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16个思考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7 23:0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16个思考题  




思考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具备一位优秀学科教师的素质

(2)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的素质

(3)具备熟知学科教研组建设基本规律的素质

(4)具备较强的研究素质

(5)具备比较强的教学改革的素质

思考二、如何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组风建设?

(1)带领全组成员认真落实师德行为规范,组内成员有良好的师德。(从教研活动的出勤管理入手)

(2)在教研组内营造向上的工作氛围。——组内成员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心情愉悦的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尽心尽力得完成好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3)能积极进行业务进修。——组内教师重视个人专业化发展,同时组内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成效显著,教师整体素质较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4)全组教师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凝聚力强。能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人人争先向上。

思考三、如何落实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日常工作)?

(1)认真执行学校的规定,学习相关考核条例,根据学校计划,制定本组教学研究活动计划,经常开展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活动,并注重工作的实效性,期末能按时完成教学工作总结。(活动记录完整,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组织全组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按学校要求认真执行集体备课制度,并长期坚持落实。重视集备,组织好集备组间交流学习、互通信息等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教案、学案、听课等的检查工作细致)

(3)定期评估组内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组织学科的教学质量分析与反思。(组织全组教师研究考试命题的原则,认真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和反馈调控。)

(4)组织全组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相互听课、评课,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教研组长每学期除完成听课总节数外,要兼顾听课面,组内每位教师的课至少听一节,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配合学校组织好青年教师的帮带工作及评优课工作。

(5)重视学法指导。组织全组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法研究,对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学习方法辅导。(怎样抓优秀生、后进生)

(6)组织全组教师认真研究作业布置的方法,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和教师批改作业的质量。

思考四、如何开展教科研工作(全程导学推进工作)?

开展“全程导学”微型课题研究活动,评选优秀研究报告、案例、教学故事和研究论文,并在网上展示,供全校评读。围绕全程导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注重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

(1)组织组内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十六字方针”以及“三必须、四不、五让”等基本内容及内涵,了解本组教改新动态,同时组内教师应加强教学体会或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案例的评选)

(2)组织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突出“以学为主,学导结合”的特色。

(3)探索小组建设与班级管理的有机融合,优化学习小组的建设,发挥小组的巨大作用。

(4)探索符合我校校情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中要进一步体现课堂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型。分学科、分课型进行探索,准备探索出各学科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提出模式、发表论文等)

(5)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并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实践。

思考五、怎样才能做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

(一)要做到“四会”

1、会组织管理,能够上情下达,全组步调一致。能够理解学校的意图,与学校保持一致,站的高一点,多从学校利益出发,引领大家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组长工作要有条理,充分发挥组内每个人的力量和特长,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贯彻执行好学校的决议。组内严格管理,形成事事讲效率的良好风气。

2、会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工作,帮其排除干扰。如果遇有问题绕着走,不敢直面困难,不去主动解决问题:那么问题会越积越多,直到你无法解决。所以我们组长要敢于管理,敢于直面问题。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真心希望教师的健康成长,你的工作是会得到大家理解的。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你的威信也会逐步提高。

3、会团结同志,关心他人疾苦,帮其排忧解难

看一个教研组的工作怎样,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要看教研组是否形成团结的集体,教研组的工作要做好就必须发挥全组教师的力量,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教研组长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千方百计发挥全组的积极性,形成一个团结和谐、关心互助的良好氛围,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有困难大家帮)。摆正位置,尤其是我们青年组长,不摆架子,工作中少考虑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以服务大家的心态,来完成管理工作,我想这样自己得工作会更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与理解。(心底无私天地宽)

4、会指导教学,经常组织教研,带动整体进步。在能够以身作则应拣重担并取得个人优异教学成绩的同时,要学会教学指导,学会组织教学研究,带领整个学科组不断进取,那才是最可贵的。

(二)树立“三种意识”

1、有大局意识,能从大处着眼,全校一盘棋,胸怀宽广;(因人们都喜欢与胸怀宽广的人交往)

