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生龙:教学改进的探索与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6 18:4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改进的探索与实践


——读吴伟国《课堂教学漫话》一书有感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课堂有三个要素:学生、教师、教学资源,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即使有再好的教学资源,再努力的教师也是白搭;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以及个性化的教学资源的支撑,才能学有所获。教师整合这三个要素的水平和能力,决定着教育的质量。
吴伟国是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在指导一线的教师开展小学探究性课程、拓展型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和老师们一起备课,从问题、思考、操作、拓展等教学基本环节入手,注重创设情景、组织交流、经历过程、提供材料等的课堂教学设计,组织老师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完成了数十个课堂教学的完整实录,从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现场观察的教学片断,分析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价值、教学技术和教学策略,汇编而成了《课堂教学漫话》这本书。
我是上海市拓展型课程、研究(探究)型课程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曾几次担任全市有关这两类课程的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评委,对这两类课程在基层学校的实施状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要感谢像吴伟国这样的一批教研员,他们在该领域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使得这两类课程得以持续开展,还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相信《课堂教学漫话》这本书,会让更多从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受到启发和鼓舞,会促进这两类课程更好地开展,从而助推整个教育质量的提升。
读《课堂教学漫话》,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我有三点感受:
第一,教学要有序
柏拉图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社会生活中,明显存在着一种秩序、一贯性和恒长性。如果不存在秩序、一贯性和恒长性的话,则任何人都不可能从事其事业,甚或不可能满足其最为基本的需求。没有秩序,就没有教育,没有教学。”充分说明秩序对人的生活、工作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课堂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资源还是教学的实施流程、思维的激发推动、作业的恰当布置,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序。教学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循序渐进,就有这样的意思。
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表达一定要准确、流畅、得体,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个人的思维主要靠语言来表达。坚持用规范、有序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既可以使学生顺畅地理解教师的表达的意义,也可以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习惯。吴伟国在书中举了一个事例,一位老师在教学中非常喜欢“怎么样啊?”之类的口头禅,某次课上在80多秒的时间里就出现了20次,都是诸如“当你对别人付出一些以后,如果你有困难,别人也会怎么样啊?也会伸出援手怎么样啊?来帮助你的。”之类的话语,而且教师已经形成了习惯,自己一点也不觉得。这样的语言系统,对小学生有序语言表达是非常不利的。
一节课如果涉及几个教学目标,需要搞清楚目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实现目标的顺序,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条不紊。即使是一个教学目标,也可能由不同的亚层级组成。比如说“理解”这个目标水平,就可以再细分成“举例子”、“从一种表示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述方式,比如说把一段语言转换成图形”、“根据因果关系进行推测”等,这其中就体现着递进的关系,需要依据顺序一步步来达成目标。
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往往涉及到多个维度,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可能每一个维度涉及了,但都浅尝辄止,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循序渐进,就显得非常重要。吴伟国在书中举了一位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各国学生心连心》这首歌时所做的分解动作:1)初听。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再听。听一听,歌曲中出现了几次“连一连”?什么和什么“连一连”?3)三听。听一听,找出歌曲中的拍手节奏。通过这三个分解动作,给孩子们提供了歌曲欣赏的“情绪-内容-节奏”的顺序,不仅有利于孩子理解这首歌曲,更有助于孩子举一反三。
教学流程的顺序也是很重要的。一位老师在美术课上问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朋友:“人的头是什么形状?身体是什么形状?手臂是什么形状?腿是什么形状?”问的孩子一头雾水。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大小不一的圆形、长方形纸片,让学生拼成一个人的形状来。如果将这两个教学环节颠倒过来,让孩子先拼图形,然后再说人身体不同部位的形状,还是是否更容易回答?教学目标也更容易达成?
    教学要有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提升设计和运用教学程序的能力,通过对目标、内容、教学流程等的分解和重组,推动学习活动有序开展,思维能力逐级提升;二是要提升维持教学秩序的能力,要能够依据课堂教与学的实际,及时把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方向,保证课堂的有控开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二、目中要有人
人是教育的目的。相信很多人都认同这句话,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是否会将此作为教育的目的,则另当别论。许多教师在备课的环节,非常注重教材教法的分析,对教学设计情有独钟;在上课的环节,非常注重教学任务的落实,所备的内容能够讲完,对“如何教”思考的多,至于学生“如何学”,研究的还很不够。这就导致教师常常花费了很多心血,教学效果却不佳的境况。
要目中有人,首先要求教师明确自己所教学生在该学段的身心发展的共性特征,能够依据这些身心特征、教学的基本要求来设计教学,指导全体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其次要求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想到为有困难的学生设计一些特别的学习阶梯,帮助他们拾级而上。教学的另一个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师只有知道自己所教的学生是怎样的“材”,才能真正贯彻这一教学原则。
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完成之后,师生之前经常出现这样的问答:“懂了吗?”“懂——了——!”“喜欢吗?”“喜——欢——!”吴伟国曾感到疑惑,一个班级的学生,兴趣爱好、学习状态并不整齐划一,为何会有如此“异口同声”的回答呢?推论下去,或许就是为了讨得老师的欢欣,而做出的“有口无心”应答。如果老师始终如此,是否会培养出学生的不负责任的言行呢?
