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陆建德:中国人对诺贝尔奖还有自卑情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8 09:3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陆建德:中国人对诺贝尔奖还有自卑情结




陆建德
1954年生于浙江杭州。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90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中国近代文化与政治。著有《麻雀啁啾》、《破碎思想的残编》、《思想背后的利益》、《潜行乌贼》、《击中痛处》等。

本报记者 李怀宇 发自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讲话温文尔雅,兼有江南才子与英伦绅士的风度。他亲历了中国天翻地覆的变革,也沐浴了剑桥大学春风化雨的学风,既醉心于英美文学的研究,又关注近代历史发展和当下的状况。他说:“这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有幸目睹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不敢乐观,因为深知我们的社会面临很多挑战,需要有智慧来应对,需要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思想资源。”

陆建德的父亲是上世纪30年代交通大学毕业的,还在读交大预科的时候就读过一点莎士比亚,小哥哥“文革”时是杭州大学外文系学生,家里有一些英文原版的著作,另有一些旧书,是祖父和外公留下来的。1966年,陆建德小学毕业,无事可做,就在家里读闲书。1968年到1970年读初中,随后就进入社会。学校上课不多,没有正式教材,学生经常开批斗会,或上街庆祝“最高指示”发表。英语一共学了38个单词。上世纪70年代初,杭州外文书店重新开张,可以凭介绍信、特殊关系进去。陆建德在外文书店买过一些影印的外文书和教材,并学灵格风英语。他的朋友之间有一个流动的图书馆,也能借到各种各样的书,有时候必须在一两天之内归还。他说:“回想起来我们当时对世界文学的兴趣大于外国同龄人。我这个年龄的人读过大量的俄罗斯文学作品,这在英美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在学习的方式上,批判性的敏感阅读是弱项。”

英国餐桌上的社交

1978年参加高考时,陆建德想读中文系,最后因英语成绩计入总分比较好,考入了复旦大学外文系。他说:“ ‘文革’给中国青年心理上造成一个很大的阴影,有一种不安全感,我就生怕到大学里会被赶出来,总是有很多焦虑,在复旦读了一个学期后产生了在家的感觉,那是很美妙的。我读的是外文系,也常去听一些中文系的课。”

1983年,陆建德初到剑桥,心中有典型的中国式焦虑:在这里来还吃得到大米吗?他马上得知超市有各种各样的米,有印度米、印尼米、泰国米,如释重负,回想起来颇觉可笑。他说,应该随遇而安才好,与同龄英国人相比,见识实在太少,对自己不大熟悉的东西,有点畏惧。好在他得到学院和好几位中国学生、访问学者的帮助,熟悉了那里的生活,也觉得西餐很好,慢慢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全新的学术天地。他说学院体制最大的优势是不同学科的人可以住在一起,尤其是共同就餐,交流起来很方便:“吃饭并不是说大家填饱肚子,或尽说一些祝酒的无聊话,而是一个社交场合。”

陆建德所在的剑桥达尔文学院比较年轻,只收研究生,没有自己的教堂,不像剑桥那些20世纪之前的学院。“因为达尔文讲进化论,跟宗教好像有一点对立。剑桥最有名的教堂在国王学院,像精致的石头雕塑,非常美丽,可能是剑桥最有名的建筑之一,它的唱诗班录过很多宗教方面的声乐作品,享有很高的声誉。徐志摩和萧乾曾经在国王学院待过。我的学院文化氛围比较新,虽然大学是古老的。”西方大学是宗教的产物,一直到19世纪整个社会还是很虔诚,所以老一点的学院都有教堂和唱诗班。第一个圣诞前夜的下午到国王学院教堂听唱诗班演出,那种圣洁崇高的感觉是以前没有经历过的。达尔文学院的餐厅是一个八角形的建筑,周围是玻璃,可见窗外的景色。传统的学院餐厅是老师围着高桌(high table)吃饭,其实长条桌并不高,只比地板高出一截,学生们则在低一点的地方吃饭,但是达尔文学院的餐厅是平地,老师和学生不是分区而食,大家拿着盘子随便坐。所谓的老师是指这个学院的院士(fellows),他们专业不同,午餐后回到自己的系或实验室工作。剑桥牛津实行学院制,专业系科直属大学,但是教师和学生分属各个学院(各有三十多个),学院给成员提供一个社会背景,跨学科交往的平台。研究生的学业与学院无关,陆建德的导师是克莱尔学院的。学院是个自治程度很高的学术群体,但在大学里又互相合作,学术生活背后体现出广义上的政治能力。

