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多数民众对宗教文化存在盲点 吴亚顺 2013年12月11日
来源:新京报
楼宇烈(资料图) 11月3日,学者楼宇烈在自己家中,坐拥书山,一边泡着普洱茶,一边接受新京报记者的访问。楼宇烈研究佛学多年,当天的访问即从佛教切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谈到人们如何认识自我安放身心,最后又回到宗教教育缺失的问题。 楼宇烈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我们常常认为现在的宗教缺乏神圣性,太世俗化,首先这是西方宗教学里的概念,我们应该讲人圣性、生活化,两者不是西方讲的那样消极而对立,而是积极且统一,生活化是积极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访谈结束时,已临近中午,楼宇烈的夫人已做好饭菜,饭香四溢,铺满屋子。 人物名片 楼宇烈 学者,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著有《中国的品格》、《佛教与中国文化》、《十三堂国学课》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实践者。
三教合流 观音属于道教还是佛教? 新京报:访问学者陈鼓应先生时,我们提到一个有趣的问题:观世音从道教成为佛教菩萨的说法是否属实?我们从这里开始。 楼宇烈:观音还是属于佛教。按照印度学者的考证,观音最初是中东地区的一个神的信仰,后来传到印度,在佛教中演化成了观音——她是慈悲的象征,从某种意义来讲,是佛教影响最广的一个菩萨。后来,观音信仰也影响到了道教,很多道观开始供奉她。需要注意的是,佛教各个派别都很推崇观音,藏传佛教布达拉宫就是观音的道场。当然,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也把道教里信仰的一些人物纳入进来,在中国,佛教和道教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最后相互认同。 新京报:亦佛亦道的现象,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这也解释了其绵延不绝的原因。 楼宇烈:对,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教合流”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唐玄宗钦点了三部经典《孝经》、《道德经》、《金刚经》,亲自做了注解,并在全社会推广阅读。这以后,“三教合流”基本定型。 接下来,是三教怎么配合的问题,最终变成了: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这样一来,儒家用来协调人与人的关系,道家协调人与天地万物或者说自然的关系,佛教协调身与心的关系,三者配合得天衣无缝。 现在,以佛教文化为例,它已经被认同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是一般的组成部分,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结构中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