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式教育的争议与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4 08:5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式教育的争议与问题
     王 聃


中国式教育至少存在以下几大争议性问题:家庭教育多投资少情商;学校教育重产出轻成长,社会教育多负面少熏陶。争议性的话题之下,中国式教育想不成为舆论焦点也难。   
“中国式”是不是越来越成为贬义词?我们并不这样认为。但作为一个事实,“中国式”的组合词汇的确越来越具有争议性。譬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暑假、中国式教育。究竟何为“中国式教育”?对此同样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它只是会让人想到父母不遗余力的努力培养、似乎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我们谈及中国式教育,其实更多在谈及与此相关的种种问题,这也是中国式教育催人五味杂陈之处。

从个体经历和媒体所归纳的事实来看,中国式教育至少存在以下几大争议性问题:家庭教育多投资少情商;学校教育重产出轻成长,社会教育多负面少熏陶。争议性的话题之下,中国式教育想不成为舆论焦点也难。

“重投资少情商”的家庭教育

评价中国式家庭教育,就不能不提到前段时间被议论纷纷的李某某案。身为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有着优越的家境,但李某某最终成为轮奸案的犯罪者,不能不说这是家庭教育失败的极致样本。

至少从公开的资料来看,李双江对儿子的“才艺教育”是成功的—— 4岁选入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他还曾获得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第八届北京钢琴艺术节优秀演奏奖等多个奖项,2009年甚至入选为最年少的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但此种过度的投资,是否也意味着情商教育的同步缺失?李某某最终获刑十年的一审结果,就是看得见的答案。

这种多教育投资轻情商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曾经被围观者如此描述:一些人以为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为孩子报各种课外班,给他们请最好的老师,培养他们的各种特长。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常有不顾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规律,盲目实施超前教育的“拔苗助长”行为。如此,出现的往往是极端式的家庭教育方式。譬如,为了让自己子女不输于他人,采取棍棒教育;只注重子女的学业发展,其心灵与情感教育完全被忽略。

2012年重庆市发布《重庆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发展报告》,该报告显示,在重庆的家庭中,教育开支占到家庭开支的35.2%,成为家庭第一开支,很多家长都不惜重金投资在孩子教育上,然而由于教育投资在“智力”教育和“德体美劳”教育严重失衡,许多家长对培养子女的健全人格都有所忽视。该报告同时显示,有21.7%的家长认为该打时就打、让孩子长记性。而在家庭交流中,只有5.1%的家长主张与孩子进行民主讨论。由家长一手主导、过度投资却忽略情商培养的家庭教育模式,无疑是催生“李某某”的推手之一。

“重产出轻成长”的学校教育

中国青年报曾经刊登过一篇《中国式教育:正在把最好的天性慢慢磨灭》的文章,文章说,高考就是一场战争,平时训练就是一场场小规模的战斗,高考那三天就是决战。我们从走进学校就这样被绑上了战车,日日夜夜被各种作战命令驱驶着向各种难题“开战”。我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怀疑和批判精神就这样被无休止的考试、排名所磨灭。我们的头脑和思维方式已经被“训练”成了“机器”,只能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进行“操作”。我们学到的知识与日俱增,而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在每况愈下!我们虽然做了无数深奥的习题,却没有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该文或许稍稍夸张,但它映射出的,正是被我们重复多次的教育弊端:重产出轻成长。一张考卷依旧在决定绝大多数人的升学命运,所以学校教育的中心与指挥棒仍然是升学率。尽管种种教育改革在进行,但它依旧难以从本质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取向。

有媒体报道,在2012年高考前夕,湖北孝感一中高三(3)班学生集体在教室挂吊瓶,一张边打氨基酸补充能量边复习的照片,被传上微博后引起网友及媒体的强烈关注,一度被调侃为“史上最牛‘吊瓶班’”。

仍然要以一些被热议的教育新闻为例证。2012年4月9日,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当天上午,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5分钟的演说中,这名学生“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对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的不满,抨击父母强加给自己所谓的“理想”,引起一片哗然。

当学生在升国旗仪上刻意抨击教育制度,它说明应试教育强度已超过了学生的接受极限。当师生之间的下跪行为频频发生,其可能带来的伤害也早已被观察者所重复指出。下跪是基于封建社会等级秩序而衍生出的礼节,代表的是臣服和不平等的意味。现代的文明社会中,没有谁可以强迫他人下跪。而动辄就可强令学生下跪的教育,又能培养出怎样的公民?

