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诗词创作,民间逆生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 20:4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诗词创作,民间逆生长
2013年07月18日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路艳霞




  本报记者 路艳霞



  中小学没有专门开设讲解传统诗词格律的课,即便是开设有古代文学的高校,也很少开设诗词创作课程,但这并不妨碍传统诗词创作在民间的生存。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刚刚落幕,此次大赛以手机短信和邮件为主要参与平台,共收到有效参赛作品3.8万首,而用手机发送并转发的诗作总量更是接近1.29亿人次。



  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传统诗词,不仅仅在课本里、典籍中、讲堂上,它更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顽强而执意地生长。



  1 诗意生活从田间到城市



  到底有多少人在写传统诗词,目前很难统计一个完全准确的数字,来自国内最大的传统诗词民间组织——中华诗词学会的数据称,中国至少有200万人在进行创作。而业内人士估计,真正的诗词创作者远远超过这个数量,甚至达上千万人。



  中华诗词研究院院长蔡世平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观察,为传统诗词写作群体进行了分类。按照他的分类,以中华诗词学会和全国各地学会为主体的“诗词学会派”,老年人居多。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则是“学人派”,这个群体人数不多,但学养高,诗词写作多严格遵循传统。而最活跃的当属“网络派”,创作者队伍庞杂,以中青年居多,他们的诗作有复古,也有创新,用旧体诗框架写出当代人的都市生活和乡间情怀是其特色。作家群体中的传统诗词写作者以王蒙、熊召政等为代表,他们更多属于票友性质。军人作者群体也很庞大,军旅题材、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是其特色。此外,在大中学校,还活跃着学生群体,其作品尚显稚嫩。



  走进传统诗词作者群体,他们的故事比电视连续剧要精彩,也更令人回味。



  林峰是《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这个头衔在他头上挂了有两年了。8年前,林峰把在浙江衢州龙游县的中医诊所关掉,只为了坚持写诗的梦想。林峰回忆,他从小爱读诗、写诗,但开了诊所后,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超长工作量,让他的诗兴大减。渐渐地,林峰对号脉、开方子心生倦意,终于在2005年做出了重大决定:“关张!”而那个时候,诊所每年的收入至少有四五十万元。如今,林峰每月收入4000元,但他说自己从未后悔过。



  “写诗有瘾,就和打麻将一样。阴天下雨,干不了活儿,大家就凑在一起,没晌没夜地写、评。”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编辑李天飞曾经拜访过河北霸州谷风诗社社长张占魁,这位70岁农民曾这样对他说。



  张占魁自认庄稼人比不了李白,但和王维有些天然的接近,因为“王维写的都是农村的事”。张占魁写过一首和王维《渭川田家》韵的《田家》,描写的是一户农家老少三代怡然共乐的真实场景:“夕霭浮林杪,鸡雏各唤归。太婆清碗箸,老叟洒庭扉。巷口童相戏,路头人渐稀。双亲身渍渍,小女绕依依。父子阶前饮,桑田话入微。”



  这些写作者无论身在何处,都有一个共同点:写诗就是出于兴趣,而且从小耳濡目染受过传统文化的影响。网络诗人、评论家裴涛在武汉一家上市企业做高管,“我爷爷是吉林大学教授,从小让我背《古文观止》,背不过要跪搓衣板。”裴涛说,他很感谢爷爷,繁忙的工作之余赋诗一首,早已被他视为最大的享受。诗意生活让他的情感、思考充满了灵动,也让他看待人生具有独特的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写作传统诗词的人不少,但他们并没有沾染上商业化、功利化的色彩。中华诗词学会驻会名誉会长郑伯农说:“我们和李白、杜甫享受同样的待遇。旅游景点经常选中我的诗作,很多时候是一分钱不给的。”



  2 诗社线上与线下“活”着



  尽管早已进入网络时代,但是诗社依然是大部分诗词写作者的家,这个家纵横于“线上”与“线下”,诗词结社的传统基因仍在延续。



  国内到底有多少民间诗社其实是个谜。《诗词之友》杂志主编张脉峰说,他每年收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诗词刊物不下2000种,这些刊物的背后都有民间诗社支撑。中华诗词学会宣教部主任范诗银也认同这个数字,他认为民间诗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多了起来,如今更是遍布城市、乡村、社区、学校。



  李天飞曾对民间诗社长期关注和跟踪研究,河北雄县、霸州、栾城,以及河南封丘、吉林农安等地的民间诗社,都在他的研究之列。“就拿我的家乡霸州来说,全县就有9个诗社,而且这9个诗社都是‘活’的。”李天飞说,每个诗社每年会出一本诗词辑刊,还会搞七八次活动,相互之间的切磋很平常。“但农村自发组织的诗社,很多人写的诗并不入流,他们不懂平仄,不知格律,有的竟不知‘平水韵’为何物。”



