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病态中国教育作者:玫乡听风
笔者曾是一个中学学生的家长。孩子上学,家长苦不堪言,更因一些奇怪现象而困惑。现在把这些现象罗列为8个方面。虽然观点有失偏颇,但不吐不足去心中的郁悒。请家有学生的家长、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予以指导并释疑。 教学如漫灌,上课像填鸭。据统计,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各科教材合计达3000万字,难度和深度也叫人咋舌,不是10多岁的孩子能轻易接受得了的。学校不管你懂不懂,反正是满堂灌。如果能完全吸收这样难度的学习内容,则一个高中毕业生一人可兼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语言学家、政治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于一身。试问全才几多?这种漫灌式教学,要求学生锻练出超常的背功。语文要背经典课文;数学要背定理、公式;物理要背定律、公式及各量的含义;化学要背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酸碱度、甚至要背沉淀物及其颜色;英语要背单词、不规则动词、时态、语态、语气、习用短语、固定搭配、介词用法等等。大纲上要求掌握的知识必须倒背如流,因为考试时容不得你推导运算。科举制度下,考举人只要求熟读6万字的内容,而现在中考仅政治、历史2科就要求背8万字、高考要背12万字的内容。 教育模式:纯应试教育。现在考分成了学生的命根子。初中3年苦读,为的是能考进重点中学;高中3年发奋,为的是考上好分配的重点大学。学生考得好,学校表扬,家长奖励,喜的是考分;学生考分低,遇到的都是冷面孔,悲的还是考分。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学生除了使劲学习,还要有应付考试的招。有的学生研究了诸如概率法、排除法、对比法、照应法等应考方法。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考分与能力形成大反差,偏激一点说,是高分低能。有的文科生不想、不敢甚至害怕写文章。有中考得670分的尖子生不会求1100瓦空调器应配多大额定电流的插座。学校从五年级开始设英语课,到大学毕业10多年,有的学生听不懂、开不了口,只会做刁钻古怪的试题。在中国的学校,英语是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温水。 授课重点:尖子生教育。据调查,初中毕业生只有约10%能进入重点学校的指令性招生计划。60%以上跟班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其中大部分想读好书,却为跟班吃力而苦恼焦急。有20%的学生基本听不懂课,坐在教室里只是陪“太子”读书。在学校,尖子生受优待,中等生被“鞭赶”,落后生被冷落。非尖子生的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承受着心里压力。 不近情理的要求:无失误教育。近些年,有名气的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离满分不远,这么高的分数要求学生不仅成绩好,而且考试不能失误。有的学生思维敏捷,但因为小小的笔误而被呵斥。这种无失误教育,即使不说会抹杀学生的天分,至少可以说不能培养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教学内容古怪。语文课教的非语、非文也非言,而是纯技术性的、车间流程式的工艺讲解。初中数学里的全等形、相似形等内容,在实际中几乎无用,却占了很大篇幅。密度单位取消便于换算的“千克/立方分米”,但却可以使用吨、千米和小时等非基本单位。化学教材按物质分章节,排序不科学,非常紊乱。初中一、二册英语教材中,有不少“汉式英语” 句子。思想政治课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是纯粹的知识灌输。到中考时,完全变了样,纯粹是背。 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据估计,能达到目前教材授课理想水平的教师不是太多。有名气的重点学校优秀教师比例高,而非重点学校有些教师不具备相应的教育和教学能力。某中学一个教过多年语文的校长主持家长会,讲话连基本的层次都没有,叨叨絮絮,不知所云。有的语文教师要评职称,竟请人代写论文。不知你平时教的“写作特点”、“中心思想” 何时才会派上用场?某中学三位英语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一律标“Check”的字样。还有一位,不厌其烦地讲 “Do you speck English? ” 与“Can you speck English?”的区别。这样教书,岂不误人子弟? 一个人上学,全家人操心,几代人担忧。家长都知道,现在就业难,要想找好工作而又没有背景,就得花气力去找门路。所以能争取的直接途径只有挤升学这条独木桥。于是一人上学,全家使劲。学生上学如上前线,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是后勤兵。学生天亮去上学,天黑后才回家,两头不见光,家长牵肠挂肚。如果学生成绩不好,一家几代人唉声叹气,过不了清静日子。为了孩子的学习,有的家庭做出了很多牺牲。 学生:可怜的人,吃苦的命。据调查,小学毕业生已有约40%的视力不正常,只有15%视力在1.0以上。而视力好的几乎都是成绩落后的。有的学生书没读好,眼睛却近视了。笔者曾见到一个女学生,中考前发烧在病床上输液,可是手里还拿着书在读, 背太平天国运动的三个意义四个必然性五个教训。学生在病床上念念有词,而她的母亲心疼得在病室外的走廊里掩面而泣。病友们见了,连声说造孽造孽。难道这就是他们的花季,值得他们未来回味的青春记忆?
病态中国教育,正在摧残一代又一代花季少年。在中国当学生,实在不幸。
(作者:胡希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