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名师“提出问题学阅读”的生动一例
李志远
早在30多年前,“提出问题学阅读”就是一些名师的的教学策略,杭州特级教师林眉云老师的《瀑布》一课的教学实录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一例。
在学习生字词、自读课文,初步体会了叶圣陶爷爷观察瀑布的激动心情之后,林老师问道:“谁还有不懂的问题?”
生(1):书上写瀑布的声音用了两个比喻句:“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瀑布怎么会有两种声音呢?
生(2):第二节的第二句,先说“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后边为什么又写了“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呢?
师:很好。没法比喻了,怎么还会写出这样好的一个比喻呢?这个问题我们等一下再议论。
生(3):“千丈青山趁着一道白银”一句为什么不用“挂”,而用“衬”?
生(4):“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中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生(5):插图中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的不是叶爷爷,是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是吗?
师: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说明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现在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课文,在学习课文中讨论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不仅按林老师的要求读了课文,而且认真思考了,提出了自己的真实问题。这是林老师平日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学阅读”习惯和能力精心培养的结果。她尊重每一位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倾听,对不合适的问题也不否定。学生其所以能地那么大胆提出问题,正是来自这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接下来的教学中,林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三节诗的内容,体会叶爷爷的感情,通过自己的读书讨论逐一解决他们提出来的问题。其中对生(2)和生(3)两个问题的教学是这样的:
师:“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XX你说。
生:还用“白银”比喻瀑布的颜色,远远望去,瀑布像一道白银。
师:对。刚才有同学提出,这个“衬”字换作“挂”好吗?
生:不好。(师:为什么?)“挂”只写了瀑布从高山上挂下来,用“衬”,说明不是在千丈青山之中,我们读起来就觉得很美。
生:“衬”是“衬托”的意思。千丈青山衬托着一道白银似的瀑布,看起来多美啊!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比喻句。注意读好这个“衬”字。
这里,林老师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讨论来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她先从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是一个比喻句入手,为进一步理解打好了基础。接着提出生(3)的问题,顺势引导看图,展开讨论,学生体会到了其中的情感,最后通过朗读加深自己的体会。
师:先前有位同学提出过这个问题:叶爷爷先说:“这般景象没法比喻”,为什么后面却又写出了那么美的比喻句呢?这个问题谁来回答?
生:因为这般景象却是太美了,一时想不起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过了一会儿,叶爷爷想起来“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一句。
师:还可以从诗句的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望见瀑布全身时的激动心情?
生(1):“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用了两个感叹号。
生(2):“还没有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当叶爷爷心理很想看到瀑布的时候,山路忽然一转,看到了“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似的瀑布,心里多么激动啊!
师:你们体会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用赞美、激动地语气读读这节诗。
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林老师直接提出生(2)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似乎矛盾的诗句,还进一步提出问题:“还可以从诗句的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望见瀑布全身时的激动心情?”引导学生体会叶爷爷是怎样表达自己感情的,最后又用感情朗读来加深理解和体会。这里不只解决了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有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理解体会,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三个小节学习完以后,林老师反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朗读第三小节的教学是这样的:
师:大家想想,叶爷爷在哪里看到了瀑布的样子像一座珍珠的屏?这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在瀑布脚下仰望,看见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有时候还会变得如烟,如无,如尘。叶爷爷背着壮丽景色吸引住了,看得入神了。
师:对。我们来读读第三节诗。读时注意:“好伟大呀,”后面是个逗号,停顿要短一点儿。“一桌珍珠的屏!”后面是是感叹号,语气要加重些。谁来试试。XXX,你读。
生:我有意见,XXX把“好伟大呀,”读得太响了。因为爷爷也走进瀑布一看,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多么壮丽,他在心里连连称赞“好伟大呀”,在心里说的话就该读得轻一点。
师:很好!看下面一句,如果按照有些同学的意见,把“如烟,如雾,如尘”中间改成顿号,可不可以呢?你们听老师按照两种不同的标点读一读,说说用什么标点符号恰当。(师第一次读,用顿号,停顿时间短而均衡,语调平淡。第二次读,用逗号,停顿时间较长,每个标点间的停顿不呆板,声音轻而缓,独处叶爷爷看得入神的心情。)
生:用逗号好,这样能表达叶爷爷看瀑布看出了神的感情。
林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她注意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多元感受和理解,及时引导学生对同学的朗读提出意见,用自己的朗读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她的指导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培养着他们的审美创造力。林老师还把学生对生(4)的标点符号问题放在了朗读指导教学中,用自己的不同朗读,帮助学生区别逗号和顿号的用法,这又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什么是阅读实践?阅读实践是读者通过文本倾听作者诉说的活动,但是这种倾听绝不是单向的输入,还有读者主动建构的输出。开始阅读了,读者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理解、领悟、揣摩作者所传递的观点认识和思想情感,在“听你说”的过程中的同时“我也在说”,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要不然,怎么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向作者发问,并通过文本和自己的思考来解答疑问,得到启示。没有发问的阅读几乎是不存在的。阅读对话中的发问是倾听的深入,是读者主动和作者的交流和讨论。倾听和发问都是最基本的阅读实践,这种倾听和发问推进着阅读的进程。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最基本的阅读实践自然也应该是这种倾听和发问,而不仅仅被动地由老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小学生是重要的,但是小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更重要。每一个小孩子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的问题和答案都有他们自己的逻辑和道理,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学生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学生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认真读书、讨论交流去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他们又体验到自己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品味到提出问题学习的乐趣,就会更加喜欢动脑思考,更加热爱读书、学会读书。这是多么重要的阅读能力呀!
在这一节课中,林眉云老师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着他们的阅读实践活动,在学生读书讨论过程中培养阅读实践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注意到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学阅读”开始成为他们重要的教学策略。但是在许多阅读教学中,要么是老师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不太理会学生的问题;要么是老师让学生循着自己的预设提出问题,而不太理会那些离开了预设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在一些全国性教学活动中也难以避免。如何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仍然是教学改革的主题,学生被动的学习需要大力改革。这就是我们学习前辈名师“提出问题学阅读”的现实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李志远(网名:三百卷生),西安市雁塔区教师进修学校退休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学语文教师职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