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之胜在山川。这里群峦叠翠,古木参天,浓荫匝地,林壑幽美。山中植物达977种,其中,罗汉松为千年名木。银杏、枫梓、松栗,虬枝曲干,蓊郁青葱;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每到秋冬之交,红枫丛林尽染,红桔满挂枝头,麓山更加艳丽。
岳麓山与城市毗邻,自汉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千百年来游人不绝,因而名胜古迹遍布全山。有古代四大书院之冠的岳麓书院(链接)。还有有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云麓宫、爱晚亭、白鹤泉、禹王碑、清风峡、望江阁、步虚岭、飞来石、自来钟、响鼓岭、蟒蛇洞、舍利塔、笑啼崖、穿石坡等,这些名胜古迹,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使游人流连忘返,琢磨玩味。自唐以来,许多著名诗人,学者以及社会名流,都有称颂岳麓山的诗文,或在山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伟大诗人杜甫漂泊潭州时,写了《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等诗作,以"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塔级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等诗句赞颂山中殿宇的宏伟和环境的清幽。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在《麓山寺碑》中评述该地"幽谷左豁,崇山右峙,瞰郭万家,带江千里,玉水布飞,石林云起。"宋代书法家米芾专程来此观摩《北海碑》,碑侧尚留有他的题记。相传清代诗人袁枚游览麓山清风峡,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提议改"红叶亭"为"爱晚亭"。据记载,湖广总督毕秋帆正式改红叶亭为爱晚亭。
岳麓山有许多革命先驱的墓葬。这些茔墓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庄严肃穆,黄兴、蔡锷墓则是其中最巍峨雄伟的两座。这里又是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公交线路:305 106 202
麓书院坐落岳麓山下,是世界最早采用导师制进行传道、授业的高等学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对外开放展览外,还设有岳麓学院研究所。
书院建立以前,岳麓山即为文人学士荟萃之所。东晋陶侃筑有"杉庵",唐代裴休、沈传师、刘长卿结庐于此,马燧建有"道林精舍"。五代僧人智璿"思见儒者之道",划地建屋,购书兴学,使士人"得屋以居,得书以读"。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接受彭城刘嶅建议,在智璿所办"僧学"基础上,创建岳麓书院,成为官府支持的地方学府。书院初设讲堂5间,斋序52间。讲于堂,习于斋。后经州守李允则扩建,"外敞门屋,中开讲堂,揭以书楼,序以客次。塑先师十哲之象,画七十二贤……"还辟水田"供春秋之祀典",形成讲学、藏书、供祀三结合的基本规制。王禹偁在《潭州岳麓书院记》里说:"使里人有必葺之志,学者无将落之忧。谁渭潇湘?兹为洙泗。谁谓荆蛮?兹为邹鲁"。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周式任岳麓书院山长。根据记载,他是第一任院长。他"学行兼善,尤以行义著称",学生数百。三年后,宋真宗赵恒召见,赐内府书籍及"岳麓书院"题额,成为公认的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岳麓书院毁于兵祸。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安抚使刘珙因旧址复建,延请张栻主持。张栻和朱熹、吕祖兼并称"东南三贤"。他"爱其山川之秀,栋宇之宏,徘徊不忍去,以为会友讲习,诚莫如此地宜也",在此主教时,曾撰《岳麓书院记》。
张栻的学术思想渊源于二程理学。他来湘后,曾求学于胡宏,为胡宏所赏识,但其学说并不为所囿。他于岳麓书院传授理学,从学者日多,其规模和影响大大超过胡宏主讲的衡山碧泉书院。于是,胡安国、胡宏父子创立湖湘学派的重心,遂由衡阳转移至长沙。
湖湘学派为周敦颐之续,在学术思想上,由自己的特色和主张:一是以性为宇宙本体,从人性、物性中寻求万物所共同的性;二是重践履,倡经世务实学风,反对离开实用空说性命;三是不偏一说,能融汇众家之长。政治上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金兵南下时,坚决主张抗金。岳麓书院生徒投笔从戎者不少,很多人在抗元战争中殉国。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著名理学大师朱熹自闽专程来访,与张栻交流学术,成为岳麓书院历史上的盛事。朱熹的学说,虽与张栻同出二程,但具体师承关系不同,在某些学术问题上,见解也不同。朱熹留长两月,讲学城南、岳麓书院,与张栻"论中庸之义,三昼夜而不能合"。二人不仅切磋学术,而且偕览名胜,互相唱和。
