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哲学思考
2013年11月18日 作者:王继华 徐超 来源:中国教师报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学校应追求怎样的精神价值?师生生活方式如何重建?师生集体人格如何创建?
学校文化建设标准,意蕴深远,语义悠长。这不仅是一种目标价值的“允许原则”,也是衡量事物发展优劣和境界高低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念,需要一种统领全局的载体,承重起能动的信息传播态势;需要一种交流互动的平台,担负起价值转移后的能量再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教育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已不再是可取的了。”
学校文化建设之所以成为方向引领,是因为其至善至美的思想和“目标战略”使人们找到了事物发展的根本所在。这种精神理念的还乡,用逻辑类推的方法,指出被现实规划窄化了的价值取向;用统筹性的整体概括,架构价值取向的新方向。学校文化建设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架构起一种新的精神结构和发展思路,解除“唯智”浮躁带来的烦恼,让社会看到提升教育质量的前景和希望。
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讨论,是在用文化兴校的人文愿景优化学校发展的路线图。这样的讨论,既为文化兴校的规划铺设了道路,又为人本精神的谋划建构了平台。不管什么人继任校长,都会在既定的文化路线图上,依循学校文化精神理念的布局,阐释育人规律的求真之美;依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涵养学生的至善至美精神。
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讨论,就是对教育目标价值的探究。它的灯塔意义,避免了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横行。今天的一些学校之所以出现办学理念雷同和内涵无特色的局面,大多是由学校没有文化建设的标准、理论水准平面化、理念思想概念化所致。
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三维”格局
学校文化优化组织结构、活化秩序气场、清新内涵特色的能动态势,以及长远发展、整体布局的战略和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是建构学校文化标准的价值所在。这里,择其“内涵建设标准”要点、“特色建设标准”要点、“路向建设标准”要点加以论述。
(一)学校文化内涵建设标准的要点
学校文化内涵建设标准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人本维度要点:
①校长文化使者的精神气质。校长要成为打造学校“文化场”的思想行者和学校“目标战略”的总设计师,要保障学校文化特色的生长,要创造出一种气清意远、弥新尚美的意境,要不断为寻求解决新问题、吸纳新思想、定位新路径励精图治。同时,校长要有文化使者的思想建构力,要有能力树立起精神的旗帜,用哲学的思维架构起文化兴校的路线图,用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养心的理念,作为内在价值取向,探索回归心灵的人文气象。
②师者先善其德的崇高气象。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他以激发学生向学的意志和领悟人生的真谛为快乐,以师者的言行形成学生日后的道德规范为骄傲,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开阔学生视野为自豪。师者的生命导航,意在使学生离开校园时,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兴趣志向和良好的人性修为。同时,教师的思想与言行,要成为开悟学生灵魂的阶梯,要成为学生精神向上的钥匙。如果用文化的方式体会教师的意义,平庸的教师是平铺直叙,优秀的教师是调动志趣,优异的教师是启迪思想,伟大的教师是唤醒灵魂。
③学生远大理想的人文气度。理想是灵魂的主宰,它犹如人生的太阳,坚定前进的方向。远大的志向是幸福的源泉、行动的保障。志向和热爱是志趣生命的双翼,正是这种远大的理想,需要学校文化赋予学生德为起始、美为取向的灵动思维,在丰富多彩的动态活动中张扬个性,在静态环境文化的浸润中陶冶情操。正是这种精神指向,需要教师具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注重发现规律、坚持真理的精神品质。如此的文化意境,就是要使学生的情感和人生观,在班级文化浸润中,形成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的信念。
2. 目标维度要点:
①德育为先笃定品质,为生命发展铸魂。学校的使命就是要在精神深处形成文明的品行,“千学万学以德修身,千教万教以德慧智,千想万想以德育才”,用德之乐善嫉恶的能力尊重秩序,用德之慎独自律的精神崇尚完美,用德之诚信善良的品格追求大义。