2、有服务意识,团结全组教师,课堂争效益,齐心协力;(多为别人着想的人才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3、有竞争意识,工作积极进取,创一流业绩,堪为表率。(有进取心的人工作才会不断取得新成绩)

思考六:怎样的教研活动才算有效?——关于活动目的的思考

1、针对性。老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如果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没有这样的意图与愿望的话,这次教研活动就如同一场戏。

2、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教研活动是老师成长与进步的“扶手”,而“蹬阶”的关键是研究活动后形成的帮助老师改进教学行为的理解与建议。如果活动中大家或人云亦云,或激烈争辩,但没有形成明确共识的话,明天的教学就还会是“原来的星星”和“原来的月亮”。

3、渐进深入的阶段连续性。要达到改进教学行为的目的,教研活动必然是坚持对某一专题的持续研究。

4、关注过程的生成性。教研活动的目标达成并不象“走路”。它没有明确的起点与终点。

5、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不少老师在教学实践上办法不少,但却难以道出其中的所以然。而如果能够道出其所以然,那教学行为的改进就会有稳定的理念支撑,教学行为的传播与推广才会有相应的支持。

有效的教研活动是我们的理想。但说说容易做做难。但只要我们坚持这个方向,坚持这样的追求,让老师真实地喜欢教研活动并不困难。


思考七:如何实现“有效性”的目的?——关于活动形式的思考

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所以在讨论教研活动形式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些活动形式所对应的活动目的。

一、听课、评课式
  评课时,讲课教师要认真介绍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方法及自己的体会。评课教师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针对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通过大家的协调,最后集体研究确定这一节课的整体的教学设计。
  听、评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切忌走过场,不注重实效,尤其是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同时,教师要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法研讨式

教学研讨前要做好安排,安排一名或几名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主讲,其他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完善,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教法研讨式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准备必需充分,要有针对性。

三、说课式

在说课前要布置好任务,做好总体安排,准备好说课材料。说课材料环节要齐全,有典型性、有科学性。说课过程中,说课人讲完后,其他参与教师要对说课材料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说课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说课环节必须齐全,要有整理补充、完善的过程。

四、论文宣读式

在每一个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每位教师必须选择一个课题,针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在要求的时间内拿出一两篇系统化的论文。论文宣读可以安排在每一个学期末,集中一两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可以将这一学期自己最成功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宣读。通过论文宣读,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论文宣读需要注意的是,各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自己的亲身体会,不可抄袭,否则就失去现实意义。

五、学情分析式
  各组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坐下来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纪律情况等。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
  学情分析的教研活动,活动前要明确分析的任务,分析哪类、哪个班或哪个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师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情况。开展教研活动时,大家积极发言,提出自己所了解的情况,阐述自己的看法。最终,针对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情分析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六、试题评选式
  试题的质量如何,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普通高中教师必须自己会编写原创新题,并形成整套试卷。通过出题,既促使教师不断研究学习,又可以使之对教材、大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有所提高。
  试题评选式教研活动,要先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的,提出出题要求,包括题型、题量、分值等,最好与高考的标准一致。此项教研活动适合安排在高考之前,出完试题之后,由教务处统一保管。高考之后,拿出该试卷与高考试卷进行比对,从而分析,比较出题水平。
  这种教研活动因教师水平不尽相同,不能求全责备,要发现闪光点,每学期都坚持,不断地在点滴中促进、提高。

七、教材过关式
  利用教研活动,对教师掌握教材的实际情况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查,以促使教师熟练掌握教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对出题的类型、解答的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可以开展说教材、说教法、说题,等活动。
  教材过关,要事先通知教师做好准备,试题选择要有针对性,难度要适中。这样的教研活动次数不宜过多,每个学期一两次即可。

、教学比武式
  教学水平的提高,要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学比武是最好的相互学习方式,因为,参与教师在比武的过程中都会准备一节最优秀的课,展示自己最好的教学水平。
  教学比武活动中要注意的是,活动之前必须做好布置工作,结束之后必须有总结分析,真正达到比武目的。