90年代的变化是知识界成熟的一部分

牛津、剑桥的大部分房子都是几百年以前建的,有些即使是新的,材质看起来也跟老建筑比较协调。陆建德说:“在20世纪60年代,剑桥大学历史系造了一个图书馆,完全用几何图形,是玻璃加红砖,当时引起争议。我们关于现代化建设有一些预设的概念,纽约的摩天大楼成了每个人心中现代化的象征。到了欧洲才知道,有历史的城市首先必须保护传统建筑。像剑桥、牛津,有的路很窄,墙上会有一些汽车剐蹭的痕迹。路面还可能是石块铺就的,不平整。人们喜欢骑自行车,停放时往往靠在墙上,墙有点磨损掉,处处是历史的斑痕,回想起来感觉是很温暖的。”也有些中国学生对古老的建筑非常失望。

更大的冲击是如何去学会一套新的说话方式。陆建德回忆:“我们总是以为中国人说话曲来拐去,洋人说话直来直去,实际上是倒过来。外国人开讨论会,如果有人提出批评意见,会很委婉,你如果不敏感的话还不知道提出来的问题可能是颠覆性的。我们喜欢对错这样的概念。”陆建德到导师家去开讨论会,茶几上放满了红酒,大家以酒为伴,要插话不容易。他说:“人文学科的学生出去读书可能跟工科学生差别很大。后者的研究很快就走上正轨了,因为在实验室里学的东西差不多,但是人文学科表述的方式不一样,可能是另一种话语系统。当时国内信息还不大灵通,熟悉那套话语需要时间。”

陆建德的博士论文是研究英国文学批评家F.R.Leavis(利维斯)。“他对诗、小说的分析非常细腻,又有一种道德的关怀,但不是道学家的关怀,跟我们文学中直接说出来的伦理传统不一样,他更关注小说里的角色怎么看自己,怎么看自己和周边人的关系,是不是有无我的习惯。我们重视名义,好坏是预先设定的,史籍里‘进谗’的必是坏人,观察道德内涵的切入点差别很大。这是比较文学的教益。中国文化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相信‘性善’的,‘好人’都特别自信,贾宝玉生下来嘴里含着一块玉,说明他很纯洁,自己是光亮的一点,周围是黑暗的。问题总是很多,但自己不是问题的一部分。”

1990年,陆建德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回到中国。他发现出国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大的变动阶段,自己虽没有直接参与上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一些活动,但是远距离观察,感受可能跟国内的人不一样。“那时候的文化界,一方面很活跃,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充满了躁动不安的情绪,对新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迷恋。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一艘船,帆张满了,要乘风破浪,但船身又太轻。中国思想界要张帆远航,自身缺少一种比较平稳的定力。后来90年代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我认为这些变化也是中国知识界成熟的一部分,形成不同观点是完全正常的。任何简单化的思维、寻求灵丹妙药的冲动,都要不得,我们自己要积蓄力量。”





“我们走了很多弯路,方明白不能光靠市场”

牛津、剑桥容易出自视很高的懒人

时代周报:你到剑桥大学之前,已对莎士比亚以来的英国文学读得很深?

陆建德:这倒谈不上,一直到现在依然很不够。在读大学之前,我已经读了一点英国文学,包括莎士比亚,主要读翻译。家里的原文剧本也读过一些,读得结结巴巴,语言关没过。“文革”期间读书是好高骛远的,马马虎虎,只图速度。还读过不少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的翻译作品,他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英国对他的评价较低。读得多的还有萧伯纳、哈代、狄更斯等。

到复旦后读书才变得细致了,首先得感谢精读老师。图书馆借书限制极少,外国老师也很愿意借书给我们,比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动物庄园》,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些书是带着扭曲的心理去看的,劳伦斯小说中的性描写激起很大兴趣,记得那本平装本的有些地方屡屡被人翻阅,书页的边缘有点发黑了。

