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学生为何能站在金字塔顶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7 15:4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学生为何能站在金字塔顶端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书涉及30个闻名遐迩的“微软小子”的成长故事,这些人并非天生天才,所经历的教育过程也和常人差别不大,但是他们“成为了最好的自己”,在不断成长中走向了成功。作者把这些能够走向成功的学生概括为E学生;即ENJOY(快乐地学)、EQ(情商比智商更重要)、EXCELLENCE(卓越)。书中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探寻了成为E学生所必经的路程。
  一个没有优越感的人为何引来万人瞩目
  这一天傍晚时分,人们涌进校园里的演讲大厅,占据了每一个座位,又拥挤在走廊上,然后向前台伸展,一直排列到距离讲台不到一米的地方。大厅外面,还有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朝这边走来。
  他来了,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在讲台前,个头不高,宽肩膀上托着一张圆脸盘,面容略黑,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明星风范,可是学生们还是朝他涌过去,就像潮水一样,把门上的玻璃都挤破了。他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掌声就响起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他尊敬的老师现在已经两鬓苍苍,也淹没在年轻人的海洋中。
  为他骄傲的并不仅仅是他的母校、他的中国老师和他的校友们,还有比尔·克林顿。克林顿在任美国总统时曾给他写信,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还有他在美国求学期间的导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瑞曼德·比克赫尔茨,也曾由衷地赞叹:“他真的是全世界的财富。”还有他的同事和同行,这些同事和同行数以十万计,分布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的几十个国家。他们在谈起他的时候,全都不住地感叹:“咳,咳,那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在12岁那一年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17岁为自己选择了终生的事业;23岁获得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25岁成为美国桑纳福研究院的部门主管。1996年他30岁,已经拥有几十项专利,发表了几百篇论文。到了31岁,他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又两年之后,即1999年,他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副院长和首席科学家,与此同时还获得美国“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他是获得该奖的唯一华人。他所达到的成就,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也难能完成,可是他这一年才33岁。他就是张亚勤。
  “每过一段时间要看看自己的简历,”张亚勤对那些如饥似渴的学生说,“是不是学了东西?是不是更强了一点?是不是做了更有价值的工作?”
  张亚勤的“起跑线”不是在中国科技大学,而是在山西的一个小城。
  这是张亚勤今天所能回忆起来的第一幕:“我在妈妈跟前撒娇的时光结束得特别早,我在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晋南一个小城的外婆家里度过的。我上的第一所学校就像农村小学一样。”
  张亚勤说:“我从小就没有什么优越感,现在也一样。”
  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
  张亚勤出生在山西太原,由太原到运城的转移,对他来说这是一段虽然惨烈的经历。
  “文革”开始的第二年,他才两岁,父亲莫名其妙地不见了。亚勤过了几年没有父亲又渴望父亲的日子。有一天,家里忽然一团糟,在一片悲怆的气氛中,他知道父亲死了。那一年他5岁,当时还不能完全洞悉死的含义。
  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重新结婚,也许是不希望将往日的阴影带进这个新的家庭,所以很少对张亚勤说到父亲。他很想念父亲,可是连父亲的长相也不记得了。他的记忆中从来就没有过父爱,也不能体会什么叫做“父爱”。“因为从来没有过,”他说,“所以没有对比。”多年以后,他自己有了一个女儿。看着女儿在新泽西州温暖的阳光下欢呼雀跃的样子,张亚勤终于意识到久久积蕴在心中的那种“父亲情怀”。“我的女儿如果没有我,肯定不行,”他说,“直到那时我才想到,假如当初父亲在的话,我的童年可能会不一样。”
  在张亚勤的记忆中,5岁是一个很深的烙印。他曾这样叙述他对5岁的理解:
  5岁以前,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人的性格有三分之一在5岁以前就形成了,有三分之一是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中,另外三分之一可能受后面的一些经历影响,上大学之后的经历对于人的性格就不是很重要了。我看到很多人在完全同样的环境,比如兄弟姐妹,甚至双胞胎,长大以后性格却完全不同。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作计算机,那么大脑是芯片,身体是其他的硬件,你的性格好比操作系统。电脑买来,装上操作系统,差不多就定型了。人也是一样,出生以后先是基础教育,然后是高等教育,就好比在操作系统上不断加入新的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就是大学的教育,大学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的操作系统很差,那么应用软件的潜力也发挥不出来。
