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玮:在“兵法”中体悟班主任“心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5 14:2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万玮:在“兵法”中体悟班主任“心法”2010-04-06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上海教育》 计琳 徐星 薛婷彦



因为《班主任兵法》,6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民办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教师万玮一炮而红,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
也是因为《班主任兵法》,6年来,年轻的万玮遭遇了来自各方的种种争议,包括名师李镇西在内不少教育工作者对于其用“兵法”“对付”学生的做法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从新任班主任的痛苦挣扎,到理性反思后的初尝胜果,再到深刻反省后的重新出发。6年中,万玮始终没有放弃对班主任工作的探索。
从《班主任兵法2》到推出《班主任兵法》修订版,再到今年4月即将推出《班主任兵法3》,每一次的反思和研究带给他的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和“心”的升华。
这段不同寻常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一个年轻班主任的成长蜕变,也记录着年轻一代教师所共有的彷徨与坚守、激情与梦想。
再见万玮,依旧是细框眼镜,依旧是温和嗓音,依旧透着浓浓的书卷气,不同的是,与6年前初露锋芒时的年少气盛相比,今天的万玮显得更为理性、平和。从成名到成熟,万玮经历着成长的阵痛,也体验着成长的快乐。
“耻”字当头思“兵法”
就像从未想过自己会因班主任工作走红全国一样,14年前的万玮也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教师。
那一年,复旦数学系的万玮是友邦—复旦精算中心的第一批学员,握有“北美精算师证书”“优秀毕业生”等名头响亮的“敲门砖”,但他终究没有接过太平洋保险公司总裁亲手伸出的“橄榄枝”。
改变万玮选择的是一次偶然的市场招聘会,在那个会场上,他遇到了当年享誉全国的建平中学知名校长冯恩洪。“冯校长邀请我去他的学校参观,用自己珍藏的上好龙井款待我,与我畅谈自己的教育理想。”说起这些片段,万玮依然激动,“对于初出校门的我来说,冯校长的礼贤下士和教育理想带给了我极大的触动,这种感觉在外资公司是无法感受到的。”
也是在那一年,冯恩洪的建平教育集团创办了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并力邀万玮加入,“我几乎没有犹豫就走进了平和,我喜欢学校,当时我想一个人一生中能参与一所学校的创办,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然而从教之路并非万玮想象的一帆风顺。“名牌大学的文凭在做好做不好教师的问题上不起根本的作用。”万玮清楚记得,第一次讲课时,他用10分钟就讲完了全部的内容,然后楞在那里想:“那么点简单的内容怎么可能要讲40分钟?”
更令万玮措手不及的是随后的班主任工作。“全班40名学生,有30大‘金刚’。” 学生进入初一后逐渐表现出心理上的叛逆,特别是一些男生开始调皮捣蛋,班里“烽烟不断”,而万玮却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批评说服学生。结果很容易预料,由于所带班级成绩差、纪律差,还经常出事,万玮被学校撤去了班主任的职务。
撤职,这对一贯自视甚高的万玮而言无疑是晴空霹雳,他甚至一度怀疑天生性格内向、又缺乏管理经验的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好老师。
值得庆幸的是,在极度羞耻的情况下,万玮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自我剖析和自我反思。
“那一两年的时间,我是在反思中度过的。我苦苦思索失败的原因,苦苦思索为什么学生明知我对他们好还要和我作对?我回忆自己和学生交往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再假设如果从头开始,我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说。”
在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和总结后,万玮像闭关修炼后的武士一样,期望出山。正好一届学生带完,校领导感动于他的反思态度,让他重做六年级的班主任。