多负面少熏陶的社会教育

反思中国式教育,社会教育部分自然也是无法被回避的。所谓社会教育,其实存在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则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总而言之,现代社会教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教育依旧是多负面少熏陶的。

就狭义的社会教育而言,文化馆、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等公共设施,都被认为是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之不足、促进青少年个性全面发展的专门组织。但在现实中,此类组织的人均数量明显不足,而且它们的公共属性也体现得不明显。

于广义的社会教育而言,从理想主义的角度出发,教育应该引领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动辄被社会“教育”,这需要教育本身的独立性。而我们中小学教育天生不足的独立性,注定其要成为现实的投影仪,甚至并未成为一个脱离于现实流弊之外的空间。当社会上流行起“拼爹”,学校里学生们的送礼运动也从未流失;当在现实生活中几十个路人不敢扶起一个摔倒的老太太,学生们拾金不昧的主动性也在减少。这并不能说学校就已不是一块净土,但因为学校不独立的教育状态从未改变,转型期社会的负面影响总能很快地被传递。我们的社会教育已多负面,其熏陶性的功能在日渐式微。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08:53:03 | 只看该作者
当中国教育遭遇外国教育
      李妍


中国家庭的老人常调侃孩子碰到什么好东西就要赶紧去抓,而美国的幼儿教育口头禅则是“不要碰”,这不仅是事关礼貌,也是在教育孩子尊重别人的财物所有权。   
旅美中国学者高钢坦言第一次遭遇美国教育时,就被吓了一跳。这是怎样的教育呀?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排位。上英语课,题目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物理课,作业是研究城市照明系统布局;上德育课,居然是让孩子从爱护小动物开始……这还只是美国教育的棱镜一角。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国外教育展现出的,都是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洋景”。

反观中国教育,孩子们在课堂上坐得笔直,每天把死记硬背的作业写得一丝不苟,这究竟是教神圣与威严规训的结果,还是压抑和束缚后的产物?孩子们每天要面对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却常常难以面对美好的自然、肩负个体的责任、拥有良好的情操,这究竟是个体成长的遗憾还是社会文化的缺失?

“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一位国外教育学者曾这么说。那么,中国教育存在哪些缺陷?任何教育都各有长短,国外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别在哪些地方?我们又该怎样审视为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知识投资还是人格培育?

如今的中国教育似乎正在走进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一面是把孩子时时捧在手心,骄纵成性的“蜜糖式教育”,一面却又棍棒交加,动辄对孩子施以“虎妈狼爸”不可侵犯的威仪。最新的《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发展报告》揭露了当下中国家庭教育面对的尴尬现实:92.3%的家长称教育孩子很难,其中,“棍棒”教育受追捧、父母与孩子间平等交流方式缺失造成家庭“冷暴力”、教育投资不惜重金但重智力轻情商……

在越来越提倡爱的教育的年代,“棍棒式”教育回潮,体现出的正是中国式教育的问题。在一些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骄纵导致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有的甚至丧失了基本生存能力。在这种情境下,传统“棍棒教育”有所抬头,“狼爸虎妈”的严苛教育模式受到追捧。

不管是棍棒教育受追捧,还是家庭冷暴力横行,教育投资重智力轻情商……最终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为了让孩子获得世俗的成功,包办了孩子本应该做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物质享受方面,对孩子“百依百顺”。其结果就是忽视孩子的人格、身心发展,孩子在独立性、责任心方面存在严重缺失。

