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价值的贫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7 15:2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价值的贫困


江苏  王军


    衔枚疾行这么多年,猛回首,我们当前的教育正处于历史的哪一个道口?站在不同立场、秉持不同理念、沿用不同标准的人,自有不同的判断。

    1926年,新月诗人徐志摩以现身说法对比美英两国的大学教育:“在美国,我忙的是上课、听讲、写考卷、嚼橡皮糖、看电影、赌咒”,“如果我到美国时是一个不含糊的草包,我离开自由女神像时也还是原封不动”;“在康桥,我忙的是散步、划船、骑自行车、抽烟、闲谈、吃五点钟的茶和牛油烤饼、看闲书”。最终,徐志摩写道:“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一切诚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的心灵。

    然而,时光行走,徐志摩当年所批评的“谁都不得闲,谁都不愿闲”的美式功利教育消歇了没有?没有,且在美国彼岸、我们的身边越发的风生水起。

    “非人教育”!“伪教育”!“反教育”!

    尽管总是于事无补,批评的声浪从来不缺。终于,有人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各种教育乱象的背后:“当今的中国教育,实际上已经被某种力量所绑架。”

    “某种力量”,什么力量?回答是:肆意扩张、没有边际的管理教育的权力;长期以来僵化陈腐的体制、机制;还有看似无形、其实有力的各种现实利益……

    单从表面看,好像应该是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大国,教育弄到这个疯狂的份上,应该有人受到问责并为此付出代价,尤其传说中的“既得利益者”。

    然而,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曾经警告过我们:“一种错误的原则或者一些不假思索的推论,会使人从真理的道路走上不受人注意的歧途,而终于陷入深渊。”分析当前教育的困境,如果我们能够将视野稍稍从教育向上移一点点,更加开阔的视野就会告诉你:中国教育之残酷,首先应该归咎的是中国社会阶层之间落差之巨大,即所谓基尼系数过高。真正失控的不是教育,而是生而平等的人在日趋残酷的社会竞争面前,对着“上一步天堂,下一步地狱”的选择题,情绪失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然,例外的也有:人间神仙、世上痴呆、国内“二代”……

    教育的拥挤和可悲之处在于,它是大多数人上下“天堂”与“地狱”的唯一梯子。

    当代杂文作家刘洪波作过这样的遐想:“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它本身就是由大多数不具特殊本领的人所组成,这些人不仅将成为社会的主体,而且将成为社会的基石。”可是现实不由他安排。我们生活的时代,过于强调人的基本快乐和基本生活必须得靠“过人的本领”来保障。

    也就是说,猎猎飘扬在我们头顶的一直是这样一面旗:一个人,如果无特长、无高超本领,那么,他不足以获得普通人的生活快乐和生活意义。

    这就有点靠近教科书上曾讲过的“丛林法则”了。不巧,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价值天空之下。

    教育,想不扭曲,应该挺难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1:10 , Processed in 0.0760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