  而关于网络诗社的情况,同样也没有具体的数字。裴涛2008年曾经做过统计,诗词网站、论坛约有800家,如今这个数字虽说有所下降,但也应该有几百家。 根据百度搜索结果,目前访问量最高的诗词论坛——菊斋,注册会员总数为四万余人,光是周末一天的发帖量就有600余个,而这些作品大都是会员新近的创作。此外,还有许多诗社在线下和线上共同生存。浙江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钱之江2004年发起的留社,成员不过四十多人,坚持复古风是这个诗社的标签,来自沪杭宁一带的诗人时常当面切磋,而更多的网友则选择在网上发帖、讨论。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有了中文BBS,就已有人以之为媒介发表作品了,2000年更被称为网络诗词元年。”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晋如认为,随着网络诗词的到来,诗词文化生态有了全新的改变。



  “网络相对纸媒,其自由度要大得多,所以网络诗词的本质特征就是自由,其作者年龄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为主,近年来80后、90后也渐露峥嵘。”按照徐晋如的观察,年轻诗人中的绝大多数,因为人格独立,思想自由,所以其诗作多能触及社会现实。“再加上这一代人受教育程度比今天六十岁以上八十岁以下的人好得多,他们的作品更加典雅,更加传统,也更加无愧于这个时代。”



  尽管是网络诗词,但这些创作者的写作路径依然还是最传统的。“真诗人的创作,其实都是诗来找的你,不是你去找的诗。所以诗思来了,你只管记下来就行,有时候用笔,有时候用手机,有时候用电脑。这与网络没有关系。”徐晋如说。今年春天,他在微博上看到于建嵘、徐昕二位教授的言论,有所感触,当即就在微博上写了一首诗《癸巳送春有寄于建嵘徐昕二教授》:“莺燕无情衔梦去。恼人天气风兼雨。一春心事等寒灰,莫遣金轮挂金缕。”一时引发诗友纷纷关注。



  但是,徐晋如也注意到,微博的兴起导致诗人各自为政,再难团结在某一个论坛上,网络诗词已很难形成气候。而钱之江则分析认为,不少诗人随着阅历和阅读的积累,对自己要求也高了,越来越不敢轻易下笔了,这也造成网络诗词环境比从前要平静。



  3 格律门槛挡住大部分作者



  对于传统诗词写作对当下有何意义,业内专家给予了肯定。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大勇认为,一些优秀网络诗人将当代词汇运用到传统诗词中,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峰,“这是对文化传统有效的继承手段,也是诗词写作在当代的最重要价值。”



  而另一方面一些诗词写作的艺术价值遭到诟病,比如尽管传统诗词创作数量巨大,精品却不多。对此,旧体诗人曾少立直言:“绝大部分诗词作者实际上缺乏基本的诗词知识。一道格律门槛,就足以将99%的作者屏于门外,遑论其他。”



  他的说法在此次“诗词中国”大赛得到了印证。中华书局大众图书分社社长包岩是“诗词中国”大赛的主要策划人之一,“此次大赛包括一、二、三等奖在内共有265首获奖作品,但空缺了35首,一等奖更是有十几首空缺。”包岩说,写作者参赛热情高,但很多人因为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有不少作品都存在平仄不和等硬伤。



  作为此次大赛终审评委之一的中华诗词研究院院长蔡世平对此也有同感,“完全符合平仄、格律要求,参加终评的作品不多。”据他透露,当时评委们一致认为,不管内容如何,传统诗词要有严格的平仄格律,获奖作品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否则就不能叫传统诗词。这样的基本标准,使评委的选择余地变小。最终,原定300首的获奖数量,不得不减少至265首。



  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之一周笃文也说道,尽管人人爱读诗,但是诗词创作是有要求的,“传统诗词强调形式美,几千年来,经过天才诗人的锤炼,找到了声音、意象、文采、对仗之美,因此,写诗要讲技巧、要讲规律。”



  有的人不遵从传统格律,有的人又走入另一个极端。蔡世平提到,“今天的许多诗词写作者在认识上有个误区,以为旧体诗词就是要按照老样子来写,有的甚至认为越老气越典雅。这也直接导致了诗词写作的生命力在萎缩。”



  “不少诗词写作,像是老式语言的流水线作业。”蔡世平批评说,这个语言系统被存放在一个“公共仓库”里,而且分门别类,码放得整整齐齐,还被编成一套诗词语言大全,像风景类、送别类、节日类、季节类、边塞类、爱情类等等,非常缺乏活力。



  对此,周笃文总结道,中国爱诗的人很多,爱读诗的人也很多,但是写诗的人群还是小众,而诗写得好的则更少。“这其实是历史断层造成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传统诗词一度进入相对静止的状态,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渐渐复苏。更何况过去我们对传统诗词研究得多,对如何创作传统诗词研究得少。”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发现,尽管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给传统诗词带来了新的机遇,但诗词创作环境并不容乐观,这也成为传统诗词在当代发展的障碍。曾少立就认为,公众和媒体缺乏对诗词作品的判断力,看不出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不好的作品。此外,伪权威盛行,也误导了公众。一些名人、官员、教授等,实际上不具备诗词写作的功底,但人们惑于其头衔和名望,往往盲目吹捧和跟风,让诗词写作缺乏纯净的空间。



  人物故事



  曾少立




  曾少立:靠传统诗词为生第一人



  49岁的曾少立,网名叫“李子梨子栗子”,简称“李子”。他曾是工学硕士,因为爱写旧体诗词,而放弃了工作。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和个人化风格,被诗词界称为“李子体”。近日记者独家对话了这位当代极具争议的旧体诗人。



  问:从小是否就对诗词非常喜欢,还记得第一首诗词写的是什么吗?是怎么写成的?