小组学习,是新课改之后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针对一个讨论的话题,让小组同学各抒己见,然后选择代表来发言。看上去是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但如果仔细观察活动的过程,就会发现并非如此。受限于课堂教学的时长,老师给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时间并不宽裕,经常学生的讨论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内容,教师就要求学生开始交流了。小组长来不及总结梳理各位同学的意见,甚至原本也就没想到归纳整理,汇报的都是他个人的想法。形式主义,在我们的课堂里也是比比皆是。
当然,针对当前班级授课的教学制度,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但教师自己注意到了这一点,就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意地去关照。教师教学行为一点点的改变,就会带来教学效果的大变化。这里不妨列举《课堂教学漫话》中的两个事例来佐证:
一是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对个别困难学生的关照。再让学生将广告纸再利用制作中废物回收盒的教学中,教师将折纸成盒的过程一步步地拍摄下来,制作成PPT,先播放讲解,在大多数学生明白之后继续循环播放,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则去关注那些动手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恰当的指导。
二是在组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多给孩子们一点时间,同时给他们提供便笺纸,让每个人将自己的想法用简要的语言写出来。这一方面便于小组长在梳理时的归纳终结,另一方面也促使每个同学参与其中,再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这些便签纸,对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
教师要目中有人,关键是要认同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并将差异作为教学的资源,将差异作为教学的起点,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或需要,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尽可能的发展。
第三、落实要到位
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实”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落实、教学资源的真实,学生切实得到了收获、获得了成长,等等。
四年级的拓展型课程中,有关于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的要求,学生需要在课堂的结尾部分,完成一份倡议书。小学一节课只有35分钟,而且从三年级开始才开始练习写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几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份倡议书,显然是不现实的。一位老师对此做了这样的处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设计一句救救野生濒危动物的小标语”,这样的处理,其实已经包含了倡议书所期望的倡导、警示、期望的目的,看上去似乎降低了难度,其实是将教学要求落到了实处。
教师经常需要在课堂中给学生补充课本之外的教学资料,帮助学生认识某一现象,理解某些事物。教学资料的选取也要求实,要选择那些具有实证性的资料和素材,不能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在《课堂教学漫话》一书中,吴伟国老师举了不少事例,来说明证据、数据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作用,值得读者们深思。
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多种,选择怎样的组织形式,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组织形式得当,同样有利于将教学落到实处。选定了某种教学形式之后,仍然需要把握其实施的基本环节。比如说“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从学生的角度看,就大致可以分为认识任务、分解任务、完成任务、互动交流等几个环节。通过“认识任务”,让小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分析任务”,让学生明确任务的结构和轻重缓急,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途径;通过“完成任务”,让学生经历一次具有挑战性的过程;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其中就包含了三维目标的具体落地。
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的好,前后学习内容衔接呼应的好,也有利于教学的落实。小学三年级有《珍惜我们的眼睛》的主题教育活动,其中一课时是关于用眼习惯小调查的。要让三年级的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分析不良用眼习惯,设计调查问卷,同时还要获得调查的数据,并统计分析数据、形成结论,看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吴伟国老师的这本书中,就有实现这一教学要求的完整案例。这位老师给出了4张照片,让学生从中找出相应的不良用眼习惯,并用语言描述出来。之后,老师在头上加了一个问卷,在每句话的后面填上了“是”“否”和小括号,就形成了一个有4个问题的问卷。然后全班同学成了调查的样本,通过现场举手,每一个问题的数据被统计了出来,班级用眼的主要问题也被揭示了出来。巧妙的教学流程设计,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学改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要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课堂上,聚焦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就会发现更多可以改进之处。每改进一点点,课堂教学的效益就会提升一点,学生的收益就会更多一点,教师自己专业成长的自信也会增强一点。这,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教学漫话》  吴伟国/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4.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17:15 , Processed in 0.1237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