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者赵园:有必要鼓励年轻学人“越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9 16:0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者赵园:有必要鼓励年轻学人“越界”中国作家网陈定家2013-11-15




[导读]学术工作者在其“学术生涯”中始终需要抵抗,抵抗怠惰,抵抗浅尝辄止,抵抗学术疲劳,抵抗世俗所以为的“成功”的诱惑。学术工作的艰苦与寂寞,使你不能不抵抗。而你的力量不也正在这抵抗中?


转播到腾讯微博


学者赵园 图片来自网络

陈定家:听说北大中文系的老师把您作为优秀研究生的标杆,见到出类拔萃的女生,就夸她或将成为“另一个赵园”!我本人也多次见证过以您为标杆的 情景。十几年前,我向所里一位先生请教问题,那位先生总是有意无意地以“赵园说”做评判标准。此后,我在好几位同事那里遇到过类似的情形。您看,这些令人 敬佩的求学者和治学者,都以您为标杆,这算得上一种学者的成功吧?可是有人说您走上学术之路纯属偶然,治学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您能否先说说这方面的情况?

赵 园:“标杆”不敢当。我也听到过您提到的那种说法,对那一种比方不可当真。我并不希望别人像我。事实上,我欣赏的年轻学人,包括女性,比如张丽华、袁一丹,各擅胜场,并不像我,倒是让我觉得后生可畏。

我的“走上学术之路”,无非利用了1978年研究生招考提供的机遇。当时我在郑州的一所中学教书,报考的动机,只是为了逃离那个单位。我研究生 的同班同学,大多是中学教师,我猜想情况和我类似,未见得当时就有怎样的志向。偶然性还在于,北大中文系在统计各考场分数时,我所在的考场漏计了一项分 数。倘若这点疏失未被发现,我应当早已作为中学教师退休,在“颐养天年”。我不能因此说自己有怎样的幸运。其实事后看来,得失很难计量。

走上“治学之路”后,应当说是比较顺畅的。压力不大,没有深厚的已有积累的压力,也没有来自国外汉学的压力。有些条件现在仍然有,即如没有来自 国外汉学的压力。压力不大,“余地”却比较大。我是“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学术荒废已久,大家都刚刚起步或恢复研究工作,而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十七年间 屡遭重创,发展不充分,因此无论新手还是老将,都像是在拓荒。而这批“新人”即使基础薄弱,却各自在“文革”中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学识匮乏,却不缺少对 人事的理解力与识别力。这后一方面是我所属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点“本钱”,尽管有限,却很重要。我最近还在一个场合,谈到毛泽东所说文科应当以社会 为工厂,作为教育理念是有合理性的,虽然具体的路径未见得适当。

此外我们还得益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良好的学科环境。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后文革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崛起,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作为重要 资源,与那个解放运动密切呼应。对于我所属的这一代专业工作者,确实是难得的机遇。无论基于个人经历还是遭逢的时世,都使我们有足够的动力去“拼”。

近些年来学术生态已经大变。便捷的网络下载,不但改变着学术工作的方式,而且重新塑造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以至我读到某些炫耀博学的宏 文,会条件反射地想,那些材料是怎么来的?网络时代的“博学”或正成为“虚胖”,那种文字少的是生命感,一个生动个人的生气的灌注。这种无生命的学术作品 正到处泛滥,如古人说的那样,祸枣灾梨,令人慨叹。

陈定家:《艰难的选择》是您的第一本学术论著,您在这本书中试图通过分析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描绘出现代知识者的心理图景。有人将这本书 说成是您治学生涯的里程碑,但您本人对这本书所应用的叙述方式好像并不满意,它是否有点受制于线性叙述逻辑的束缚,以致论述过程中的“丰富性”未能得到充 分呈现?这本书对您此后的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

赵 园:“知识分子考察”是读研中就已经选择的研究方向,与我们这代人的经历有关——那一代现代文学研究者,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近的方向,以便经由学术, 思考“20世纪知识分子的道路与命运”。我曾引用过鲁迅“连自己也烧在里面”的话,很能描述我们当时的状态。这种学术工作,也是在探寻自己的精神血缘。知 识分子与革命,或革命中的知识分子,是20世纪的一大主题,对我的吸引力至今仍在。学术文体不能容纳的更个人化的内容,我写在散文随笔中,即如那一组《乡 土》(收入《独语》一集)。

