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溯那秘藏于灵魂深处的教育影响之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2 20:0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溯那秘藏于灵魂深处的教育影响之源
——读蒋保华主编的《小学学什么》

李如密


对于许多人来说,成长的喜悦和烦恼往往和小学阶段紧密相连,因为那是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开始的地方。而秘藏于一个人记忆深处的,必是经过岁月洗刷而留下的非凡影响,难怪回想起来时有人爱、有人恨、甚至有人“爱恨交加”。蒋保华先生主编的《小学学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以47位作者个人生活史叙事的方式为我们真实再现了我国20世纪小学教育图景的若干碎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助于我们去追溯教育影响产生的源头,其中有些对现实教育仍不乏启迪和警示。

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之源

那些影响了学生人生之初成长进程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最是让人刻骨铭心、终身难忘,事后追忆起来也倍感亲切和幸福。这类教育影响源往往折射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师的教学素养,怎样巧妙地符合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在书中被多位作者反复提及的就有如下种种:

表扬的神奇效应。老师的表扬对学生的心灵来说,简直就是一道神奇的阳光。受到这种阳光照射的学生,其才能之花就会顿现异彩。如著名作家北岛就谈到:自己的作文和书法“深得董老师的赏识,当着全班同学夸奖。我的天空豁然开朗明亮。”“记得当时我的心砰砰乱跳。”游乾桂说“一位老师在我的作文簿上写过一语——特优标准作文,这一句含藏着鼓励的话语,让我像被醍醐灌顶一般开了窍,执迷不悟地往写作之路前进。”陈忠实难忘的是,“我把这场虚惊写成作文,受到杜老师的表扬,不仅在全班通篇读完,而且对几处生动描写作了点评。这是我的作文获得的第一次评论,而且以阅读的形式公开‘发表’在全班同学面前,难以忘记。”黄礼孩说“我后来喜欢上文学,与林碧蓝老师有着莫大的关系。在班上,他常常表扬我的作文写得好,而我在镇上参加作文比赛拿了好名次,她也自豪。”柯云路永远记得,是“老师的鼓励培养了我对写作的兴趣,也培养了我对写作的自信。自此我喜欢上了作文。而我的作文不仅在小学,后来到中学也经常成为学校里的范文。”

阅读的精神享受。阅读,特别是自由阅读,可为学生打开通往心灵世界的大门,使之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许多人正是在小学阶段开始了这种充满诱惑的“精神之旅”的。如朱晓剑坦承:“在小学最大的乐趣还是阅读,我看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繁体字,竖排本,读来十分艰难,许多字认不全,这也没关系,毕竟有一些话,顺着读下去也就能明白个大概,如此阅读下来,倒也别有味道。”孙云晓写到“有生以来,我还是头一回读这么多书呢,稚嫩的心被艺术的美震撼了,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神奇的诱惑力极强的世界。”萧功秦后来反思:“我不知道,我对理论的爱好是不是在那时不知不觉中,在阅读大人的书的过程中就种下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靠的不是别的,靠的就是我享受到的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黄素君一再强调,清贫中不吝金钱购买课外书的母亲,是指引其“悦读人生”的灯塔。因为“书本是儿时快乐的源泉,是我清贫生活里最为享受的精神盛宴,更是直接促成我与文字结缘的动力。”

游戏的天性纯真。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探索自然、体味人生的游戏常常让学生乐此不疲。据余泽民回忆,“我们童年的游戏远比现在孩子们玩得天真原始,更有群体精神,也更接近自然。比方说捉迷藏、逮人儿、跳绳、拽包、拔根儿、弹弓、链子枪、粘蜻蜓、捉蟋蟀,或在防空洞里玩打仗的游戏,总是成群结伙,到处疯跑。”崔自默说:“那时学校没什么课外活动,下课后学生们会聚集在一起,抓苍蝇、甩四角包、撞大拐、推风轱辘。”安琪“玩的更多是与自然有关的物事:踢毽子、捉迷藏、把关、丢铁罐头瓶、跳格子、装地雷,等等,一般是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分成两队人马再进行比赛。”熊丙奇对少时游戏显然是一往情深: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在土操场上滚铁环,“斗鸡”,时常把对方斗翻在地,弄得一瘸一拐回家,也没有家长来学校找老师问罪;冬天很寒冷,大家穿着土棉袄在教室外“挤油”取暖,新衣服一天不到,回家时就已经碎得像布条,免不了挨一顿打骂,可第二天照“挤”不误;回家的路上,几个同学在水田里就地取材,挖出略带硬度的泥巴,玩到天黑才跑回家……虎闱甚至对游戏做了孩子气的“档次”区分:小学生课外作业少,下午大部分时间就是玩。男生的玩,也分档次,做飞机模型、装矿石之类层次较高,扯响铃即北方之抖空竹、滚铁环、打乒乓球、下棋、斗蛐蛐、放风筝堪称中档,趴在地上弹玻璃球、刮香烟牌子、砸橄榄核纯属低下。……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游戏,虽然难免因陋就简,但确曾是学生们的快乐之源。

