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个人的“学习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8 04:4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个人的“学习史”
张基广
昨晚,到一个朋友的店里聊天。

朋友开了一间小服装店。店面不大,但很清爽。朋友抽烟斗,用的是丹麦烟丝,店里总有一股淡淡的烟草香,有时也会隐隐有现磨咖啡的香味。可以看得出,朋友的小日子过得很悠闲、很惬意、很小资。

聊着聊着,朋友饶有兴致地聊到了他小时候读书的情形。

他的同桌是位女生,上课总好像心不在焉,听讲时手脚从未消停过,总会做一些小动作,但考试起来,成绩从来就没落下,尤其是数学,一直保持在班级第一名。而我朋友虽然与她同桌,但一遇到数学就头痛,数学学科也从来没有及格过。而到了高中,这位女生更是随性,晚上都是按时休息,从不加班加点,但成绩一直很优异,高考很轻松地考上了国内一所名牌大学,再到出国读研读博,一路轻快,一路绿灯,得来全不费工夫,好像学校就是为她而开的。

我听了会心一笑,的确,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好像就是天生的学习者和考试者,学习和考试都很轻松,平时玩玩打打,考试从来不差,“天才出自勤奋”这句话对他无用。这样的学生大概占到学生总数的10%左右,他们学习的成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使他恰恰适应现在体制下的学习和考试;二是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他就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当今的知识性学习和考试。

朋友又谈到了他的另一位同学。这位男生从小学习就很勤奋,上课听讲、做作业一直是班上最认真的,虽然考试成绩并不优异,但他从不放弃,属于“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的锲而不舍之人。高中阶段更是拼命,没有晚上一点之前睡觉的。但高考中依然不见起色,更没有出现奇迹。最后上了一所比较一般的二类本科。毕业之后,他进了一家效益不太好的工厂。但他依然保持着读书时那股劲头和精神,硬是在这家改制为公司的厂里越做越好,现在已是这家公司的高层主管。

其实,80%左右的学生都是智力相差无几的普通人。普通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和终身的学习。这位同学的成功就应验了“勤能补拙”的古语,他对学习和工作乃至身边的事物始终保持着浓厚兴趣和钻研精神,先天不足后天可补。这样的人也能成功,但在这80%的人群中却是少数,很少有人能这样锲而不舍,这样的坚持不放弃,与命运抗争。

聊到兴头上,朋友又谈到了他自己。他上学的时候绝对是班上的“差生”,尤其是数学从来没有及格过,到现在都想不通“一个水龙头进水,一个水龙头出水,什么时候才能灌满水池”这样的数学问题。但他绝对是班上最热心的同学,班上一有什么东西坏了,他就会用带来的锤子、起子、扳手马上修理好,所以他的书包里书是褶皱的,但会经常带着维修工具。后来,他上了一所职业学院,毕业后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做一名电焊工人。由于他超乎常人的动手能力,在连年的职工技能比赛中稳居榜首。但后来他并不满足于做一名“朝九晚五”的国企工人,就下海倒腾起来,先后干过医药代理、洗衣店、网店,现在又开了服装店。用他的话说,他就是喜欢折腾,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他觉得这样的人生挺好玩,挺有意思。

像朋友这样的学生的确有不少,虽然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他们可能是考试的“差生”、“分数”的后进生,但他们绝对是某一方面的人才,甚至是高考科目之外的天才。像我这位朋友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动手能力,也有一定的社会独立生活能力,他们的学习和他们的未来绝对不比考试成绩好的人差。最关键的是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并用上自己之长,千万不可让他们也去拼命学“奥数”,那只会让他们疯掉,一个动手的天才去学数学绝对会变成一个“呆才”和“蠢才”。这样的人才就要另辟蹊径。

三个不同的学习者,是学生中的典型代表,我暂且把三个人分别称为先天优异型、勤能补拙型、另辟蹊径型。孰优孰劣?实在无法衡量,也无须比较。应该说,三个人都是优秀的,都走对了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和发展之路。

人与人的确不同。教育的作用就是发现差异,发掘优势智能,从而因材施教,让人尽其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差异性发展。千万不可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反其道而行,则南辕北辙,“毁人不倦”。

“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不会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30 , Processed in 0.06020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