②智育之重增强智慧,为生活价值固本。智慧是一个让人向往又崇敬的词。智之从“日”在于对知识的日积月累,慧之从“彗”在于除旧布新、天长地久,慧之从“心”在于“神明有仁”、净化心灵。智慧的价值演绎生命的精彩,智慧的路向警醒少年儿童“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如此,才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
③体育之义强化意志,为规则秩序导航。在认知生命意义上谈体育,不单是为了强健学生的体魄,更是为了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赛场上人们争先恐后、勇于拼搏的意志,必须确立在共同严格遵守竞技秩序和体育规则的意义之上来进行,以此培养学生对规则和秩序的尊重意识。这才是体育之要义。
④美育之基固化真善,为目标价值启航。美的追求是伦理的崇尚。尚美表达文明的风气,审美表达道德的修为,育美振奋精神和灵魂,爱美优化情感和形象。美的情感表达人的道德修为,定义永恒教育的价值追求。
⑤家校共育关注人性,为提高生命质量。家庭在提升学生心性、形成秉性气质方面比学校更有优势。家庭担负着培养儿童人性美德的使命,并不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不是请家长协助管理,而是要配合学校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性。
学校文化内涵建设标准体现的人本维度和目标维度,是激发师生群体精神向上的动力,是运用文化兴校的“宝贵方法”建立起的一套认知规律。它架构起的精神理念、方法路径形成的目标战略,将成为引领教育方向和育人风尚的重要力量。
(二)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标准的要点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实质,就是激发人们振奋精神,因地制宜地根据地域文化的寄寓,采取适合少年儿童个性发展的措施,促使教育的“唯真”、“唯美”早日实现。
标新立异,重在发挥精神引领,重在脚踏实地的态度,重在发挥“趣”的志向性,择善生命历程的理想志向,灵动个性气质的独特智慧,恢宏审美愿望的卓越方向。
1. 因时因地制宜的维度
因时制宜、因势利导的前瞻性,重在把握“时”之意义的规则和“势”之空间各具情态的律动。例如,社会发展要求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完成。学校要把“立德”作为“树人”的法则来把握,这种把握既是由时代“适时而生”的精神规定的,又是由社会的发展需要栋梁人才的“势头”决定的。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科学性,重在“认识你自己”所处“地”的环境。地域是教育赖以生长的文化母体。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的文化形态,如齐鲁大地的经世致用,燕赵大地的慷慨悲歌,吴越大地的聪慧机敏……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此“地”之影响,使学校的特色内涵建设更要讲究地域文化风尚的要求。尤其要使地域的资源成为支持特色发展的依据,为“适宜的发展”科学筑基。
地域环境文化是建构学校特色的重要依据。特色内涵因地制宜的科学理性,就是要将地域环境和自身任务进行有机结合;就是要把历史传统以及地域文化对学校发展的要求,融于内涵气质的目标取向中,既促进学校因地制宜的特色发展,又照顾到阶段属性发展的任务(例如,小学多注重用形象事物培养兴趣爱好,而中学则注重精神理念对价值观的引领)和人本命题及特色内涵的科学合理布局。
2. 实事求是原则的维度
实事求是的“实事”,既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又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之意义,不只是追求不同形式的差异,更关注特色品质的育人作用。实事之取向,要回答如何针对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实事求是的“求是”,既是一种办学精神的深入探索,又是一种育人特色气质的谋求。
浙江嘉兴一中和嘉兴秀洲中学之间仅距离几公里,受同一种地域文化的影响,然而一百年来,由于所追求的文化取向不一样,两校培养出的人才气质也各不相同。嘉兴一中依循“成德达材”的人文精神,注重文学精神的滋养,盛“文”之下培养出钱玄同、茅盾、郁达夫、金庸等诸多文学大家;秀洲中学依循“爱国爱校爱科学”的求真精神,培育爱科学的人才,盛“真”之下培养出李政道、陈省身、程开甲和中科院院士顾功叙、韩国前电力部部长朴英俊等诸多科技精英。
好学校不限于某一领域的人才培养,注重用特色表达气质。嘉兴一中之所以以培养文学人才而著称,是其谋划的办学特色就是文学见长;嘉兴秀洲中学之所以以培养科学人才而著称,是其设计的办学特色就是追求科学。这里无法判断哪所学校更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两所学校都有一个领航特色发展的学校文化标准。
(三)学校文化路向建设标准的要点
学校文化路向建设标准的讨论,是要为内涵特色的发展,建立起一套符合认知规律的方法论。它来自于动态静态结合的学校文化战略;它显现于学校文化精神所承载的理念与规范。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实质,是在运用“道”的方向引领,优化组织结构;运用“术”的方法模式,建设文化兴校的话语权。
