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雪猫:提高农村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15 17:2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高农村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前几天,我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中考阅卷,时不时地总有老师冒出这么一句话:“又是王小兵的作文写得差,你们看看,他写了这么几句话。”经一嘀咕,这个学生的名字可扬开了。我想:这次是个王小兵,说不定下一次还会冒出一个李小兵呢。我们有的老师总是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归咎于学生,很少或者从不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哪里没做好,或者哪里做得不到位。
说句实话,在农村小学,由于阅读面狭窄,加之家长重视程度不够,作文的确是制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瓶颈。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结合当地实际,我认为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有以下 个方面——
通过观察,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我上小学生时,曾经学习过鲁迅的一篇短文《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几十年过去了,文中那些关于乡村田园风光的描写,至今,我还记忆很清楚:“蟋蟀在这里弹琴,油壣 在这里歌唱,几只叫天子的飞来飞去。”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从那时极力主张学生从私塾走到大自然享受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如今,自然界变得越加秀丽,我们为什么不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村居地头、山间塬顶,看看小桥流水人家,听听风声雨声、花的笑声、鸟的啼鸣。我很小的时候,爸妈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我和哥哥、姐姐被关在自家院子里,那时,姐姐让我抬头看看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哥哥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不止一次地幻想有一天我会不会长着翅膀,翱翔在天空,和飞鸟为伴,携白云为伍。农村的确有无穷无尽的可供学生欣赏的东西,我记得上初中那会,有位语文老师名叫杜永红,是个思想很开放的老师。一次,他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爱家乡》,杜老师先没有让我们急于写,要求我们各人回家后看看房前屋后有些什么东西,有那些东西让我们感觉很新鲜,有那些东西令我们难以忘记,,我的老家,地处一个不长树木的光溜溜的山坳,除了一片片玉米地,在没有什么。我找啊找,突然,看到了一块大青石,听爸爸说,这是爷爷年轻练武时强臂力的东西,一块大青石究竟给我们什么好处呢?当天晚上,妈妈对我说:“你爷爷的武艺很好,多亏了这块青石。”第二天,杜老师让我们一个个在班里讲述自己所见所闻时,我就以“爷爷的青石”为题,表明了一种励志苦练终成的道理,以此表达了我对家人对家乡的热爱。杜老师说:“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构思看似单一,但寓意深刻。”这篇我少儿时期的习作,2006年我整理房间时意外发现,至今我还保存,杜老师的评语依稀可见。
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习如何构思

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最大问题是学生的阅读问题,而阅读问题又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因素之一。造成阅读问题的原因:一是家长支持不力。好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在学校里看书写字就已经相当足够了,回家后不需要在读读写写。我曾经见过几位家长,面对孩子要钱买书时,语气严厉地呵斥:“滚蛋,难道要啃书?”二是学校阅读工作不力,好多老师忙于应付课堂教学,总认为阅读是个额外事,老师不重视,学生想读书也难,至今,好多学校的图书长期闲置,课程表上也见不到阅读课。基于以上问题,我觉得小学生的阅读量一定要保证充足,除了学校必须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外,家校合作,齐抓共管,也必不可少。我每年都在买书,一次,我问女儿:“你爱读书吗?”女儿说:“不爱,因为读书没有看电视那么有兴致。”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学校的阅读活动,几位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把图书制作成动画片,把图书制作成画册,通过这种形式先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学校适当时候,搞一些演讲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另外,阅读需要记录,记录自己感受深刻的东西,比如一个词、一句话,不拘一格;阅读需要思考,思考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并及时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如果读书不思考,就等于死读书。只有在思考基础上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
通过激励,让学生享受收获的乐趣

有的老师上作文课,容易忽视作文的讲评,这是作文课上的一个缺憾。评析好作文,会使一部分学生获得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也会使另一部分学生获得一种激励。我上小学时,老师经常给同学们读我写的作文,后来上了大学,我写了一篇11万字的中篇小说《梦里的颤动》,曾经在班里风云一时,尽管大家读后褒贬不一,但,因为大家的关注,对我坚持长期写作也是一个不小的鼓励和肯定。自从女儿上初中至今,我坚持阅读她的每一次作文。即使写得皱巴巴的,我还是尽量寻找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挖空心思地赞叹一番。我发现女儿当初不喜欢写作,到了主动问我:“写作文如何构思,如何用语,如何修改。”现在,女儿即将要参加高考了,她还是坚持每天到1+1教育网站上读我胡乱写作的东西。人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就会有一种前进的动力,无论到了何时,无论面对何种阻力,也毫不懈怠,更不退缩。

通过活动,让学生展示作文的灵动

我看了好多学生的作文,总感觉文章死水一潭,毫无一点生机。究其原因,尽管用词工整,构思精妙,但是,我总感觉就是缺了那么一点点什么东西,这其实就是文章的一种魂,文章形如活人,写文如同做人。说穿了,作者必须要给文章赋予上一种灵动。上周,我去街上办事,偶然看到迎面走来一位中年女人,她尽管走过去老远,我还是回头看看她,总感觉这个女人身上流露出一种特殊的东西。假如,写作文能写得让读者看后多回头几次,这儿算得上就是一篇佳作。文章的灵动,依我看,一是从语言文字上锤炼。文字不要浮夸,也不要媚俗,如同平时说话,含情默默叙来即可。二是立意要别出一格,剩饭谁乐意吃?重复路很少有人趟,大家都喜欢图个新鲜,雷同的节目上台,评委也不会给出好成绩,这都是一个理。三是充满真情,说真话。好多学生的作文干巴巴,其原因不都是胡编乱造、矫揉造作的结果。我看过最近四年级二十多个学生的一篇作文《妈妈》,几乎有十多个学生这样写妈妈:“黑黑的头发,圆圆的脸蛋,毛乎乎的眼珠。”这实在没特色呀,难道十多个学生的妈妈都是同一个人?我们中国搞建设也要求一个特色,作文教学也一样,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适合当地学情的特色。四是必须有立体感。一个老师曾经让一个学生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其他学生根据听得情况,画一幅画,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好。灵动是立体的活化石。
通过交流,让学生的缺失得到及时弥补

最近几年,我参加了好多关于作文课的教学研讨活动,大多数作文教学是教师在一言堂。我认为人的不足关键在于自身通过亲自感知才能真正弥补,别人让你如何改,这种弥补方式有时有效,但是效果不大。作文教学应该多探讨、多交流,让小组每个成员各自讲讲想法,也可以就一个词的使用展开讨论,为什么我们老师非要进行大动作呢?一次,我写了一篇短文,让儿子读读,说说想法。儿子读后,这样评论:“我稀里糊涂,一无所知。”当时,我想:自己的短文竟然连一个初中学生读不懂,这样的文章有何用?当即,我做了修改,尽量把该表达的意思用一种极力朴实的语言表述,构思也不过于晦涩,儿子又一次草草读完,一下子说出了文章的主要意思。由此看,写文章多交流很重要,特别要多听听别人的善意的建议。学生在校的时间毕竟有限,做家长的更要在家中多和孩子谈心,弥补孩子习作中的不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9:37 , Processed in 0.0702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