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客过亿看超媒体“潜颠覆”(二)
超媒体——思维的颠覆
地震和海啸从来都不是突发的,如果没有恐龙的灭亡也许地球上永远也不会出现人类与人类的文明
■文/王鹏越 许宁远
最近,一直致力于追踪google动向的“幻灭”意外地接到Google的公关代理公司的email,对方称久慕中国最好的googler之一——“幻灭的麦克风”的大名,希望今后请“幻灭”代为发布有关Google的信息。
近日,当我和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谈及此事时,他表示google非常重视中国用户的意见。
“我们可以邀请一部分用户参与到我们的设计与创新中来,我们非常愿意倾听中国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你也多给我们推荐一些人。”
对于“幻灭”与Philipp而言,博客就是他们的个人媒体,他们基于博客的交流或许正在改变着google与MSN的未来。
博客不仅是目前最具有超媒体特征的产品应用,也将是全球化3.0时代铲平世界的最重要的推土机之一。
“我们正在开启一个新闻业的黄金时代,但是这个新闻业不是我们通常熟知的新闻业。媒体未来学家已经预言,到2021年,50%的新闻将由公众提供,主流新闻媒体不得不逐步采纳和实践这种全新的形式。”美国新闻业研究所(American Press Institute)属下的“媒体中心”(The Media Center)的研究报告《We Media》认为以博客为代表的个人媒体正在给新闻业带来全新挑战和机遇。
似乎没有人质疑超市算不不算市场,但超市显然有着与普通市场完全不同的商业规则与特点。全球blog的数量在突破1亿仍在继续迅猛增长,这使得质疑世界是否进入“个人超媒体”时代的争论变得毫无意义。在新技术、新商业与新媒体“聚变与裂变式杂交”中产生的“超媒体”正悄然给我们带来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的“潜颠覆”。
最近,在博客热的同时,关于“超媒体”的议论与研讨的文章也开始更多的出现,五一假期间我还在网上看到有国内学者出版的有关“超媒体”的书的部分内容。但,正如我在2005底还在对blog不以为然的情况一样,一些人仍然对超媒体表示出了困惑与质疑?
2006年4月出版的“传媒蓝皮书”《2006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称,截至2005年底世界博客的数量已经突破1亿,这使得质疑世界进入“个人媒体的超媒体”时代的争论变得毫无意义。
特别是2005年到2006年,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表面上并不明显,但你如果真正了解到这些变化内在的本质的时候,或许除了“触目惊心”之外,无法找到更合适的形容词。
事实上,从现在个人最常用的email、即时通讯和博客,到像Autodesk公司那样专门为电脑设计师打造的交互设计平台,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宽带视频的“超级连路”,到Google Earth的超市地球,都是不同层面不同量级的超媒体产品。而对于商家与这个时代的每个人说最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具备超媒体的思维方式。
超媒体思维的5大颠覆性特征:
1、浓重的草根英雄主义色彩。全球化3.0时代的到来,使每个人都可以以个体的力量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因而个体的作用和需求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决定了个人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新商业时代的必需品。开博14个月以来,“幻灭”依旧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他的老板和同事完全想不到,他是另一个圈子中的“英雄”。
2、参与性与互动性创造全新价值。正是全球化3.0赋予了个体参与的力量和途径,使用户可以参与产品或服务的创造过程,而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商品,这样的商业模式将同时为商家和用户创造巨大的价值。强调自下而上创新的google正是最好的例子。
3、不求“高、大、全”,缺陷代表完美。从早些年的蜡笔小新、流氓兔等卡通形象,到近来人气极旺的“超女”李宇春和央视主持人李咏,他们身上都带有“明显但不致命的弱点”,但都能赢得无数粉丝的狂热爱戴。
4、就市场而论,小即是大,只关注小部分目标群体。这一点和著名的“长尾理论”、“蓝海战略”有着相通之处。美国博客搜索公司Technorati的研究表明,最受欢迎的博客中,不乏一些受众很窄的主题博客,如烹调、音响等。
5、超媒体并不意味着纯网络应用。在北京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媒体——交通广播电台,它几乎具备了上述所有的特征,然而它的主要传播介质不是互联网而是电波。
超媒体思维的两个主要含义:一是你是否具备媒体意识,二是你提供的商品是否具有针对个人的超媒体服务。
在未来的时空里,并非每个人都成为媒体从业人士,但你必须具备“媒体意识”,因为在被铲平的世界里,你的一切都将比过往更被关注,这不仅仅因为你不得不使用email+IM+blog,更重要的是你与别人沟通的机会会更频繁,你必须更清晰、准确、快捷与主动地表达与传播你的信息,并时刻注意信息的反馈。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社会,你都必须更注重自己的信息导向与公信力,你必须快速反应,快速拥抱新的事物,个人的品牌与影响力对每个人将变得空前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超媒体强调个人全球化的意义并不是要多么过分地张扬与炒作个人,也不是只让更多出色的人更闪光,这将大大提升整个人类的智商、情赏与信息商。
超媒体不仅是个人对传统媒体意识的颠覆,更是对商业媒体意识的颠覆,当然,也是对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的颠覆。
别以为“超媒体”只是微软与Google这样的大公司的事情,以现代数字化工业设计与三维电脑特技为例,Autodesk公司的最新产品可以让世界各地的创意产业中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共同协作,如同使用博客与即时通讯软件一样交流,共享数字化设计信息的乐趣。一辆概念汽车的设计与一部电脑特技大片,都可能由不同国家和地区最优秀的人共同在网上协作完成。因此你还可以被更多的人了解,得到更多的定单。
今天,这种为用户提供超媒体功能服务的产品正悄然拉开与传统产品的距离。超媒体用户战略要求商家必须超越现有竞争的需求,为用户铲平世界分化的壁垒,让每一个用户借助宽带超媒体与世界上其他出色的人组合为虚拟项目组,共同完成那些跨地域跨时差的任务,充分彰显全球化3.0时代每个人的品牌与价值。
不管你承认与否,新科技与新思维的来临往往都是无法阻挡的。如果说即将出现的整合email、blog、IM等功能的超级利器的出现将迫使人们不得不使用超媒体产品的话,我们更愿意相信“超媒体”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商家越来越尊重用户,越来越尊重个人需求,强调体验的今天,超媒体的商业战略将在更广泛的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有一点是值得警醒的,世界总是在变化的,你千万别相信国家会一直给传统媒体养老送终,千万不要对政治过渡地迷信与依赖,对于网站与传统媒体来说陈旧政治手段只是你靠不了多久的襁褓。 从放弃18号文件到在资本层面开放媒体,无论是公司还是媒体,我们必须学会面对政策的断奶期,你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未来的媒体竞争将深入到每一个细微的环节,每一个人。
超媒体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每个人都将具有媒体效应。
希望大家把关于blog和超媒体的感想都讨论一下,最后我希望能将这些片段的思考写成一本书,为这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做绵薄但有益的事情,这将是一本在blog里诞生的关于blog与超媒体的书,感兴趣的朋友可和我联系
另外我还将开设一个“超媒体对话”的友情链接,也请近来发表过与超媒体相关的文章的朋友速来报名,欢迎各界对超媒体感兴趣的朋友在此留言,对话、争论、研讨,畅谈各自超媒体理解与对其未来发展的观点和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