对我的第一部学术作品的不满,不止在叙述方式,还在框架、具体论述以至表述。那些缺陷,多少也由于资源的匮乏。我着手写作那本书的时候,还没有 大量的理论输入;我所凭借的,是原有的一点积累。但那种“连自己也烧在里面”的激情,是那一时期特有的。那种写作状态与研究态度,是只能一次的经历,不可 重复,值得怀念。

最初的选择贯穿了我的学术工作的始终,由中国现代史上的知识分子到其前身(以古代中国的“士”为近代知识分子的“前身”,要作种种限定,这里姑 妄言之)。我常常对年轻学人说,最初的选择有可能持久地影响你学术研究的取向与格局,这可以我和我的朋友们为例。最初的选择确实有某种决定性。而我的学术 工作始终在最初选择的方向上,无论“20世纪”还是“明清之际”。

陈定家:您的《北京:城与人》与《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是继《艰难的选择》之后完成的两部重要著作。学界对这两本书都给予了很高的评 价。依我个人的浅见,后者似乎比前者更为厚重、更为深刻。但从媒介反应和读者接受的情况看,前者受欢迎的程度似乎远在后者之上。您能说说出现这种反差的原 因何在吗?

赵 园:两本书的写作,投入大有不同。写《北京:城与人》,缘起只是几篇1980年代初的“京味小说”。在我的学术作品中,那本书写得最轻松,甚至没有做必要 的文献准备。但对于学术价值,不适用“投入/产出”的计量方式。这本书的“受欢迎”,多少由于机缘——出版时恰逢“北京文化热”。后来“北京”、“城市” 热度不减,那本书就有了“常销”的可能。而对于农村的关注度却在下降。这种情况仅从新闻报道就可以感到。农时、农事、灾情等等,曾经是我所属的一代人日常 关心的方面。我至今还保有对气候影响于农事的敏感,与“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世代不同。

写《城与人》有偶然性,写《地之子》,则像是还愿。我尽管不是农家子弟,由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历,对乡村似乎有“天然的”亲近感。20世 纪7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曾在河南农村插队两年,那段经历也令我难忘。回头读两本书,长处都在作家作品的分析,而“大判断”往往经不起推敲,也证明了我的 强项在此而不在彼。

《城与人》之后,我至今仍然有对“城市”的兴趣,旅行中往往持“考察”态度,对近几十年的“城市改造”随时怀了忧虑。而乡村则是另一个关注的方面,尤其对于“空心化”带来的乡村文化生态的不可逆的变化,对于农村老人的养老困局。

陈定家: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您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堪执牛耳的实力派学者。《艰难的选择》等著作为您开辟了坚实宽广的学术道路,按常理说,接 下来应该是您推出相关研究成果的高峰期,风头正健,人生也步入了黄金岁月,但这个时候,您却出人意外地放弃了现代文学研究这块优势阵地,移师当时“没有本 钱”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这无疑是一次学术冒险。这么多年过去了,可否说说,您对这次学术转型的心态与看法是否有所变化?

赵 园:我在转向明清之际,转向史学与文学之间,是在提倡“跨学科”、“越界”之前,完全是一种个人选择,既不像有些人猜测的那样,因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 的国内形势,也与学术界的“潮流”无关——当时的我,由于缺乏外语能力,很封闭,对国外学术潮流几乎一无所知,也缺乏了解的渠道。至于被认为“暗合”了某 种取向甚至理论,则更像是巧合。我的动机,无非是在已有的研究陷入停滞后,寻求挑战,试探自己的可能性,希望再次激发学术热情。那确如你所说,是一次“学 术冒险”。我是像沟口雄三所说的那样,“空着双手”进入明清之际的那段历史的。这么说也不十分准确,因为我的手中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积累。这对我很重 要。这一点,将在以后的学术工作中,被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

这次转折对于我至关重要。我至今仍然认为自己当年的选择很明智——这不止是由“成就”的角度,更是由自我丰富、提升的方面衡量。进入新领域后, 我有了机会接触学术经典,接触学术大师的作品,经历了重新学习做学术的过程;也有了机会在更大的范围内作学术交流。尤为难忘的,是与台湾同行的交流。这种 机会,是我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不能得到的。