身教的做人示范。就对学生的影响来说,老师的身教总是胜于言教。言教多传授给学生知识,身教则影响学生做人。肖毛在文章中感慨地说:“小学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偶像,他们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极为巨大,假如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在无意间伤害甚至扭曲学生的心灵。”“小学老师的言行可以给学生心灵造成多么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言传身教,把善良、正义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让他在日后成为正直的人,却不该时刻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家老村这样评价自己尊敬的小学老师:“他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和言传身教,将一个有文化而又懂规矩的形象,摆在我的面前,成了我为人之初追摹的榜样。这让我感慨至今,对于初涉人世的孩童来说,一个好的导师多么重要啊!而这一点,直到今天却常被人们所忽视。”可见,教师身教所产生的力量,从根本上来自其做人处事为学生树立了可直接模仿的榜样。

课堂的别致有趣。学生的课堂生活永远离不开课本,很显然能够让学生在多年后仍记忆犹新的,一定是那些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课文,虽然这种课文实际上并不很多。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在文中谈到:我至今清晰地记得一些形象而有趣的课文,如《小猫钓鱼》《寒号鸟》《红鼻子哥哥和蓝鼻子弟弟》等。记住了《寒号鸟》中的句子,如“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这种朗朗上口的句子,既幽默风趣又耐人寻味,让我感觉快乐无比。……当然课堂是否有趣,关键是老师能否讲出趣味来。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也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作家老村写道:“这期间,我又遇到一位好老师,姓鲁名文瑞,我们同村人,相貌清秀、姿态儒雅。他教语录课和别的老师不同,他所选的语录都是毛主席勉励青年如何苦学如何立志以及一些历史典故。课堂上,鲁老师用绵绵的声音讲,我们津津有味地听。鲁老师讲的这些课程,都是正规教科书里没有的,但却提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二、致使学生灵魂扭曲的影响之源

当然,作者们的记忆中也并非只有快乐,更有一些挥之不去的阴影,犹如梦靥曾压抑着不堪重负的稚嫩心灵。尽管产生这些梦靥的特殊历史政治背景在今天已烟消云散,但在当时却是无法躲避的客观存在,每当临头则令当事人不寒而栗,即便今日读之亦让我们唏嘘不已:有时教育不当,也真能“毁人不倦”!如:

“绝对服从”的摧残。学者孙绍振的《女老虎》,说的是一位女老师的故事: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正是日本人的统治下,学校多少都受到日本军国主义教育风气的影响,其中最可怕的一点是提倡学生对教师“有理服从,无理服从”,连低年级学生都要服从高年级的;对教师那更是绝对服从了。不服从怎么办?打!……在课堂上她管学生的唯一法门就是打手心,而且打得很认真,一丝不苟。打下去眼睛里发出得意的光来,显然是一种享受。她教算术,不管什么人犯了什么事,从不交学费到不交作业,一律两下手心,绝不超额;如果既不交学费,作业又不交,就是四下。这样的加法,绝对科学,从来不会因为学生诚惶诚恐的眼神、抖索的嘴唇而有任何减免。起落手也不会因为板子数量增加而稍稍留情,每一下的分量都是绝对均衡的。作者因为根本不会做、无法交算术作业,而差不多有好几个月,每天早上都要被她打两板子手心。作者说:“我受不了当众挨罚的羞辱”,所以,“每一次打手心都是对我自豪感的一种摧残。”“忍不住对黑板无声地流起泪来……”