令万玮欣喜的是,这个班级他带得很轻松也很成功。在和学生的交往中,他不再有失控的感觉,而是逐渐体会到了带班的快乐。回首那段日子,万玮笑称,学数学的人,通常都会一题多解,我就是这样的,总想在几种做法中选择最佳的一种。
因此,他思考着解决问题的一切可能性,分析总结导致学生转变的一切原因,并将这些想法和经验在“K12班主任论坛”上以网上日记的形式发表,起名“平和秘籍”。这个系列文章在论坛上一经贴出,就收到热烈的反响。许多网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用回帖表示着他们的支持,或赞赏,或崇敬,或好奇。
联想到平时喜欢看的《三国演义》以及古代兵法,万玮趁热打铁写下了《班主任兵法》,使之成为“k12教育论坛”上点击率最高的帖子之一,并最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在《一立千钧》中,为了解决学生自修纪律差的问题,万玮强忍怒火,在学生面前进行自我批评,独特的教育方式给所有学生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从这之后,班级的纪律问题不再成为一个问题。在《围而不打》中,面对经常带领女生和老师作对的“女大王”,他“围而不打”,而是将其身边意志较弱的同盟者“各个击破”,最后令“女大王”主动认错。
许多老师读后感叹:“我怎么当时就没想到这样做呢?”而在浦东新区班主任教研员欧阳书伟眼里,万玮以全新的管理理念、真实的场景再现,为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工作模式,并大胆运用长期阅读积累的兵法理论,用一套又一套令同事惊讶不已的高招解决了班主任工作中困惑。
《班主任兵法》火了,万玮也一雪前“耻”。6年中,这本《兵法》已重印15次,销量近20万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成为近几年国内最畅销的教育类书籍之一。
反思“兵法”强“内功”
然而,随着《班主任兵法》的畅销,各种争议也接踵而来。李镇西老师专门在网上发帖,直言:“班主任需要智慧,需要艺术,需要策略,需要谋划,但不需要‘兵法’!千万不要以学生为敌,那怕是无意识的。”王晓春老师专门开了一个《评〈班主任兵法〉》的系列帖子,对书中的观点逐条进行批评。不少网友甚至发出这样的质疑:“你对学生以毒攻毒,学生不可以以牙还牙吗?”
严厉的批评让万玮又一次落入“谷低”,几乎有了放弃写“兵法”的念头。是身边同事和网友的鼓励,给了他重拾信心的勇气,不服“输”的他又一次选择了在挫折中反思,在反思中崛起。
在不断地反思中,万玮想起了全国德育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毛蓓蕾老师。“毛老师的宽容和博大让我印象深刻。”万玮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当教师时,毛蓓蕾老师来听课的情景,“她一边皱眉,一边在本子上写着什么。课后我紧张地等待着她的‘训斥’,可是毛老师一点都没批评和责怪之意,她说:‘你刚开始上课就能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接着和我一起分析了课堂教学的一些细节,并送了我一本《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这本书一直放在万玮的案头,不知被翻阅了多少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毛老师并非不懂这些‘兵法’,但是她没有直接用于学生们,而是将这些‘术’融入了她对学生无尽的爱中,这是‘道’的力量,是教师人格的力量。”
在《班主任兵法》出版的近两年时间中,万玮逐渐从最初的兴奋变得平和、理智。更重要的是,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曾经有一位网友在质疑这本书时引用《孙子兵法》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当初我还不服气,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我的眼光总是盯着那只老鼠的话,我已经走入狭隘。”万玮说,聪明地做班主任工作和智慧地做班主任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它取决于老师对学生、对教育爱的程度。
于是,万玮开始拉长焦距,在关注学生当前表现的同时,更多思考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结果。他开始不再拘泥于一得一失,而学会宽容;不再功利,让自己眼界变得开阔;当再次遇到有人批评他的观点时,他也不再与他争辩,而是思考他批评话语中的合理成分。
