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正模拟与现实的关系 任遂虎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已越来越依赖于电器设备和电脑技术。自然物和人事活动,几乎都可以通过模拟图像呈现在人们面前。从录音到软件,从幻灯到多媒体,从电视教学录像到互联网,构成包罗万象的模拟世界。模拟实验,模拟会议,模拟办公,模拟法庭,模拟市场,模拟实习,以及游戏软件中的模拟战争等等,也就应运而生。
毫无疑问,模拟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网络化和多功能等优点,使用起来快捷省事,直观生动,机动灵活。一个程序复杂、成本昂贵的实验,可以通过模拟实验代替完成。到现场观看一个规模宏伟的名胜,需要一两天时间,但通过录象加解说的教学片,一半个小时就够了。有了现代媒体和网络,学生足不出户,即可眼见四海,耳听八方。现代模拟技术不仅能真实地再现事物的外在形象,而且能按人的需要对模拟对象加以放大或缩小,加快或减慢,从而使人的感官功能得以延伸。如在教学训练中,可通过电脑设备点击某一图标或热键看到图文并存的仿真演示。演示可把宇宙宏观世界缩小,也可把细胞微观世界放大;可把快得看不清的事物运动过程(如火山爆发)放慢,也可把慢得看不见的事物(如植物生长)放快,这就能使观察者更细致、更清楚地了解对象。
但是,模拟技术又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无论人们怎样绞尽脑汁地设置模拟世界,都不能达到足以代替现实世界的程度。现实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多元化的、活生生的世界。虚拟世界用有限的取景框,人为地截取现实世界的外在的有限的某些方面,为某一特定的目的服务。它必然割整体的联系,舍弃众多的与特定目的无关的信息,因而无法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特征。正是从这一意义而言,任何模拟都永远不等于现实。
在教育中,如果侧重于模拟而淡化现实,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消极因素。特别是当模拟和应试搭当而行的时候,就会潜伏种种弊端。表现为:(1)超离现实的虚脱症。现实是丰富多彩的而又复杂多变的。用线性的模拟模式来描述非线性的现实,难免以偏盖全。进而用模拟世界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时,总发现有不吻合现象存在。(2)缺乏人文色彩的贫血症。现实人生不仅需要科技,而且需要人文;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情感。虚拟世界不具有活的人文色彩和生命情感。过分地依赖虚拟模式,在人机关系中生活,会导致学生疏离人际,其情感也会滞留于虚拟世界,一味追求新奇和刺激,对现实的人间生活缺乏必要的眷注关心。(3)信息过载的浮胖症。通过虚拟手段反映现实,必然得借助信息中介,中介的间接性会把本来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也会带来信息超量使学生难以容纳。比方说,区分麦苗和韭菜,只要走向田间地头,便可一目了然。而通过影视图像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二者各自的几个特点加以区分,那么就显得繁杂琐碎,即令背下来,还未必能在实际上区分开来。(4)失去弹性的密实症。应试教育为提高命准率,必然要“全面撒网”, 细大不捐,面面俱到。现今模拟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针对各种各样的考试。于是,在教学软件的设计和模拟考题的设置方面,搞“密密麻麻”,“实实在在”,其结果使学生生活在没有“空隙”的世界中,失去了必要的弹性时间和弹性空间,“食物”过量而消化不良。
众所周知,工具不是目的。一旦工具被作为目的,就意味着工具的异化。模拟教学工具有自身的长处,应当在教学中推广使用;但它也有缺陷,不能用它“包打天下”,代替现实世界。过分依赖模拟手段,将会导致人的价值的失落。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和科技的工具性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颠倒。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培养人包含了多方面的内涵,传授知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因此,新世纪的人才培养,需要重视下述三个方面的平衡:
第一,模拟性与现实性的平衡。在使用模拟手段教学的同时,必须伴以现实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这意味着要能“走进”模拟世界,也要“走出”模拟世界,“进入”现实世界。一定意义上的“现实”,是“模拟”不到的。同样是观察花鸟草木,在银屏上看和到大自然中看,感受就不全一样。自然中的禾苗花草和鹰飞鱼跃,体现了生命的律动和生活的气息,而银屏上显示时,只是一种运动的图像。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和智能的开发的过程,而且也是是精神的塑造和人格的提升过程。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决不在知识、技能素养之下。现实人生是文化价值的本源。我们不能用虚拟的标准来判定现实,而只能用现实的需要来评价虚拟。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把日趋丰富而精巧的虚拟教学模式放到适当的位置。这要求在走向模拟技术的同时,更要走向现实,引导学生接受自然的洗礼和薰陶,观注人世的兴衰变故,重视人际的交往与合作,全面地提高人文素质。
第二,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早在80年代初期即已风行于世的奈斯比特所著的《大趋势》一书,有一章的标题是:“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转变”,在这一章中,作者写道:“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应该在新技术中加入高情感的因素”。在高技术的胁迫下,寻求高情感,就成了人类的应然目标。人在和电脑交往时,虽然也会产生情感,但它只是虚拟的角色化情感,不是社会角色化情感。虚拟情节会影响接受者,使人与之同乐同悲,但它只是一种“共鸣”,而不属于“自我”,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虚拟世界的极致,就是把艺术模拟现实变成现实模拟艺术,不健康的艺术演生为不健康的生活。这种现象,提醒人们除了净化节目内容之外,更要回归生活,培养并珍惜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同活人一起喜怒哀乐。
第三,脑力度与体力度的平衡。
模拟手段一般用于脑力学习。生活于模拟世界,脑力不堪重负,而体力得不到调节,体脑之间严重失衡。电脑屏幕已对年轻人的视力构成威胁。据调查,市区90%的初中生视力不同程度地下降,30—50%的高中生不得不带上眼镜。这固然不能全归于电脑,但看屏幕比看书更费眼,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洛克语)。我们的教育,不能顾此而失彼。人始终需要体智合拍,身心谐调,手脑并用,灵肉统一。动脑而不动手,对年轻人的成长极为不利。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实践。虚拟只是看他人“吃梨”,实践才是自己“吃梨”。 同样是做实验,自己动手做和从屏幕上看,效果就截然不同。所谓走出虚拟,回归自然,不单指到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还包括参加有关生产劳动,锻炼和提高实际的生活能力和操作技能。劳动是体力活动,也是体能锻炼,“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
就是劳动同智育与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语)。从体育课到体育锻炼,从做家务到参加生产劳动,都是“动手”,都对“动眼”、“动耳”、“动脑”起着一种平衡、调节作用,有利于把学生从单一模拟世界中解放出来,使之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应当看到,模拟技术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正确地应用模拟技术的积极功能,同时有效地克服它的消极影响,就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对待的一个新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