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儒与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5 14:5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儒家让你活得自信 道家让你活得自在

(2013-04-27 )  

杨:请教老师,作为国学的源头,孔孟老庄的思想能带给现代人怎样的启示?又该如何将它们兼融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之中呢?

傅:我在研究孔孟思想时,最具体的收获就是把它归结为四句话,各有四个重要的字,研究老庄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从儒家里面学到什么?一、对自己要约;二、对别人要恕;三、对物质要俭;四、对神明要敬。先说第一点,「约」是教人怎么对待自己。像孔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语「怪、力、乱、神」,所慎「()、战、疾」,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由此可见他是如何的自我约束。孔子也说过「以约失之者鲜矣」,因为自我约束而有什么过失的很少。所以讲儒家的修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对自己一定要约束,否则人欲泛滥,其祸无穷。这也是能配合人性向善论一起说的。第二个,对别人要恕。「恕」不是指宽恕,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如心为恕,将心比心。以前我们说「有理走遍天下」,这不见得,有很多地方不讲理的,但是能恕就可以走遍天下。因为替别人设想,把别人当自己来看,尊重、关心别人。第三是对物质要俭,孔子一再强调「与其奢也,宁俭」。资源有限,俭约可以代表你惜物,珍惜大自然的资源。第四个,对神明要敬。要尊敬神明,包括祖先在内。这四个字,人类世界就包括在对自己、对别人这里。对物质包括对整个自然界,都要爱惜、珍重。第四个代表超越界,包括天神、地祇、人鬼在内。这一来这四个字就把人生的各方面都包括在内了。这是我学习儒家所获得的提示。

对老庄我也用四个字来说。第一个,与自己要安。特别用「与」,不再用「对」,是因为儒家是有针对性的,而道家是整合性的。「与自己要安」是说,跟自己在一起要像庄子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别人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那一种来自天命的要求;道家不一样,全部都在道里面,没有什么天命不天命的问题,只有智慧觉悟的问题。「安」就是安于当下,安于自己生命的所有状况。第二个,与别人要化。「化」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外化而内不化」。「外化」就是外表跟别人同化,别人怎么样我也怎么样,尽量不要标新立异,制造别人的困扰;「内不化」是自己内心再怎么样都不受干扰,譬如说在外面不论功成名就或倒霉落寞,内心都保持平常状态。「化」就是随顺外物的变化但内心不受干扰,这是与别人来往的原则。第三个,与自然要乐。《庄子》里常常谈到「天乐」,这个「天」是自然。自然界的一切都有规律,是可以预测的,不像人的世界是不可预测的。人间有许多压力、烦恼、痛苦,这都来自于人的自由、不可预测,没有什么规律性。自然界有规律性,好好种花,她就开得漂亮;好好养狗,牠就忠心耿耿,像这些都是与自然要乐的理由。最后是与大道要游。因为道无所不在,人也在道里面,人要是有了道家的这种觉悟,他到处都可以活得快乐。

学习儒家之后,由于真诚而能够有自信,一个人若能如此,他很容易过得「君子坦荡荡」。学习道家,因为体验了道之无所不在,他可以活得很自在。儒家让你活得自信,道家让你活得自在。学习国学,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确实是有帮助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4:54:49 | 只看该作者
傅佩荣:孔子的孤独

原题:了解孔子并不容易(2013-03-16 ) 来源:傅佩荣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7bcc90102emno.html