后来又看些很可疑的当代美国小说,应该列入黄书的范围。不过很快回到正路。读《1984》是非常让人不愉快的,书里有一个超级思维能手,他有犹太人的名字—果尔德施坦因,他大篇地讲无理之理,当时勉强读下去,并未觉得讽刺得巧妙。《动物庄园》里的马让人特别难过,奥威尔用拟人的笔法来写这匹马的遭遇,勤勤恳恳但最终还是受欺负、虐待。当时中国人对动物的关心是不够的,我小时候的同伴们都会有一些虐待小动物的劣迹,看到任何鸟的第一个反应是怎么把它打下来,缺少最基本的温情和爱心。我这一辈中国青少年的心是很坚硬的,身上好像有一层厚厚的铠甲,有些词(如“爱”、“同情”)在我们的心灵上没有印记。我们熟悉仇恨愤激的话语,所以鲁迅在“文革”中还是沉溺于暴力的造反派们的英雄。这是一种损伤。把这层铠甲戳破,激活身上比较温暖、柔弱的东西,是很重要的。

时代周报: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讲,伯林(Isaiah Berlin)在英国的学术界影响如何?

陆建德:我有时候号称是伯林专家,不好意思。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关注他,博士论文的前言还引用他关于浪漫主义的论述。伯林在英美的影响较大,英国人对他态度有点复杂。牛津的沃尔夫森学院(Wolfson College)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专招研究生,与剑桥达尔文学院结为姐妹学院,首任院长就是伯林。两个学院经常有交流活动,我曾代表达尔文学院到牛津去跟沃尔夫森学院的学生比桥牌。伯林很长时间当那个学院的院长。

沃尔夫森学院不是那种光芒四射的老学院,成立时有各种各样的资助。伯林因为犹太背景,跟美国的政界关系紧密,拉钱的渠道比较多。他对启蒙主义的批判、对浪漫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的缘起的分析都是蛮有趣的。只有了解他的犹太复国理想才能发现他的所谓自由主义充满矛盾。他分析19世纪俄罗斯激进知识分子说话不负责任的原因,很到位。

时代周报:你发现英国学界传统的风气跟当今美国学界有什么不同?

陆建德:美国学术界的竞争特别厉害。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有一些老师其实挺好的,他们没出过什么书,也不是博士,头衔就是“Mr.”,某某先生。现在这一类人物已经少了或者不大有了,我在剑桥的时候还有几位这样的“先生”,在美国大学看不到,他们是多面手(叫做“generalist”),教书范围广。当然述而不作不一定就是优点,可能是牛津、剑桥容易出自视很高的懒人,在学院里做所谓的院士(Fellow)就进入了英国的特权阶层。

记得老师中单身的比例较高,大学毕竟是从修道院发展过来的,但愿鲁迅先生不要像批判“寡妇”那样笑话这些独身主义者。无法想象上世纪20年代的欧美社会能原谅《寡妇主义》那样的文章。有一位华生先生,书倒是写得很多,单身,从他圣约翰学院古色古香的房间里经常飘出钢琴声。19世纪中后期,剑桥外围开始出现了一些住宅,是给那些结了婚的院士住的,结婚的人后来比例越来越高。英国学者一般不大喜欢参加学术会议。

“五四”那一辈有些东西永难企及

时代周报:当年参加五四运动的人物像傅斯年等人,后来成为非常重要的学者,或者是重要的学术管理人才。为什么几十年后在运动中出来的人在学术文化上特别突出的并不多?

陆建德:五四运动发生以后,学生领袖傅斯年很快就反思了,他认识到学生还是应该厚积实力,就叫学生好好念书。五四运动时间短暂,即使参加,学业上损失不大。罗家伦“五四”后去美国留学,得益很大。他也是学生领袖转为学术管理人才的例子。“五四”那一辈人有一些东西是现在永远难以企及的。比如说像鲁迅的古文,现在大学教授远远不及。

到了上世纪20年代中期,北京女师大不断闹学潮,少数学生心思静不下来。其实学生不应该干预校长的任命,不应该打派仗。对年轻人而言,权力大了,自以为什么都敢做,未必是好事。许广平是学生领袖,但是毕业后到广东女子学校当教师,开不了国文方面的专业课,为什么?应该追问段祺瑞、章士钊的责任吗?驱赶校长,无非是做红卫兵的先驱。后来好像没有再出傅斯年、罗家伦那样的人物。