  答:我大学读的是工科,在35岁之前,没有表现出对诗词的特别兴趣。唯一的“家学渊源”,是我那老农民的爷爷,在我上学前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



  1999年,我在清华大学的一个出版公司做编辑,从同事那里看了不少关于诗词的书。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种试着写的冲动。于是照着书中的词谱,填了一首咏怀范蠡和西施的《清平乐》:“苹花无际,最是伤心地。舞遍天风谁著意?不见范郎踪迹。烟波无语横流,远帆俪影兰舟。亘古一轮红日,依然残照当楼。”



  那时互联网刚刚兴起。公司旁边有一个网吧,我便把这首新写就的词发到网上,甚至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远在法国巴黎的一位诗词爱好者。那些日子,不时去网吧看别人的回复,成了我快乐的业余生活。



  问:从那以后,诗词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答:可以说,诗词逐渐从业余爱好变成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换句话说,我成了一个以诗词为生的人了。诗词是小众文化,靠诗集卖钱,是无法维持一个诗人生计的。于是在风景秀丽的北京香山,我办了一个甘棠国诗馆,主要教习诗词写作,基本上还能维持下去。当然也为此失去了许多其他的机会和生财之道,只因兴趣所在,也就一直无怨无悔。像我这样完全靠诗词活下来的人,全中国如果不是唯一,恐怕也不会超过三五个吧。



  问:能还原一下你的得意之作创作过程中的故事吗?



  答:我的诗词写作,可以说是一种本色写作,与我个人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举一首流传较广的《鹧鸪天》为例吧,“生活原来亦简单,非关梦远与灯阑。驱驰地铁东西线,俯仰薪金上下班。无一病,有三餐,足堪亲友报平安。偏生滋味还斟酌,为择言辞久默然。”



  这首词作于2004年,当时我在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工作地点在木樨地,而我租住的房子在老古城,那里房子便宜啊。薪水不高,地铁拥挤,人海奔波,梦想明天。这不仅是我个人,也是成千上万大城市普通打工族的写照。而且,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备尝艰辛的我们在电话里总是精心斟酌着言辞,甚至不惜编造善意的谎言。因为这首词容易引起心灵共鸣,恐怕也是这首词广为流传的原因。



  问:你在借鉴前人经验和进行创新方面,是如何把握的?



  答:诗词生长于漫长的农业文明,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规范、言说风格和语词体系。但诗词又是文学之一种,以抒写当下、抒写作者的生命体验为目的。我们当代的旧体诗人,面临着一个特有、而且巨大的矛盾,这就是农业文明的诗词与工业文明的作者之间的矛盾。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所能做的,是将传统与现代融于一体。这有点类似于走钢丝,需要非凡的技巧。我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



  比如前面提到的“驱驰地铁东西线,俯仰薪金上下班。”地铁、薪金都是现代语词,将它们写入诗词中,稍有不慎,就会显得别扭和怪异,就像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一样。而通过精巧的对仗,可以极大地消解这种排异现象,达到传统诗词的审美效果。铁与金都是金属,地属土,薪属木,从五行来说,对得极其工稳。



  除了现代语词,我们的诗词还需要有全新的知识和视角,比如下面这首词《踏莎行》, “黑洞猫瞳,恒星豆火,周天寒彻人寰坐。我来何处去何方,茫茫幻像云中舸。沧海沉盐,荒垓化卵,大圜旋转晶光堕。小堆原子碳和氢,匆匆一个今生我。”就是以现代科学知识来重新诠释生命主题。但它也算接续传统,因为它基本上符合传统诗词的言说风格和审美习惯。



  问:你的诗作被称为“李子体”,并引起了颇多争议。回头再看这些争议,你有什么新观点?



  答:最早提出“李子体”的,应该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檀作文博士。后来在2004年,他写了一篇文章《颠覆与突围——“李子体”刍议》,发在《中国诗歌研究通讯》2004年秋季号上。这篇文章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争议,有人还专门写了反驳文章。



  我这里举一首争议较大的《忆秦娥(平韵格)》,“夜斑斓,乌鸦偷走玻璃船。玻璃船,月光点火,海水深蓝。满天星斗摇头丸,鬼魂搬进新房间。新房间,花儿疼痛,日子围观。”



  你会发现,这首词的风格,确实与古人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因此一些人指责,这样的作品已经不能叫诗词了。与任何行当一样,诗词也有保守和激进的不同流派。保守主义者也许认为,这已经颠覆了传统诗词的概念吧。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也承认,有些作品确实走得远了一些,背离了传统。因此,我后来重新校订的诗集中,这些作品基本已删去。同时,我也注意到,经过这些年的争论,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3:45 , Processed in 0.1071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