近年大陆兴起「国学热」,各种媒体上的讲述与讨论甚多,出版品更是蔚为大观,在书市中触目皆是。儒家在国学占有主流地位,孔子更是无人不知的代表人物,于是几年之内「孔学」又成显学。
《论语》是孔学最可信的材料,许多人从小学阶段就认真背诵,背熟了就以为自己也可以明白其中道理。稍微用功的人,再翻阅《史记.孔子世家》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就可以配合一些史实,把孔子的生平与思想讲得十分生动。
然而,真要理解孔子思想,光靠研读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恐怕有些冒险。譬如,《论语》全书第一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究竟何意?关键在于「时」字。朱注以「时」为「时常」,但遍查《论语》出现的十一个「时」字,除此之外,并无任何一处有「时常」之意。考其常用之意,应是指「适当的时候」,亦即孔子所说的是「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实践,不也觉得高兴吗?」
为此,本文将扼要讨论两点:一是「不易了解孔子」,因为这是孔子本人的感叹;二是「朱注如何误会孔子」,我只举两个概念作为证据,可谓点到为止。本文所用阿拉伯数字,系指《论语》的篇章。
一、不易了解孔子   
我在介绍孔子思想时,常会谈到许多人对孔子的误会。这时听众难免发问:「你为什么认为别人不了解孔子?」这个问题可以分几方面来谈,本文先谈孔子自己的说法。
《论语.宪问》有一章是这么写的。子曰:「莫我知也夫!」孔子公然感叹没有人了解自己。此时旁边有个子贡,他接着请教:「何为其莫知子也?」为何没有人了解老师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4.35)这里清楚显示孔子认为只有「天」了解自己。孔子身为老师,但学生并不理解他的想法。
一般学生不了解孔子,或许情有可原。譬如,孔子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7.24)有些学生以为孔子故意隐藏某些深奥的或重要的道理,因而使孔子必须出面澄清,表白自己没有任何隐瞒。连这种话都说了,可见学生果然不了解这位老师。
有一位学生,名叫陈亢,他找到孔子的儿子孔鲤,特地问他说:「子亦有异闻乎?」(16.13)意即:你在家中可曾听过老师提出什么不同的观点。他猜测孔子可能保留某些精华学说教给自己儿子。结果,孔鲤的回答让他确信:老师在家中所教的依然是诗、是礼,以及对儿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便加以教导。
孔子因材施教,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顶尖人才,所以可能没有谈什么高深道理。这是无可奈何之事。他在颜渊死时,对颜渊之父颜路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11.8)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但却生了个好儿子,让孔子有些感慨,因为孔鲤远远比不上颜渊。何止孔鲤,三千弟子皆比不上颜渊之好学与修德。
那么,颜渊应该最有可能了解孔子了。没错,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一段故事,描写孔子谈到《诗.小雅.何草不黄》中的一句「匪兕匪虎,率彼旷野!」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何在旷野中跑来跑去!他以此诗自况,再问三个学生的意见,子路与子贡的回答并未让他满意,只有颜渊可以体会老师的心意,以致孔子说:「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意即:颜家这位年轻人,假如你哪一天发财的话,我来为你管家!
但是,听听颜渊在《论语》中怎么说?他对孔子的描述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在他眼中,孔子有如武侠高手,让他摸不清头绪;最后他说:「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就算想要追随老师前进,也找不到路可以走了。庄子谈到颜渊向孔子学习时,谈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奔逸绝尘。(《庄子.田子方》)颜渊对老师「亦步亦趋」,但最后老师跑得太快,以致灰尘停下,让他无迹可寻。
《论语.宪问》中倒是有一位「荷蒉者」,他听到孔子在家击磬,就说:「有心哉,击磬乎。」接着又说:「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14.39)他从孔子的击磬声中,听出孔子在感叹「莫己知也」。但这唯一的知音正好与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由此观之,孔子认为没有人了解自己,不是很清楚的事实吗?
二、朱注如何误会孔子  
清朝学者戴震(东原)在念私塾时,年纪十岁左右,出于好奇心请教老师:「朱子离孔子多久!」老师说朱子是南宋人,上距孔子大约二千年。其实没有那么久,是一千七百多年。戴震再问:「朱子离孔子二千年,为什么只有朱子了解孔子?」
难道从孔子到朱熹这一千七百多年里面,没有一位读书人了解孔子思想吗?戴震这么问,是因为自明朝科举制度以来,念书人必读的教科书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光看原文实在不明所以,因此念书人从小要念朱子的注解。于是,朱注成了标准本,朱子也俨然成了孔子的代言人。
朱子认为,自孔孟以来,直到北宋的二程(程颢、程颐)才算有人了解了儒家的真谛,而他是南宋人,则以集大成者自居。但是,朱熹真的了解了孔子吗?问题是:如何算是「了解」?
了解一位哲学家,要考虑他的核心概念,譬如:他对「人性」有何看法?他对「天」又有何看法?
孔子关于人性只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这么一句话,偏偏朱熹对这句话表示不同的意见。他一方面说孔子的「性」字是「兼气质而言者也」。意思是,孔子的概念有些混淆,在谈论「性」字时,没有像宋儒一般区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宋儒认为,只有天地之性(又名天理)才是人性,至于气质之性(此为人欲的由来)则不应列于性中。这样才能放心说「性本善」。但「性本善」是孔子的想法吗?
接着,朱熹特地引述他最崇拜的程颐的话说:「性即理也,理无不善,此孟子所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孟子所谓的「性善」是不是「性即理,理无不善」,这一点姑且不论,因为孟子「显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在注解孔子的「性相近」时,直接质问:「何相近之有哉!」这实在有些骇人听闻?他等于直接责怪孔子乱讲。
的确,依程与朱之观点,在主张「性本善」时,只能说「性相同」而不能说「性相近」。他们批评孔子的说法其实是出于他们自己对人性的看法。但我们还是要问:在探讨孔子思想时,我们要听孔子的话,还是要听程朱的话?答案很清楚。像这样的注解,实在没有分寸,如果要肯定朱熹「了解」孔子,也实在强人所难。
换个焦点,看看「天」概念。孔子是极为重视天的,他认为自己「五十而知天命」(2.4),这话必须认真看待。他在周游列国时到了卫国。卫国王孙贾希望孔子成为支持自己的力量,就问他要讨好哪一边,是南子还是权臣?孔子说得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13)人如果得罪了天,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朱熹怎么注解「天」?他说:「天即理也。」「理」是抽象的原理原则,它可以接受人的祷告吗?清朝学者钱大昕问得好:「谓祷于天,岂祷于理乎!」有谁可以向「理」祷告呢?这是把宋儒的观念强加在孔子口中,实在是莫名其妙。像这样的注解如果可以说是了解孔子思想,试问对孔子公平吗?

