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传播的沉实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6 20:4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传播的沉实探索曾维刚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1月15日   11 版)
《宋代文学传播探原》,王兆鹏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38.00元

    王兆鹏先生既坚守学术传统,又锐意开拓创新。他新近出版的《宋代文学传播探原》,即是其二十年来在文学传播研究方面的拓新之作。拜读《探原》大著,深深感佩于王先生长期以来在文学传播领域导夫先路的沉实探索,受教尤深者:一是筚路蓝缕的理论探索,二是采铜于山的史料发掘,三是延展开放的研究启示。
   筚路蓝缕的理论探索
    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国内学者日益关注的学术领域。其中文学接受的研究,在如H.R.姚斯、瑙曼、冈特·格里姆、R.C.霍拉勃、罗贝尔·埃斯卡尔皮等诸多欧美接受美学或文学社会学者的理论推动下,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有关文学传播的研究则要滞后很多,研究成果也无法与文学接受的研究相比。个中原因,与文学传播研究起步较晚固然有关,与文学传播理论探索的缺乏更有直接关联。在这方面,王兆鹏先生无疑是一位探索者,《探原》就集中体现了他在文学传播研究理论层面的思考。《探原》的绪论,有感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究竟要研究哪些问题、如何操作,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共识”(第3页),于是从宏观角度指出文学传播应探讨传播主体、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等六大层面。这些讨论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而《探原》下编《宋人词集在宋代的传播》,在文献版本的考据背后,亦渗透着王先生深刻的理论思考。他指出:“下编主要考察宋人词别集在宋代的传刻情况,目的不仅仅是从文献学的角度,考订宋人词别集的版刻源流、存佚情形、递藏过程,更想从文学传播的角度,了解宋词在当时的传播状况,赋予传统的版本目录学以新的价值和功能,把版本目录学纳入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的视野之内,使词集的版本目录资料变为词学传播的资料,以扩大词学史研究的领域”(第195页)。这与上编的理论思考相得益彰,进一步从史料学的角度拓展了文学传播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采铜于山的史料发掘
    傅斯年说:“史学便是史料学。”对于目前文学与史学、文献学与文艺学日益回归融通的文学研究来说,常常也是如此,史料发掘的程度往往决定了其原创性、开拓性与学术深度。作为文学传播研究领域的探索者,王先生在这方面亦有着自觉的意识,或者说,文献考据与理论批评的深度结合,正是王先生长期以来堪为楷模的治学方式,这种考证与理论的结合在《探原》中也得到了典型体现。如《探原》第一章《宋代诗文的单篇传播》,就深入发掘了宋代文集、笔记、诗话、碑刻等文献中较少为人注意的资料,集中讨论了宋代诗文单篇传播的三种方式,即雕印、石刻和题壁,史料发掘与理论建构可谓相互生发,令人耳目一新。再如第八章《诗歌的图画传播和歌唱传播》,通过大量第一手文献史料,勾勒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在宋代图画传播的主要载体、传播特点与传播效应;又长时段揭示出《送元二使安西》从盛唐开始入乐歌唱、中晚唐成为流行歌曲、宋代变为离筵经典骊歌、金元时期依旧传唱、明清时期衍变为经典琴曲的丰富生命历程;最后通过全面的资料发掘和精审考证,讨论了史上出现的二十多种《阳关三叠》的叠唱方法。通常诗词研究者较少关注的明清小说中的史料也成为王先生讨论文学传播问题的重要“佐料”,可谓别开生面。《探原》下编《宋人词集在宋代的传播》,更是在传播学理论的观照之下,系统考述了两宋160家词集,体现了深厚的沉潜之功,不仅具有经久的文献史料学价值,也是宋代文学传播研究的重要成果。
   延展开放的研究启示
    梅尧臣论诗,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学至境:“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某种意义上,学术研究亦可作如是观,也即是否具有“尽”与“不尽”的学术张力,往往决定一部著作乃至一个学者的学术境界与学术贡献。所谓“尽”,是指探讨某个问题不遗余力,不断追问,直至水落石出,令人难以超越;所谓“不尽”,则指某个问题的研究具有延展性、开放性、启发性,令人触类旁通,能够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具有一种带动学术生长、激发后来者继续研究的开创意义。在这方面,《探原》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其别具一格的代序《文学传播研究的想象空间》。该序是王兆鹏先生与肖鹏先生以电子邮件、QQ聊天等方式讨论文学传播问题的记录,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就在风趣丛生之中展现眼前。其中就揭示了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话题,如王兆鹏先生提出“文献汇总整理”、“理论研究”、“(中国文学传播史)专史编撰”等“三步走”的宏观路线图,这种富于战略眼光的展望,正指出了文学传播研究的巨大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又如肖鹏先生所揭示的“涉及文学作品传播的朝廷诏令禁令、制度机构、正史野史的传播记载、风俗社集、媒介形式、重要序跋、重要文学事件、政治事件、典型传播人物、唱和活动、书籍版本、技术工艺等等”,还有“一些边缘性的文学传播现象”、“跨文本传播”等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重要问题。