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春文老师的微格作文教学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8 21:5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月刊》2013.12  “名师”栏目

在“无格”中“入格”  在“升格”后“出格”


——刘春文老师的微格作文教学探索

《教学月刊》记者  方龙云

    【名师档案】刘春文,教育硕士,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曾获第三届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第六届“语通杯”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浙江省首届基础教学改革先进个人、第五届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绍兴县教坛新秀等荣誉;担任绍兴市首届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绍兴市中小学学科教研大组(学科教学研究核心组)成员、绍兴市“领雁工程”优秀导师、全国中考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2012)——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北京大学初中语文教学指导专家团队核心成员”、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等社会职务;应邀在杭州师范大学开设两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课程——“初中语文‘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探索培训专题课”和“‘先写后教’初中微格作文教学探索培训专题”;参与主持全国、省、市各级课题多次项并多次荣获一、二等奖;著有学术专著《初中语文读写教学探微》《微格作文解码》等,在各级报刊发表论文、案例、随笔等3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教学格言】尊重主体体验,追求课堂的温度与效度。

  作文教学很难。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实际受重视程度与它在认识上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人人都知道作文重要,可是我们的作文课却非常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先生甚至下了这样的判断:“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
  基于这样的现实,刘春文老师把作文教学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这一行为本身就令人尊敬,它体现了刘老师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而作为绍兴市越城区的语文教研员,刘老师以课题为依托,引领着区里的老师们扎扎实实地进行着微格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这更是让人感动。
  刘春文老师提出的微格作文教学,其中的“微格”一词,来源于“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爱伦博士认为它是“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是通过“微缩”的教学实践活动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格教学传入我国又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而所谓微格作文教学,就是将写作学的知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有机的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分解教学的方法。如:从体裁上分,中学写作可以重点分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块,即三个“微格”;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四个“微格”。其他方面依此类推。
  在刘老师看来,微格作文是写作范畴中的“轻骑兵”。它短小精悍、形式不拘、新鲜及时、便于拓展,能提高写作效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微格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写法技巧和文体结构套路。对于微格作文的实际操作,刘老师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教学程序。

  一、先写后教,“无格”写作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真情是习作的灵魂。刘老师强调,作文之初,要力求“无格”,教师不用讲解过多的写作技巧和套路,而要放手让学生随性作文,发表自己的“原初感悟”。这就是先写后教,回归写作的本源。
  落实先写后教,首先要关注写作主体即学生的需要:命制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有话可说,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及时从学生习作中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找出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寻找典型的个例进行重点分析,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临时生成;把准学生作文的脉搏,通过范例告诉学生优秀在何处,借助个案指明作文的失误又在何处,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其次要灵活调用环节:写的环节既可以是口头的表达,也可以是书面的陈述;写的时间既可以安排在课前,也可以安排在课堂上。但有一点是必须遵循的,那就是教师的指导一定要植根在学生作文的现状基础上,这样基于学情的指导才有的放矢。
  二、以课文为例,“入格”训练
  所谓“入格”,是指作文要达到写作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没有明显的不足。刘老师认为, “入格”训练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具体的实践中,刘老师以课文为抓手进行“入格”训练。
  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典之作,每一篇都有它独特的写作技巧。对单篇课文,刘老师提出了“单篇归纳,随堂仿写”的训练策略:教师在教学时和学生一起归纳其中写作技巧,把它命名为“每课亮点”,并进行随堂仿写。这样就能从课文中就学到很多写作技巧。如教学孙犁的《芦花荡》一文,可以引领学生仿写的有:开头与结尾的景物描写;以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为材料;巧借环境描写进行过渡。
  此外,就一个单元的课文而言,刘老师提出了“单元引领,技法分解”的训练策略。当前的很多语文教材都是以主题为单元进行编排的,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每课的突出点又不一样。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引领学生进行“描写刻画”的“入格”训练,而由于单元中的每篇课文在“描写刻画”上又各有特点,所以训练也可以各有侧重。
  三、多维评改,“升格”训练
  多维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刘老师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确定了“多维”中的“多”:“一维”为知识与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从错别字、标点、病句等入手;“二维”为过程与方法,可以从文章的思路与衔接过渡等入手;“三维”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从文章的立意与选材等角度入手。由此出发,刘老师构建了微格作文教学的“三级”评改序列,即初始阶段的“自评反馈”、中级阶段的“互评交流”和高级阶段的“师生共评”,最后“升格定稿”。也就是说,学生从最初的构思到成稿,并不表示写作过程的结束,而是要经过三次评改的提升,最后才能定稿。每次评改,教师要将事先制订的“评改量化细则”告之学生。
  四、探寻序列,“出格”训练
  当学生通过“入格”掌握了写作的基本规律后,刘老师又提出了作文教学更高目标——“出格”,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首先是加强文体结构“入格”,进行“非常规”文体的“出格”训练。刘老师提出,在初中三年的作文训练中,除训练常规文体结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之外,还训练寓言、童话、日记等文体结构。前者即文体结构的“入格”训练,针对全体学生提出要求,使他们掌握文体结构的基本套路;后者即文体结构的“出格”训练,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要求,使他们超越常规文体结构的套路。
  其次是重视方法创新,进行作文立意的“出格”训练。日本创造学家角比嘉佑典说:“我们应学会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一样东西,从坐着、站着、蹲着、站在凳子上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由此出发,刘老师指出,作文要做到立意出新,就要引导学生掌握开拓崭新角度的方法:一是“借助想象,重构文本”,即要让学生懂得写文章不能过于实在,而要在细节真实、情感真实的基础上高于生活;二是“求异思维,另表观点”,即引导学生在思维中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在事物的各种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中介”,突破经验思维的束缚;三是“整合思维,同题重写”,即引导学生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进而得出全新的思维成果;四是“语言出新,结构创新”,即引导学生从独特的切身感受出发,悉心选取崭新的语言或打破固定的结构模式,去反映多彩的现实生活。
  在“无格”中“入格”,在“入格”中“升格”,最终在游刃有余中自由“出格”,这是刘春文老师追求的微格作文教学的境界。在刘老师看来,中学作文教学既要能“入格”,又要能“出格”:低年级的学生要重视“入格”,这符合此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求同思维起主导作用;高年级学生要注重“出格”,这也符合此阶段学生思维特点——求异思维起主导作用。这样的探索立足于当前作文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活用了语文教材的资源,架构了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正如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先生在为刘春文老师的《微格作文解码》一书所作的序中指出的那样:“刘春文和她指导的老师们就这样开拓了一条作文教学的新路,这条新路的价值,不但在于某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在于把阅读和作文结合得这样紧密……正是因为这样,我并不把写作教学的希望寄托在大学教授们在某一天拿出系统的理论来,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像刘春文这样的教师,从实践经验中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6:57 , Processed in 0.07660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