  6岁那年,亚勤离开太原来到山西省最南端的一座小城,跟外婆一起生活。外婆是亚勤的第一个老师。“我的初级教育是外婆给的。”他有一次说。
  外婆有些文化,不太多,认识字,会算账,这在那一代中国妇女中已经少有。但是最重要的是,外婆知道好多有意思的故事,还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念,“她经常告诉我要独立,不要依赖别人。”像大多数孩子一样,亚勤小时候也爱看连环画。看不懂就要外婆讲,外婆却说:“你要认字,认了字就不用求别人讲了。”
  外婆很开明,年纪虽大,想法却很年轻,说出来的话也最中听。即使到了现在,亚勤还是觉得那些话很有道理。外婆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是知识,什么都可以去学。”有一次外婆还特别地鼓励他:“不要跟着学校的教材走,要跟着自己的需要走。学了加减,觉得不够了,就学乘除,不用管它是几年级的课程。”
  亚勤就这样度过了他的童年,其间还有无数次的独自旅行。妈妈和继父住在太原,外婆住在运城,奶奶和姑姑住在西安,伯父住在北京。他从记事的时候起就在这些城市之间跑来跑去。从来都是独往独来。“我印象里小时候就是到处跑。”他在多年以后回忆说,“我从小就很独立。”他7岁那年坐着火车走了500多公里,去西安奶奶家。到达西安的时候天色漆黑,还下着雨,却没有人到车站来接他。他独自一人摸到奶奶家,也不害怕,还觉得本来就应当如此。他也记得那一年他第一次见到北京:“可算是长了见识了。我突然就感到世界是那么大。我住的太原比起北京,真是个很小的地方。”
  每次走进一座陌生的城市,总是住在别人家里,虽然都是亲戚,可毕竟不是自己家。小小年纪,他就能体会寄人篱下的感觉,知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敢任性,还有意地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甚至尽力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寄人篱下,是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但这对人的性格培养是有好处的。”他这样叙述自己的童年,停了一下,接着说,“我小时候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适合的位置上。那些在父母无微不至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学不到这一课,长大了还是要学的。因为他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得到别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处在众星捧月的位置上。”
  只有E学生才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就像一座大厦,里面容纳了亿万学生,每一个学生在这座大厦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个大厦并非我们通常看到的那种形状,而是一个金字塔。
  金字塔有5级,学生则有5种类型,分别对应金字塔的5个层次:
  A级,厌学型:不快乐、厌烦、心理上的强烈反感和抵触,恨不得把课本摔到老师脸上去。
  B级,被动型:消极、被动、麻木,在父母、老师的督促和环境的压力下才能取得进步。
  C级,机械型:全身心投入、刻苦用功、头悬梁锥刺股、按部就班地朝着一流的方向努力。
  D级,进取型:自信、主动、积极,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持续性地保持一流的成绩。
  E级,自主型:拥有“D级学生”的特征,此外还有以下特征:自主、自由、坚韧、快乐。有个性,有激情,有想象力,享受学习而不是完成学习,不以分数衡量成败,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有独立的意志,有强烈的兴趣,有一个执著追求的目标。
  我们在划分这5级学生的时候,主要不是考虑学习成绩,而是考虑学习态度,同时我们基本上也没有考虑智力的因素。所以这不是分数的金字塔,而是态度的金字塔;不是智力的金字塔,而是非智力的金字塔。是非智力的因素决定了你站在什么位置,而你的位置决定了你能从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吸收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
  “厌学型”和“被动型”的学生处在金字塔的下面两层,人数众多。“机械型学生”处在中间层次上,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在“被动”和“主动”之间摇摆不定。
  “进取型学生”和“自主型学生”分别对应了金字塔的“D级”和“E级”。所以也可以把他们叫做“D学生”和“E学生”。
  “E学生”处在金字塔的第五级,也是最高级,其特征主要有3个,也可以叫做“3E”:
  EQ——情商高
  Enjoy——快乐、享受(学习)
  Excellence——优秀、杰出、卓越
  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应当确立的第一个观念是:你不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而需要像张亚勤一样独自去寻找奶奶家。
  (本文摘自《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修订版),凌志军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3:34 , Processed in 0.0790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