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冉云飞:物理学家撰写的文学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3 23:4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物理学家撰写的文学史  


  
物理学家而写文学史,在中国目下这种非常工具主义的应试教育之下,你会视为不可能的“天方夜谭”。可这在民国乃至清末,却并不鲜见,如物理学家丁西林写有不少戏剧、地质学家丁文江写不错的政论和游记等。大名鼎鼎的军事专家蒋百里与学者梁启超一同赴欧洲考察,蒋著《欧洲文艺复兴史》一书后,请梁为其序,梁的序最终写成了《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以应。这说明社会分工并没有让大家各自抱残守阙,而株守知识的一隅,而是在知识的海洋里联动遨游。更有进者,民国有名的法学家吴经熊先生,别说在法学上的贡献有目共睹,单是他一小册《唐诗四季》,其对唐代诗歌的细部理解和整体把握,可以让许多专门吃文学研究这碗饭的人歇菜。王维诗中的韵味和灵魂,阐释者何止万千,但均没有吴经熊先生说王维“有一颗天蓝色的心”来得更加令人震撼,正点而到位。

这位撰写文学史的物理学家名叫郑宾于,是中国固体物理的先驱、天线理论方面的专家。他出生在浙江乐清一个贫困的家庭,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同学于浙江艺文中学,并于16岁时考取官费留日生,留日12年取得东京帝国大学物理学硕士。本来应著名物理学家施士元(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博士)之请准备到中央大学物理系教书的,后来携妻一行入川旅游,被时任成都大学的校长张澜强留下来,遂成为成都大学、四川大学等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对物理学教授郑宾于在专业方面的具体成就,我不甚了然,也没有相应的知识能够了然,但对于他的“旁门左道”却算是略知一二。大抵郑宾于在日本学习物理学的同时,也热爱中国传统学问,以我有限所见,曾于1926年《北大国学月刊》见到他两篇关于《诗经》的探讨文章,其一为《论三百篇后的风诗问题》、其二为《诗问题之后》。此间他还曾向史学大家陈垣先生请教谚语“赵老送灯台”的问题,陈垣在1925年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专门作文“答郑宾于”。对于郑宾于的学问与成就,其浙江前辈蔡元培也不吝鼓励,曾集欧阳修句赠送他:“高文落笔妙天下,清论挥犀服坐中”。

查诸种资料,更加令人吃惊的是北新书局1930年至1933年陆续出版了署名郑宾于的《中国文学流变史》三卷(是书曾于1938年重版),在二十世纪文学史的写作与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我没有读过《中国文学流变史》一书,无法完全证实其书中有多少创获,但从间接所知其为薛涛翻案来看,也算自成一说。别的且不说,单从写作和出版时间来看,其引领文学史写作和研究的新潮是可以想见的。就我粗略所知,在郑著前面出版的,也就曾毅《中国文学史》(泰东图书局1915年)、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中华书局1918年)、范烟桥《中国小说史》(苏州秋叶社1927年)、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史》(光明书局1929年)等少数几种,而胡云翼《新著中国文学史》(北新书局1932年)、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平朴社1932年)、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世界书局1933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华书局1941年)等诸种享有大名的文学史,则在时间上瞠乎其后。

有人会说,你既然没看到过这部《中国文学流变史》,却又来说他写的一部文学史,那不是无中生有么?我多年搜旧书的经历中,有许多意外的收获,八年前我于旧书摊以十元之价得一册石印线装《中国文学史大纲》,十三叶二十六页(成都中南大街复兴公司代印),署名郑宾于著。此书是为浦澄中学所编的讲义——浦澄中学即为军阀刘湘所办,如建国中学为邓锡侯所办一样,彼时四川军阀在辟公园、修公路、办教育三件事上还是颇热心的——大学老师兼中学的课在民国时非常普遍,彼时成都石室中学的师资就比如今许多大学都还要强。《中国文学史大纲》内容只有第一编《叙论》,内容由引言、文学史是否科学?何谓文学?文学之起源、文学史之定义、本书之作意六部分组成。本书开篇辟首第一句即出人意表:“四千余年来,我国学者在学术上共同努力之总成绩,除了‘七乱八糟的一团’而外,再也别无其他长物,可以值得表彰者!”对科学的信仰加上激进主义风气传染,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令人吃惊。

我手中的《中国文学史大纲》是作者的一个自留校改本——即书出后作者自行修订,以便下次重版时拿出来订正的作者自留本——满本是作者红笔的校正和添加,连“叙论”写竟的日子1933年3月29日都是红笔添加上去的。如果北新书局所出的《中国文学流变史》系同一个郑宾于所为的话,那么这个“叙论”或许是从该书省编而成。郑宾于对日本用“支那学”来称呼中国学深致不满,留日多年的他对日本文化充满一些不冷静的态度,甚至不惜逸出正文来一段“爱国教育”:“且夫既为中华国民,要必自尽其天职!秉笔之士,既不克执干戈以卫社稷,如能举其固有之文化,以求发扬光大于世界,不亦尽其爱国之责欤?”(P11—12)不是说这段话不好,不是说它无意义,这在寇氛日深的年月非常让人理解。从另一个侧面亦可以看出,郑宾于虽然是一位科学家,但其情感之喷发于一般文士也不遑多让。

《中国文学史大纲》虽然只有薄薄二十六页,但内容却并不单薄。他非常提倡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和撰写文学史,对历来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极尽痛诋之能事。“夫经史子集,原非科学之专名,仅止著述之例类,国人安于所习,蔽所希闻,未尝睹科学之条贯,妄谓其研求为已足。怀‘抱残守缺’之志,存‘狭恐见破’之心,遂自以为可以振兴学术,发扬文化,多见其不自量也!”(P2)郑宾于用培根和冯特对于科学的分类及阐释,来做“科学分类表”和“东西方文学之质量表”,这在彼时所撰的文学史中可算是别出新裁的。并说“各种科学之特殊性质虽不同,然皆有其共通之目的。一切科学,皆系将多数人之‘经验’与‘事实’,凭藉知的构造用极‘精准’‘简单’与切实之文字记述者也。而此精确之记述,皆以表明各种事物互相关联之法则为归宿,故必对于种种事物,加以精密之观察与深刻研究,然后乃可发现其自然之法则,而为最有效力之思想者焉。”(P11)此种对科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精准论述,恐非他这样的科学家不能道出。

他在探讨文学史、文学的定义时,从章太炎、胡适、谢无量、梁启超、圣伯夫,到《古史辨》,旁征博引,联袂演出。但在阐述本书主旨时,却也非常清醒地意识到:“矧以本书之作,原为讲习之应用,尤非专门之著述,故于渊源流别之外,尤应注意其材料之征引也。谨悬此旨,以为之鹄。倘若不幸而获世之诟厉,则犹庶几可存作者一家之言也。”(P13)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于文学能有这样较深的研究已属难得,但这样的成就却非幸致。抗战时郑宾于家住华西坝,其往来密切者均系出名的艺术家,如庞薰琹、吴作人、叶浅予、戴爱莲、李有行、沈福文、马思聪等,此前老同事吴虞在日记里亦记述过与郑宾于同赏京剧的雅事:“闻郑宾于与女生陈俊修来访,即往宾于处,听留声梅兰芳《祭塔》、程砚秋《玉堂春》、徐碧云《女起解》三折”(《吴虞日记》1931年2月24日)。物理学家而风雅若此,大概只有善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著有《眼睛看不见的东西》的汤川秀树可以媲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7:18 , Processed in 0.1238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