九、经验交流式
  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在活动前要确定交流的主题,明确负责人,确定参加人员、地点、时间等。负责经验交流的主讲人,课下要认真准备,其它参与人员也要准备资料。在经验交流时,安排人员都要参加,主讲人做为主发言人,其他参与人员也要就议题踊跃发言,积极讨论,通过交流,最终形成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经验模式。
  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要有布置,有准备,各位教师有豁达的胸怀,畅所欲言,无所保留。

思考八:怎样让教研活动更有效?——关于活动策略的思考

影响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譬如:对参加者需求的了解与尊重、组织者的创意及其基本理念、类似于教学设计的教研活动设计、教研活动的可参与性、组织者的经验与临场能力、组织者调动资源的能力等。可概括为以下策略。

1、明确工作背景和参与教师的需求

有效的活动首先必须是有的放矢的活动。不了解教师的需求是不可能组织起真正有效的活动的。活动组织前首先要进行调研,规划教研主题,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掌握老师的基本需求。当然,同时还要掌握有关背景。

2、做好活动规划,设计教师的参与点,让每个环节都是有价值的活动

要有真实的收获,必须让参与者真正融入。所以如何通过环节设计,让教师的思想动起来,需要一定的任务作介质。教师参与点的设计是很有技术性的,这也是决定教研活动效果的重要方面。参与方式要多样化,参与程度要体现递进,要让不同层次教师都有参与的可能。当然巧妙利用参与者中的资源,是参与点设计的要点。

3、要有充分的准备,更要尊重真实的生成

任何活动都要精心准备,但过度准备,默守计划,把教研活动当作预设节目的流畅表演却是不提倡的。我们认为,充分准备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为了促进教师交流的“火花”,“预设”的目的要为“生成”服务。

4、要营造对话交流氛围,同时把握好话语主动权的调控

教研活动最怕的是“一言堂”,没有交流就没有进步。但是无序的交流可能是低效益的,把握话语的主动权常常是教研活动主持人经验的所在。

5、一定要达成研究共识,并关注行为跟进

教研活动的收获与成效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的进步,二是行为上的改进。许多教研活动的小结往往是对过程的整理,却没有思考研究之后的认识提高,没有去关注最后的共识。

思考九:如何开展“问题探讨”式教研活动?
  问题的来源: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许多真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先由教师个人认真思考与研究,力求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对只靠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填入“问题记录表”,提交学校教研组。
  问题的汇总与梳理:教研组长将教师提交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根据学校的实际,分清轻重缓急,筛选确定拟提交教师集体研讨的问题。
  教师个人研究:在集体研讨之前,组长告知组内每位教师下次活动要研讨的问题,教师个人先独立思考、研究、实践,并形成自己的意见(个人的成果),以备集体研讨时交流。
  集体研讨:(1)组长(或主持人)向组内成员公布本次活动要研讨的问题;

(2)问题的提交者讲述问题提出的背景,问题的形成与意义,自己的研究情况等;(3)每位教师谈自己的研究过程与结果。这一过程要使每位教师充分发言、交流。
  生成研究成果:主持人总结大家的意见,采智慧之光并达成共识,站在理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使人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对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实施系列跟进研究(或主题研究),对价值较大、本校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实施校际联合教研,或请有关专业人员指导研究,或申报课题立项。

思考十:活动中怎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研活动是为教师服务的,活动的主体就应该是教师,教师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保证,是教研活动成功的关键。

要尊重教师的参与权。从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开始,教师就以主体性参与进来,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目的、如何参与、活动的来龙去脉都应积极参与、有所了解,教师得到了尊重就会有积极性,而不是到了活动时间就通知教师开会。保障了教师的参与权,就能使教师“我被参与教研活动”变成“我要参与教研活动”。

要保障教师的选择权。选择权选择什么?选择我说什么?怎么说?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选择如何展示自己,怎样展示自己,表达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主持教研活动,不要规定教师说什么、做什么。这里也要说明一点:以上说的是教研活动进行到某一环节中的细节问题,而不是在整个教研活动中教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就成了组织的失败了。

要保障教师的准备权。特别是有讨论环节的教研活动,要和教师一起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无准备之仗一打准败,冷场是最常见的、也是让主持人最尴尬的事情,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内容、重点什么也不知道,脑子里储备的东西七零八落一时收集不起来,或者自我感觉上升不到理论高度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敢说。肯定会冷场。记住:这是每一位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

思考十一:怎样策划有效教研活动?

