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斌:让外行局长办教育是冒险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命运,掌握在全国2000多名县级教育局长手中。因此,我们需要警惕局长成为大校长——这可能会束缚校长们的手脚与头脑,也与简政放权背道而驰。但不可否认,教育局长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教育品质,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局长,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最近,我与几位教育局长谈及这个话题,一人说:局长的兴奋点在哪,校长的兴奋点就在哪。如果一位局长热衷于在牌桌、酒桌上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必然会有一批校长投其所好。
我们梳理了一位理想的教育局长具备的几个特点,比如,有担当、有智慧、有激情,不在乎升官发财,心系学校与师生,把办好教育作为任期内最主要的追求,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能够引领和推动校长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从春侠曾对122名县教育局长进行问卷调查,高达69.3%的人士认为,局长最理想的角色是成为教育家。但现实与愿望有天壤之别。
由于管理的教师众多(常常达县域内公职人员数的一半以上),教育局长已经成为充满诱惑、竞争激烈的职位。不久前,湖南某县的教育局长一职空缺,镇党委书记、县一中校长、县人大办公室主任、教育局党委书记和监察局局长等人展开角逐,最终如愿以偿的是镇党委书记。越来越多的乡镇或其他政府部门的领导成为教育局长,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这表明,教育局长应该具有的专业水准,在许多县领导心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春侠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一期县教育局长培训班发现,76位局长中有60人来自非教育系统,其中33人无教育系统工作经历。在这些人中,不懂教育,把局长当官做的几率更大。
我所接触的这类局长中,不乏能力出众者,但也有人热衷于调动老师、任免校长的权力。有人坦诚,只是来过渡两三年;有人不懂何谓“课程”,以为就是教材和课程表;有人不明白“批判性思维”的意思;更多的局长则认为,抓教育主要是抓升学率,尤其是一本的录取率,把考入北大、清华视为最重要的教育政绩。他们中的一些人决策果断,但急功近利。
教育局长如果不懂教育,只要负责任、有良知,能够尊重并大力支持专业人士开展工作,做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后勤部长”,并善于学习,也能赢得认可。那种不懂装懂,喜欢指手划脚的局长,最让校长和老师们头疼。
另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是,许多教育局长普遍存在抱怨和等待的心态。他们自嘲 “不务正业”、“整天忙的都是和教育没多大关系的事”。对于需要智慧与激情的教育事业而言,这不是好事。局长们可以找到诸多理由为自己开脱,譬如他既要受县委主要领导的制约,还要受制于财政局、编制办、人事局等部门,是一个需要到处求人的角色。有局长甚至开玩笑说:教育局长“不是人做的,做好就不是人了”。而且,对一些县领导而言,教育远没有发展经济有吸引力。一位教育局长曾告诉我:县委书记原本接受了他的邀请,参加新建学校的揭牌仪式,但同一个时间正好有一家酒店开业,结果书记选择了后者。
正因为教育面临着复杂、弱势、尴尬的局面,我们也就更期待有众多能超越个人名利追求、有开拓能力、以办教育为乐的局长的出现。但这种自觉的行动,很难发生在那些看重升官发财的局长们身上。改变之道是,首先需要确定教育局长的任职资格,将有一定的教育系统的工作经历,作为主要的选拔条件之一。如法国要求相关的教育领导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从事过教育工作;日本有关法律规定,类似的人选必须是教育方面的专家;美国的教育行政官员必须有教育管理专业背景。在国内,曾以素质教育闻名的湖南省汨罗市,近20多年来坚持从教育系统内部产生教育局长;有“教育高地”之称的潍坊市,则明确建立县级教育局长任职资格制度,规定主要负责人“要热爱教育事业,为师范类院校(专业)毕业或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而且领导班子成员中,有教育工作经历的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并要有担任过校长职务的人员。
如何确保更多专业化的教育官员得以重用,以逐步改善和提升区域教育的品质,以上经验值得借鉴。毕竟,在目前的环境下,寄希望于一位对教育一知半解的局长拥有办“好教育”的情怀,对当地的师生而言,是一种冒险。
作者:李斌,原载《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24日
02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