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北树:那一年,老师带我们看《泰坦尼克号》
1997年,当《泰坦尼克号》在美国上映的时候,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港片为王”的时代。风尚闭塞一点的山区和乡村,还能看到在露天广场上放映的胶片电影。在这之前,革命题材和香港古装功夫片是很多人的最爱,村委会会用高音喇叭提前通知晚上几点有什么电影放映,吃完晚饭后影片在老少人群围的水泄不通的广场上开始,刀光剑影下的PK喊叫声响彻在寂静的山谷里。
那时候还不太流行城管,而苍井空也还没有来中国发展。直到中影集团从1994年开始引入“进口大片”,少量好莱坞大片开始出现在电影银幕上。相对于即将上映的3D版《泰坦尼克号》,更让我为之怦然心动的是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时的记忆,那是一次撼动心扉的电影往事。这部当时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不仅仅是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一次人类最严重的航海灾难,不仅仅是爱情,以及伟大的人性。于中国观众来说,那是值得记忆的电影成长史,很多人对大片的真正理解是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的。这部电影也成为了那一代观众无法抹去的记忆。
1998年春天《泰坦尼克》登陆中国市场后,总票房达3.6亿元人民币,这个记录保持了10年。张艺谋追了10年,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一直到2009年7月,才被《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超越。对于当时北上广的文艺青年来说,有一张《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票就是高富帅的最好证明。
2001年,我在中学的课本上第一次读到《泰坦尼克号》。更加让人惊喜的是,课堂上会安排电影放映活动,那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随即,全班沸腾了。那一年,老师带我们看《泰坦尼克号》。
那是一台21英寸的创维牌半彩色电视,作为高大威猛的学生代表,我主动承担了抬电视机和VCD的重任。对于才开始从dos系统用到windows 97的我们来说,投影多媒体什么的是没有的。站在讲台上面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那个每天早上都打扮出余文乐那种光洁下巴的老男孩。他手里拿着需要重复摁两次才灵光的遥控器。
电影开始前,语文老师先吐槽一番,说什么我弄到这个电影光盘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们期末的时候一定要争取啊,坐在后排的我表示完全没有压力。电影开始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标志在片头交相辉映中出现,全班陷入一片沉寂。英国贵族、屌丝范儿十足的杰克、丰满的贵妇人露丝、浩瀚的海洋、钢铁大船…这些看起来都很新鲜。真正的躁动是从杰克开始为露丝画素描像开始的,全班又一次沸腾了,学习好的委员班干部什么的都脸红了。后面的像我一样高大威猛者都坐到了桌子上面,勾着头朝电视看得眼都不眨一下。语文老师炫耀着遥控器准备快进,说这不适合学生看,最后在强烈的民意干预下在善罢干休。
这完全是观影中的一次高潮。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看一个女人在电影中裸体的经历(我只知道我自己的情况),更何况是全班一起看,我们完全没有这个心里预期和准备。至多的情况是在金庸的武侠剧中看到黄蓉不小心被郭靖抱了一下,仅此而已。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特别留意了一下前排的语文学习委员,齐刘海的她已经完全掩面低着头羞涩地笑。再后来,就是杰克和露丝在船上的一次次幽会,去三等舱和下等人跳舞,学着往海里大口吐痰,站在船舷上拥抱飞翔。浪漫的情景一次又一次打动了我们。于此同时,高潮又来了,这一回我们可没那么幸运了。杰克和露丝在车厢里干了些什么,我们当时一无所知,从他们开始激吻开始,就消失在语文老师的快进里面,而且那货一次就快进了一分钟。那算是个不小的遗憾吧,不过我相信,后来大多数人都会想方设法自己补看一次那段快进的片段。10年后的2012年,当我知道,还是不能从新版的3D电影中欣赏那部分被老师快进掉的一段时,我瞬间觉得大影院和小教室没有区别,我们有着一样的天空。有你不能看的风景。
再后来,沉船的巨大灾难还是弄哭了不少同学。要知道,那是多么天造地设的一对啊。入戏太深,情不由己,悲伤久久不能散去。以至于,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坐船。后来的多少年,我也重复看了两次这部电影,每次的感受都没有当年刻苦铭心。大喜过后是大悲。我们没能见证杰克和露丝的欢愉时刻,却同样为最后灾难降临时的场幕所潸然泪下。全班大部分人流了泪,一部分人哭得稀里哗啦的,这种情况我曾在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上映时发生过。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男人们留了下来,把救生艇让给妇女和儿童先走,人性战胜了自私。显然,当时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么深刻,只是对大船倾覆的场景感到害怕,也在想要是我在现场,应该能救露丝。要知道,我是一把天生的游泳好手。
这个春天,《泰坦尼克号》在好莱坞新式技艺3D的武装下,重生了!此前它用全球18亿美元的登峰级记录保持12年票房神话,而真正意义上的好莱坞公式以及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时代也正是由它引领而来。好的故事,好的导演,好的制作,最终留给好的观众。
那一年,感谢语文老师带给我一次珍贵的电影礼物。不知道这些年他结婚了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