1. “道”之方向引领的意义。从完整学校目标价值的体系看,无论是修炼校长的文化心理、把脉文化育人的思想,还是建构学校的理念系统,抑或诉求长远发展的愿景使命,都需要学校的精神世界有“道”的方向引领。什么是学校文化的“道”?学校文化之道,是一条致力于学校形成崇德瀹智、弥新尚美的规则和法理,并在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长久发展的战略中树立起的基本路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充分证明:“德”是办学的“道”。因为,德之价值意义体现的诚信认真、崇尚完美,助力文明秩序;德之乐善嫉恶、心灵尚美,符合社会规范;德之自省自律、包容体恤,体现人生智慧;德之追求大义、把握操守,形成良知尺度;德之顺境不骄、逆境不躁,形成推功揽过的义理。
2. “术”之方法模式的作用。如果说“德”是办学之道,那么促使人的成长方法和模式则为“术”。办学之“术”重在用一种方法启蒙心智,用发展的模式生成能量、提升品质。“术”之方法,教人学会寻找客观发展的规律;“术”之模式,让人找出隐藏在学校或课堂发展中的规律,形成标准的样式。这种升华前人积累的经验、形成规则与定式的方法,有助于学校文化目标价值的实现,形成发展上的共识。
正是这种“道”的布局和“术”的布阵,使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办的南开中学,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范本。如果说南开中学“爱国爱群之公德,铸就服务社会之能力”的核心理念演绎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那么,“巍巍我南开精神,前途无垠的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的目标价值,则砥砺出共和国周恩来、温家宝两位总理和大批仁人志士成为栋梁之才。
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和基本模式
今天的某些学校,为什么会出现改革无动力、发展无共识的现象?其重要原因就是办学思想没有从“以人为本”的发展命题中理解“四育并举”的精神气象,缺少承重“全面发展”的载体和打造人远行能力的平台,尤其是学校的组织结构,缺少传播精神理念所需要的导向,学校追求的目标,缺少求真尚美价值体系的路线图。
正是学校发展缺少文化战略,才出现:创建学校不讲办学精神,学校文化体系被“一句话式”的概念所取代,思想理念被雷同的口号所代替,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概念上分不清,精神理念的文化解读被误认为是解读文化……
人们对学校文化目标价值体系的浅见和对人的全面发展命题的误解,使学校对人的培养,呈现出“有知识没文化”的病态。如果说这种现象是一种文化文明的危机,那么,学校发展缺少文化战略的精神空虚,导致了人的思想的不健全,不能不说与育人理念缺少人文精神滋养有关,与学校缺少文化战略有关。
(一) 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是由“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延续”的意义决定的。
1. 全局性原则。这要求学校在发展的维度上追求人本精神的落地。例如,追求新课改“三维目标”价值体系的完美,尤其要关注过程的体验和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设。追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尤其要注重特色内涵的规划和家校合一提升生命质量的共育,矫正“有措施没灵魂”的迷惘。
2. 前瞻性原则。这要求学校从校本愿景的角度出发,把脉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涵建设,为培养未来社会预期的人才做准备;从现代教育所需要的理念思想和“道德课堂”认知生命素养的价值出发,建构起提升生命质量的“价值链”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战略”。
3. 全员性原则。这要求学校从“人是无限的一种有限的存在”(泰戈尔)的视角,使全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文化育人、强心固本的思想建设中,自觉接受学校价值取向的洗礼,不被世俗功利的思潮牵着走。这要求学校用“纯粹的精神和特色的内涵”形成师生崇高的审美判断力,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促进“四个学会”的理念贯彻执行。
4. 浸润性原则。学校文化讲浸润,就是用尚美的环境影响人的志向,用向上的氛围滋养人的情感;就是用人师的形象影响人的修为,用文化涵养人的美德;用尚美精神滋养人的成长。其中,熏陶使人诚意正心,滋养使人心态昭昭。
5. 全面性原则。学校文化绝不能仅限于静态的环境文化和动态的活动文化,而要用校长文化的精神引领,谋划学校理念思想对人信念的影响,谋划课堂文化认知生命的意义。其着力点不仅要考虑到学校的目标价值体系建构,还要考虑师者先善其德的榜样示范。
