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君出塞,诗人伤怀
丁启阵
汉朝宫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书·匈奴传下》:“竟宁元年(公元前33),单于复入朝……自言愿壻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
从字面看,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和亲,并无奇特之处。但是,汉朝跟匈奴和亲,始于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前188在位)、高后吕雉(前187—前180执政)时期。自此以后,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时期都曾有过和亲之事,见诸史书者就有三四次。其中一次出塞的还是一位真正的公主,那就是汉武帝的姐姐南宫公主。可是,《汉书》中并没有留下她们的姓名或封号。现在能见到的关于南宫公主下嫁匈奴单于的最早记载,是宋代编辑的《册府元龟》(卷978)。就是说,王昭君是在汉朝史书中留下姓名的第一个和亲女子。不难想象,这次和亲的背后,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果然,后来,传为东汉蔡邕(133—192)所撰《琴操》、署晋葛洪(284—364或343)撰《西京杂记》、南朝宋范晔(398—445)《后汉书》和刘义庆(403—约443)《世说新语》等等,就有了种种生动的记载。《琴操》的记载是:“王昭君者,齐国王穰女也。年十七,仪形绝丽,以节闻国中。长者求之者,王皆不许,乃献汉元帝。帝造次不能别房帷,昭君恚怒之。会单于遣使,帝令宫人装出,使者请一女。帝乃谓宫中曰:‘欲至单于者起。’昭君喟然越席而起,帝视之,大惊悔。是时使者并见,不得止,乃赐单于。单于大悦,献诸珍物。”跟《汉书》相比,《琴操》增加了描写王昭君的美貌、昭君自愿嫁往匈奴和汉元帝后悔等情节。
《西京杂记》的记载是:“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閼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按其事,画工皆弃市。”(卷二《画工弃市》)《西京杂记》主要增加了画工受贿导致王昭君被选和亲、汉元帝报复画工的情节。
《后汉书》的记载是:“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恚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宫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于匈奴。”(《南匈奴传》)《后汉书》的记载,大致跟《琴操》相同。
《世说新语》的记载是:“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贿。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贤媛》)《世说新语》的记载,选取的是画工受贿和汉元帝后悔两个情节。
倘若综合诸种文献记载,故事情节就显得非常曲折:天生丽质,谢绝求婚,入宫,宫怨,拒贿画工,愿嫁匈奴,皇帝悔恨,画工弃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闻听之下,没有人能够不为王昭君的遭遇惋惜叹息,不对画工的行径切齿痛恨。至于汉元帝,大约不外乎两种态度:嘲笑其昏庸,憎恨其无能。
昭君出塞,因为故事精彩、寓意丰富,历史的真实性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任何关于本事的考证,都将不得人心。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尽情地释放各自的感慨和感情。
诗人们,无疑是世上最爱美、最敏感的群体,面对这样一个讲述美女命运的故事,他们的感慨、感情,自然要比一般人来得丰富多彩,细腻真挚。因此,读几首历代诗人咏昭君的诗歌,将是一次不错的宣泄情感之旅,陶冶性情之旅。
历代有过多少位吟咏昭君故事的诗人,有过多少首吟咏昭君故事的诗篇,难以计数。这其中,多数是昭君身在匈奴、心在汉家,即思君恋阙的俗套。但是,也有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饱含感情,驰骋才华,以各自独特的心意、视角,清新的语言,为我们留下了一系列精彩的作品。
唐代之前,诗歌中或许有歌咏昭君故事的,但未见有出色者。可能是唐朝人喜欢将本朝攀比汉朝的缘故,大量出现歌咏昭君故事的作品。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或多或少,都写过此类作品。这其中,以白居易所作最多,有十余首。
昭君出塞,离别之际是故事的高潮时刻。昭君的怨恨,元帝的后悔,以及单于的喜悦,都达到顶点。我认为,写离别写得最好的是施肩吾的《昭君怨》:
马上徒劳别恨深,总缘如玉不输金。
已知贱妾无归日,空荷君王有悔心。
辞别长安,远嫁匈奴,王昭君当然有怨恨。她恨画师的只认金子不认人,怨皇帝的薄情寡恩。但是,此时此刻,她显然已经认命了,怨恨也已经化为无奈之情。诗很写实。惟其写实,愈加震撼。
王偃《明妃曲》,巧妙选取王昭君出塞路上的两行清泪:
北望单于日半斜,明君马上泣胡沙。
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写出了王昭君内心的痛苦。
对于昭君出塞,李白满怀惋惜之情。因此,他的《王昭君二首》,第一首中尽是伤感的句子,“天涯去不归”,“明妃西嫁无来日”,“蛾眉憔悴没胡沙”,“死留青冢使人嗟”。到写第二首时,似乎情无以堪,只能勉强完成一首五言绝句,不同于第一首的五联十句。“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崔国辅《王昭君》写的是,护送她至匈奴的汉朝使者返回长安之后,王昭君独留匈奴时的孤独,并无新意。但是语言简练,朴素,也能感人:
汉使南还尽,胡中妾独存。
紫台绵望绝,秋草不堪论。