其次是《探原》在诸多问题研究中的有意“留白”。在不少专题讨论中,王先生常常在结论部分留下富有启发性的文字。如第三章《宋代诗词的题壁传播》,总结说“本文只是对宋代题壁做了一些史料的梳理和现象的分析,学理性的深度阐释,还有待来日”(第71页);第五章《宋代文学的“润笔”与文学商品化》,总结说“我们研究宋代文学包括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既需要考察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还需要关注作家个体的生存状态,了解他们的经济来源和物质生活条件……至于文学商品化的其他表现形态及其对宋代文学的影响,尚需专文探讨”(第112页)。这些精辟的“留白”,对于激发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意义深长。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20:48:50 | 只看该作者
一部全方位观照北朝诗歌的力作——评卢有泉《北朝诗歌研究》廖华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1月15日   15 版)

    北朝诗歌的研究历来较为薄弱,近几年尽管有学者撰文论及,但仍存在不少盲点,而且一直无专著问世,卢有泉教授的新作《北朝诗歌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版)可谓填补了这一空白。该著广泛搜集史料,仔细研读作品,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还原了北朝时代诗歌的本来面目,是该领域研究的最新高端成果,其特色与价值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论述全面。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对北朝诗歌的整体研究,包括北朝诗歌的生态环境、发展历程、抒情特征、艺术特征和诗史意义,北朝诗人的身份类型、地域特征和创作观念,以及对乐府歌诗、文人乐府诗、谣谚等北朝歌诗的探讨。下编是“北地三才”、王褒、庾信的专论。不难发现,此书既有综合考察,也有个案研究;既有诗史的脉络勾勒,也有理论观念的剖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文学自身的研究外,也有传播现象的探索,如作者分析了北朝歌诗的传播方式有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两种,前者以徒歌、乐歌、诵读为主,后者为官方音乐机构整理的各种歌辞集和文人编辑整理的总集、别集等。可见,这是一部系统、完整研究北朝诗歌的专著。
    其次,视野开阔。真实反映文学面貌,往往需要宏观广阔的眼光。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非常注重诗歌发展中的人文环境和地域文化。如作者根据北朝时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共存互补、空前的民族大融合、严酷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拓土征战,由此探寻北朝文学的文化土壤:国民宽厚豪放的个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兼容并蓄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共存、重实轻华的社会风气和任侠尚武的时代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从作家的生活空间、社会的文化形态及历史的演进等几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平城、洛阳、晋阳和长安四个地区诗坛的特征,特别是对晋阳文学繁荣的原因进行深层透视:高氏统治集团的长期漠视或扶持,以及南北各地优秀文学人才的聚集。与此同时,该著还将视角延伸至散文、赋文、骈文,相互比较,深化论点,有助于我们客观清晰地把握北朝诗歌的艺术本质。
    再次,史料丰富。作者从大量序跋、笔记中挖掘材料,像文中插入《由南入北诗人身份类型表》、《北朝诗人地域分布表》、《北朝入隋诗人信息表》等表格;书末还有几个关于平城等地作家群创作情况的附录表。由于旁征博引,爬梳考证,使得全书新见迭出。比如,对于北朝诗歌特点,我们之前的认识仅是勇武豪放、朴野真率,该著则认为文质互补,兼具南北之优长,形成一种新的文学现象,这就使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到了北朝文人诗的一种全新的独立的品格。
    最后,拾漏补遗。对于学界尚未涉足或较少关注的领域展开充分论述。如作者发掘了北朝谣谚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生动记录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文人依照自己的审美观和意图进行加工,于是又体现文人的情感、人生体验,主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达到历史与文学的完美统一;又如,该著统计北魏现存完整的文人诗仅九十余首,而四言即有四十四首之多,并且分析了四言诗在北魏初期得到复兴的原因:高压统治下,本来文学修养不高的是儒学之士,只能借助四言诗歌功颂德以明哲保身;再如,作者对北朝特殊的诗人群体——萧梁遗民诗人及其诗作给予解读,指出他们通过作诗曲折隐晦地表达内心自责、追悔、家国之思、亡国之恨等等独特的情感体验。
    对于南北朝诗歌,历来论者大多重南轻北。该著从大背景着眼,史论并重,全方位重新审视北朝诗歌,可以说,内容详实、论证严谨、观点新颖、文笔细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中国诗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8:19 , Processed in 0.1411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