第一步:了解教师的需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教师的需求,寻找能引起共鸣的问题。

第二步:分析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完教师的需求,要解决的问题便浮出水面,研讨的问题形成后,我们将研讨主题和流程在QQ群的平台上告知项目组成员,让他们提出意见,在共同意见的基础上将研讨内容确定下来,成员做好相关准备。

第三步:寻找有效的途径。比如采取观摩、研讨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即将教、研、训融为一体,这种方式能提高研讨的实效性。

第四步:选择研讨的形式。

第五步:完善研讨的后续交流平台。

思考十二:有效组织教研活动有哪些要点?

一、找准真问题是教研活动的的基础和起点

二、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是教研活动的关键

三、恰当的组织方式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

四、适宜的环节是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思考十三: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要避免哪些误区?

1、教研主旨不明。通常一个好的教研活动,应是在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整体规划计划下,系统安排一组多项的教研活动,而每一次活动都有每一次活动的任务,构成一个系列化的教研活动。但是有些教研员组织的教研活动,由于没有整体规划,活动主题、活动目标不明确,或为搞点活动而搞活动,或零敲碎打,从而导致教研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活动的重点在哪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组织者心中没有谱,自然学习者心中就更没数了,这就会大大降低教研效果。

2、教研主角的错位。有些教研活动,从活动的准备到结束,常常是上课老师在忙,评课教师在忙,广大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只需带着耳朵当陪客,没有参与交流的机会,学习被动。大多数参与教研的教师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没有问题意识,交流少,积极性不高,在教研活动中收益甚微,所以活动虽然展开了,但教学状况依旧。

3、教研内容不符合教师需要。通常,教研活动的选题以自下而上为好,因为一线的老师最清楚他们的困惑是什么、他们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但是有些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喜欢从自己的经验或主观臆想出发,自上而下地去确定教研课题和研究方式,内容官定、时间僵化、分工不清、形式守旧,这就容易导致教研活动脱离学校和教师实际,针对性不强,教师参与教研的态度是被动的、消极的,缺乏创新意识,使教研活动事倍功半,甚至走形式,搞花样,劳民伤财。

4、教研计划不周、管理不严。有的组长在活动计划设计上考虑不周密,在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差错和漏洞,不是人员不齐,就是环节衔接不上,不是讲话出了毛病,就是质量出了问题,从而导致活动出现混乱。也有的组长对活动管理不严,在活动中,教师有迷迷糊糊睡觉的,有打手机的,有说话闲聊的,有出出进进的,有批改作业的……显然,这样的活动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

5、老调重提没有创新性。有的教研活动设计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老三样,即教研辅导、听课评课、专题讲座。既不能体现新课程的前沿,也没有常规教学上的突破,教研员讲不出新东西来,满足不了广大教师的需要,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教研效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6、水过地皮湿,不注重消化吸收。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这也是一些教研活动常见的毛病。出现这样的毛病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一是教研活动本身的原因。如计划性、针对性不强,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理论学习脱离实际,考试为中心,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等。二是教师本身缺少反思意识,不能主动自觉对参与教研活动的成果进行很好的梳理、消化吸收,并尝试着运用于教研实践。三是教研组缺乏对教师参与活动后的效果的要求、督促、检查。

针对以往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在设计教研活动的形式上可考虑这样几个问题:(1)变“一人主讲”为“群体参与”。(2)变“面面俱到”为“突出亮点”。(3)变“普遍号召”为“先抓典型”。(4)变“重形式”为“重实效”。(5)变“盲目跟从潮流”为“突出本学科特色”。(6)变“学科封闭”为“综合开发”。