陈定家:有人说您是历史学家中的文学叙事派,是文学研究队伍里的历史学家。您能否结合自己的研究,谈谈您理解的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赵 园:学科壁垒是人为设置的,一个大活人何苦要画地为牢?记得一些年前,在一个场合回答提问,我说非驴非马,是个骡子有什么不好?这句话似乎也是别人说过的,我不过拿来自我辩解或解嘲罢了。时下鼓励“越界”,我的选择的正当性已无需解释,却仍然有必要鼓励年轻学人作这类尝试。

古代中国的学术,文史本不太分。亦文亦史,前辈学者就承接了这种传统。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是文学还是史学?倘若用了现在通行的尺度,能不能通过学术刊物的审稿程序?可不可以用来评职称?

我自己不大考虑专业归属,想的是如何调动自己全部储备(包括能力),力求使“题无剩义”,而非符合某个学科既已形成的评价尺度。“历史学家中的文学叙事派”或“文学研究队伍里历史学家”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与专业背景有关。事实上在做“明清之际”的20多年间,我主要是在向优秀的史学著作学习,获益极多。但文学研究的专业背景对我的意义绝不是负面的。对这一点,越到后来体会越深,也越有自信。

陈定家:我注意到,您写过一些学术自述,也接受过各种访谈,您曾经谈到了自己从事学术工作的甘苦。但我仍然希望知道,您如何看自己的学术工作的得失,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与关于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

赵 园:回头看,我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考察中,较为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是作家作品研究。这一点,刚才已经提到了。即如论萧红的,论骆宾基的,论凌叔华的几 篇。所以经得住时间检验,是因为写作家论必须面对作品,而有可能不过分依赖流行的理论框架。那一时期也确实有活跃的审美感受力——我发现这是最容易失去的 一种能力,与年龄与经历都相关。一旦失去,就难以再次获得。读自己的旧作,我常常会暗自惊讶,同时庆幸:幸而写在了当时;过了那个时候,就难以写出,硬 写,也决不会精彩。

关于“明清之际士大夫”的几部著作中,第一部少一点遗憾。《艰难的选择》与《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分别是两段学术经历中的初作。那当然是很不 同的两本书,但在“投入”、“切身”、“痛痒相关”上相近。写《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较之写《艰难的选择》,更有初次踏入陌生领域、与对象不期而遇的兴 奋,偶尔会“文思泉涌”,因知之不多,反而较少顾忌,有可能写得酣畅淋漓,使内心深处的激情得以释放。那种状态是不大可能长久维持的。尽管《续编》诸篇更 规范,论述更周延,却少了那一种元气,虽则“气盛”难免泥沙俱下。这既与状态又与年龄有关——状态往往也系于年龄。

但我以为《续编》另有价值。以“戾气”为题的确赖有直觉,写《君主》《井田、封建》更出于设计,基于已经形成的对这类题目的重要性的认知。至于 最终结果如何,与是“直觉”还是“设计”无关。“正编”或许更可读,但我对《续编》不无自信,相信其中的论题对相关研究有贡献。学术作品不妨力求可读,但 可读性毕竟不是评价学术的标准。有人以表述“西化”、不“深入浅出”贬抑一个年轻学人的作品,我觉得很奇怪。我们使用的概念系统本来就赖有输入,不过“西 化”的程度不同、来源不同罢了。而缺乏难度,缺乏深度,缺乏重量感的东西已经够多,何不挑战一下自己的理解力,试着读一点确有分量的论著?

