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世林:我与《学林春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3 11:2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世林:我与《学林春秋》
2014年01月05日 作者:张世林   来源:光明日报
哲人其萎 抢救当行——我与《学林春秋》

  《学林春秋》是我30年编辑生涯中主编的第一部书,也是最重要、最有价值、最有故事且影响我最多的一部书。故事还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

  1986年,中华书局创办了一份杂志——《书品》,著名学者、编辑家赵守俨任主编,我是责任编辑。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杨伯峻先生撰写的《我和〈左传〉》,颇引起了一些反响。我当时注意到读者的反馈,认为应该以此文为滥觞,主动约请一些著名的老专家撰写回顾、总结治学经验的文章,以飨广大青年。此后,我想到了陆宗达是研治《说文》的权威,骑车就奔了北师大。陆老本不认识我,我说明来意,想请他写一篇《我与〈说文〉》。因为此前已把《书品》寄呈他老人家了,他便爽快地答应了。

  初战告捷,我大喜过望,不久又如法炮制,骑车直奔北大,拜见周祖谟先生,约写《我和〈广韵〉》。因周先生与赵守俨十分熟悉,又颇为赞赏《书品》,也同样爽快地答应了。之后我又去看望王锺翰,因为他在书局参与点校《清史稿》多年,与中华感情很深,自然应承写《我和〈清史稿〉与〈清史列传〉》。一直到了1994年,有一天我去看望胡厚宣先生,提到此前约他撰写《我和甲骨文》一文,他告诉我已写了三分之一。又过了一段时间,先生告诉我已写了一半。我当时认为,老人家身体很好,会写完的。直到1995年先生生病住院前,还在电话中告诉我就差一个结尾了。我本想等他出院后加上个结尾就行了,孰料他老人家竟因心脏病猝发而辞世了。后经我提醒,由他的儿子胡振宇翻检出来并加以整理誊清,才得以在《书品》上刊出。

  文章总算问世了,但此事却引起我极大的震动。我想起了此前去世的俞平伯、缪钺、吴组缃、容肇祖等先生,我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请他们写一篇学术回顾文章保存下来呢?我进而想到,现在确还有一批老先生在世,但他们毕竟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若不能及时地将他们宝贵的治学经验抢救下来,将是中国学术界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我考虑文章虽然是以回顾治学经验、体会和甘苦为主,但应强调写一点个人简历和师承的情况。有了这些构想,考虑到既然是抢救性质,便决定先以组织80岁以上的著名学者为准。我先后不止一次地征询过谢方、傅璇琮、徐苹芳、金开诚、袁行霈、裘锡圭等先生的意见,他们为我添补了一些不应遗漏的人名。有了这个名单,我便可以“按图索骥”开始联系了。

  我把名单上的作者分成两类,一类是本市的,一类是外地的。本市的我多半采取登门约稿的办法,可以把我的想法和要求当面向他们提出,听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先后走访了邓广铭、周一良、季羡林、张岱年、阴法鲁、王永兴、侯仁之、林庚、钟敬文、何兹全、张政烺、王毓铨、杨向奎、王锺翰、马学良、任继愈、瞿同祖、吴宗济、周有光、顾廷龙、单士元、傅振伦、周振甫、王利器、王世襄等先生。记得当我把这一想法第一个告诉邓广铭先生后,他高兴地说:“你的这个想法太好了。对这些老人是要抓紧抢救才行,否则就来不及了。给我出的题目是什么呀?”“当然是《我和宋史》啊。”“这个题目很好!很适合我,我一定写。”其后,没过几天他便住院了。我同他的女儿邓小南联系,希望由先生口述,她记录整理。但先生不愿意这样做,他说医院的环境不适合写文章,“我要早些出院,回家给张世林写那篇文章。”孰料没过多久,先生竟去世了。

  每一念及,辄倍感疼惜。但天道酬勤。1999年2月,我去北大参加纪念邓广铭逝世一周年的大会,会上他的长女邓可因在发言中提到:90年代初的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身边,说要口述一篇文章,由我记录整理。待文章整理好后送父亲修改,他改好后却一直没让发表。前些天整理父亲的遗物,从箱子底下翻出了这篇文章。言者无意,而闻者有心。待大会一散,我赶忙找到她,说我很想看看这篇文章。过了几天,收到了她寄来的文章。打开一看,真让我喜出望外,题目是《我和辛稼轩的因缘是怎样结成的》,正与我的要求暗合,内容刚好讲述了他研治辛稼轩的始末及心得体会,完全符合《学林春秋》的编辑要求。正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助!总算了却了我一桩心愿。

  季羡林先生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他不仅答应写《我与东方文化研究》,还关切地问我请没请张政烺写。我说请了。那请没请林志纯写?我说没有,不知道他的联系方式。于是先生告诉了我地址。我在拜访何兹全先生、任继愈先生、马学良先生时,他们都问我请没请张政烺写,并说一定要让他写。可见张先生的学问是有目共睹的。我最初去看望张先生时,考虑到先生学问渊博,到底请他写哪方面呢?最后和师母商定就写《我和古文字》吧。先生听了说:“好吧!我写。”

  稿子虽然都约了,作者也都答应写了,但真要想拿到这一篇篇文章,谈何容易!因为这些先生手头要写的东西很多,且年事已高,有的已经写不了那么快了,有的自己动不了笔了,有的文章还没开头,人却住进了医院。总之,不催是不行的。

  就这样,文章总算一篇一篇地被“抢救”出来了,接下来当然就是争取尽快出版。为此,我每收到一篇稿子,便马上进行审读和编辑加工。在排目录时本想按文、史、哲分类,但有些文章内容比较丰富,往往兼有他类。最后我接受了傅璇琮的意见,按作者年龄大小排序。谢方提议书名叫《学林春秋》,因为“春秋”即史。欣然用之,并请顾廷龙老先生题签。

  行文至此,《学林春秋》一书算是编好了,共收了40位老先生的文章,交付中华书局出版。接着,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竞赛,一定要争取在2000年到来之前出版我历尽千辛万苦催来的另外90多篇稿子,按70以上80以下和60以上70以下编成两卷,同时将新收来的几篇80以上的文章补入中华版的《学林春秋》中,三卷共收入文章近130篇、150万字,遂产生了按年龄编的《学林春秋》初编、二编、三编。

  抚今追昔,《学林春秋》已出版15年。金开诚先生当时就曾断言: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部书的价值将会越来越高。15年中,书中的许多作者先后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宝贵的治学经验记录下来了,并将为后人学习和借鉴。(张世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38 , Processed in 0.0964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