(堂按:有人在傅佩荣这篇文章后发帖——
你讲得有点新意,但你也不了解孔子。一个孤儿,在乱世之中,贵族等级井然分明,他承受着无数次白眼和贵族的歧视。自学成才,这种艰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孔子很少提到天的具体意志,按中庸讲天是一种完满性和绝对性。还有朱子的理学或者陆象山的心学都是自创的,只不过不好意思说,只好借孔孟的门头装点门面。尤其是心学,简直快跟禅宗同床共枕了。我们现在叫孔子圣人,其实在那个时代他还不如一个凡人,种田娶妻生子平平淡淡无忧无虑。他心中总有一个叫礼乐制度和仁义精神的东西鼓舞、折磨着他,让他产生一种使命感。这其实是心理创伤后人的不安全感。他终身狼狈不堪,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在中庸里面他甚至做好了“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的准备。当然在论语中他发出哲人其萎和河不出图的悲叹。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思想家的孤独王国。但他在孤独凄凉中有造就了可爱的人性,现在论述孔子,都将其符号化,有多少人了解真正的孔子,那个可爱的有人性的孔子。《康诰》曰“如保赤子”孔子就是这样一个赤子,一个“圣人如孩”的伟大的追梦者和实践者。我想这些话以你的水平,应该可以看懂。多的我就不说了。
还有一个网友高见——
不了解孔子。是不在一个层次面上。就像初中不了解高中。或者是大学。孟子把儒家精神发扬和实践是因为他了解和理解后做到的。傅教授之所以把论语解读的很好,我认为他已经了解孔子,还有老子,庄子都很了解孔子,是因为层次相近,或者相同,甚至超过,不然是做不到的。就像朱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一样,误解原意。)

3#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4:55:05 | 只看该作者
傅佩荣: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溫故知新(2013-03-08 )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7bcc90102em4k.html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不仅对老师具有启发作用,对一般人也是颇有意义的。回顾历史上人类知识的累积与演进,大体上也不外乎"温故知新"这四个字。
  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最初只是看到凌乱纷纭的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就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与原理,然后可以进行预测未来的变化。如果缺乏这种认识,人类难免生活于恐惧不安之中,随时担心风雨雷电、地震山崩的来临。反之,由于归纳出宇宙运行的轨迹,我们才可能在地球上安居乐业。
  再看人类社会的情形,有关待人接物的道理,往往要靠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体会。从前奉为真理的,今天可能受到质疑;今天大家同意的作风,将来却未必行得通。因此,如此默察时代思潮的演变,就成为一门学问了。我们时常佩服一个人有"先见之明",正是因为他对于人情世故看得深、想得远。
  对于真正想当老师的人,还必须在自己本行的书本上,好好下一番功夫。书本与典籍所记载的,是过去研究的成果,代表了前人的心血结晶。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向前开展呢?这就要靠好学与深思了。许多道理是万古常新的,但是表达的方式与理解的程度,却须由每一代的人去自行负责。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心得与体认,让这些道理显示新颖的活力。
  真正的创新,一定是以传统为基础的。传统越深远,创新的可能也越大。但是,任何深远的传统都具有丰富的内涵,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掌握的,所以需要结合集体的智慧,分工合作。我们今天在从事承先启后的工作时,应该要有这种认识。同时,即使就自己面对自然现象、社会趋势而言,也值得参考"温故知新"的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8:11 , Processed in 0.15275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