“道德评判”的重负。作家残雪在《沉重的包袱》中记下了一段特殊岁月的心灵遭遇:一早起来,我就在忐忑不安。班主任老师规定,这个星期里头每个人至少要做一件“好事”。而今天已经是最后期限——星期六了。如果再不抓到机会做好事,下个星期我就可能挨批评。对我来说,当着全班人的面挨批评可是要命的事。……好几年里头,我一直被“做好事”的沉重的包袱压得伸不起腰来,因为老师每个星期都要总结班里头的好人好事。……老师反复在讲台上说:“班级是个大家庭。”我听了非常害怕。因为这对我来说意味着每天都要做好事,还要去关心同学的困难。……期末时我得到的评语仍然是“要多关心集体,关心同学……”我把我的学年记录藏起来,但家里人还是看到了。这种形式主义地要求学生“做好事”以及类似“道德判决”的班级评语,实在是一种令人恐惧的威压,对作者的伤害也是“触及心灵的痛”,她因此“感到我是一个有致命缺陷的人,时常心事重重的”。

“被逼说谎”的困惑。学者李新宇在《小学生活残片》一文中写道:“关于学习,最犯愁的就是作文。”这是因为在他看来,“一些作文题目让人犯难”。比如,写过多次的两个题目:一个是《我的理想》,或者是《我长大了做什么》,要求是一样的;一个是《新旧社会两重天》,或《听××忆苦思甜之后的感想》或《看××阶级教育展览之后的体会》,要求也是一样的。尽管其作文常常受到好评,屡屡出现在壁报栏里,也不止一次被拿到各个班级里读给同学们听。但他知道,那不过是自己瞎编的谎言,写的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自己知道真实想法是什么,却一直没有写过。在当时政治正确的无形压力下,学生实际上“真实的想法是不能写的”,结果就是“故事是照编不误的”……他感慨道:“我们这代人,就是这样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迫习惯了说谎。”

“难脱循环”的怪圈。作家肖毛在《令我爱恨交加的小学教育》中披露了这样一件事,着实具有讽刺意味:小学五年级时,作者的班主任是一个姓李的男语文老师,经常对喜欢打闹且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拳打脚踢。有一个叫温序安的男同学,外号叫做“瘟鸡”,总是受到李老师的“优待”,却“死猪不怕开水烫”(这是李老师对他的评价),每次挨打后都把心中的怨气撒到比他弱小的同学头上。许多年后的一天,作者在路过某个市场时发现,一名穿着制服的市场管理员正在用皮鞋乱踢某个小贩的摊床。作者摇摇头,叹息一声,那位管理员立刻转过身,气势汹汹地盯住作者。刹那间,他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然后轻声喊出作者的名字。原来,他就是当年被李老师踢打的“瘟鸡”。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教育确有“循环”,我们应该全力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而去追求“以真育真、以善育善、以美育美”的良性循环。

由上可见,《小学学什么》就像一面镜子,愿我们的教师都以此为鉴,为着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有更多幸福的回忆,就应努力使自己今天的教育教学在“源头”上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抑制;多一些呵护,少一些摧残;多一些阳光,少一些阴暗。如此,则不仅每个学生能够多一份梦想,少一点梦靥,更有理由相信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必定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20:04:06 | 只看该作者
人生的透镜 儿童的根据地

——评《小学学什么》



成尚荣


一、小学教育是什么?这似乎是个无需多讨论、深思考的话题。蒋保华先生对此却说“不”。他用心开发了它,思考了它。开发、思考的结果是:小学不小。面对着《小学学什么》,我们不得不再次向小学教育投去深情的一瞥,不得不再次向小学教育致以崇高的敬礼。

是该重新认真地、深入地谈谈小学教育了。

这是因为,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初的那个阶段,它是一种尝试,简单、普通,似乎人人都懂,个个都能评说它。可事实是,真正懂得的人又不多,可以说很少。于是,小学教育成了一个被弃之于角落的无甚价值的话题,无形中忽略了它,使之简单化,进而演变为应试化,渐渐刻板化,以至发生了异化。事实正是如此。有的地方,有的小学,小学教育偏离了常识的轨道,违背了小学教育的规律。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小学教育的规律,就是违背了整个教育的规律,甚至可以认定,这样的教育从一开始,就违背了人生的规律。其结果必然如诗人王国平的诗句所言“一切都是在雪亮的刀刃上行走”。如此的小学教育,哪里还有什么快乐、幸福可言?孩子们哪里还有什么童年可珍惜?一如萧默先生在书中所慨叹:“我真的很可怜我上五年级的孙子,……我那从读书中得到的快乐,他都很少享受到。”他用《马太福音》中的话来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是的,小学教育应该让“世上的盐”永远有盐味,永远宝贵。一句诗的无奈吟诵,一个格言的再次呼唤,一声长辈的叹息,不得不让我们引起对小学教育是什么、小学究竟学什么的再思考。

