有什么妙方。

    无论怎样,记住一条:不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是我们欠孩子的债。我自己看书很享受,所以就常常不安,像是背着孩子大碗吃肉之后告诉他说,吃点青菜就可以了,不会变傻的。

转自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397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22:19 , Processed in 0.0732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