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美让学生这么“搞”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7 19:4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老美让学生这么“搞”作文!

老美让学生这么“搞”作文!
作文对小学低中年级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就是小学高年级、初中的学生,也常常感到吃力。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要说什么、从哪说起、怎么说,至于如何将文章写得有意思、重点突出、意义深远,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来美国后,女儿既要在家不时地写一些中文小作,还得在学校不断地写一些小文章,也够难为她的。
这学期女儿在学校开始正经八百地写作文了,回来跟我说,这样的写作过程很有意思,“可以写好多话”。于是,很想将这里老美教学生写作文的过程记下来,但是苦于没看到“实物”,怕描述有误,所以一直拖着没写。昨晚,女儿将学校写的东西拿回来了,我看后心里才有了点儿底,赶紧写进博文,跟大家分享。
原来,老美是这么让学生“搞”作文的!说是“搞”,是因为这里面确实有“游戏”的成分,孩子们是边玩边写东西。
这次写的是一篇记叙文,题目内容自定。看看老美都用了哪些花招让学生就范:
花招一:tree chart(饰图、图解)。
其实这是一个类似“提纲”的东西,只不过用树的形状让孩子就范。记得我们小时候写作文,老师让把想写的内容用简洁的话写一个提纲,我们可真不愿写,因为不知道哪儿跟哪儿,还不如直接动手,写到哪儿算哪儿。这里的老师想出这么个花招,一棵大大的树,树干上写上作文题目,想写的内容可以分层次写在树枝、树叉上,跟画画似的,孩子当然感兴趣,立刻就范,不把树枝填满绝不罢休。
花招二:garden gate(花园大门)。
谁都喜欢进入花园赏花,面对一个关闭着的花园大门,你是不是特想把它打开?那就请你从上到下写上你要写的内容吧!大门可是分了小段的,你要小心别串行哦!孩子们马上动手,将自己写在树上的那些内容整理成了段落,每段写在一个小格子里。其实一篇文章的骨架此时已经搭的差不多了。
花招三:hook look(中文还真不好翻译,应该有“开头点睛”之意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一步,老师就引导孩子们开个好头。老师称,开头犹如“钩子”,要吸引读者读下去。老师还列出了可以当“钩子”使的东西:设问、习语、概念、环境描写、引用、夸张、头韵短语、黑体字或大写字、直接跟读者对话、感叹、声音效果、句子碎片。
举的例子是“习语”,开头这么写:“都说邮递员总会到来——不管下雨还是天晴。嗨!我告诉你,在这么一个特别的日子里,邮递员可没一点可能来送信。”怎样,这个开头够酷吧?
行了,老师都列了那么多了,“总有一款适合你”吧?选择其中的三种,写个能够吸引人的开头吧!
花招四:partner work(“捉对”提意见)。
是用表格填的,就不拍照上传了。
等学生们将想写的东西“白纸黑字”地落实了,也说是说,草稿写完了,老师就让他们两人一组,阅读对方的文章,给对方(作者)提问题,让“作者”自己再对照原作回答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相互帮忙将文章改得更好一些。等初步修改完成后,还要请另一个小伙伴过目,又要填一份表格,看看这篇文章是否达到了表中所列的各项指标。
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是对方的小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花招五:computer work(上电脑输入文章)。学生写草稿时,是隔行写的,以便后来修改。等学生根据小伙伴提出的问题,将草稿改动后,就要上机了。自己将文章输入电脑,输入时注意语法和拼写,其实这也是一次修改的过程,手写时没注意出错的,输入电脑时错误会被提醒,自己也会注意文法错误了。
花招六:teacher's questions(老师提问题)。都说“作文是改出来的”,不仅学生(作者)自己要改、小伙伴帮着改,老师的修改才更重要呢。这个花招其实就是老师在修改文章呢!老师在电脑的文档里用红色字体插入问题,比如“时间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说一下细节吗?”等等。红色字体处孩子们就得注意了,要在这些地方增加内容或更改内容。
奇怪的是,老师并不像我们以前上学时的老师那样,挑出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而是重点在记叙内容方面有所要求。我就此疑问问过女儿,她回答说,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由学生自己检查,因为有两次上机时间,自己可以边输入边检查修改。
花招七:finish it(完活)。老师提出了修改意见,孩子们得仔细看,并按照意见作出相应修改。准备好以后,每人有15分钟上机时间,将原稿作最后修改,修改时可以再调整结构、增减或更改内容。另外,打字慢的,可让老师将作文草稿发到家长邮箱里,在家改好后发回老师邮箱。
这样,一篇作文就算被孩子们“搞”出来了。其实女儿这篇写得也不是很理想,有点偏题。题目是“尼亚加拉瀑布之旅”,但却主要着墨于途中情况,对瀑布描写不够。还是贴出来请大家指正吧。
老师评语:Wow! What an amazing description from an ESOL student! You should be very proud of yourself.
(哇!对于ESOL学生来说,这是篇多棒的叙事啊!你该很为自己感到骄傲!)
Esol学生,是指“还在过语言关的外来学生”。
A Trip to the Niagara Falls
Hi! I’m 9 years old. One day in this summer vacation, I heard my mom and dad talking about going somewhere in the living room.  Because I was so curious, I went to ask them what was going on, and you know what? They said that the next day, we were going to go to Niagara Falls! I was so excited!
When we were in the car, we sang a Chinese song, We went to McDonald’s when we were hungry. (I went there for every meal)  It was about a day to get there and I felt like I’m going to throw up!
Hey, we were there at last! I saw a large hotel in my face. We checked in to the hotel, which was near the waterfalls, and took a bath because we are sweating.  We didn’t bring anything to play or read, so we were getting bored! It was too late to go to the Niagara Falls on the first day.
During the second day in the hotel, we were so hungry, so we went to a restaurant and ate. After eating, we walked to Niagara Falls, and we were getting so excited!
When we got there, we saw big, great, wonderful falls! The falls was very large and if you went down there, you would feel like it was raining! We took lots and lots of pictures, and ate.
When it was the third day in there, we rode on a boat underneath the fall. The air was very fresh down there! My mom was so scared that she almost cried! (I was a little bit scared too) We felt like we almost fell-it sure was a little bit scary!
My trip to Niagara Falls was a wonderful time and I hope I can go back again!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19:45:58 | 只看该作者
(转)美国学生作业难倒中国教授

