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价失控:曾梵志无法解释 | 作者:章章 2013-10-30 | [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
|
画价失控:曾梵志没办法解释
导读:《最后的晚餐》以天价成交,业界专家众说纷纭,认为系人为炒作者有之,认为该作品的价值实至名归者亦有之。但不管怎么说,天价成交都和尤伦斯夫妇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一对世界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夫妇,是曾梵志的伯乐和推销者。
《最后的晚餐》
"到我们这个位置,有人愿意做局我们也不敢,因为太受关注。你知道同流合污是什么感觉吧?要让十几个人都上这条船,所有人宣誓一辈子不泄密。但总会有人把事情捅出来,那你就完了。外面的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我们没办法解释,也没必要解释。"
1.8044亿港元!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苏富比亚洲四十周年晚间拍卖会上以天价数字成交,破了2011年张晓刚的画作《生生不息之爱》在此创下的7906万港元的最高纪录,也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拍卖纪录。
但随着掌声和惊叹,接踵而至的,还有大众的追问:"曾梵志是谁?""《最后的晚餐》是一部什么作品?值这个价吗?"
"面具系列"两破拍卖纪录
业内人士知道,这已经不是曾梵志第一次破纪录了。
2008年5月24日,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夜场拍卖"落槌时,曾梵志的油画作品《面具系列 1996 NO.6》曾以7536.75万港元拍出,超过了蔡国强《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7424.7万港元的价格纪录,并打破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
此次的天价拍卖品《最后的晚餐》,则模仿了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十三个人围坐在长条形餐桌前,其中十二人戴着红领巾,原画中本为犹大的角色与众不同地打着黄色领带,原画中本为耶稣的角色则还佩戴着少先队大队长袖标。这些人都戴着面具,面包换成了一块块西瓜,鲜红的汁液流淌淋漓,背景则换成了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草书条幅。
"面具",给人的感觉是疏离、隔绝、冷漠、抗拒、残酷。这些情感,在这位时尚的艺术家身上很难看到。但是,追溯他曾经是一名"北漂"的历史,也不难找到这些情绪隐藏的角落。他曾经在北京狂热追求艺术却居无定所,最害怕被查"暂住证"。那种外来者的经历,对他影响很大。
"面具系列"是曾梵志的成熟作品,多创作于2000年前后,有100多幅,其中一半已经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且受到多方关注。现在,这些作品分散在众多欧美收藏家,特别是欧洲收藏家手中。
"面具系列"中,画中人物超过三人的作品仅有两件,《面具系列 1996 NO.6》是其一,《最后的晚餐》是其二。这两幅画,都是曾梵志打破拍卖纪录的作品。
这两幅作品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尺幅大。《面具系列 1996 NO.6》画的是八个人佩戴红领巾并肩而立,尺幅达到了200cm×360cm。拍前估价达到了1500万至2500万港元,最终7000多万的成交价出乎人意料。《最后的晚餐》的尺幅在"面具系列"中最大,达400cm×220cm。有了《面具系列 1996 NO.6》的铺垫,《最后的晚餐》拍出1.8亿港元的天价,也就不显得那么惊人了。
曾梵志的伯乐和推销者
《最后的晚餐》以天价成交,业界专家众说纷纭,认为系人为炒作者有之,认为该作品的价值实至名归者亦有之。但不管怎么说,天价成交都和尤伦斯夫妇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一对世界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夫妇,是曾梵志的伯乐和推销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梵志结识了香格纳画廊的老板劳伦斯。那时,劳伦斯在上海波特曼酒店走廊边的两面墙上挂上了画作,向来住酒店的人讲解这些当代艺术品的价值。
1998年的一天,一个客户看上了曾梵志的两幅作品,当时劳伦斯为作品定价16000美元,后来以每幅15000美元的价格成交,其中一幅就是《面具系列1996 NO.6》。
这名买家既不是艺术鉴赏行家,也不是艺术相关从业人员,也许只是因为喜欢,就顺手买下了两幅画。他没有太过关心手上这幅画的价格浮动,拍卖行的人也不知道他手上有这么一幅画,所以《面具系列1996 NO.6》就这样雪藏了十年。
世上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名买家也许某一天听闻了曾梵志作品价格的上扬,于是想起来把《面具系列1996 NO.6》拿到香港佳士得拍卖,不料竟缔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天价纪录。迄今为止,是谁买走了这幅作品还是一个谜,香港佳士得公司对这名买主的信息三缄其口,甚至连其国籍都不肯公布。
此次的拍卖品《最后的晚餐》,卖主是劳伦斯夫妇。作品于2001年完成,翌年,尤伦斯夫妇收藏了它,并促成它参加了多次重要的国际展览,为它的价值创造了巨大的遐想空间,但从未拿出来拍卖。此次拍卖是它的"处女拍"--又是一鸣惊人。
《最后的晚餐》被认为是曾梵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切中了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而曾梵志另外两个系列的作品《乱笔》和《肖像》,也被认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价格完全失控了"
2012年,网民"独眼狙击手的眼睛"在微博上发文说曾梵志自己"做局"推高画价:"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曾梵志画作在国外的第一个高价就是他委托一个大鼻子朋友帮他自己举得。没想到,海关缉私将这些事揭露出来。"
这名网民所说的"国外的第一个高价",应该是指2007年10月曾梵志画作《协和医院三联画》在伦敦菲利普斯拍卖行以276.4万英镑(约合4146万元人民币)被拍走,使其作品价格实现了一次大飞跃。
此前,曾梵志作品首次拍卖是在2000年5月,价格是12.1万元人民币。首次过百万是在2005年5月,首次过千万是在2007年5月。而2011年一年中,曾梵志大概有7件作品成交价都超过了千万元。
曾梵志本人对此的回应是:"价格完全失控了。"
有人说此次天价拍卖是"做局",他说:"所有画价卖得高的人,都会被认为是天价做局。我们要往后看,几年之后所有的事情都会水落石出。如果你未来还是天价,那就没有做局。如果一下从天上掉到地下,那你是不是做局?如果靠炒作,跳得再高也要回到原来的位置。到我们这个位置,有人愿意做局我们也不敢,因为太受关注。你知道同流合污是什么感觉吧?要让十几个人都上这条船,所有人宣誓一辈子不泄密。但总会有人把事情捅出来,那你就完了。外面的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我们没办法解释,也没必要解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