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呼唤自觉主义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30 17:3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呼唤自觉主义教育


江苏省泗洪中学  程振理





导语:笔者认为,无论从语文的视角,还是从教育的视角,成长个体心智的“自觉”发展都是一个核心的命题。尽管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作用与教育的促进,但最终还是靠个体的“自觉”达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法替代个体内在的原动力。也许目前在语文一线,这个理念会体现得更加显著,然而在其他可能的领域,“自觉”的规律同样暗藏其间。因而,笔者倡导“自觉主义”,实乃着眼于语文一线,问道于天下教育,以谋福祉于苍生进步事业,故曰“呼唤自觉主义教育”也。





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回归教育本原,让教育沿着自身固有的轨迹自然前行?古往今来,无数教育先贤对此多有论述。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康德说:“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第斯多惠说:“教育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怀特海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裴斯泰洛齐说:“教育即是爱。”杜威说:“教育即生长。”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叶圣陶说:“教育类似农业。”……

基于历代先贤的教育论述,笔者以为,教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知与行为实践活动。一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发展,固然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和教育的引领,但其“自觉”的内因无疑起到决定性作用,因而教育者应该尊重成长个体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能力,并积极营造有利于个体自觉吸纳与内化的教育资源环境。

这里的“自觉”,“自”是指“自己、自主、自发、自动、自然、独自”等。“觉”,含有“感觉、察觉、品觉、悟觉、醒觉”等意,许慎《说文解字》:“觉,寤也。从见,学省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寐觉而有言曰寤”。因而,“自觉”,主要指“自己感觉、自能察觉、自主品觉、自可悟觉、自会醒觉”之意。这就是笔者倡导“自觉主义教育观”的核心意旨。

“自觉主义教育观”是以“自觉主义”为核心理念和行动智慧的系统性教育理念主张及行动风格准则,它吸纳了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自然主义、自发主义、自动主义与实用主义等古今中外多种理论思想精髓,是一种继承性源流式拓展型创新化的思想与理论的源表达,其内涵包括“自觉主义”的“四论十观”即:“目标论、功能论、方法论、本质论”和“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学习观、考试观、评价观、实践观、发展观”等一系列理念与主张。

“自觉主义教育观”的思想与理论源流有很多,比如《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产婆术”强调“唤醒个体的潜在力,促使其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通过“非指导性教学”和学生的自由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主张通过自然、自由的教育和发现教学培养自由、自主的人;杜威实用主义强调儿童的个体生长、个体生活、心理经验、主动作业与社会实践;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重视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玛丽亚?蒙特梭利强调“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建构主义强调自主、合作、先前经验和意义建构等学习要素,凸显了对学习者主动性与主体价值的关注,等等。

因而,无论是历代先贤教育思想的启示,还是中外众多教育理论的隐喻,抑或自古以来生活实践的明证,均可明确一个指向:人的成长离不开“自觉”,心智发展离不开“自觉”,教育核心离不开“自觉”。一句话,“自觉”乃教育之内核,育人之根本。

“自觉主义教育观”认为,“自觉”不仅是一种教育目标、教学途径与育人法则,更是一种教育智慧、文化理念与思想精神。“自觉”乃是一个人生存之能,学习之法,进步之源,教育之真谛,文化之内核,精神之家园。“自觉”是教育的本质内核。以自觉之道教人育人,人才能真正成为自觉之人;以自觉之道濡人化人,人方能真正融入文化自觉,进而创造与发展世界之自觉——这是作为人的生存属性的价值诉求。

“自觉主义教育观”中的“自觉”包括“生存本能的自觉、主观能动的自觉、唤醒自在的自觉、生命醒悟的自觉、精神独立的自觉”五个层级;“自能感觉、自会察觉、自主品觉、自行悟觉、自可醒觉”五个境界;“认知自觉、教育自觉、生活自觉、文化自觉、精神自觉”五种场域;“观察自觉、阅读自觉、体验自觉、思想自觉、顿悟自觉”五种途径;“自发性、原味性、综合性、积累性、创新性”五种特性;“尊重个体、方法导向、情境濡染、合作促进、实践提升”五种策略;以及“入境感知、切己体悟、涵泳会意、知慧达理、自省迁拔”五个环节。

“自觉主义教育观”具有非排他性,毕竟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黑箱系统,但在诸多影响因素之中,“自觉”无疑当属主因,必然处于核心的地位。“自觉主义教育观”具有融化性,始终贯穿于个体成长发展的四维空间,包括个体对环境的自觉、对教育资源的自觉。“自觉”无所不在,不仅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之中,而且存在于已被发现和有待发现的生命世界的每个角落。

在当前新课改渐行渐入“深水区”,“外强中干”、“体热内虚”等“新课改主义”现象大为流行的背景下,唤醒“自觉主义”教育,无疑是一条无法绕过的路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然伴随“自觉”的认知与实践活动。因而,教育是一门“自觉”的艺术,它启迪我们:让教育还原“自觉”,让生命“自觉”前行。



(本文为《教师》杂志“卷首语”特约稿,题为《呼唤自觉主义教育》,发表于《教师》中旬刊2013年第12期卷首页,此处有所补充完善,导语为作者添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7 12:19 , Processed in 0.0636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