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4-1-5 17:27:14
|
只看该作者
昨日的新闻,今天的信史
作者:胡堂 时间:2009-04-29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昨天的新闻自然就是今天的历史。新闻有真假,历史也有信伪。对于中国的新闻记者来说,呈送决策高层的内参要比公开见诸媒体的报道更少顾虑,因而更能触到时代的痛处,也就更有历史价值。
《告别饥饿》一书的大部分文字都是写于1980年的新华社内参,虽然现在读来已不很震撼,但在当时绝对是重磅炸弹,作者之一的胡国华“把书稿先后送给了近十个出版社,编辑看了都说好,但是没有一家敢出版。他们一致认为,内容太尖锐真实,在当时没有出版把握”(本书再版前言)。以至直到十八年后的1998年才得出版,因此本书的副题就是“一部尘封十八年的书稿”。
众所周知,虽然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包产到户”迟至1980年9月才得到肯定和推广。在此之前,一些地方实行了这一政策,但指责和非议一直相伴左右。“包产到户”到底能不能搞?搞“包产到户”是不是等同于复辟资本主义?中国农村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改变现状———现状又是怎样的?1980年春夏,新华社派出四名记者深入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地农村进行采访。临行前,新华社社长穆青交代他们:“你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贫困地区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为中央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依据。”此次采访历时半年之久,除了“包产到户”的情况,还涉及黄土高原的生活、人才、生态、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称之为“全景式记录”也未尝不可。
这些“记录”的最大价值就是真实,也即能直面西北农村的困苦与荒谬的残酷现实,而非跟风唱赞歌,睁眼说瞎话。穆青以《西行漫记》和《中国的西北角》的标准来勉励四位记者,务求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使新闻成为“今天的信史”。真实本来就是新闻的生命,而在刚刚从“大跃进”和“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社会,对说真话有着无比强烈的渴求。新闻报道不需要多花哨,只要秉笔直书一条足矣。
这四位记者是幸运的,他们想要真实就得到了真实,并把真实传递到了决策层,邓小平、胡耀邦、万里等都很重视。胡耀邦还曾在看到一份关于宁夏固原农民以集体罢工来“要挟”实行“包产到户”的内参后亲自赶赴当地核实情况,并力排众议满足了农民的要求。这一“说真话-办实事”链条何其紧凑,写此内参的记者该多有成就感!
《告别饥饿》呈现了黄土高原上的诸多真实,而其中最让人为之扼腕的还是农民的饥饿。书中写道:“学大寨”最热闹的那几年,随便到太原街上转转都能碰到不少沿街乞讨的农民,饭店更是他们频频光顾的地方。“只要你买的饭菜一上桌,光屁股的孩子,衣衫褴褛的妇女,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棍的残疾人,就会把一只只掉了瓷的饭碗、茶杯或是废罐头盒伸到你的面前”,“有的则默默地把一只又黑又脏的手搁在你的碗边,不给他一点绝不缩手”,“而当你一离桌,乞食者立刻就会扑上去争夺剩菜残饭,吃了不算,还要用舌头把那盛菜的盘子舔过来舔过去,直舔到上面不剩一点油渍为止”(本书第1-2页)。
在甘肃会宁,记者遇到一个求救的农民,因为缺吃少穿,他的妻子被陕西关中一个农民用几个馍诱拐逃走了,等他找上门去,发现自己的妻子已经成了别人的老婆。对此,当地政府根本不管,因为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政府根本管不过来。在静宁的一个村子,因为穷,全村男人的老婆几乎都被拐走了,只剩下一个瞎子和瘸子没跑。女人们扔下丈夫和孩子,为的就是一口饭(第23-24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述事例就是反证。
农民的饥饿不是“天地不仁”,而是被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一系列弊政瞎折腾的结果。为了“告别饥饿”,就必须告别弊政,尊重农民的权利。当下,中国农村在经历了黄金发展阶段之后,又到了突破瓶颈的时刻。虽然今日的“三农问题”解决起来远比实行“包产到户”困难和复杂,但首先求得对农村实情的了解还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告别饥饿》一书的采写逻辑和品格仍有参考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