思考十四:备课组怎么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教师坐在一起,对教材、教法、教学思路等作一番讨论交流,最后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形成一个所谓的最佳方案,然后人人拿着这个同一的教案走进自己的课堂,实施这个教案,这就是集体备课的过程、结果和目的。不能把形成一套可执行的教案作为集体备课的追求目标。

集体备课新认识:具体探讨教材教法,补充完善不是集体备课的唯一内容。我们的集体备课要拓宽范围。要重视教师教学思想的交流,引导教师广泛地进行愉快的思想碰撞。一是查找摆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困惑,然而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二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机智,介绍成功的教学个案及体会,供大家借鉴学习;三是阐释对教材编写、学案编写意图的理解,对教材、教法、教学程式展开辩论,相互取长补短;四是谈论教师个人的教材处理的设想,发掘有益的教学补充内容。例如练习题设计、活动拓展、自编补充教材等;五是探讨教师的学习心得,开阔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野。

要着眼实效性,防止形式主义。集体备课要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研讨相结合。教案和学案相结合,主备人说课和参备人研课相结合,做到全心投入,真心研讨和交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二次备课、三次备课。要切实强化集体备课的管理。做到制度、人员、时间、内容、程序、效果的“六保证”和进度、要求、内容、重难点、练习、考试的“六统一”。集体备课活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教研组要加强对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业务指导、评价和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备课组学科教学质量的捆绑式考核,增强合作意识,切实提高集体备课效果。

思考十五、怎样当好一个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的工作也是千头万绪的,但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对学科教学做出宏观的规划,确定好学科教学的方向;二是抓好团队建设,协调同组教师做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搞好集体备课,抓好资源共享、智慧共享,组织好新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1、备课组长的首要职责是:创建一个“精神团队”

第一,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二,温馨的人文环境;第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第四,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第五,在竞   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团结互助的竞争氛围;第六,合是一股绳,分是一盘棋的大局意识;第七,相互信任,心意相通,亲密默契的亲和关系。需要打造的团队精神是:团结、进取、务实、奉献。

2、备课组长应顾全大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发挥率先垂范作用

一个好的备课组长就是一个好的学科;一个学科决定一所学校。为此,要做到“三做、五带头。三做:第一,做学科教学的明白人。第二,做教学改革的带头人。第三,做学科教学的竞争人。五带头:带头讲文明、带头守纪律、带头学理论、带头搞改革、带头创佳绩。

三、备课组长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加强教学研究,狠抓教学落实

1、一切从实际出发,用研究的态度来工作。 (1)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2)教师教学的研究(3)科学布置作业的研究
       2、在难以落实的常规问题上研究抓落实的方法。(1)三清:日清、周清、月清。(2)四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差必补。(3)抓好纠错过关,落实满分答卷。(4)规范训练,审题训练、定时训练,选择题训练,常抓不懈。

思考十六、怎样组织老师备考?

面对2013年的“小高考”及2013年高考,我们要加强研究,积极应对。我们必须“抬头拉车”,不但要准确把握高考方向、不走弯路,还要增加复习的科学含量,改进复习备考的方法和手段,不能单靠拼师生精力和时间来提高成绩,要突出方向性、目的性、科学性,要巧拼,研究科学备考。

1、研究“三纲”。研究《13年高考说明》、《江苏省各学科教学要求(新版)》以及《新课程标准》。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高效性及科学性。

2、研究“两课”。即研究复习课和评讲课如何上才能取得取行最佳效益。

3、研究“三题”。认真研究高考试题、上课讲解的例题及学生的练习题。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近期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相同考点对比研究 ---找变化;不同模式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各种试题----找信息。掌握命题人的思路和考查重点,找出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4.每次考试之后,教研组要及时分析教学情况,及时微调,制定阶段性教学策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0:49 , Processed in 0.10226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