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达芬奇共解剖30多具尸体 所作人体解剖图生动清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8 13:4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达芬奇共解剖30多具尸体 所作人体解剖图生动清晰
来源:晶报
组图:达·芬奇所绘人体解剖图
达·芬奇自画像
  提起达·芬奇,人们首先想起的是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以及达·芬奇自画像所呈现的哲学家形象;虽然被广泛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达·芬 奇却绝非仅是画家。他是个全才,从艺术到科学几乎无所不能——与神之间似乎只差一具不死之身。随着8月1日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的开幕以及达·芬奇人体解剖图手稿的展出,达·芬奇再一次成为英国艺术界的热词——这一次,人们聚焦的是作为人体解剖学家的达·芬奇。
  晶报记者 王卓芬
  对人体解剖的兴趣有据可依
  我们已知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他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通才,除了绘画,他还擅长雕刻、数学、物理、天文、音乐等,同时,他还是一个解剖学家。
  英国文化评论家阿尔斯泰·苏克8月5日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撰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作为解剖学家的达·芬奇。苏克稍后还将在英国广播公司的一档文化节目中解读人体解剖学家达·芬奇。
  达·芬奇对人体剖学的兴趣有据可依。在15世纪80年代末期,达·芬奇受聘于米兰的宫廷贵族卢多维科·玛丽亚·斯福尔扎,从事绘画及研究工作。 一天,达·芬奇坐下来,在一张纸上用他特殊的从右到左的镜像书写方法写道,“1489年4月2日”,然后又写上:“关于人体图解的书。”8月1日,第十届 爱丁堡艺术节开幕,8月2日在爱丁堡荷里路德宫女王画廊开展的达·芬奇人体解剖图手稿展览显示,直至20年后,达·芬奇才在人体解剖学方面有了大的进展。
  1489年,达·芬奇30多岁,已经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画家。在随后的几年中,作为工程师的达·芬奇还为斯福尔扎家族承担另外一些工作,如修建运河。当时,基于一些直接的观察,他已经对人类头骨小有研究。不过,他当时还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去获得解剖用的尸体。
  共解剖了30多具人类尸体
  到了1507年,50多岁的达·芬奇已经是欧洲最具盛名的艺术家,他能够比较轻而易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个冬天,一个老人死于佛罗伦萨的一家医院后,达·芬奇解剖了这位老人的尸体。至1519年达·芬奇逝世,他总共解剖和观察了30多具人类尸体。
  达·芬奇解剖尸体最 活跃的阶段在1510年至1511年间。他当时与帕维亚大学年轻的解剖学教授德拉·托瑞合作,在几个月里持续、系统地进行人体解剖,画下18张解剖图,这 使他出版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人体解剖专著的梦想几乎成真。这18份手稿包含了240幅图和超过13000字的笔记。这些手稿也就是此次在女王画廊展出的主要 作品。
  事实上,一年前白金汉宫的女王画廊已举行过一个名为“解剖学家达·芬奇”的展览,展出了皇家收藏的200幅达·芬奇人体解剖图。同样由马丁·克 莱顿策划的这次新展览又有什么不同呢?这次展览收集了达·芬奇更早期和更晚期的一些人体解剖图,比如1489年画的头盖骨剖面图。当然,这还不足以全面展 示达·芬奇作为解剖学家的全貌。
  相比之下,本次展览最大的特色在于,把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图与当下先进的医疗技术——CT、MRI及3D影像等设备拍下的图像并列展示,让观展 者可以感受到达·芬奇当时的眼界是何其高远,也能让观者更接近达·芬奇当时作画的心境。从这些图像看,达·芬奇的兴趣不仅仅在于画下他所看到的人体构造, 更在于了解人体功能。在某些情况下,达·芬奇的作品包含了比现代医学设备所产生的图像更生动、更清晰的信息。比如,达·芬奇笔下的小腿,比起CT显示的图 像更易于理解。
  在1510年至1511年,达·芬奇已然发现了今天的解剖学者们仍然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在复杂的解剖过程中最好地展现解剖学家的发现。在文艺 复兴时期,达·芬奇对解剖功能学的理解是非常独特的,假如他当时能发表他所画的人体解剖图,无疑他将跻身于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科学家之列。
  名画的方寸之间浸满心血
  但历史并不容假设。迄今为止,达·芬奇还是被广泛认同为一名艺术家。他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包括《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
  15世纪90年代,小说家马泰奥·班代洛还只是个孩子,那时他在米兰的圣玛利亚感恩教堂道明会修道院做见习修道士,他的叔叔维琴佐当时是那里的院长。班代洛常会看着达·芬奇在修道院的北墙上工作来打发时间,达·芬奇当时正在绘制的正是他一生的杰作——《最后的晚餐》。
  班代洛后来曾撰文回忆达·芬奇当时创作的情景。“有时他会在那里从早干到晚,手里一直都拿着画笔。他画个不停,常会忘记吃饭或喝水。有时候,他 会连续几天不碰画笔,一天中有好几个小时伫立在他的作品面前,双臂交叉放在胸前,独自一人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画中的人物。我也看到过他在中午太阳最烈的时 候,好像突然有急事要做一样,放下手头正在制作的黏土模具,离开韦奇奧宫直奔圣玛利亚感恩教堂。他也不找个阴凉处休息片刻,就赶忙爬上脚手架,拿起画笔在 墙上涂上一两笔,然后随即转身离开。”
  这幅名画的诞生过程,让人不由感概画面的方寸之间都经过画家的不懈奋斗,浸满了他的心血。
  就像其代表作《蒙娜丽莎》,达·芬奇本人也一直给人以神秘与疏远的感觉。他1452年出生于意大利一个名为芬奇的地方,他的一生与很多富有意味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私生子、性冷漠等。他同时还是一名素食主义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0:38 , Processed in 0.0623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