谁来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保华先生的智慧之处在于,让当年的小学生来回忆、来叙事、来议论、来建议。如今的大家们,当年的懵懂的孩子们,抖落身上时间的羽毛,从记忆的角落里去寻找。回忆是一种寻找,寻找意义,寻找源头,寻找路径,寻找力量。如今,他们的回忆,多姿多彩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触摸到了他们往事中的温情、回忆中的温暖,以及由此展开的意义和力量。

如果把他们寻找的意义和力量作些软性概括的话,我以为在以下几个方面。恰是这几个方面,彰显了小学教育的图景,她是过往的,又是未来的,是碎片化的,又具有整体感。这种历史的终深感,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小学不小。

小学不小,可以用许多隐喻来表达。其一,小学教育好比一扇门,叩开这扇门,可以通向未来,通向世界。小学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叩开这扇门,推开这扇门,迎接一个又一个新日子和新世界。其二,小学教育好比是一粒种子,唤醒这粒种子,可以向上长,向着蓝天和太阳歌唱。小学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去发现种子、呵护种子,让种子的力量焕发出来,长成一棵小苗、小树。其三,小学教育好比是一个谜语,这是人生之谜,解开谜就会拥有更美的人生。小学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怀着好奇心,去探究和创造,解开成功的密码,让人生在梦想中闪光。

书中的柯云路说得好。他在老师的鼓励下,在平生的第一堂作文课上,交了第一篇作文。他说自己的成功,追根溯源,一定和小学的第一节作文课、第一篇作文有关。其实,小学教育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小学教育就是让小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走向前。“第一次”,预示着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地拥有“第一次”,就会预示着、召唤着今后的无数次。因此,不妨把小学教育当作人生的“第一次”。我们要提问的是,小学究竟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第一次?

翻阅一篇篇故事,复现一个个小学教育情境,我坚定地认为,小学教育是人生的透镜,不同的透镜折射着不同人生的光彩;小学教育是儿童的根据地,不同的根据地支撑起不同的人生。让儿童拥有快乐、健康、幸福的童年,是小学教育的使命,也是给儿童修筑其并赖以坚守的儿童的根据地。小学,不小。《小学学什么》这一价值启示是伟大的。

二、《小学学什么》用一个个故事,向大家郑重宣告:小学教育一定要以“幼者为本”。而幼者为本,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比知识更重要。小学学什么,这一命题在我们铺展的是一条灿烂的学习之旅。

钱理群先生在文中有一较为具体的回忆,他回忆的主题是:小学教育应当而且必须以幼者为本。幼者为本,实质是以学生为本,但是幼者为本更突出了儿童。儿童是幼小的,是弱小的,他们是幼者。从以学生为本到以幼者为本,道出的是对儿童无比的关怀和真正的珍爱。小学教育以幼者为本,点击了小学之“小”,但又凸显了小学不“小”,一下子在我们面前涌现了一张张微笑的稚嫩的脸庞——他们是未来,他们是希望,因此,小学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

以幼者为本的小学教育是真正的小学教育、良好的小学教育。真正的、良好的小学教育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尤西林先生将这种品质称之为纯正感,这样的小学教育是纯正教育。他又认为纯正教育源自光明的教育,纯正感源自光明感。这极有见地和深意的阐释,让我们自然想起杨叔子先生文中说引用的古训:“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古训的关键是“养性”与“养正”。所谓“养”,是教育、培养之意,而教育、培养的核心是学,是幼童、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学会学。这是一种能力,它比知识更重要,比分数更重要,是真正的养正。大家们在书中各自复现了小学阶段自己学会学习的情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广阔的田野,童年融化在生活的时空中。这启发我们,当下的小学教育应当与丰富的生活相融合,生活应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语。

阅读这本书时,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作者的小学生活大多数在农村,即使少数生活在城市的,也有不少丰富的乡间生活。在他们面前,铺展的是一片无垠的田野,以及田野上的蓝天,蓝天下的田野,成为他们的课堂,田野里的小溪、小草、小树、小动物、成了他们的课程。老村先生在《懵懂里走过童年》里最后说:“如今,我作为一个城里人,一个半拉子文人,经受着诸多磨难与烦恼时,时常便生出对山野自然——那种浑然无觉的生命状态的眷顾与向往。”难怪孙云晓先生说:“学校给予我的知识和教育极为贫乏,至今让我感到先天不足一生贫血。我的幸运是大自然和文学之美把我从黑暗中拯救出来”。因此,他度过了自己“危险的童年”。陈忠实先生童年记忆是那“难忘一渠清流”。那一渠清流岂止是宿舍前、教室前流过的清湛湛的水,又岂止是半夜小解往里撒个痛快绝不留遗味的水,更暗喻童年的生活犹如清泉,清湛、广阔、快意。如今,小学的大门被关上,院墙把学生与外界阻隔,校园里少了鸟叫声,即使也有竹林、小溪,但却与外界无关,童年的消逝,大概就是在于生活相隔离时悄悄发生的。我们可得警惕啊!