戴叔伦的《昭君词》,写的也只是昭君身在胡地时的思归之情,但是诗中以雁比人。雁尚且能在秋风起时往南飞翔,而人却不能离开匈奴南归。人不如雁,表现的感情深挚感人:
汉家宫阙梦中归,几度毡房泪湿衣。
惆怅不如边雁影,秋风犹得向南飞。
不少诗人,把昭君远嫁匈奴,归咎于画工的受贿作假。白居易不愧是现实主义大诗人,能直言不讳指出,昭君的悲剧,根源在于皇帝的薄情:“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昭君怨》)。
白居易还笔走偏锋,由昭君故事得出美貌容易惹祸、不如丑陋的教训。《过昭君村》,写诗人一次路过昭君村,看到小村子一副偏僻粗陋的模样,感慨昭君的横空出世,想起昭君的红颜薄命,“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独美众所嫉,终弃出塞垣”。不见村子里有美貌女子,他借村中遗老之口的解释,实际上是对摧残美的时代和社会的讽刺:“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唐人写昭君,并非全走悲悯伤情路线,也有另辟蹊径,用赞美庆幸口吻歌咏的。张仲素《王昭君》最得和亲的“和”字精髓: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据史书记载,昭君和亲之后,匈奴与汉朝和平相处,六十年间无战事。王睿《解昭君怨》,不但将悲悯之情全然抛开,甚至认为,怨恨画工、皇帝都是没有必要的:
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用今天的话说,王昭君只有远嫁匈奴,才能实现她的人生价值。
汪遵《昭君》更进一步,对王昭君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猛将谋臣,虽然自视甚高,但是,他们的作用,实际上都不如弱女子王昭君。这诗当然不是在正面肯定昭君和亲的御敌作用,即鲁迅所批判的“古人曾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曰‘和亲’”(《坟·灯下漫笔》),而是讽刺那些自以为是的“猛将谋臣”。
历代诗人中,唐代戎昱的《咏史》诗是批判和亲的代表作。它虽然不是借王昭君故事发表感慨,但是,也同样适用于王昭君故事。这里照录如下: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诗中,不但批判了辅佐之臣,就连“明主”也在嘲讽之列。诗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将国家安危的职责推诿给“玉貌”“妇人”,即使是以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十分正确。
当然,要论讲述故事,还得数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句境界,极大与极小,错落有致,使得语言极富张力,有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例如,起首两句,前人就曾指出:“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吴瞻泰)郁达夫也曾经在谈写作古体诗的诀窍时,举这首诗为例,称赞其句子境界的忽大忽小安排。
宋代诗人,王安石如奇峰突起,于嘉祐四年(1059)作《明妃曲二首》,如下: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这两首诗,在唐人戴叔伦、王睿、白居易等人的见解和诗意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话说得更加鲜明有力(尤其是“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和“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两联,前者有“逝将去汝,适彼乐土”的意思,后者有爱情不论国界的境界),意象饱满,气韵生动。黄庭坚认为,其中前一首诗,可以跟李白、王维“并驱争先”(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六引)。诗作问世之后,不胫而走,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欧阳修、梅尧臣、曾巩、司马光、刘敞等人纷纷唱和,为诗坛一时盛事。
一般认为,在众多和作中,欧阳修的两首最为出色。第一首题为《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如下: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第二首题为《再和明妃曲》,如下: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对第一首,清人方东树有“思深笔折”的评语(《昭昧詹言》卷十二);对后一首,欧阳修自己十分得意,曾向其子欧阳棐说过“太白不能为,唯杜子美能之”的话(据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这两首诗,的确都写得不坏。前一首的好处在于描写了昭君在匈奴的生活情形,尤其是昭君借琵琶曲寄托故国思念之苦的情节。后一首的好处,在于继承了唐人戎昱《咏史》诗的批判精神,写出了“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这样有警示作用的诗句。
前人咏王昭君的诗歌实在是太多了,今天的诗人倘若还想以此为题,翻出新意,殊非易事。但是,我这里还能说出一点新意:王昭君的价值,除了她的美艳永远令人怀想(民间传说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四大美女”,王昭君占了“落雁”)、为汉匈和平作出贡献等前人诗歌已经指出的几点之外,还有,她的命运拨动了唐宋许多优秀诗人的心弦、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写出了上述介绍的那些优秀作品,让我们能够享受到含英咀华、陶冶性情的乐趣!
2010-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