美国学生作业难倒中国教授
                       
    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问什么啦?”“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
    有时候,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这是一些什么“标准答案”哪,通常女儿还没背完,我已经受不了了,也想吐,还伴着万丈怒火 ——那真是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想到千千万万中学生脑子里,塞满这些不经思考只为通过考试然后便弃之如敝屣的“标准答案”,内心便生出莫名的恐惧———靠 “背功”,能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一代新人吗?!
    今年9月,在女儿刚开始上高三的时候,有了一个去美国的机会。我当然知道,在高考之年脱离中国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冒险———以女儿的成绩,考上国内一个不错的大学还是可以的;可去美国,骤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英语教育体系,命运难以逆料。反复权衡之后,我说明种种利弊,让女儿自己选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走”。
    决心“走”,我和女儿其实各怀鬼胎,女儿是为了 “减负”,说美国学生多轻松呀;而我是为了让女儿能得到所谓“创造性教育”的训练。尽管我以往读过不少关于美国教育的书籍和文章,心向往之,但那“创造性”到底是什么模样,怎么出来的,如果不浸润其中,仍是隔靴搔痒,实际上不可能有真切的体会。
    我万万没有想到,美国教育的“创造性”,竟会使我这个远在万里之外的老爸一度寝食难安。
    女儿到美国第四天,便进入波士顿一所最好的公立中学。首先让我诧异的,是女儿说不清她上了几年级。原来,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除了课任老师之外,还有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每门课进入哪一个年级学习的建议。结果,女儿的英文、化学在12年级,数学和美国历史在11年级,法语在9 年级———每一门课,女儿都在不同的同学们之间“游荡”,她确实搞不清自己是几年级的。
我原来认为,女儿在美国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语言,只要语言过关,理科课程有国内的底子,可以“后来者居上”。没学过的课中,最容易的应该是美国历史,“区区200年历史有多少东西呢?”我在给女儿的电子邮件中,甚至只用了短短几千字就把美国历史的脉络讲了一遍。“就这么点东西,横趟。”
    结果,让我大跌眼镜的,恰恰是这门“最容易”的美国历史。仅仅十几天过去,女儿就发来“紧急求援”邮件,一连十几个惊叹号。女儿从未学过美国历史,一下进入11年级,两眼一摸黑是可以想见的,把一本英文的美国历史读一遍至少也要个把月呀。我这个老爸,先当两个月的“拐棍儿”自是义不容辞。可是一看美国老师留的作业,我就傻了———这是中学生的作业吗?

