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与研究兼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7 23:3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与研究兼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石河子大学“国培计划”兵团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2012)开班典礼上的发言
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  李卫东
各位领导、各位学员,大家好!
    很荣幸,多次参与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组织的国陪授课,这次能参加开班典礼,更感到高兴。学院领导让我代表授课专家发言,我实不敢当,因为我不过是一介小学教员,到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些教学和研究的经验。我想借此机会,谈谈参加我们学院国陪授课工作的一些感受。
    第一个感受——石河子大学倾全院之力做国陪的精神,令我敬佩。我曾在多所大学的国陪活动中授课,石河子大学的国陪工作给我印象最深。尽管和内地一些高校相比,软件和硬件条件并不占优势,但承担任务的各个学院不仅非常重视,而且投入巨大精力,扎实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确实是“倾全院之力做国陪”。为了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学院多次组织研讨会,反复修改和调整课程计划;为了充分了解一线教学需要,学院派授课教师用半年的时间到中小学校去教课,去体验,去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并写出一万八千字的调研报告,给学院制定课程计划提供依据。我们看到的周密精当、既贴近教学实际又体现培训高度、深度和广阔视野的课程计划的出炉,包含着学院领导和专家的热情、智慧和汗水。仅此一例,可见学院对国陪工作的投入。
在工作中,我和学院领导成为真挚的朋友,这份友谊也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第二个感受——来自兵团的学员朴实、好学,令我感动。参训学员没有把培训当做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来,并且还要把所学的东西带回所在地区和学校,从而为兵团的基础教育尽力,体现了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许多学员在听课之后还要拷贝我的教学资料,许多学员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和我探讨解决办法,许多学员上课之前就做了充分准备,包括从网上了解专家的情况,许多学员回到工作岗位之后还给我打电话,探讨教学问题。
    授课中,我和学员之间有一种真挚的情谊,有些学员一直和我保持联系,有的学员已经成为我的徒弟。我和兵团学员在一起的时刻是我生活中珍贵的感情经历。
    第三个感受——学与术兼顾,促进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参训教师来说,学院的学术环境和学校的教学实际存在很大距离,这既是学习的困难也是提升的空间。学院的课程安排已经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工作特点,专家的备课也会尽量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从学员方面,我建议大家好好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和暂时脱离平日琐碎工作的可以进行充分思考的学术空间,丰富自己的理论修养,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我们学员来自一线,每一位都是经验丰富的实践方面的专家。尽管在实践层面还存在困惑,还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但我觉得,这三个月的学习应该学术兼顾,尤其不容忽视的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拓展知识领域,接触新的理念,学习新的思想,深入分析教学问题,完成对自己和学校教育经验的梳理,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这种感受源自三点:
    一是当前的基础教育正在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实施方式全方位深刻变革,要适应这种变革,仅从教学方法上探求远远不够,它需要每一位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二是一名小学教师要真正实现专业发展,就要不断明确自己的发展阶段,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种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不同阶段教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是:初登教坛的教师追求“是”——上地地道道的语文课;已入门径的教师追求“实”——上扎扎实实的语文课;经验丰富的教师追求“活”——上生动活泼的语文课;探究教学方法的教师追求“新”——上富有新意的语文课;锤炼教学艺术的教师追求“美”——上美轮美奂的语文课;开拓教学思想的教师追求“深”——上启迪智慧的语文课;各方面均成熟的教师追求“化”——上已入化境的语文课。这几个层次是相互交融的,但一般来说,对后者的要求均包含对前者的要求。
    这其中,是、实、活,属于普通教师自我提升的三个层次。要上地地道道、扎扎实实、生动活泼的语文课,需要深入把握和运用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新、美、深,属于研究型教师深入探索语文教学的三个方面。要上富有新意的语文课,需要研究语文教学发展的脉络,把握方向,推陈出新;要上美轮美奂的语文课,需要对教育美学、教学艺术做多方面钻研;要上启迪智慧的语文课,又需要对教学思想、课程理论和时代发展等有深入的认识,自出新意,启示朋辈。
    “化”这一层次则是大师级教师的追求,指的是语文、人格、文化融合在一起,人即课,课即人,平易之中蕴含着人格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又不仅是几年、十几年的修养所能达到的。
    所以你看,一名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理论支撑就会明确、快速、步步为营,而仅靠经验积累,就难免陷于盲目,甚至走许多弯路,很难有质的提升。
    三是从我的个人经历来说的。我也曾经是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学员,十年前在南京师范大学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我利用这个机会,聆听专家的教育思想,阅读南师大图书馆里我平日接触不到资料,同时把自己十多年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思想的碎片进行整理,建立感悟式教学理论的框架。我觉得,思考是一种乐趣,能有时间去思考是一种幸福。第二年再去南师大,我带着自己四十万字的专著参加了论文答辩。从此,我的语文教学研究进入到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一直持续至今。
    我觉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互渗透,学与术兼工,是小学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一两次培训,解决不了一名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问题;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都离不开那些重要的培训。所以,我建议每一位学员,抓住这次机会,拓展视野,多方涉猎,提升自己进行教育研究的水平。
    最后,预祝学员们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广交朋友,满载而归。预祝这一期国陪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12-8-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1 22:41 , Processed in 0.0758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