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阳初:平民教育“传教士” 2013年05月04日 作者:张以瑾
生平:晏阳初(1893—1990年)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是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四川巴中人,原名兴复,字阳初。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的探索和实践,力图向全中国、全世界的贫困落后地区推广。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实践,为定县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无形的财产。1950年定居美国,任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主席。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蜿蜒起伏的蜀道,盐贩子们背着一两百斤重的盐包,额头青筋暴露,身上汗流如注。一个10岁大的瘦小男孩,心里蹦跶着对未来求学生活的憧憬和不安,不声不响地跟着这支汗水涔涔的队伍翻山越岭,第一次来到山外世界。
谁能想到,这次与苦力的同行,在他心中埋下了为劳苦大众谋利造福的种子。“劳力者呀!这是我第一次与你们共同生活,我稍稍体会到你们的痛苦和坚忍”,“我朦胧意识到:民间的疾苦,必须从生活中去了解”。
多年后,世界知道了中国的晏阳初博士,而他开创的平民教育也影响了全世界。从河北定县到第三世界国家农村,从骑驴下乡的博士到享誉世界的教育家,他把百岁人生中的70年奉献给了平民和乡村。
有人说,20世纪的中国,晏阳初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家;21世纪的中国,他的理论和经验依然是不可忽视的财富。
“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
跟着苦力队伍走出四川巴中老家后,晏阳初经过15年求学生涯,1918年6月以博士学位毕业于耶鲁大学。毕业第二天,他即应募以北美基督教青年会战地服务干事的身份,远赴法国北部的一战战场,为那里的华工苦力做翻译。
再次走入苦力们中间,晏阳初深切感受到,这些目不识丁的劳苦大众并非天生愚笨,而是从来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免费教他们识字写字,还办起了白话文形式的《华工周报》。
他很快成为广受华工尊敬的“晏先生大人”,甚至有华工把省下来的365法郎“巨款”捐给他办报。“苦力教育了我!”晏阳初后来回忆道:“一切都因为我当年发现了一个新人物,这个新人就是‘苦力’,我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潜伏力。”
晏阳初意识到,当时的中国以及亚、非、拉的许多国家,2/3的人口是苦力,如果通过教育发挥他们的“潜伏力”,效果将是惊人的。他就此立下志向:不做官,不发财,不为文人学士效力,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做好名副其实的“平民先生大人”。
1920年,晏阳初回国。尽管已有教授华工苦力识字的实践经验,但他还是强调“先看病症如何然后发药”。花了一年多时间,他游历19省,系统地调查国内平民教育现状。在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他借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句古训阐述平民教育理念,很快赢得众多有识之士的响应,平民教育运动也随即在华中、华北、华东实验推行。
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即“平教会”)在北京成立,宣布了“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晏阳初任平教会总干事,熊希龄、梁启超、胡适、蒋梦麟、陶行知、陈鹤琴等社会名流陆续加入,一大批被平民教育理念打动的知识分子,也纷纷投身平民教育事业。
平教会短时间能有如此影响,离不开晏阳初的宣传鼓动。他曾当面问好友、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的创办人兼校长郑锦:“你的画作何以只供豪贵赞扬,而不用生花妙笔表达平民的可怜困苦生活?”不久,深受触动的郑锦辞掉校长职务,担任平教会视听教育部主任。
抱着“给乡下佬办教育”的信念,知识分子主动放下“大人”身段,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深入民间与劳苦大众为伍。延续千百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气第一次有了转变。
1929年,晏阳初和平教会全体同仁迁往距离北京200多公里的河北定县,平民教育工作重点也由此转入乡村。晏阳初有一段与同仁共勉的话:“自北京迁到定县,不是地理上几百里路的距离,实在是跨越了十几个世纪的时间。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在各方面尽力使我们适应乡村生活,和农民同起同居,千万不能在定县形成小北京!”
此后两年,有100多位知识分子举家搬到定县,其中不少人是和晏阳初一样的留洋博士。面对外界的疑惑,极富口才的晏阳初解释说:“我们知道自己不了解农村,才到乡间来。我们不愿安居太师椅上,空作误民的计划,才到农民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换句话说,欲化农民,须先农民化。可是农民化不容易,必须先明了农民生活的一切。”
留存至今的一张黑白照片定格了当年的一幕:风沙飞扬的乡村土路上,身穿粗布大褂的晏阳初骑着毛驴,回头微笑着……他后来的人生再也没有离开过乡村:河北定县乡村10年,湖南、四川农村10多年,第三世界国家农村40年。直到95岁时从“国际乡村改造学院”院长职位上退休,他为平民和乡村奋斗了整整70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