2008年,《班主任兵法2》出版,万玮以日记体的方式,记录了一个特殊的初三班级短短28天的28堂奇妙的课程;2009年,《班主任兵法》出了修订版,对于原版中的一些极端观点和表述,万玮一一作了修正。一些细心的读者对此给予了肯定与好评。随着对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深入,万玮开始意识到:“方法为王”在教育领域并不总是正确的,方法背后的价值取向更加重要。
经历着思想上质的转变,万玮对班主任的“兵法”有了不同的“心法”。
同样是针对学生偷懒、不认真完成作业的问题。在《班主任兵法》中,万玮用的是“倒转乾坤”之计:对不认真做作业的学生不直接点名批评,而是先让做得好的学生站起来,当有些没做订正作业的同学还坐在位子上幸灾乐祸然时,忽然让站着的同学坐下,而叫坐着的同学站起来。生死两重天的体验让同学们印象深刻,之后都认真地做作业。
而在《班主任兵法2》中,面对相类似的学生问题,万玮有了不同的做法:他给学生们讲述了几位名人的故事,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动人的事例,让学生们自己从中得出了“聪明没有用,勤奋才有用”的道理。
反思是痛苦的,但也正是在这种痛苦中,万玮的“兵法”渐渐超越了教育的技巧,而开始探索对人格心灵的唤醒。
“兵法”有形爱无境
万玮曾这样调侃自己:“我没有好的口才,没有俊朗的外表,好在头脑还算灵活,观察还算敏锐,于是我开始研究学生,研究方法,结果在这条路上一不小心走了很远。”
然而采访越是深入记者越是发现,万玮拥有的并不仅仅是聪明的头脑,总说自己没有做教师天赋的他,有着一名优秀班主任的许多“好习惯”。
万玮每天有两项不可荒废的必修课,那就是阅读和写日记。每天回家,他都会花上两三个小时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平均每天要在电脑里输入7000多字的日记。
在万玮的电脑里有两个文件夹,其中一个记录灵感,另一个记录素材。前者记录一些偶然闪过的观点,后者则收录了很多文摘。万玮说:“这些小文章就好像我的资源库,为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炮弹’”。今天,《班主任兵法》系列的陆续出版也得益于这些经年的积累。
面对拘谨、内向的学生。万玮又想出了给学生作业本留言的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孩子讷于言,却敏于文字。当我留言的时候,他们会在作业里夹一个小纸条,上面写上一段话,作为对我的回复。有些回复让我特别感动,特别温暖。”因为要回复这些留言,万玮总在找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机会。
学生谢舒青至今记得:“万老师给我的第一篇评语就让我有些吃惊,他没有像一些一板一眼的数学老师那样写一些套话、老话,他努力地找寻我点滴的优点与进步。”
多年来,万玮每周都会认真批阅学生的周记。无论学生的周记是书写心声还是摘录,无论字数多还是少,他都认真留言。而这些留言更像是在给学生写信。每次周记本发下来,学生们都会第一时间翻看,有时,还会好奇地打开别人的周记本,看看万老师给别人是怎么写的。时间长了,留言成了沟通师生关系最好的桥梁。
学生荣雨告诉记者:“每当我想放弃背书的时候,我都会翻开日记,看看老师的评语,然后告诉自己,老师对我那么信任,我可不能就这样让老师失望啊!”在初三毕业的时候,荣雨和同学们不知道如何来表达他们的谢意,于是想到了寄托祝福的千纸鹤。“还记得那天,您看到它之后的反应……其实在您一路走向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就悄悄地躲在旁边的化学实验室里‘监视’着您呢!”看到荣雨在作业本上的“揭秘”,万玮的眼眶红了。
正是这样不断地阅读、反思、交流、积累,才有了如今万玮的“水到渠成”。
今天,万玮开始承担更多学校行政的工作,但始终放不下的还是班主任工作。在他开设的班主任工作室里,他为老师们订立了与对自己同样“严格”的要求:参加班主任工作学习期间,购买教育类图书每月不少于1本;积极拓宽视野,阅读其它图书每年不少于6本;养成定期撰写教育日志的习惯,每周不得少于3000字。同事丁雁告诉记者:“他总是要求老师们写班主任博客,老师们有时会叫苦,但事后想想水平确实是这样被他‘逼’出来的。”
“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单纯地使用‘兵法’不会有长久的效果,提高自身修养,增加人格魅力才是根本之道。”万玮说,这是他多年班主任经历的真实感受,希望给更多老师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07:30 , Processed in 0.3983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