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文艺》走出了许许多多土生土长的大悟人
文/尹谧
从5月12日接到喻苏先生电话到现在已经半月有余,得知《大悟文艺》有复刊的契机和可能,得知文联领导、喻苏先生、黄钊先生等等朋友正在为此努力的消息,作为一个在外的喜好文字的大悟人,内心鼓舞,也为他们的冲锋陷阵的勇气和壮举捏了一把汗!毫不隐晦地说,出报、办刊甚至纯文学写作是一块块硬骨头,很多人为此摇旗呐喊,很多人为此矢志不移,很多人为此艰难维系,其中的潜在环境因素和内心阵痛,局外人只知其果,不一定知其因,没有身在其中更不知其乐其忧!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复苏时期,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的时候,我与吴基军、张三中、陈筑、李忠党、孙世明等等同学,也在还是穷学生一个的时期成立了文学社,出版了20多期从油印到铅印的《晨夕报》。后来,由于要参加高考、加之就业形势的不断转换, 在各种生存压力下被迫中止。23年之后的2008年,我们又在天涯各一方的网络重新联络和携手,不无遗憾的是,断断续续的沉重打击没有阻断我们自始至终的那腔热情,至今依然走在酷爱文学这条羊肠小道上,部分人员的小有所成,无疑也是取决于那时的一腔热血和万丈豪情。
很难想像一个没有追求的人生是多么的索然寡味!
《大悟文艺》能够复刊当然是大势所趋,能够不停刊自然是众望所归,因为《大悟文艺》走出了许许多多土生土长的大悟人!《大悟文艺》也是我发表处女作的前沿阵地。《大悟文艺》主编从温世扬、邓思源、高剑……喻苏,一路走来确实不易!停刊良久的刊物,复刊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难度不大在《大悟文艺》的复刊上,难就难在《大悟文艺》坚持不停刊上。
得知消息后,我最初告知喻苏先生的想法是:复刊不如出书,也就是把大悟的好作品征集起来,编辑成书籍,正式出版,然后,分别送到各级图书馆,分发读者收藏。这种意义比复刊大,且实在。有效果。关于文化产业的重视,难以维系长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10年20年的经验了,就目前来看,那个热度和支持度,难过三个六月。《大悟文艺》复刊,也就保持个季度报纸的形式,如果没有资金链条,肯定会逃脱不了停刊的俗命。谁能够保证财政或者企业资助的链条不中断呢?所以我主张,《大悟文艺》复刊,不如促成《大悟文艺选编》以正式出版途径出版。这个资金也就每部专著,3到5万,多多益善!
昨天与喻苏和黄钊等文朋诗友再次互通电话信息后,我心情许久没有平静。作为一个身处异乡为异客的文字的业余爱文者和极力推崇者,能够保持继续观望或者冷嘲热讽吗?当然不能,也当然不会,所以全力维护,大力支持是必须的!
除此,我还要做些什么呢?
很久以前,我一直想联络更多的人到文字里去,到圈子里来,想过携手旧友,想过公益赠书,想过推介新人,想过摇旗呐喊,想过募集资金为所有相识的或者相知的爱文的朋友选编一本力作集……想过用实际行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实际上也有目共睹地“不以善小”而为之了。
如果说上面说的只是愿望、设想和小动作的话,那接下来,在我筹集到的资金中,将不遗余力地将购买、赠送优秀书籍,把奖励优秀写手的工作进行到底,依然矢志不移地将文学征集活动推向新的高潮,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有充裕的时间的时候,我会着手搜集同仁的文学作品,制作相关作品的多种版本的电子书,同步发布电子版的主题网页,不遗余力地把推介宣传进行到底……
不仅仅要想到,我们还要尽力把想到的去脚踏实地地去做到。至于说成败得失的“以后”,就让天时、地利、人和说了算。
常说:无私则无畏,无求则无怨!只要努力了,也就不留遗憾!只要付出了,也就心安理得!
剑在弦上,路在脚下,佛在心中,事在人为。在此期待,并深深祝福!
尹谧 2013.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