我的文字好读难读,与论题更与写作状态有关。写《易堂寻踪》也像写《北京:城与人》,有偶然性,属于计划外项目,也因此写得轻松。用散文的方式 组织学术,也让我更有可能体验写作中的快感。那本小书所写的一组人物,在他们的时代并非都声名显赫,却多少令人想到了鲁迅的论刘半农,清浅得可喜。这本小 书的写作中时有感动,有沉醉。那在我,是一段美好的写作经历。尝试着变换写作方式,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材料,即使在同一部书中也力求如此。在我看来, 这也是自我训练的一部分。

材料运用中的“精审”,是一种难于抵达的境界,但写到《想象与叙述》,取材已能节制,剪裁也较为工致,文字则少了那种格格不吐的艰涩,以至有评 论者认为这一本的文字在其他几种之上。但由学术作为一种经历来看,得失仍然难言。写到这时候,已趋于冷静,甚至波澜不兴,没有了最初进入“明清之际”时的 兴奋。仅仅由此我也意识到,是与这一种研究告别的时候了。

在高校演讲的时候,曾有研究生问我,为什么没有做人物研究,那个时期本不缺少值得写的人物。我说,对于那个时期,即使我征引较多的人物,我的学 识也不足以应对。此外,花几年时间写一个人物,需要那人物对我有强大的吸引力。我还没有感受到这种吸引力。进入“明清之际”,只写过两篇人物论,关于唐顺 之、傅山。写《我读傅山》也如当年写萧红,首先由于对象的文字的吸引。这无关于文字的好坏,甚至自己喜欢不喜欢,而是对那一种文字“有感觉”。至于何以 “有感觉”,也说不清楚,或许属于所谓的“默会知识”的范围?这真的是一种不容易描述的经验。这种经验在我,并不常有,只能说是际遇,你与对象间的遇合, 有某种神秘性。更多的时候,自己写得艰苦也让人读得辛苦。写作中的快感在我是奢侈品,只能偶尔获得。借用了郭沫若的说法,大部分文章是“做出来”而非“写 出来”的。说这些,只是由个人的写作状态着眼,至于学术价值,适用别的衡量尺度。

我曾写过题为“学术——人生”的随笔,题目太大,只触及了点皮毛。其实上面提到的每一本都有故事,甚至联系于“个人事件”,是自己“人生”的一 部分。但我并没有写较为完整的自传的计划,也不会写学术自传,怕被现成的叙述方式诱导,将自己的学术经历简化、故事化。曾有台湾学者问我何以想到写“戾 气”,对这种问题,我至今也仍不能有把握地回答。当时的那种直觉的背后,应当有长久以来经验的积累吧,那些经验确实一言难尽。您看,对学术作为过程的“还 原”、“重现”,谈何容易!

陈定家:对您的学术研究,已经有了不少的评论文字。我想知道您对于那些评论作何评论?

赵 园:我曾经说过,无人喝彩,从不影响我的兴致。事实上,我还是听到了对我的学术工作的反响,不止喝彩声,也包括切中肯綮的批评,我对此心存感激。我感激关 于我的现代文学研究的批评,即如王晓明、王培元、孙郁的评论文字;感激关于我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批评,黄子平的,止庵的,刘铮的,江弱水的,等 等。尤其触动了我的,是其中的几位对我学术作品中的“硬伤”的发现,止庵关于《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刘铮关于《想象与叙述》的。止庵曾私下里指出我书 中的硬伤,令我汗颜,尽管他说得很客气,小心翼翼,惟恐伤害了我的自尊。我至今与刘铮不曾谋面,但他指出的我使用材料的讹误,实在让我惭愧。那种错本不该 发生的。我当时想,这位批评者为了这篇评论文字,做了多少功课,包括版本方面的!竟然有人如此仔细地读我的书,愧汗之余,我仍然觉得快慰。

我去年病逝的表兄,是我的亲属中最认真的读者,曾为《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列出“勘误表”(他用的说法是“修订表”),工工整整的两页。其中所勘之误,就有止庵指出过的。而我的表兄并非所谓的“学者”,不过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岂是谁都能当的!

陈定家:您刚才谈到自己“得益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良好的学科环境”,能否就这个话题再谈一谈?