2.儿童生活方式应是快乐的,自由成为童年的生活状态。这启发我们,当下的小学教育应带还儿童以儿童的方式,自由与快乐永远是儿童存在的本质。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是萧功秦先生的题目,他想说的是自由的田野才是我们的田野,才是美丽的田野。他说,“小学教育给予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东西,那就是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中,我获得了培养与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兴趣与爱好的机缘”。于是,当年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向老师、同学滔滔不绝一口气讲了半个多小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按一个孩子的天性”,一切都顺其自然。自然的方式才是“按孩子的天性”的方式,否则,孩子就不是孩子。于是,蓝英年在书中发出呐喊:“可怜的孩子们,生活没开始就想退休了,你们还会不会玩,会不会淘气?你们爬过树吗?知道怎么钓鱼吗?分得清蟋蟀和老米嘴吗?你们的童年没有童年!”最后,他真切地说:“年轻的父母们,留出点时间让你们的孩子多玩玩儿吧!”何止是父母们,教师们也应这样。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智效民在小学时不做作业,但他有自己的作业,他说得平实又深刻:“因为不做作业,所以从小学三四年级起,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爱好:一是读小说,二是看电影。”有自己的作业,好!小学教育不应只是给学生布置作业,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这是智慧的作业、智慧的教育。

3.儿童有第三种力量——想象力,儿童在想象中才会获取创造的可能。这启发我们,当下的小学教育应当解放儿童的想象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永远是小学教育的使命。

想象是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有时会超越第一、第二种力量——知识的、身体的。而儿童正处在想象力蓬勃发展的最旺盛时期,此时,教育一旦予以呵护,尤其是予以解放,那么,儿童就会在创造之路上奔跑。反之,想象力则可能在沉默中消失而“死去”。遗憾的是,当下的小学教育这一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可以往的小学却不是。钱理群对母校的回忆,第一条就是“首先是对儿童想象力的开发与培育”。四年级时老师给他的作文题《假如我生了两只翅膀》。他写的是,一个“飞到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去眺望全中国的美景”的梦。他说:“这样需要想象力的童年的梦奠定了我今天从事文学研究的基础”,“它给我留下了记忆与影响是真正刻骨铭心、融入血液的”。而想象力如何解放呢?游乾桂认为是玩。他引用明朝陆绍珩的《醉古堂剑扫》中一句发人深省的话“高人玩世”,并将它奉为圭臬,摆放于心。是的,玩是解放想象力的秘诀。张晓岚亦是如此。由此为了多玩一会儿,他偷偷回家把闹钟调慢了一个小时,不料姐姐在旁笑得前仰后合,原来之前爸爸刚把闹钟调快了一小时,现在正好,时间准确了,张晓岚的“鬼点子”被看破了,不过,他多有想象力、创造力啊!小学教育,需要,真的真的很需要。

4.儿童应有一点挫折,这样童年才完整起来。这启发我们,小学教育不能一片歌舞升平,儿童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有点艰难,有点失败,甚至有点痛苦,不是坏事情。这样的童年既是幸福的,又是坚强的,坚强的才是真正幸福的。

毋庸置疑,必须捍卫童年的快乐、幸福,快乐、幸福是小学教育的主旋律。不过,童年可能是一颗甜美的糖果,也可能是苦涩的药丸儿。有笑也有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利也有挫折,甚至间或还有点痛苦,这才是生活,才是真正的童年生活。让童年生活完整起来,首先不要回避童年生活中的遭遇。《小学学什么》中描述的正是这样:张五常在田园荒野觅食,朱竞的颠沛流离,文洁若在日本念书的艰难,余泽民动荡中原始的游戏,萧默的诸多忧患,……他们都有苦难的回忆。但是,这些苦难非但没有消磨他们童年的“养心”,相反,在苦难中得到了“养正”。尤其是孙绍振先生对“女老虎”老师打手心的回忆,有不少的痛楚,但是在汹涌的泪水悲切的时候,几位“差生”、“老油条”竟然悲从中来,泪水流得更加豪放,而且哭得更整齐。他觉得,“听着他们的哭声,无异于世界上最美妙的友谊交响乐”。当下的小学教育,当然要反对体罚,但必要的惩罚呢?必要的挫折呢?必要的失败呢?我想,这些都不应回避。正是这些苦难,儿童才会真正懂得生活,后来的实践证明:受过苦难的孩子成长得也很好。