6. 主体性原则。主体的活力源自于生命文化的自觉。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他的选择性在于如何用高尚的道德影响人,如何启发学生向学的意志;学生作为价值探讨的主体,在于能否感受到学校精神的引领和人师道德形象的浸润。如此“双主体”的原则,既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认识自己”的宣言,又是孔子断言的“为仁由己”动力机制的重建。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它所需要的“办学理念科学化、内涵特色人本化、学术思想自由化、管理方略民主化和基础设施文明化”等理念要素,必须要有一个承重其思想传播的载体。因此,构建一个统领全局的学校文化战略,就成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期许:
1. 追根溯源型的传承模式。指有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依靠办学之初具有深厚教育底蕴的学者(教育家),树立起的教育精神作为发展取向的基点。这种传承内涵特色的特点或是科学的,或是艺术的,或是人文的。例如,浙江温州中学从首任校长余朝绅开始,就以杨霁朝、姜立夫、洪岷初等数学大家体现的数学特色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支撑。建校百年来,在一以贯之的“英奇匡国、作圣启蒙”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培养出苏步青、谷超豪、徐贤修等多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
2. 承前启后型的推进模式。指发展中的学校对发展模式的主动定位和文化自觉。发展中的学校虽然还未形成成熟的特色路向,却因为有一位视野开阔、眼光独到、富于创新精神的校长,而使学校的内涵发展效果显著。在这里,校长善于用文化的愿景构成办学精神,勇于以人格的魅力示范形象,精于以理性的思辨构成发展战略。他懂得“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的道理,用内涵的基数体现文化的自觉。例如,广西商校虽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史,却总结规划出“莲花精神”,用“习商德商、诚信礼尚”为目标价值的学校文化战略引领发展路向。
3. 目标愿景型的引领模式。指新办的学校对办学格局的科学定位。风云际会的教育改革时代,往往孕育着大发展的机遇。然而,缺少文化兴校意识的学校,往往注重硬件,而缺少学校文化建设的准备。如果说学校硬件落后是“穷”所致,那么软件落后则是“白”所致。“穷”是经济的贫穷,“白”却是文化的空白。“穷”变富考验人的智慧和能力,“白”变兴却需要精神和理念的学问。今天我们已经基本越过“穷”之关,怎样超越“白”之难正是新建学校面临的挑战。学校好建,学校文化不好建,一个没有文化准备的学校,很难想象,仅靠分数就能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文化有一种升华人的信仰的目标价值,因而在精神理念上具有表达文明的崇高性;有一种“善”,发展个性兴趣的人本性,因而在内涵特色上体现气质气概的高尚性。学校文化建设标准是在“运用方法创新推动理论创新,深刻揭示教育规律”,是在运用精神理念的目标价值规划全局统领发展,是在运用校园文化动静结合的原则浸润心灵,是在运用教师文化先善其德的信念化育天下。
(一)学校文化建设标准揭示目标价值
研究学校文化的目的,并非是对某一短暂现象和形态的研究,而是从学校长远发展以及办学必备的精神理念、内涵特色、方法模式、目标愿景等文化形态出发,建立起的文化兴校与文化育人的标准。
今天学校的弊端,不是缺少管理制度,而是缺少文化兴校的思想体系和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今天校长的尴尬,不是缺少高楼大厦,而是缺少理性推理概括思想和立意精神的格局;教育发展的不足,不是缺少分数竞争,而是惯性的依赖和跟随性的模仿导致发展的雷同。这种缺少独特话语权的智慧、缺少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审美概括的能力,习惯性地把别人东西捡过来“照着说”的现象,需要用发展的标准形成学校文化的路向。
(二)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要点
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要点,实质就是学校教育发展路向和理念的目标价值链。它大致可分4大系统28条,每条3个维度,从内涵、原则、建议三个层面提出办学的核心要素和价值体系,形成文化兴校的行动纲领。(见右表)
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讨论,是为了建构起一套文化兴校的标准和文化育人的尺度。这样做的目的,既促使价值取向由“唯分唯智”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轨,又促使教育人担当使命;既呼唤人们用文化的情愫进行育人取向的价值转移,又唤醒人们用精神的立意解除灵魂的烦恼。
(第一作者王继华系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所长,第二作者徐超系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局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