    “公民权利”研究论文
    要求:
    1、在35页纸之间,打印出来,要双空行,至少用3种资料来源(如网上,书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
    2、对比以下四人关于黑色美国(BLACKAMERICA)的观点:BOOKER T.WASHINGTON(布克.华盛顿,W.E.B.DUBOIS(杜伯依斯),MARTIN LUTHER KINGJr(马丁?路德?金),MALCOLM X(马尔科姆?X)。
    3、在你的论文里,应该控制关于他们生命的故事,我不想读传记。但是,需要把每个人介绍一点,还必须纳入贴切的材料在你的论文中。然后,讨论他们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要把你的想法写进去。还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来源列出来,比如某某网页,某某书。
    女儿在邮件中说:“那几个人都是黑人,但除了金之外,我都不知道怎么翻译……”
    面对这个作业,我深感惭愧。说起来,我对美国历史算得上熟悉,至少读过几十本名家专著,多位美国重头总统的大部头传记,全部总统的列传,还有难以计数的文章。可是,这个中学生的寻常作业却让我“晕菜”了。什么叫“黑色美国”呀?这时我才体会到,研究必须阅读,而阅读并不等于研究,研究必须写作。以往在阅读时,哪里会想这些问题呢———其中两个人我甚至毫无印象!
    为了帮女儿适应这种学习,老爸必须应付这个挑战。在两三天的时间里,我生平第一次开始“研究”美 国历史。幸亏关于美国的藏书甚丰,于是疯狂阅读,书房里摆满了一本本夹着许多纸条的美国历史著作、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美国读本》这类的原始文献,外加网络搜索。等这四个黑人领袖的资料搜集得差不多时,我开始仔细对比他们的观点和实践,行文时材料取舍颇费踌躇,反复推敲观点,从早上一直写到深夜。此时,女儿 在大洋彼岸竟一次借了10本书,也在疯狂阅读。
    后来,女儿说“部分”采用了我的观点,但结构对她很有启发:“原来论文是这么写啊。”我们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美国老师的“判决”。这对我们父女俩都是第一次!
    老师的评语下来了:“哇!极好的努力的结果和论文。你的关于这几个人的联系展开得非常好,准确而且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好样的! 评分:A
    这个评语让我孩子般大叫起来!
    我以为这种难度的作业不会太多,可“求援”邮件一个接着一个,每一次都让我先晕半小时。在这些“研究写作”中,我感觉补上了许多知识漏洞,并且这些获得的知识,都在写作中与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孪生”关系,难忘。

英文(语文)课有没有这样的创造性?我让女儿发给我几篇英文写作的题目以及老师的评语。
    女儿回复说:这个学期的英文课是文学。我们老师新开辟了一个领域,研究美国黑人文学。要读很多美国黑人的作品,还要写论文。我们上学期学的是兴趣写作,有以下题目:
    1、本性独白。
    评语:希望你生活中快乐的时光可以帮助你渡过困难的时期。
    2、未解开的疑惑———写一件发生在你或你周围人身上的事,要求是一件让人不敢相信或无法解答的真事,不能是你做梦。
    评语:你的“令人无法解释”的经历可真是耸人听闻而有趣呀!(天哪,女儿竟有耸人听闻的经历?!)
    3、书信论文。要求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一件事,可以是两个人来回通信,也可以全是出自一人之手的信,但必须是一组信件,四五封左右。
    评语:年轻的爱是很美的事。(女儿写了初恋吧?我很想看到。)
    4、给校长的一封信。可以反映你对学校的不满或肯定,或问一些你一直想问的问题。校长会读每一封信,然后到班里和你们讨论。
    5、本性独白(2)。要求用一件事来反映你的个性,把重点放在心理描写上,全文用心理描写。
    评语:比赛之前的那种紧张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要经历的。(女儿一定写了竞赛心理,在国内,她是校运动会三块金牌获得者。)
    6、诗。写十种不同形式的诗:五行诗,美国五行诗,重复记号诗,HAIKU(一种不押韵的日本抒情诗),离合诗句(就是每一行的第一个字母可以拼成一个单词),字母诗(诗中包括所有的26个字母),政治诗,有形诗,每一节用“若是……但是真的……”、“没有人知道……”为开头的诗。(中国乃诗歌大国,可学生们什么时候写过诗?)
    评语:你做了个非常好的作业,Stephanie(女儿的英文名)。你的诗展示了你过去的很多努力和想法。你的英文每天都有出色的进步,祝你在第二学期幸运!还有,请记住,任何时候你感觉需要聊天,我都会很愿意倾听的。
    这都是一些多么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呀!而老师的评语,会怎样激发女儿的写作热情!
    与女儿一无所知的美国历史课不同,女儿只要求我写一下以“没有人知道”为开头的这首诗,因为前面的诗已经让她“脑仁儿都裂开了”。结果,我和朋友一起诌出的“诗”,女儿竟没看上,只起到一点启发作用:“看了你的,我自己就有词儿了。”
    女儿说:“我的英文老师特别特别好,我很多事都跟他说,我们俩的两次长谈,我都差点哭出来。其实已经哭了,但没让眼泪流下来。”我的眼睛也发热———在国内,直至上高三,女儿竟从没有一次与老师长谈的愿望和机会……
    有人会说:“你这算什么?给女儿做作业,这不是越俎代庖吗?”问题也许没有这么简单。我想,父母应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孩子的“学习伴侣”,可以互相讨论,可以指导孩子阅读,告诉他从哪里可能找到相关的资料,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所有这些在国内教育中是“奢想”,孩子从来没有与我讨论过任何学习问题,因为只要狂背“标准答案”就足以应付考试。我也主动看过几次作文的题目,那些题目平庸且缺乏想象力,令我顿失“参与”热情,逃之夭夭。
    女儿赴美只有短短3个月,变化很大。通过电子邮件,我开始领教什么是创造性教育,这比我看过的任何一本书都来得真切。“求援”邮件好久没有了,可我这个老爸,竟开始希望能接到这样的“求援”———这种“研究”,真是令人着迷的游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31 , Processed in 0.0712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