三、童年的回忆,离不开母校,离不开当年的教师。对童年的回忆,常常是对母校、对老师的回忆。因此,《小学学什么》非常鲜明地告诉我们:母校应当是母亲,教师应当是孩子心目中的教育家。

先说母校吧。刘墉的叙述:“记得读过一位诗人的句子‘我的家在汨罗江畔,像一颗纽扣,扣在大地的胸膛’。我想到的是‘我的母校在瑠公圳旁,像一位母亲,坐在我童年的记忆之中。”说得多真多好。母校就是母亲,很温暖、很长久、很美丽。袁鹰则是另一种感受:当这位白发校友听到了母校的信息,不禁为之神往和欣喜,他说母校“已成为我心中永恒的圣地了”。哪怕当年的母校只是一座破庙宇,但是庙宇里有着他们的童年,庙宇形成了一种宗教般的情结。难怪余泽民说,学校其实是心目中的庙宇,“在我的心里祭祀着童年,供奉着回忆”。是的,母校常常坐在如今大家们已经模糊了的时空坐标的记忆里,挥之不去,永驻心间。对此,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究竟要给孩子们留下一座什么样的母校?现代化的条件、先进的技术装备、标准化的操场、偌大的体育馆,花丛草坪、小桥流水,……等等,校园的美丽固然会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这些都是物质的,最为重要的是思想的启蒙、精神的培养、情感的陶冶、习惯的养成,总之应当是母校的文化。黑格尔用洋葱头来比喻文化的“魂体一体化”,物质的应当有魂,魂应当附体,在这样的校园里,孩子们才会有种归属感,才会充实、丰富,他们会把即使已经破败的、简陋的校园也当作圣坛,有着甜美的回忆。

问题在于当下学校文化建设存有两大缺陷,一是浅表化,二是同质化。浅表化,追求形式,忽略文化的内涵,徒有其表而无耐人寻味的意义;追求宣传效果,注重所谓学校的“美誉度”,而忽略学生从中真正体验到什么,假若学生成了文化的摆设,这还是文化吗?同质化,缺失特色,大同小异,甚而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学校文化的无个性,当然会阻碍学生个性发展。而学校文化的个性,来自学校独特的文化主张。假若学校无文化主张,那么她的漂亮,充其量只是无魂的空壳而已。文化是一座圣坛,文化母校才会是一位真正值得依恋的母亲。

再说母校的老师。老师,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是个秘密。黄礼孩就有这样的感悟。他说:“小时候,对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想念,是那么美好。它是一个秘密,隐藏在心中,伴随着一生的回忆。爱如少年,纯美的孩子,他的世界因为对美的人与事的怀念,他的心温暖来,就开始走向开阔,像鸟儿一样飞得更远。”陈泰然回忆他的小学老师,由衷地说:“他们都是台湾省伟大的教育家,他们都是我人生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于是,每当我们朗诵英国随笔名家赫兹利特在《论绘画的乐趣》一文结尾所写的时候,就会联想到母校的老师:“那么下午我出去散步,回家时看见金星悬在一户穷苦人家的屋顶上,那一刻我的心里产生了许多别样的思想和情感,那种感觉以后再也没出现过。”老师——悬在屋顶的金星!

当下的老师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他们也将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里。不过,还有一些教师还做得很不够,离教育家的距离还很远很远。对此,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应当是:努力,追赶,当爱洋满心头的时候,当专业化水准提升的时候,当名师不断涌现的时候,我们才会成为孩子们心中圣洁的母亲——我们会的。



昨天的故事,今天的意义。《小学学什么》的主编者蒋保华给了我们一份最宝贵的礼物,给我们送来了一种宝贵的理论:“树屋理论”——小学教育让孩子长成好大一棵树。谢谢他的聊故事的方式,谢谢他的辛勤的劳动,谢谢他的悄然中的智慧。我们会永远记住:小学教育——人生的透镜,儿童的根据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02 , Processed in 0.1168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