赵 园:我得之于工作单位的,不如得之于“专业界”的多。这些年来人们将1980年代过分地诗意化了。这种诗意化有其现实的指向,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但也应 当说,即使1980年代没有那样美好,那一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回望中也仍然有美好之处。王瑶,樊骏,严家炎等前辈学者的风范,他们扶植、奖掖后进 的胸怀与气度,他们所创造的和谐的内部环境,不同世代学人间的互动互补,同代学人间的合作与此呼彼应——尤其京沪之间——实在令人怀念。那真的是一个生气 勃勃的学术时代。

还记得王瑶担任学会会长期间组织的两次创新座谈会。尽管第二次就有点气象衰飒,但仍然贯彻了鼓励年轻学人的宗旨。他们将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五 四”新文化运动的某种精神带进了学科,使学科充溢着青春气息和进取精神。这个学科在“文革”后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一度处于前沿,在后来的市场化过程中 边缘化了。这固然由于时势的变化,也与学术界、专业界的生态有关。那一种境界已经不可追寻,成为了一段遥远的记忆。我们跟年轻的学人谈那段学科史,像是在 “说古”,像白头宫女说天宝遗事,这是不是有点可悲?

我的学术活动在那个生气勃勃的时期起步,得到了开放的学术环境的鼓励。一再听人们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学人“越界”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这 应当是这个学科的活力的一种证明。即使在走进“明清之际”后,我也仍然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保持着联系,不但有与年轻学人的交流,而且我的选题,关注点,至 少有一些是在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形成的。

陈定家:您曾经以《任道与任事》为题对“明清之际士人的参政意识”进行过独到的分析与阐发,您认为积极的政治参与,是有明一代士风的重要“面向”。请问,这种热衷于“任道与任事”的风气成因何在?影响如何?对于今天的知识分子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

赵 园:明代的士大夫不像明亡之际的反省中所说的,“风痹不关痛痒”,只能“袖手谈心性”,他们中的杰出者绝不缺乏行动能力。梁启超说过,“他们里头很有些 人,用极勇锐的努力,想做大规模的创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这种风气应当与学派比如王学的兴起、与明中叶以降的士风有关,也依赖于王朝政治所留 出的空隙,提供的空间。明代士大夫活跃的民间政治(王汎森的说法是“下层经世”),就赖有上述条件。我感动于这种虎虎生气、昂扬意气与积极践履的精神,虽 则我自己仍然更是“书斋动物”。

我关于明清之际士大夫的考察,政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与一个时期里“去政治”的取向相左。我的确关注那一时期的士大夫与政治,与王朝政治, 与民间政治,关注他们在有关的实践中的担当,这种担当的极端的严肃性,考察中时有感动。我从来没有那种以政治为“污”的洁癖,即使在刚刚经历了“文革”的 那时候。我关心的是政治中的人性,当然也包括人性的扭曲、变形,却不赞同由此而引出的极端的结论。

我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谈到社会组织即NGO,认为社会组织、民间机构的兴起,是中国的希望所在,无论较为高端的书院、读书会,还是从事社区服 务的志愿者组织。我不以为知识人都应当“任事”,对能“任”善“任”者却一向怀有敬意。人文知识分子仅仅有“人间情怀”是不够的。既能“坐而言”,又能 “起而行”,或许更近于完整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陈定家:您曾说学者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应注意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是否能够激发研究者热情;二是是否具有挑战性;三是对研究者知识积累是否有所助益。您能否结合自己的相关研究更具体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赵 园:“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不幸我常常不能克制说教的冲动,倚老卖老,对身边的年轻学人耳提面命。您总结的那些意思,的确是我常常说到的。我对他们说,希 望他们的选题能够激发自己的研究热情。有热情,就有可能使学术工作不只是个“技术活儿”,所做的活儿也少一点“匠气”。

我也对他们说,希望他们的选题具有挑战性,有一定的难度,迫使自己克服尽可能强大的阻力。我以为学术工作者有必要始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限度, 同时挑战极限。这并不矛盾。发现自己的可能性,释放潜能,或者最终不过证实了自己的有限——那又有什么不好?这正应当是以学术为“志业”者的常态。要避免 轻车熟路。作学术也如搞创作,忌“熟”忌“滑”。无论变换领域,还是改变具体的研究方向、方式,都有助于避免“熟”、“滑”,打破已经形成的研究格局与路 径依赖,使自己的研究不断开新生面。

我喜欢引用的还有孔子所说的“为人”、“为己”,“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孔子所谓的“为己”、“为人”,语义、旨 趣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我们所受的教育,是肯定“为人”而否定“为己”的,孔子却提倡“为己之学”。我将“为己”理解为完善、提升自己。事实上,这种 “为己”,也有利于持续保持对学术工作的热情,使你更有动力寻求挑战。

我们的学术工作已经越来越功利化了,方式也越来越像流水线上的作业。这很可怕。这种功利化正在戕贼学术的生机。我还看不出这种情况有改变的希望。

陈定家:您的著作能把理性思辨、逻辑演绎和散文笔法较好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表达方式赋予思想史以诗哲交融的艺术魅力。您的这种叙述方式的形成,是源于自身的学术素养?还是得益于研究对象的激发?或者还另有其他原因?