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张栻离长沙。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将岳麓书院斋舍扩建到高亢处,规制一新,列屋殆百间,置田50顷,招额外生以安置四方游学之士。"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学生多达千余人。朱熹日理政务,仍时常过江秉烛讲学。就学者"座不能容","饮马池水立涸,舆止冠冕塞途"。
由于兵灾战火,书院几经兴废。初毁于元,复毁于明末,清亦旋毁旋建。
书院历任山长(院长)和讲学的人多是名流学者。明正德元年(公元1509年),王守仁由京去黔,路经长沙,寄寓岳麓,为士子讲良知之学。王门弟子季本、罗洪先、张元忭等也讲学于此。
吴道行是明代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其贡献有二:一是殷勤讲贯朱张之学,力纠王学流弊;二是承前启后,编撰《岳麓书院志》。清康熙时,善化人李文炤是当时最有学术声威和道德修养的山长之一,主讲岳麓书院六年,从游者众,悉训以修己治人之学。他以"朱子学规"为基础,续订了书院学规。乾隆时,宁乡人王文清任山长九年,要求学生研习经史,通晓时务物理,注重道德规范。制学规十八款,学箴九首,刊于书院讲堂左壁,做到治院有箴轨,读书有良法。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书"学达性天",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御书"道南正脉"匾额,表彰传播理学之功,书院官学化,使岳麓书院成为当时全国影响颇大的教育中心之一。其规模之宏大、制度之完备、培养人才之众多,在全国也居前列。
岳麓书院培养人才济济。朱张讲学时期,湖湘弟子中的彭龟年、吴猎、游九言、游九功、胡大时等,被称为"岳麓巨子"。明末杰出的哲学家王夫之(船山),就是书院出身的大学者。清季,书院培养17000余名学生,其中有不少杰出人物,如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程潜等。
岳麓书院千年来历经七次战火破坏,十二次重建改建,现有建筑多属清代遗物。近年除修葺外,重建了部分已毁的屋宇,格局依旧。
院门 书院座西朝东。院前广场称桃李坪。头门为一单檐硬山三间大门,额书"千年学府"。正对赫曦台为书院大门,宋、明称"中门",五间出三山屏风墙,单檐硬山顶,门额"岳麓书院",传为宋真宗御笔。门联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外檐石柱原有楹联:"地结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大门进去为二门(第三进门),额书"名山坛席",背额"潇湘槐市"。门联为宁乡程颂万集《尚书》、《史记》句:"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讲堂 曾名成德堂,静一堂,后称忠孝廉节堂,为书院主体建筑,教学中心。自初创至今堂序共5间,前出轩廊7间,东西深三间,青瓦歇山顶。讲堂左右壁嵌石刻"忠、孝、廉、节"四字,字高2.13米,宽1.41米。传为朱熹所书,道光七年摹刻。讲堂明间正中设讲台,屏风正面刊张栻撰、周昭怡书《岳麓书院记》,背刊岳麓全景摹刻壁画。轩廊后壁左右,分置石刻,乾隆22年山长欧阳正焕书《整、齐、严、肃》四字,字高1.67米,宽0.94米。轩廊外檐明间有宾步程书"实事求是"匾额和"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对联。讲堂内壁有木刻、石刻多方,刊学箴、学规、题诗等。讲堂东、西序曾名曰新斋、时习斋。清末东序为十彝器堂,陈列商周钟、鼎青铜器十件,均已散失。东西两序现为文物史料陈列室。
半学斋·教学斋 为书院主要斋舍,位于讲堂前庭左右。斋名取自《尚书》之"惟教半学",有半教半学、教学相长之意。半学斋西为湘水校经堂。
御书楼 位于讲堂后,亦名尊经阁,为书院主要教学和藏书部分。南北为爬山复廊,与讲堂后的拜厅相接,内嵌碑碣多方。复廊前部有两座小亭,名"拟兰"、"汲泉",亭间引泉筑池,架石桥其上。明吴愉诗:"空中楼阁蔽松棂,此日谁人问六经。尽在水声山色里,年年芳草逼人青"。
岳麓文庙 为书院供祀之所。现存石牌坊、照壁多为清代或民初遗物。大成门前一对石狮为明代遗物。
百泉轩 位于书院讲堂南侧。单檐歇山卷棚顶,轩北有"文泉",南辟为曲廊水池,紧偎麓山山林。南向高阜上为唐李邕书《麓山寺碑》亭。书院四周辟有"八景":花墩坐月、柳塘烟晓、碧沼观鱼、风和晚香、竹林冬翠、曲涧鸣泉、桃坞烘霞、桐荫别径,现都有迹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