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中学教科书中的青春期性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8 13: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国中学教科书中的青春期性教育陈香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9月25日   14 版)
中华书局1929年版的《新中学教科书生理卫生学全一册》内页

    提要: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演变之规律,功在当下,利泽久远。
    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实践证明,人在青春期时虽然生理上逐渐成熟,但心理尚未成熟,若教育不当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甚至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现行的生物学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中,青春期的知识已经成为基本课程内容供中学生学习了解。在思想比较保守的社会环境下,诸如晚清民国时期,教科书对于这部分内容又是如何描述的呢?
    性教育难入教科书
    翻开清末民国中学教科书,除了1924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医学常识》有少量相关内容之外,1929年之前的教科书里基本没有青春期的知识。
    20世纪初,一批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接触了西方的性教育思想,对比之下深深地认识到国内在性教育观念上的落后和闭塞,于是力图将西方性教育的科学知识传播到国内,然而这种在时人看来激进而又新潮的观念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正统思想形成了巨大的冲突,难以获得当时社会的普遍认同。比如,有些人就性教育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待人体生理发育成熟之后自然就懂了,不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学习。还有些人认为对青少年开展性教育,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能还会起反作用,可能会使他们的心灵受到诱惑,过早尝试性行为,从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提倡性教育的学者们针对这些理论一一加以驳斥。关于性教育的必要性,近代教育家常道直认为“这或者是高等动物的代价。人类一生差不多一切事情都待学习,关于性的方面也是这样,因为本能不足恃,假如没有不经意的教育,往往入于自损健康与败坏道德之途而不自觉。”生物学家周建人也认为“人类进化了,他生活在组织繁密的社会里,和生活在自然中的动物不同,因此不能不用教育将各种本能加以陶熔,并且加以各项知识,使人能够管理这具活机器”。关于性教育的作用,鲁迅认为只有对青年儿童实施性教育,才能使他们常处于更清洁的环境里,杜绝那些不系统、不科学并带有引诱意味的传言。在这些学者的积极倡导下,性教育的思想逐步传播开来,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在民国初期形成一股性教育思潮。
    1922年,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借鉴美国的学制和课程设置。很多学者提议在新的学校课程中增加性教育。1923年,《教育杂志》15卷编辑出版了“性教育专号”,共发表了十余位作者的文章,探讨了在学校实施性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以供教育主管部门参考。在性教育思潮的积极倡导与推动下,性教育内容逐渐走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生理卫生暂行课程标准》,首次在“教材大纲”中出现“性的发育行为和责任(注意春机发动时期的身心变化)”的内容要求,在“毕业最低限度”中规定要“了解两性卫生的要义”。1932年,在暂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颁布正式的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卫生课程标准》在教材大纲中有“青春时期之生理的变化”的内容要求,在同年的《高级中学卫生课程标准》的教材大纲中,有“男女性器官之解剖生理及其保健(包含配偶之选择及性的卫生)、自戕之弊害、性道德、性病及其结果”等内容要求。此后,青春期知识基本成了中学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
    不同教科书的青春期描述
    本文选取在当时影响力较大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在1929年后出版的生理卫生教科书,呈现当时教科书对于青春期内容的描述。
    《新中学教科书生理卫生学全一册》(中华书局1929年出版)单列“生殖器”一章,共有三节:生殖器之解剖、生殖器之生理、生殖器之卫生及疾病,主要内容侧重在生殖器官的结构生理方面,卫生保健的内容较少,主要指出“卫生之道,端在克己以复礼,清心以制欲。此外则起居有定时,每日有适宜之运动,勿交无益之友,勿阅无益之书,每日宜用冷水摩擦身体,夜覆之被,亦宜轻薄。”
    《初中生理卫生学》(世界书局1930年出版),单列“性的发育行为和责任”一章,分为两节:男女性的差别和性卫生。在介绍男女生殖系统的区别后,特别指出“男性和女性在智力上没有什么差别”。性卫生部分介绍得较为详细,“唯性的方面,总须注意相当卫生,保护性器官的清洁,同时明了误入迷途的危险,以免断送一生的健康幸福。”在点出性卫生的重要性后,接着介绍了性器官的疾病如“遗精”“月经病”和“白带”。
    《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卫生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将生殖器的结构、生理、疾病分散在不同的章节进行介绍,在介绍生殖器病时,主要介绍了花柳病,并特别指出花柳病对社会的危害。在建议的应对方法中,提出要“禁娼”“注重性教育”等。在“月经时的卫生”部分,指出“在经期中……有腹痛,腰痛,偏头痛,尿意频数等感觉。这都是属于生理的范围,并非疾病,无需顾虑”。
    透视民国教科书青春期性教育
    结合青春期性教育内容写进教科书的过程,可以看到在1929年之前有很多人是反对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而且他们的观点和理由看似颇为合理,然而在当时娼妓众多性病泛滥成灾的社会现状面前,这种观点显得有些苍白和无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性教育的倡导者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传播科学的性教育知识,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并形成一股思潮,影响到教育部门的决策者,最终推动性教育的知识写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奠定了今后教科书的基本内容。教科书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作出调整。
    教科书的内容带有时代的烙印。例如,在教科书生殖器之疾病部分介绍的花柳病,即反映了当时社会娼妓众多造成性病泛滥的现实景象。伴随着娼妓业的发达和性道德的日趋沦丧,花柳病等社会疾病广为流行。诚如时人所指出的:“观今时报端之所登载,花柳病、白浊病,种种告白,数不胜数……且夫社会之疾病,其最易受累者,多清白无辜之妻子。夫传于妻,妻传于子女,彼此相传,害孰甚焉。”“究其原因,无非青年男女,不知性之卫生和两性之道德”,其“积极的根本之解决,非两性教育莫能施其效也”。教科书中对于花柳病及其防治方法的介绍,正是出于社会现实的需要。
    教科书对于某些内容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完善,体现出科学的开放性。世界书局出版的《初中生理卫生学》在介绍生殖器之疾病时,认为男性的遗精和女性的月经病都是疾病,须“求医诊治”。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卫生学》中,介绍月经期间的腹痛、腰痛等是属于生理的范围。从中可以看出教科书对于青春期时的生理现象逐渐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虽然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民国教科书中的有些内容表述欠妥,不够科学,然而这在当时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为人们对于性器官的生理现象的认识提供了一种解释,只是囿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这种解释未必就是真理,随着科学理论的发展对原有认识的不断修正和完善,人们对于相关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也趋于科学。
    即使与现在的教科书相比,民国教科书中的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也毫不逊色,基本涵盖了性生理、性心理、性卫生等主题,部分内容的细致程度甚至超过现在的教科书。就青春期性教育的方式来说,当时的学者认为需要集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进行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小学是教授性知识极重要的阶段”,应在儿童四五岁时,“初步的教授当用花”,待儿童长大,“渐渐由花而及于鱼、鸟、哺乳动物,而至于人类的生育”。这样的观点在今日看来,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虽然在现在教科书的内容安排中,青春期的内容主要是放在初中阶段学习,但是在小学阶段的教科书里实施性教育仍然有着现实的需要,近期关于小学生屡遭性侵的事件不断发生,部分原因在于这些小学生对性教育的知识茫然无知,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侵犯,也不知道该如何寻求保护和自我保护。
    (作者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编辑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4:07 , Processed in 0.1271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