反观国外家庭教育,重视品格与道德修养,注重塑造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心,而非简单的知识训练,这些自不待言。比如,美国家庭很鼓励孩子乐于助人和为公众服务的行为,教育孩子从小就应对身心残疾者给予同情和帮助,并广泛提倡要爱护小动物。英国家庭则十分提倡为社会服务和遵纪守法的精神,许多家长都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危机感和对社会、对别人的责任心。即便是在日常的个人品格、道德教育上,国外家庭与中国的教育也截然不同。比如,对于诚实的教育,中国家庭容易流于口头和形式,而美国家庭对于诚实往往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中国家庭的老人常调侃孩子碰到什么好东西就要赶紧去抓,而美国的幼儿教育口头禅则是“不要碰”,这不仅是事关礼貌,也是在教育孩子尊重别人的财物所有权。

对于不同文化之间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也有过类似观察。他在《吾国与吾民》中写到,布朗的母亲在他临行时嘱咐他要“抬头挺胸,坦率回答别人的问题”,然而中国母亲与儿子分别时最多的嘱咐却是“不要管人家的闲事”。这是70多年前的记录和观察,但时间走到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似乎还停留在老地方,是否应该来一次系统梳理和反思呢?

学校教育:自由创新还是应试填鸭?

说到学校应试教育,恐怕很多人都不会忘记一位中学生国旗下的演讲。2012年,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猛烈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由于语出惊人,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这或许只是应试教育压抑之下的极端案例,但它也足以映照一种现实:那就是应试指挥棒下,学生只是应试的机器,而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学习的唯一目的成了考试,而不是探求知识的奥秘;学校教育不是为了孩子的心智成长,不是为了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只是为了获得高的升学率。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教育流水线上的产物,他们不再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不再需要个性,而只需要跟着老师亦步亦趋。这种教育方式造成了中国学生对学习的普遍反感与厌倦,一个比较普遍的案例是,老师为了激励学生认真读书,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现在好好读书,以后考上大学就可以不用读书了——学习似乎不再是为了掌握知识与技能,反而是为了不学它——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回过头来看美国的学校教育。虽然他们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却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或许很难说清孰优孰劣,但教育的结果却一目了然。一位走进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中国留学生就曾说:“我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他的感受正是两种不用教育体系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如果在求知的旅途上,学生是一个主动的求知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被动接收书本的教条和老师的答案,那么他在寻求知识时不仅能获得自我证明的快乐,更能一天天建立起自信、自尊,培养独特的眼光和独立的头脑,将来才可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由地开拓人生。

社会道德培育:口头说教还是责任践行?

除了在知识训练上,美国教育不会把孩子关进知识的牢笼,他们更不会为了一味强调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德行的培育与公民责任的践行。

当然不能说中国教育忽略德行培育,恰恰相反,中国的日常教育里常常充满了道德的灌输与说教,但很多时候,它们只是落脚到虚无缥缈的精神倡导,只是满足于一种口号式的宣传与树立道德标杆,却很少落实到行动上的践行。特别是,一旦道德培育、公共责任践行与应试教育冲突,那么往往就是应试先行,只要学习好,道德、品格培育与社会实践只能让位。这与国外教育中,品德教育与公共责任培育占教育很大权重,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人就认为,人不是天生就有什么高尚情操的,高尚的情操需要培养教育,甚至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教育、陶冶和训练。于是,他们会一边用各种方法“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去追求真善美,同时,也会用一些强制性手段教你去做一个好人。这与我们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似乎有些不同。

美国的高中毕业生要想顺利毕业,要想进入大学,必须拥有作为志愿者在社区进行服务性工作的经历,参加这种“义务劳动”的时间要达到规定的标准。一位美国大学的系主任就曾表示,他录取学生的时候,非常注重“志愿者服务时间”这个指标。他说,一个孩子能否关注他人的命运,关注社会的需要,是这个孩子今后能否有大的造诣的前提条件,不管他研究的是什么专业,他都需要把为人类工作当成目标和动力。

敦促和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前进的根本途径,只有接受过真正独立、自主与践行公共责任的人,才可能更深入地了解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他们也才能充分运用所学,既依存于社会,又自觉地爱护社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22:00 , Processed in 0.0792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