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学生产生正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9 15: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学生产生正影响



□ 孙明霞


    何谓影响力?就是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影响有正影响也有负影响,教师的影响力当然指的是正影响。我以为,任何一个老师不会刻意去思考如何影响其他的同事、同行,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学生产生正影响。只有给学生较多的正能量,才会对自己身边的同事或者和自己相遇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何对自己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好学当然是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教好学,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影响?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积极的工作态度



    一个老师,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甚至经常在学生面前抱怨学校不好、抱怨制度不合理、抱怨领导不公正,给学生传递的是消极的情绪,那么学生就很难对学习充满热情,也就很难投入地学习,更别说爱上学习了。所以,无论多忙碌,该备的课一定要认真备好,该批改的作业一定要认真批改好,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没备课就来上课,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敷衍自己。
  
  我通过观察发现:第一次走进课堂时,学生瞪着眼睛看着老师,期待着老师上课的生动精彩,期待着老师对学生的友好和关怀。假如老师能如学生所愿,每次都能把课上得很精彩,他们一定会对你的每堂课都充满期待。假如老师的课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是生搬硬套地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硬塞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倦你的课,甚至恨不得你不来上课而改上别的课。再观察一下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每次发下作业本时,学生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看看老师写了什么评语、给他什么等级。假如他们看到老师给的是欣赏、鼓励的评语,或者标出错误的地方,学生会开心一笑,赶紧订正错误,希望下一次的作业能得到更好的评语。假如作业上只有一个“阅”字,甚至连“阅”也没有,只有个日期,学生就会很失望,不知老师是否欣赏过自己的作业。时间长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就慢慢失却了最初的热情。
  
  为什么我们常说老师要注意在学生面前的言行举止?就是因为学生会时刻观察老师、模仿老师,即便今天不模仿,将来工作了,也会无意间继承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这是我工作了许多年之后才体会到的。由此,我特别注意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松懈和对工作的敷衍。于是,学生无意中就接受了这样的理念: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并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工作更精彩。
  
                                     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不如意,老师也不例外。有的老师说,每天工作那么忙,要批作业要备课,家务负担那么重,有时还会遇到不守纪律的学生、考试糟糕的学生,还有评不上优秀,没晋上职称,哪有那么多快乐的事?
  
  其实,困难和烦恼每个人都会遇到,关键是看怎么对待。有个老师家庭生活很不幸,才步入而立之年,丈夫就因病去世。这给她带来沉重打击,她常以泪洗面。有家长担心这样的老师会在教学中给学生传递过多消极悲观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成长,就希望学校更换老师。但经过短时间的调整,一周后,该老师就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工作中,她忘记了悲伤痛苦;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她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进而全身心投入到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学生从老师身上看到的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有助于自己走出痛苦迈向灿烂,对学生来说,这种生活态度本身就是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一直信奉“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教育”这句话。尽管我们也常常会告诫孩子“不要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而荒废了这门课的学习,而要拿出更好的成绩证明自己”,但孩子很难如此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成年人甚至也做不到——你很讨厌的人即便说的是真理你也会不屑一顾。
  
  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哪里来?当然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具体来说,就是要公正、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也不偏爱某个学生,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成长。唯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发生真正的教育。
  
                            较高的专业素养



    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渠道当然是课堂,无论你的工作态度、生活态度,还是师生关系,都会在你的课堂上体现出来。比如,你是不是充满热情地对待你所从事的工作?你是不是一个热爱生活、内心充满阳光的人?你是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你是否用心准备了每一堂课?你的课是否生动精彩让学生留恋,进而向往着你下一次的课?那么,要想真正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给学生正能量,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对教育有深刻理解并能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懂教育”;知道教育是什么,按教育规律办事,选择正确的教育之路走下去,而不是在“反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也就是把握“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同时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学科知识;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策略传递给学生;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生动活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合作;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能读懂孩子,走进学生心里,按学生的发育规律教学;具备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智慧,不仅要懂得本学科的知识,还要懂得学科之外的,尤其是人文类的知识,因为老师是教学生,不是教知识,要懂得关于“人”的知识;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自己的工作。
  
  那么,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始终保持旺盛的生长能力。
  
                            旺盛的生长能力



    生长力,说到底是学习力。学习力强的老师,生长力必然强。我们的学生在很多方面可能比老师知道的还多。每每上课提到某新兴事物,可能就会有学生说:“老师,这个我知道!”这就逼着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我,始终把自己置于学习者的状态中,随时接收、吸纳,保持较强的学习能力,让自己不断成长,适应今天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树立榜样。
  
  开学初,我校的校长在开学典礼讲话时全文背诵了《弟子规》,并且一边背诵一边解读。学生深受鼓舞,有的还给校长写信,表达自己的感受:“校长已经50岁的人了还能全文背诵《弟子规》,我们中学生正处在智力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更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校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校长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我每次给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会告诉学生我写了很多文章,也出了几本书。这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告诉学生:“孙老师还算是一个比较勤奋的人,不仅会认真上好课做好该做的事,业余时间还会看看书写写文章,反思自己,让自己不断进步。老师都要不断进步,你们呢?”
  
  总之,一个老师能否给学生正能量,不取决于荣誉的多少与高低,而是取决于老师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像一个有着持久动力的发光体一样,能照亮自己脚下的路,也能给学生光亮。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传递给学生的就是巨大的正能量。也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获得他一生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对自然、对生命始终怀有敬畏、悲悯之心,对社会、对父母、对他人有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你不用刻意地想去影响谁,很多人也会不知不觉被你影响。







    孙明霞: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教师。近年来,着力探索生命课堂的构建,被众多报刊关注和报道。每年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举行生命化教学专题讲座200多场。出版专著《用生命润泽生命——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心与心的约会——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怎样当个好老师——答一线教师36问》等。



  ★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并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工作更精彩。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有助于自己走出痛苦迈向灿烂,对学生来说,这种生活态度本身就是教育。
  
  ★学习力强的老师,生长力必然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20:39 , Processed in 0.11165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