赵 园:我在拙著《想象与叙述》附录的《论学杂谈》中,比较完整地表述了我关于“词章”以至学术文体的想法,大致意思是,对于学术作品,问题绝非最重要的,却 又非无关紧要。学术作品不讲究文体,已是常态。令人不能卒读或不知所云的文章随处可见,真的是一个问题。在文学专业的从业者,这种情况与审美能力的普遍下 降“正相关”。年轻学人关注的是“观念”、“问题意识”,文本成了可有可无的。我对此不能不忧虑。

我自己的文字敏感,得益于早年的阅读,与我经受的语文教育也不无关系。我的阅读起始较早,早在小学高年级,就开始阅读苏俄文学,包括契诃夫、果 戈理。那种阅读对于我的影响是终身的。我感激我的父亲对我的阅读不加限制。他似乎很信任我当时的理解能力。也是在那一时期,一半由于兴趣,一半因了虚荣, 我很看重语文课的“作文”,在意老师对我的“作文”的评价,较早地养成了推敲文字的习惯。

从事学术工作之后,继续阅读与写作,写作中受到了研究对象的影响。在专业写作中,我会不自主地向对象靠近。也因此,《北京:城与人》或多或少沾 染了“京味”,在我的学术作品中比较特别。我以为文学研究者既然以文学作品为对象,即使文字训练不足,也有机会在文学阅读中弥补,只要你真的有这种意愿。

陈定家:有人说,就像钻石和黄金多出产于地质断层一样,伟大的诗人哲士也多出生在“历史断层”。明清之际,多灾多难,大开大合,是一个典型的历 史断层,“国家不幸诗人幸”,苦难使思想生辉。这个时期的文学与文化,原创或许不如先秦,气象也略逊于汉唐,但就文化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而言,明清之际自有 其独特魅力。您是这个领域的学术行家、大家,数十年沉醉其间,倾力经营,早已硕果累累,但仍被期待推出更多新的成果,因此,我很想听您说说,您的研究现状 如何?下一步有何打算?

赵 园:我正在做的题目,以明清之际士大夫为中心,讨论古代中国的宗族、家庭、人伦关系,尤其是父子、夫妇关系。对于伦常,我在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时候就感 兴趣。《艰难的选择》那本书中,就有《五四时期小说中的婚姻爱情问题》《现代小说中宗法封建性家庭的形象与知识分子的几个精神侧面》《中国现代小说中的 “高觉新型”》这样的题目。进入“明清之际”,已经写到的,有君臣、兄弟、朋友、师弟子。近些年,还一直关注着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伦理层面的变化,尤其是乡 村。这也是我的学术工作贯穿性的线索之一。

与此同时,我已逐步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完全不同的另一方向,今后会写一些更与当代史相关的题目。我最近还在一篇关于“老年”的随笔中,提到了“衰年变法”。衰年而能变法,更难能也更值得追求。我还想试试自己的力量,看还能做点什么不同的东西。

任何人都有限度,学术工作者尤其如此:思想能力会衰退,感觉(包括文字感觉)会钝化,写作冲动会减弱等等。因此我事实上是在抵抗,抵抗这一“自然进程”。这或许是无望的挣扎,但挣扎、抵抗一下,总比听任自己衰退要好吧。其实不止到了垂暮之年,学术工作者在其“学术生涯”中始终需要抵抗,抵抗怠惰,抵抗浅尝辄止,抵抗学术疲劳,抵抗世俗所以为的“成功”的诱惑。学术工作的艰苦与寂寞,使你不能不抵抗。而你的力量不也正在这抵抗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2:17 , Processed in 0.1536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