时代周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术思想界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陆建德:在上世纪80年代,思想界有很多人是欢迎市场经济的,但是这跟叶公好龙一样,市场经济真的来了,人们又不愿做出牺牲。在80年代初期,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的毕业生都非常好分配。到了80年代末,这些学科不像原来吃香了,而经济学界的人变成了天之骄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跟市场经济有关系的。

市场经济不一定慈眉善目,它从打开的窗户探头进来,眼神里可能还有凶光,对原来欢迎它的人尤其是普通百姓也不一定客气,这样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动荡不安。经过一个调适过程人们也许习惯了。但钟摆运动总是不好的。中国学术界的毛病也暴露出来了,有些人太热爱包治百病的药。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做得不够的,看看我们的城市规划、地下管道即可知道,太没有章法了,混乱失序的例子太多。

1992年,《经济学人》有一篇文章就对中国知识界提出批评,说现在计划更重要了,在金融、生态安全等很多方面需要有政府的参与,但中国有些学人普遍认为市场能够解决一切。《经济学人》从来不是主张社会主义的,它的批评就更有分量。我们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明白很多事情不能光靠市场,尤其是对世界了解多一点的话,会看到中国的计划很多方面远不及欧美好。上世纪90年代的学术界非常推崇哈耶克,但是在西方的社会现实中,福利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成了基本人权,哈耶克的理论不可能付诸实践。当然国内学术思想界在90年代也呈现出多元的格局,对市场的危险性也有认识。

全国狂欢暴露了中国的诺奖焦虑

时代周报:莫言讲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他大胆的创作风格,但在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的作品并不算畅销。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变成一个狂欢的盛宴,为什么中国人这种诺贝尔情结一直很深?

陆建德:英国有一位专门翻译中国文学的女士,叫蓝诗玲,她讲过中国作家的诺贝尔情结,用的英文是“complex”,听着就特别不舒服,会联想到恋母情结、恋父情结、自卑情结,都是不大正常的。我是希望中国作家和整个社会都能够坦然面对诺奖,莫言本人还是超脱的,但社会的反应恰恰说明原来确实有一种焦虑,也可以说是一种情结,这次突然爆发出来。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莫言是很好的作家。全国的狂欢暴露了我们渴望承认的一种焦虑。我相信慢慢地中国还会有其他一些人得诺贝尔奖,我们的心态就会变得平和一些,我真希望这一天早早到来。外文所一位同事到英国去采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找到她住的区域,问路时问人家知不知道莱辛的家,路人不知道。

时代周报:英国人或者美国人得诺贝尔奖不会像我们这么兴奋?

陆建德:美国人好多年没得到了,其实好作家是多的,他们不会抱怨吧。英国21世纪以来有3位得过,奈保尔、哈罗德·品特和莱辛。我想英国当代还有不少好的作家,绝对不在莱辛之下。莫言得奖后,我也希望读者更加关注其他中国作家的创作,把注意点集中在莫言身上是不健康的。大家拼命在买莫言的书,而没考虑到莫言是有一个群体支撑着的,这个群体互相借力,里面好几位作家的书都值得买。

时代周报:莫言没得奖之前有点悲观,文学作品不畅销,读的人不多,现在变成一个手艺活了。

陆建德:可能说说而已吧,莫言还是在不断地创作着,他对同辈作家的创作是关心的,对世界文学也是关心的,也参加了国外不少跟读书相关的活动。他并没有对这一行失望。他说的有一段话我觉得是代表了中国文学的新境界。他说,我们批判社会的刀锋非常锐利;对自己笔下往往会留情,也应该把锐利的刀锋对准自己,不讲情面。

在《蛙》的人物里面,蝌蚪是个剧作家,有很多反思,他把关注的焦点对准自我,而且带有批判意识。中国传统文学对自己一般总是很肯定的,古人总是自称“高洁”。莫言脑子是清醒的。他说伟大的小说还在向我们招手,还没写出来,他也没有觉得自己就真的已经到了最高峰,得了奖以后他面临更大的挑战,他心里还有更高的目标。

时代周报:为什么整个中国社会出现所谓的诺贝尔奖焦虑?

陆建德: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一点自卑情结,特别想得到认可。要成为一个有自信心的民族是不容易的。我们千万不要相信斯德哥尔摩几位老先生是代表全世界在作出判断。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他们也会失误的。


实习生俞玥对本文亦有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1:13 , Processed in 0.08654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